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 李季</b></p> <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前,我在課堂,與理想青梅竹馬,突然被告知,理想不在這里,在田間、地頭、鄉(xiāng)下。</b></p><p class="ql-block"><b> 于是,我放下書包,走進(jìn)農(nóng)村,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到農(nóng)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當(dāng)年最響亮的口號。</b></p><p class="ql-block"><b> 1968年11月,初中沒畢業(yè)的我響應(yīng)號召,懷著一顆火熱的心,來到吉林省海龍縣進(jìn)化公社包家生產(chǎn)隊,開始了戰(zhàn)天斗地的知青生活。那個年代留給我不僅僅是一段青春的回望,更是一段難忘的記憶…</b></p> <p class="ql-block"><b> 我下鄉(xiāng)的地方是個不到百十來戶的小村莊,比較偏遠(yuǎn)和落后,做為外來的學(xué)生,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只能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如果不是后來的招工,很可能就成為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過著頂著星星下地,踩著月亮歸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天蒼蒼野茫茫,曰曬雨淋田里忙,稻田里山坡上,汗流夾背濕衣裳,窩窩頭大餅子,沒到日落餓得慌,燈光暗坑頭涼,夢里喊爹娘,這是我們當(dāng)年生活的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b> 艱苦的農(nóng)村生活,我們有過委曲,有過彷徨,也有過迷茫,曾經(jīng)失意過,也曾經(jīng)驕傲過。</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集體戶15名同學(xué),8名男生,7名女生,女同學(xué)一個比一個漂亮??上У氖?,那個年代不開放,男女同學(xué)都很封建。</b></p><p class="ql-block"><b> 讀書是紅寶書,看戲是樣板戲,口號是戰(zhàn)天斗地。想讀《紅樓夢》、《青春之歌》那樣的書籍比蹬天還難,不像現(xiàn)在廣告露著大腿,影視就是親嘴,性的誘惑隨處可見…</b></p> <p class="ql-block"><b> 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2年,可以說就是8個和尚守著7個尼姑在一起苦難修行,沒有花前月下,更沒有愛的春天,可憐我連女同學(xué)的手都沒牽過,待到再相會時,青絲己去,白發(fā)染頭…</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生活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農(nóng)村兩年,分清了五谷雜糧,償遍了酸甜苦辣,體味了人生的另一個層面。</b></p> <p class="ql-block"><b>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和那片灑下青春熱血的土地己溶為一體。如今,回到那片黑土地,在我們刻滿歲月滄桑的臉上,依舊流露著昔日青春的笑容。</b></p> <p class="ql-block"><b> 那個年代留給我的不僅僅是一段青春歲月的回望,更是一段難忘的記憶,一段永遠(yuǎn)抹不去的歲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