明鏡臺 <p>朋友,如果你是西安人,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如果你經(jīng)常參加秦嶺戶外活動,那么這個季節(jié),你肯定會約上好朋友去做一件約定俗成的高興事——終南山里撿板栗。</p> <p>長安周邊撿板栗的地方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鴨池峪的古板栗林,沿著山腳毗鄰秦嶺野生動物園東圍墻分布著上千棵板栗樹,樹齡在200到300年不等,樹干蒼勁果實(shí)豐碩。第二個就是南豆角村的板栗林,位于秦嶺子午峪的西側(cè),板栗樹眾多,樹齡基本在百年之上,有陜西省政府專門設(shè)置的古樹保護(hù)牌,只要不是人為破壞,大家可以盡情撿板栗。第三個就是黃峪溝里的板栗林,也是驢友們經(jīng)常撿板栗的地方。驅(qū)車沿著環(huán)山路到上王村,開始步行爬山,將近三個小時就可以到達(dá)。</p> <p>當(dāng)你頭頂烈日,大汗淋漓的在山里盤旋了半天,你疲憊的神經(jīng)只有一個念頭,向前走向前走,跨過淙淙的小溪水就是一路拔高,越過眼前的這個山梁就是黃峪寺村,黃峪寺村是唐太宗李世民翠微宮的遺址,有唐詩為證,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臺幾十重,天子不去僧又去,樵夫時倒一株松。要拜謁一代明君的宮殿遺址,就要爬過眼前的這片山坡,山坡的東西兩側(cè)布滿了高大茂密的板栗樹,群山之間,溝壑縱橫,樹葉沙沙,落果聲聲,撿板栗開始了。</p> <p>一粒果實(shí)就是一個生命,高高掛在大樹上的板栗也不例外,沐浴著太陽的溫暖,經(jīng)歷了四季的輪回,春風(fēng)中的花蕊,夏日里的成長,吸取著大地母親的營養(yǎng),在這個季節(jié)的這一天這一刻,自然落地,啪的一聲圓圓的外殼或落在地上,或順著山勢滾下山坡,諾大的山野里落果聲此起彼伏,回聲陣陣,這聲音是豐收的口哨,這聲音是母親的呼喚,這聲音是幸福的追逐,這聲音是游子的回歸,這聲音是我們耳畔果實(shí)的方向,這聲音是收獲季最美的交響樂。蹲下身子,循著落果的聲音,紅黑發(fā)亮的板栗就在附近,有的不經(jīng)意就映入眼里,大大圓圓的果實(shí)就在地上向你微笑,那欣喜和激動好像撿著了寶貝,有的在樹葉之間,有的半裂開嘴還在殼里,殼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針刺,剝開的時候不小心就會劃破手指,取出果實(shí)的瞬間只有幸福和滿足。</p> <p>背著行囊,一顆顆滾圓亮澤的板栗放入其中,尋覓的過程有小驚喜,也有小麻煩,穿過蔓枝的藤條,胳膊被擦傷也顧不上,哪里有大的樹干,就往哪里攀爬,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唯恐錯過任何一個板栗,只要看見,再艱難的地方也要撿起來,山上的驢友互相鼓勵,交流經(jīng)驗(yàn),還有人放著音樂:對著月亮說聲我愛你,旋律優(yōu)美,聲音綿綿。我們對著大山說聲我愛你,愛你挺拔的姿態(tài),愛你博大的胸懷,愛你無私的奉獻(xiàn),把果實(shí)和壯美留給祖祖輩輩的秦嶺人。下山的路上,驢友們滿載而歸,重重的背包里背著汗水換來的果實(shí),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我撿了大概十斤板栗,雖然不多,但是收獲的快樂卻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