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北湖風景區(qū)談仙嶺景點北面山頂上的北木山村,已經(jīng)整體搬遷到澉浦新市鎮(zhèn)小區(qū)里,那些大樹、池塘、地名等等搬不走的東西,已經(jīng)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中。為了讓朋友們了解北木山、銘記北木山,特地以美篇形式把北木山的一些石榻介紹給朋友們。</h3> <h1> 五 半山腰里的轎子石</h1> <h3> 我小時候爸爸總會讓我跨在他脖子上,他用雙手抓住我掛在他胸前的兩只腳帶我去黃灣剃頭。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用一只手指著北木山最西邊的山頭說:"這個山頭叫風吹墩,風吹墩南面山坡上有一塊轎子石你看見嗎”?那時候我雖然還小,但是我已經(jīng)知道轎子是一種交通工具,我曾見過用轎子把郎中抬到山村里給病人治病,最常見的是婚嫁迎娶的花轎,里面坐的是新娘子。我順著爸爸指的方向看到了風吹墩南面的山坡上都是黑呼呼的石榻,在半山腰的地方,有一條很窄的林帶,把整片大石榻分成了上下兩半,林帶西端的下半面是一大片密林,上半面都是石崖,其中有兩片左右豎立著的巖石,像是轎子的邊框,邊框的頂部蓋著一塊巨石算是轎子頂蓋,這模樣確實像一頂開著門的花轎,里面有一團紫紅色的東西好像坐了個新娘子,不用說,我知道自己找對了。爸爸表揚了我,還告訴我,這條林帶叫石環(huán),要去轎子石就必須經(jīng)過這石環(huán)。打那以后我一直期盼著有朝一日能通過這石環(huán)去看看轎子石。</h3><h3> 我近距離看轎子石是在讀完小學(xué)后的一個秋天,姐姐要我陪她去轎子石那邊采寒露蕈,我想看轎子石,所以一口答應(yīng)。我們提了個籃子,翻過了兩個山頭,又走了很長的一段崎嶇山路,才來到了石環(huán)。原來石環(huán)是一條由泥土構(gòu)成的環(huán)狀帶,最寬處有3米多,最窄處也有1米多,石環(huán)里長滿了樹木,中間有一條小路,小路的右邊是高高突起的巖石,左邊全是懸崖峭壁,小路雖然平坦,但是路上橫七豎八突起的巖石很多,所以彎彎兜兜并不好走。我跟著姐姐大約走了一百來米,感覺快要到轎子石底下了,我抬著頭極目往前張望,不知不覺加快了腳步,幾次差點撞到姐姐身上,可是林子太密了,連頭頂?shù)奶於伎床坏?,更不用說看清前方了。終于,我眼前一亮,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轎子石的前面。我抬起頭第一次近距離的仰望,只見轎子石兩邊都是筆陡的石崖,從山體到頂部約有20多米高,左邊離山體10來米高的地方聳立著一塊平頭石崖,右邊是一大塊片狀的三角形巨石,一個角倒過來立在山體的巖石上,上面的一個角靠著山體的巖石,另一個角突出在空中,整片三角形巨石上有三條與上邊的底平行的裂縫,最底下的裂縫下面是約60厘米高、40厘米寬10厘米厚的一片巖石。頂蓋是一片巨石,擱在左右兩邊豎起的崖石上,大自然就這樣造就了一頂“石轎子”。"石轎子”沒有底座,“石轎子”里面的巖縫里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楠木,她就是從山下望過來所謂的"新娘子"。為了再看清楚一點,我拉著雜草、樹枝爬到了轎子石的底下,這時我的心“突!突!”地跳起來 ,因為右邊最下面的那塊小石片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豎的、斜的好幾條裂縫,假如這塊石片壓碎了,上面的轎子石就會全部傾倒下來。再抬頭看看,"石轎子"頂部的巨石突出在我頭頂外面,一陣風吹來,感覺這"轎子石”與旁邊石崖上的枝條在一起搖晃,好像隨時都有壓下來的可能,我不敢呆了,連忙去追趕姐姐。