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關于梅里北坡,去年就出現在我的視線中,當初只是粗略的瀏覽了一下,只是依稀記得徒步線路一路海拔比較高。</p> <p>本來有打算還走新疆線路,疫情的反復迫使新疆再次按下了暫停健。于是目光轉向了云南,梅里北坡就成了焦點。這張6月份梅里北坡傳出來的照片成了我心中“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p> <p>入暑以來,無錫連續(xù)高溫燒烤模式,看著照片中的冰川,心已飛進了梅里雪山。但由于當地出現了一些不和諧事體(有人冒險進山掛了),進山暫時擱淺。最終7月底云南亞貢村傳來好消息可以進山了,立馬購票,于8月14日搭乘紅土航空飛往麗江。</p> <p>20點飛機降落在雨后晚霞中帶著一絲冷艷的麗江三義國際機場。我背著一大一小二個登山包走出機場大廳,小風吹來頓覺一陣涼意,溫度比無錫整整低了20℃+。當遠山朦朧之時 云亦遠去 霞亦遠去 , 橘色的霞帶著一點的斑斕 舞動在這一個美妙的時刻。</p> <p>機場到麗江古城區(qū)的酒店有30多公里,起先一路暢通,車經古城區(qū)外圍就開始堵車了,走走停停,夜深的麗江古城依然人聲鼎沸。</p> <p>辦好入住,肚子已經咕咕叫了,在畢哥的引導下,吃了蒙自的過橋米線,味道杠杠的。</p> <p>挺著吃撐的肚子,走進了古城,應該是第三次來這里打卡了,說心里話其實已經對這種商業(yè)化的古城已經沒有興趣了,也就是玩?zhèn)€地理概念罷了。燈紅酒綠中漫無目的的走馬觀花,主要還是為了消消食。</p> <p>8月15日,天氣晴。閑來無事,決定徒步束河古鎮(zhèn),結果東逛逛西走走,一天走了4 萬步不到點,估計也只有喜歡徒步的人才會這樣走著玩,就當是進山前的拉練吧。</p> <p>束河古鎮(zhèn)是這兩年漸漸火起來的,開發(fā)的較晚,相比大研古城,這里相對而言的原汁原味,商業(yè)氣息也沒有那么濃,人也要少好多。</p> <p>中午麗江特色餐飲——納西火塘,重點說一下包漿豆腐,先在鐵板上烤好五花肉,吃著五花肉的同時把豆腐放上烤,豆腐外皮慢慢的吸收著鐵板上的豬油,等有淡淡的香味立馬翻身繼續(xù)烤,看到豆腐開始呼吸了也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先是脆脆香香的豆腐皮彈到了你的牙齒,接著經過高溫的豆腐神奇的變成了濃綢的豆?jié){,慢慢的流淌在你口腔中,豆香四溢,再來一塊臘排骨,滿滿的幸福感。</p> <p>晚上在賓館附近的象山農貿市場買了松茸,畢哥找了家飯店,把松茸的精華部分加工成松茸刺身,其余的就刷火鍋,新鮮的松茸切成均勻的3mm薄片,蘸著醬油青芥末調料,夾一片放到嘴邊,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咬上一口嫩脆嫩脆的,細細嚼又是那么的鮮香,再咪一口小糊涂仙,真的是神仙日子啊。</p> <p>8月16日,天氣陰。今天從麗江過金沙江經香格里拉傍晚時分到達德欽飛來寺。由于白馬雪山隧道在維修,不得不翻越雪山埡口,再一次遇見4292標志碑(上一次是去雨崩)。也有幸看到了高山草甸花海。</p> <p>8月17 日,看著窗外云霧繚繞的梅里雪山群峰,心里未免有些惆悵,因為上一次到飛來寺也沒能一睹卡瓦格博的尊容。</p> <p>214國道滇藏公路沿著瀾滄江逆流而上,經過大概二小時的車程,來到了佛山鄉(xiāng)紅星橋。</p> <p>繼而轉走村道,大概又開了40分鐘到了徒步起點——亞貢村。這里山高谷深,唯一新修的盤山村道也只能勉強容一中巴車通行,而且發(fā)卡彎一個接一個,奇險無比。