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經(jīng)歷了幾個月不平凡的日子,疫后第一次出行有一種放飛的感覺。走進(jìn)大自然,用相機(jī)留下一幅幅美如圖畫的風(fēng)景,用文字記載一個個精彩難忘的瞬間。正如攝影家星野道夫所說:“偶爾駐足,輕輕感受,我想在自已的五感記憶中保留住那樣的風(fēng)景。這里并沒有驚心動魄的事件,僅僅淡淡流逝的時間,便讓我想要珍惜……人的每一天匆匆而過,我希望能有一段時光留駐心中,時時都可觸碰?!?lt;/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回眸一笑百媚生——尋訪淶灘古鎮(zhèn)</i></b></p><p> 出行的第一站落腳重慶合川,順便一游淶灘古鎮(zhèn)。</p><p> 說是古鎮(zhèn),其實應(yīng)該叫古寨或古堡,鎮(zhèn)子分上下兩部分,上淶灘位于鷲峰山頂,三面懸崖峭壁,有石壘的城墻,氣勢巍峨,是古鎮(zhèn)的主體。下淶灘位于渠江邊,緊靠碼頭。</p><p> 城有四門,西門是主要入口,門前圍以甕城,據(jù)說是清未為防御太平軍而建,城門上方的條石上有同治年間鐫刻的“眾志成城”四個大字。</p><p> 城外烈日炎炎,走進(jìn)甕城,頓覺涼爽,數(shù)棵從城墻上長出的黃葛樹的樹冠,把甕城遮蓋的嚴(yán)嚴(yán)實實,粗壯的樹根已牢牢地嵌入了城墻中。</p><p> 城中有兩條主街,向北通往二佛寺,向東通到東門,可以去渠江邊的下淶灘。寧靜的小鎮(zhèn)早已沒了往日的喧囂,那陳舊斑駁的木門,打開的窗欞上紅艷或青幽的植物,光滑而又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旁長滿青苔的水缸,都像在述說耐人尋味的往事……</p><p> 城的北邊是二佛寺,四川有樂山大佛,此地不敢再妄自為大,所以稱二佛。寺分上寺和下寺,兩寺的紅墻夾著一條窄窄的小路通向北門。據(jù)說下寺中有全國最大最完整的禪宗石刻造像群,其中最大的石佛高12米多,且整個佛像有樓閣圍護(hù),得以完好保存。因來的太晚,寺門已關(guān)閉,無緣一睹這些宋代石刻的風(fēng)采。</p><p> 站在寺廟旁的矮墻邊,俯瞰山下暮靄中的田園,緩緩的江水蜿蜒而去,如逝去不返的風(fēng)月,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見……</p> <p><br></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走進(jìn)歷史的時光——探秘天龍屯堡</i></p><p>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走進(jìn)了天龍屯堡。</p><p> 這里是一個石頭的世界,石頭的路,石頭的橋,石頭的門,石頭的墻,還有石頭碓窩石頭磨,石頭井臺石頭缸,連房頂上履蓋的瓦也是石頭,屯堡建筑把石頭工藝發(fā)揮到了極至。</p><p> 與其它古鎮(zhèn)不一樣,屯堡里居住的基本上是原住民,衣著裝束、生活習(xí)俗、地戲儺舞、鄉(xiāng)音方言……,屯堡文化自成一格,既不同于現(xiàn)代漢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它是相對封閉的明代漢族文化遺存。屯堡人還保留著、固守著600年前的夢……</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始信天宮在人間——夢幻織金洞</i></b></p><p> “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瑯?gòu)謩俚噩幊鼐?,始信天宮在人間”,作家馮牧游覽織金洞后,曾賦詩贊嘆,他的贊譽并不夸張,《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將織金洞列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首。