</h3><h3> 轎子石曾經(jīng)讓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南北湖一帶原先有一種留鳥叫雕鸮,(本地人叫木兔),它體長約70厘米,雙翅展開約1米50厘米,是一種大型猛禽,它叫聲清脆洪亮,還一邊叫一邊咬嘴巴,"嗚…呱嗒!嗚…呱嗒”!它晝伏夜出,常常停在人家的屋脊上又叫又咬,嚇得膽小的人躲到被窩里不敢露頭。有一年,一對雕鸮在轎子石旁邊懸崖上的一個石洞里做了個窩,并下蛋孵雛繁衍后代,其間被我的堂哥發(fā)現(xiàn)了,他冒著摔下去粉身碎骨的危險,徒手攀到石洞邊掏了一個雕鸮蛋,高高興興捧回家里,結(jié)果受到了大伯和我父親那些長輩們的嚴厲訓(xùn)斥,堂哥只好捧著蛋去放回窩里。到了轎子石,大概是缺少了第一次的好奇心,怎么也攀爬不上去,后來回家拿了繩索才把事辦成。</h3><h3> 我們山上的農(nóng)家以前長期養(yǎng)羊,所以每天要到荒山上割羊草。我20來歲時,有一天堂哥約我去割羊草,還告訴我順便去攀爬轎子石,我愉快地答應(yīng)了。我磨好鐮刀放入草篰背起就走。我們穿過石環(huán),來到轎子石底下,先看好攀爬路線,然后把草篰斜跨在背上以防掉落。我躍躍欲試,堂哥卻要我等他探出路線以后再上,我只好聽從。堂哥從轎子石的底部開始往上爬,他借助雜草、小樹、突出的巖石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攀爬物,慢慢地爬到了轎子里的“新娘子”(楠木)腳下,然后雙手拉著楠木樹桿基部作短暫的休息后,就離開石轎子往左邊的巖石上攀。我在下面早就等急了,沿著堂哥的路線手腳并用,很快就爬到了那棵楠木樹下,我也稍作休息,就斜著往左邊的石崖上攀爬。石崖很陡,攀爬的難度越來越大,堂哥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我已經(jīng)攀到了堂哥的腳下,我剛一抬頭,堂哥腳下一滑,掉下來很多雜質(zhì),我猝不及防,覺得眼睛里進了泥沙,那時我兩只手攀在巖石上,一只腳正在找地方踩,根本騰不出手來擦眼睛,眼睛里又酸又痛,我連忙把頭低下,拼命的眨眼睛,任憑眼淚不斷的往臉頰上流下來,一會兒我覺得舒服多了,估計眼淚把泥沙帶出來了。當我再一次抬頭時,堂哥已經(jīng)爬上了好幾步。我正在往上爬的時候,覺得背上的草篰被樹枝掛住了,怎么也抖不下來。我明白,最有用的辦法是用力拉一下,但是我身處懸崖,弄不好會被樹枝反彈的慣性把我甩到崖下去。怎么辦?后來我試著用手抓住突出的巖石,雙腳站到一個適當位置,然后把屁股往上撅,重心往石榻上移,背上的草篰終于和樹枝分離了,我的重心直往胸前的巖石上沖,我用手臂做了一個緩沖動作,還是穩(wěn)穩(wěn)的趴在巖石上,總算是有驚無險。攀上石崖,上面就平坦多了,當我們站到石崖邊,低頭看見石轎子的頂蓋已經(jīng)在我們腳下,再看看攀登的路線和崖下那些變矮的樹梢,那種征服感、自豪感由然而生。</h3><h3> 年輕時攀爬轎子石沒有保護措施,只求刺激不計后果。那些長在石崖上泥土里的小草、小樹之類,是脫殼的,只要用力拉一把就會連根帶泥一塊兒拔出來;當時我緊緊跟在堂哥后面攀爬,假如堂哥發(fā)生意外往下掉到我身上,那我肯定擋不住而雙雙墜崖,這都是性命攸關(guān)的大事,現(xiàn)在想想還后怕。</h3> <h3> 北木山石榻很多,如老虎石榻、仙界腳印、天打石以及豬獾洞、烏龍頭的大石榻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完)</h3> <h1><font color="#b04fbb"> 謝謝觀看!</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