白色的就是進村公路,從瀾滄江江面海拔1450米一路拔高到海拔3000米的亞貢村里,遠遠望去公路細若游絲,不寒而栗。</p> <p>很有儀式感的接風儀式。剛剛開上村道時,大家也在議論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村莊國家為什么要花這么多人力物力建一條公路,而不是把他們遷到山下過更好的生活呢,看到村莊的全貌時,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祖國的強大之處就在于尊重每一個公民選擇他們生活的權利,尊重每一種文化,保護每一份傳承,也只有 中國 才能做到村村通戶戶通了。</p><p>接風地也是正式徒步起點,5天4夜的梅里北坡徒步之旅正式開始。</p> <p>簽字畫押</p> <p>林間小路沿著冰川融水形成的河道逆流而上,植被覆蓋率非常高,松蘿掛滿樹梢,氧含量非常充足,3000多米的海拔一路很輕松。</p> <p>幾人才能合抱的參天大樹隨處可見。</p> <p>走了沒多久開始下雨了,山路越發(fā)泥濘,河水也開始爆漲,臨河的有些小路已經淹沒在水中。</p> <p>冒雨在海拔3550米的竹林營地搭好帳篷,結束一天徒步行程。</p> <p>傍晚時分,雨停了,藏民點起了篝火,接下來就是各種烤。</p> <p>8月18日,早晨下了點雨,雨停拔營繼續(xù)行進在原始森林中。</p> <p>梅里不同的季節(jié)有著不一樣的景致,蘑菇菌類的饕餮盛宴也只有這一時期可以享受。</p> <p>海拔在逐步提高,植被也在變化,低矮的灌木叢林唱起了主角。雪山在云霧繚繞中忽隱忽現。</p> <p>路過藏民家,主人熱情的邀請進他家坐坐,一杯酥油茶,一塊不知名字自制的糕點,甜甜的真的挺合我胃口。也沒什么可以表達謝意,就把今天的路餐回贈給了藏民。</p> <p>曾經“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今天,萬年冰川——奶日頂卡冰川近在咫尺,終于夢想成真。</p> <p>海拔4120米的坡均營地,在當地藏語中意為“神仙居住的谷底”,面朝奶日頂卡峰、芒框臘卡峰、來日貢卡峰三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巍峨奇峰,不愧為“梅里北坡最后的秘境”。</p> <p>8月19日,天空放晴,一抹晨光灑在芒框臘卡雪山上,仰望莊嚴的神山,安享大自然賦予的這份靜謐。</p> <p>出發(fā)前和同行的這位70歲洋驢友合個影,估計我到了這個年齡是走不了這樣的線路嘍,真心佩服他。</p> <p>今天要翻越海拔4770米次丁埡口,一改前二天的緩坡上升,營地一起步就是直接拔高,不容小覷,好在有雪山美景一露相伴,抵消了一些疲勞。</p> <p>上來了第一個臺階</p> <p>繼續(xù)上第二個臺階。</p> <p>藍天白云,雪山冰川,草甸鮮花,無與倫比。</p> <p>牛氣沖天</p> <p>第三個臺階,加油!</p> <p>站在海拔4770米的次丁埡口,就像繆爾所說:“這片神佑的群山遍布神賜的美麗,人類瑣碎的期冀和經驗在這里根本沒有立足之地。飲下它如酒的瓊漿、呼吸它新鮮的空氣就是純然的快樂,肢體的每一個動作也都是歡愉。置身其間,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在感受美,就像在享受營火和陽光,它不僅能用眼睛看到,還能像熱量一樣輻射整個肉體,引發(fā)激烈的狂喜,讓身體一起發(fā)熱發(fā)光,這體驗實在難以解釋。這時人的軀體仿佛也因此而變得干凈純粹,如同一整塊剔透均勻的水晶?!?lt;/p> <p>準備下埡口了,回望走過的路,真的有點舍不得離去。