介紹文中寫道: “ 站在織金洞里,我的視覺被強(qiáng)烈地沖擊,感覺有些夢幻。眼前的世界流金溢彩、精美絕倫,確是真實存在;置身其中,景隨步移,我反倒覺得自已的存在不真實了……”。</p><p> 雖然是再次到訪織金洞,但依然帶來了再次的震撼。宏大的氣勢,富于變化的造型,鬼斧神工的精巧,不愧為“仙境天宮”。</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崖轉(zhuǎn)石萬壑雷——觀黃果樹、陡坡塘瀑布</i></b></p><p> 枯水期看瀑布的清秀, 豐水期觀瀑布的雄渾。曾經(jīng)在春季游覽過黃果樹瀑布群,雖秀美但總覺得缺少應(yīng)有的氣勢,這次路過安順,自然要去看一看汛期的黃果樹瀑布。</p><p> 沿著步道向下走,透過茂盛的植物,隱約可以看見對面山坡上掛著白茫茫的瀑布。走上觀瀑臺,水霧撲面而來,相機(jī)剛剛舉起鏡頭上就鋪滿了水珠……</p><p> 站在谷底仰望直瀉而下、振聾發(fā)聵、氣勢磅礴的黃果樹瀑布,方領(lǐng)悟了徐霞客游歷黃果樹的描述:“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p><p> 走近黃果樹瀑布上游一公里的陡坡塘瀑布,觀瀑臺早已游人如織,瀑布從一百多米寬的白水河口傾瀉而下,如萬馬奔騰、洶涌澎湃……</p><p> 遺憾的是因汛期關(guān)閉,未能再一睹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秀麗的銀璉墜潭瀑布。</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十五年的期待——重訪馬嶺河峽谷</i></b></p><p> 2005年的春天初到馬嶺河時,萬物剛剛復(fù)蘇,壁掛上的植物發(fā)出新芽,峽谷中一片嫩綠。幾條瀑布或如珠簾垂空,或似纖柔一線,娟秀而不大氣,沒有看到圖片上峽谷里數(shù)條瀑布直瀉而下銀河倒懸的畫面。當(dāng)時曾想,有機(jī)會在豐水期時再來馬嶺河峽谷,彌補(bǔ)遺憾。之后雖幾次路過興義,都因季節(jié)不對而放棄重游,當(dāng)再次走進(jìn)馬嶺河峽谷時,竟已過去了十五年。</p><p> 馬嶺河峽谷的精華在天星畫廊區(qū)段,走入谷底,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奇特的世界,狹窄的峽谷夾著河道,河水湍急而過,水石相搏,驚濤拍岸,崖壁上是長滿植物和青苔的巖頁壁掛,好似浮雕壁畫,堪稱一絕。一眼望去,數(shù)條瀑布從崖頂傾瀉而下,有的氣勢恢弘瀑聲如雷,有的如幔若紗飄飄灑灑,猶如一條條掛在畫壁上的白練……。翠綠的峽谷中千姿百態(tài)的瀑布群,構(gòu)成一幅壯麗的圖畫。</p><p> 馬嶺河峽谷不愧為“地球上最美麗的傷疤”。</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遇見萬峰林</i></b></p><p> “選美中國”最美五大峰林中,唯獨排名第三的萬峰林一直沒有去過。從圖片上看,總覺得與羅平的峰林相似,且沒有羅平金雞峰叢早晨那輕紗薄霧的“仙氣”。幾次出行路過興義,都沒有把它列為觀景拍攝地。此次重訪馬嶺河峽谷,順便去游覽了萬峰林,不想竟為行攝較為滿意的地方之一。</p><p> 在網(wǎng)約門票下午的最后時刻進(jìn)了景區(qū)。車行在望峰山的山路上,對面的峰林浩浩蕩蕩,氣勢如虹,如千軍萬馬列隊,一直綿延到遠(yuǎn)方天際。山下是大片的稻田,似一片綠色的海洋在微風(fēng)中起伏,那山峰便是波濤中的巨浪。放眼望去,田中有山,山中有田,嫩黃和翠綠,點綴其間的是一片片紅瓦白墻的布依族村寨。納灰河蜿蜒而來,順著峰林,穿過田壩上的村寨,時而隱入河溝,時而現(xiàn)在地面,長年不斷,澆灌著這塊沃土。