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3日參加首趟清新福建V推出“詩畫山水溫潤之州“千人游溫州動車專列。<div> 三天時間、游覽詩畫山水、溫州雁蕩山(主景區(qū)只到靈峰景區(qū))、江心嶼,楠溪江、麗水街、樂清南閣牌樓、文成百丈漈......。擁抱大自然樂游不疲、老年朋友一生足矣、未及者請共享美篇以飽眼福。</div> <b><i><font color="#ed2308">[獅子巖]</font></i></b>是巖頭鎮(zhèn)西岸村前潭中的兩座小嶼、站岸邊遠(yuǎn)望水中奇巖、酷似獅子戲球:故名獅子巖。 溫州歷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歷史。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div> 溫州地標(biāo)性建筑物一</div> <b><i><font color="#ed2308"> [江心嶼]</font></i></b>中國四大名嶼之一。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歷代著名詩人謝靈運,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等曾相繼留跡江心嶼。 英國駐溫州領(lǐng)事館(舊址) [<b><i><font color="#ed2308"> 雁蕩山</font></i></b>]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上色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b><i><font color="#ed2308"> 果盒橋</font></i></b>始建于清光緒28年(902年)、重建于1982年。它于鳴玉溪中的疑碧潭和果合巖(亭)合稱果盒<i></i>三景。 南閣牌樓群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2010年南閣村還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評為第五批歷史文化名村.<div><br></div> 明代牌坊群由明正統(tǒng)四 年(1439)進(jìn)士章綸始建、其后裔續(xù)建而成、沿村入口古道自北向南排列。牌樓群原有七座、如今現(xiàn)存五座、五座牌樓沿南閱村主街道一字排列、牌樓全部都是用石木混合結(jié)構(gòu)、單開間三樓懸山式.進(jìn)深分心用六柱、用材比較粗壯、收分、側(cè)角、升起均很明顯。同時又出現(xiàn)異形斗拱、既保留了宋代《營造方式》做法、又具有明顯的浙南地方建筑風(fēng)格。<div> </div> 劉伯溫故里景區(qū)位于溫州市文成縣、景區(qū)總面積達(dá)81平方公里,以百丈漈、劉基廟和安福寺三個核心景點組成。國家級文保單位劉基廟(墓)、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劉伯溫傳說”、“太公祭”等諸多“國字號”金名片、百丈漈獲得“中國十大名瀑”稱號。 文成縣千秋塔 <p> 百丈漈風(fēng)景名勝區(qū)是一處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瀑布風(fēng)景區(qū)、百丈漈以水貫穿整條游線、自上往下.不走回頭路、全程走完約2.5小時、觀三面絕壁如削、去親身感受百丈飛瀑“怒雷鳴”的氣勢。自古有著“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之說。</p> 后記:千人游如走馬看花,導(dǎo)游只是引路作用,趕行程例:南閣牌樓安排15分鐘、僅夠來回走路時間、根本無法深入了解看說明、導(dǎo)游對歷史背景不作講解(急待提高)沒有盡業(yè)精神、第三天上午游百丈漈后·用完午餐后,行程走完、大巴送游客到溫州南車站等返回福州動車、白白浪費時間、直至晚上十一點才平安到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