</p> <p>途中,拍到了明天要翻越的滇藏埡口,有雪的那地方喔。</p> <p>獅子座雪山(卡瓦格博Ⅱ峰)下美麗的坡將下營地,海拔4200米,視野開闊,是一大片很美的天然古牧場,綠草如茵。</p> <p>入夜,仰望星空,頭頂橫亙著一條銀河,像鑲滿寶石的白綢帶,從西北邊一路劃亮到東南邊,廣闊無垠的浩瀚星海,滿天的銀光,極美的星夜。</p> <p>8月20日,老天的眷顧,幸運女神的垂青,讓我在世外桃源的地方親眼目睹了這一壯觀的景象。左面山谷的云海以它變幻不定的身影賦予梅里神奇的色彩,使它更顯得嫵媚動人。</p> <p>右面是日照金山,隨著第一縷燦爛之光從深山中灑向雪山的瞬間,雖說只是一剎那間金燦燦的閃爍,卻將金山點綴的異常的醉美。那一刻只覺得再多的名詞在它面前顯得也是蒼白無力,再多的形容詞也描繪不出它的壯美與神圣,只能用心去感悟。</p> <p>吃好早餐,艱巨的任務開始,今天翻越由滇入藏的分界埡口,由于地處兩省交界,加之海拔又高,當地人也很少來往于此。上埡口都是碎石坡,根本找不到路跡,加之又是大霧,只能跟著向導摸索前進,不然很容易迷路。</p> <p>三個多小時,拔高1000米,成功登上海拔5200米的滇藏埡口。</p> <p>埡口風起云涌,云霧繚繞,一會又下起了冰雹。本來其上視野廣闊,猶如走在天路上,是近距離觀賞梅里北坡境內數座雪山全貌的絕佳位置,被譽為“梅里雪山最美的天然觀景臺”“梅里雪山第一險關”,由于天氣原因,留了點遺憾。</p> <p>埡口西藏一側的雙湖。</p> <p>拍攝于5200米埡口的雪兔子,無論此地氣候如何復雜多變,土壤層是如何的單薄與貧瘠,它們始終不離不棄,安然地守候著雪山……</p> <p>沿途拍攝于生長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精靈。</p> <p>8月21日,遠處的天空,一絲絲,一抹抹,一片片,一層層,全是金黃的云霞,稀稀疏疏擠走了本來半壁的蔚藍。</p> <p>高原的天氣變化多端,大霧又彌漫了山谷。</p> <p>翻越海拔4500米的拉達埡口,過了這個埡口,一路下坡嘍。</p> <p>已經可以看見遠處的亞貢村了。15公里山路一路飛奔,6小時不到搞定。</p> <p>回飛來寺的路上,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主峰,藏區(qū)八大神山之首,身處世界聞名“三江并流”地區(qū),海拔6740米,云南省的第一高峰,全世界公認為最美麗的雪山,被譽為“雪山之神”我終于見到了您尊容。</p> <p>雪峰下巨大的明永冰川。</p> <p>8月22~23日,因上二次路過香格里拉都沒有去轉轉,這次順路必須打卡獨克宗古城、世界最大的轉經筒,和云南省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康區(qū)有名的大寺院之一,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qū)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被譽為“小布達拉宮”的松贊林寺。</p> <p>松贊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p> <p>雪山,冰川,云海,草甸,冰雹,星空,風雨,大霧,寺廟,牧屋。</p><p>高原稀薄的空氣,爬升急促的呼吸,成功翻越埡口的興奮,日照金山時的歡呼,喇嘛悠揚的誦經,我認為這就是高海拔徒步和藏區(qū)旅行的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