</p><p> 夕陽西下,在田野中留下峰林長長的陰影,我們走進(jìn)峰林下的村寨和稻田,流連在如詩如畫的山水中……</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難忘經(jīng)典的紅土地——重返東川紅土地</i></b></p><p> 離開了羅平九龍瀑布,直奔昆明東川,再次探訪“油畫鋪就的色彩斑斕”。車行在大山中,紅土地?fù)涿娑鴣?。五年前曾造訪過這里,故地重游倍感親切。</p><p> 雖然小小的花石頭村增加了一些新客棧,但還是那么祥和寂靜……。車到攝影拍攝地之一的樂譜凹,未見被攝友們稱為“紅土地老明星”的兩個老漢。當(dāng)年兩個老漢一個帶只狗,一個牽只羊,由游客拍照而從不主動索取報酬,成為攝友們的“網(wǎng)紅”。腳下總臥只狗的老漢尤為引人關(guān)注。他那飽經(jīng)蒼桑的臉,張開嘴只剩一顆門牙的燦爛笑容永遠(yuǎn)是記憶中的經(jīng)典。離開時才看見樂譜凹的石碑旁卷縮著一個老婆婆,身邊還有一條灰色的狗……</p><p> 再往前行是螺絲灣,車剛停下就看見當(dāng)年在樂譜凹的另一位老漢,只是原戴的斗笠換成了氈帽,身旁的山羊現(xiàn)在是一只綿羊兩只山羊。時隔了近五年,老漢蒼老了許多,歲月又在黝黑的臉頰上刻下了更多的皺紋。</p><p> 老漢姓李,家就在花石頭村,家里開的客棧叫“老明星客?!?,看來家里人都沾了他的光。每天的“工作”就是到樂譜凹或螺絲灣與游客們拍照,不論誰拍他都笑容可掬叨著煙袋桿,拍完看看照片上的自已,不由高興得開懷大笑。老漢仍不主動索要報酬,給或不給全憑自愿。五年過去,紅土地的民風(fēng)依然是那么善良淳樸。談起另一位帶狗的老漢,原來已過世一年多了,現(xiàn)在樂譜凹的老婆婆就是他的老伴,牽的還是那條狗,難怪曾似相識。本想再去找老婆婆拍個照,留個影,但三天里往返幾次,都再沒有見她的蹤影……</p><p> 雖不是攝影的最佳季節(jié),但紅土地的風(fēng)貌依然是那么壯麗多彩,早晨、黃昏,晴天、多云,不斷變化的光線給我們帶來豐富的創(chuàng)作題材,這里的人和風(fēng)光都是攝影愛好者的經(jīng)典……</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極邊的詩情畫意——初見和順</i></b></p><p> 走進(jìn)和順這“極邊”的古鎮(zhèn),迎面而來的是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和田園牧歌式的自然風(fēng)光。</p><p> 鱗次櫛比的明清民居環(huán)山而建,漸次遞升,綿延數(shù)里。走在街巷里,每一個宅院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或中式或西式,不經(jīng)意間給你驚喜。村口的兩座古石橋,斑駁的橋身上青苔點點,河邊楊柳成蔭,鮮花爭艷,頗有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鎮(zhèn)外的池塘里,成群的鯉魚若隱若現(xiàn),綻放的荷花嫵媚多姿。青石街巷、粉墻黛瓦、碧水環(huán)繞、稻浪白鷺……一派和諧順暢,宛如世外桃源。</p><p> 遠(yuǎn)方而來的你,到這里住下來,沏壺茶、拿本書、愜意地靠在窗前,瞬間放下所有的疲憊,就仿佛從來不曾遠(yuǎn)行過……</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進(jìn)元謀土林</i></b></p><p> 雖然從電影《千里走單騎》中加深了對元謀土林的認(rèn)識,但當(dāng)親眼目睹土林時仍然被這壯美的景觀所震撼。</p><p> 漫步于其中,土林高聳,姿態(tài)萬千,仿佛進(jìn)入了一個新奇的天地。有的如劍似塔直指蒼天,有的連成一片似城堡宮殿。土柱峰叢間還點綴著花草、灌木,偶有野兔、鳥雀出沒其間。</p><p> 半天時間,偌大的景區(qū)只有我們幾位游客,夕陽灑照在金壁輝煌的土林上,恍惚間時空好像凝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