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賈斯帕勝狀,在天際一線(Jasper Skyline Trails, JST)。JST南起風景如畫的瑪琳湖,北連雄奇的瑪琳大峽谷。綿延四十五公里。峰巒疊嶂,溪流蜿蜒交織, 沿線青綠小湖,如繁星點綴。遠足者,背包客,超跑者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于是乎,幾個朋友相約,一起以一天時間走完JST.</p> JST 概況 <p><br></p><p>據(jù)官網(wǎng)介紹,JST 全長44公里,但許多走過或跑過JST 的人表明實際距離達47到48公里。通常來講,人們會選擇從亨有美譽的瑪琳湖出發(fā),這樣爬升約1500米。如果選擇從相反方向的瑪琳大峽谷端出發(fā),則會多爬高約500米。</p> <p>沿線有六個野營地可供背包客安營扎寨。營地很簡陋,其實也就是帳篷大小的幾塊土地供人搭帳篷而己。JST 適合于背包客二到四天慢游。下圖是每個營地的名稱,它們離瑪琳湖的距離,以及所處位置的海拔高度。一天走完或跑完則需要嚴格的足夠的體能與肌肉強度訓(xùn)練。</p> <p>下圖是朋友編輯的到達每個營地走的距離,爬升的高度以及下降的坡度。這些都是有用的重要信息</p> JST 的挑戰(zhàn)性 <p>JST 的第一個難處是它的長度與拔高。因為沿途荒山野嶺,前不巴村,后不著店,人跡罕至,必須背足足夠的水與食物。背包里差不多有十五磅的水,食物,保暖衣服及應(yīng)急用品。這無疑是對體能的挑戰(zhàn)。</p><p><br></p><p>第二個難處是熊。前面十幾公里以及后面八公里是熊出沒的地方。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走則有遇到熊的可能而置自己于險境。所以我們組織了七人。熊一般會躲著大的人群。</p><p><br></p><p>第三個挑戰(zhàn)是天氣。山上天氣變化萬千。有時刮大風下大雨,有時雷電交加,有時下雪或冰雹。天氣惡劣時,能見度低,氣溫低,路看不清,繼續(xù)走則很危險。我們這次同行的一個歪果仁是經(jīng)驗極其豐富的超馬跑者。他第一次JST 因為雨加雪而被迫折返。第二次則遇上陰云密布的天氣。這次運氣極佳,全天陽光明媚。</p><p><br></p><p>第四個挑戰(zhàn)是意外受傷,比如腳扭傷了,因為路上人煙罕至。一旦受傷,無論是前進還是后退都極為艱難。</p> 準備工作 <p>第一個準備工作就是體能與肌肉的訓(xùn)練。除了經(jīng)常的體育鍛練之外,我們一共在愛城河谷地帶進行了多次負重行走。行走路線應(yīng)該接近真實路況為好,還包括相應(yīng)程度的爬坡與下坡。</p><p><br></p><p>第二個準備是組隊。隊員最好是經(jīng)常鍛練的人。彼此之間的體能,訓(xùn)練強度都應(yīng)大致相當。</p><p>隊伍的強弱由隊中最弱者決定。因為是一天走完,最弱的人決定我們能否走完,多快走完。山上待的時間越長,發(fā)生意外的可能性越大。</p><p><br></p><p>第三是裝備,比如鞋,能量膠,登山杖,應(yīng)急包,保暖衣服,食品與水,熊噴與熊鈴等。</p><p>臨行前一個星期開始監(jiān)測天氣與路況報告。下圖顯示各段路況狀況。”Good” 與”Fair”都算理想。如果大多是”Poor” 則應(yīng)該引起注意。今年淫雨霏霏,有時連日不開。出發(fā)前一個星期,JST 路況報告并不理想,幸運的是前三天開始大晴。</p><p><br></p><p>此外,遇到突發(fā)狀況或惡劣天氣,應(yīng)該有應(yīng)急預(yù)案?;蚝蟪罚蚯斑M或從Curator Junction 逃生,或從icefields parkway側(cè)逃生</p> 花草 <p>開始一段是崎崛的林蔭小道,走出樹林則是河谷,草坪。即便是在某些高海拔的懸崖絕壁或者山頂也能見到某些花。晉陶淵明獨愛菊之隱逸,李唐以來,世人盛愛牡丹之富貴,而周敦頤愛蓮花之君子風范。然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比如第一照片中的花之嬌妍,正中一張的園潤純潔,倒數(shù)第三張的堅韌與和諧共生,無不引人注目。</p> 動物 <p>JST 是許多動物出沒的地方,比如態(tài),marmot, caribou, mountain goat, moose, timber wolves and deer 等等。很多人有幸能看到熊。我們一路怕熊,卻又想見一見熊,可謂葉公好龍?。?lt;/p> 雜記 <p>我們一行六個老中于2020 年7月30日中午分坐兩輛車由愛屯至嘉士堡。當晚,大家檢查了一下第二天早上要背的背包,調(diào)配好一路上喝的水和飲料。群主靈機一動,何不把水袋放到旅館的歺廳里的冰霜里,因為明天氣溫很高。大家頗以為然而有人照做了!然后就上床睡覺,準備次早四點半起床,五點從旅館出發(fā),六點到起點。</p><p><br></p><p>早上四點多,我醒來洗涮完畢,到歺廳準備把面包烤烤以備大家起床后吃??墒堑任宜⑼觊T卡,歺廳門毫無反應(yīng)。驚見旁邊告示,早晨六點才開放歺廳。只好央央地回到房間,報告不好的消息。群主堅持要帶水袋而非換上瓶裝水,我們只好改為六點從旅館出發(fā)。</p><p><br></p><p>我們在JST 的終點接上歪果人。他當晚把車停在終點,住在車上。據(jù)他講有好幾個人與他一樣。我們停另一輛車于終點,所有七人擠進第三輛車向起點開去。</p><p><br></p><p>到達起點時不到七點。大家上廁所,涂上防曬霜,噴上防蚊霧,整裝待發(fā)。出發(fā)前合影留念當然是俗人們的一件不可或缺的大事。我們請同行的外國人給幾個老中照了一張合影。時間約是2020年7月31日早上7點10分。</p><p><br></p><p>剛出發(fā)約二三公里,路旁林間就有兩個小湖。一個叫Lorraine 湖,一個叫Mona 湖。因為行色匆匆,所以此兩湖不在停留地點之列,但它們告訴我們方向正確以及行進的速度和距離。</p><p>路上的指示牌,告訴當前景點,走了多少公里,下一站還有多少里。這幫助大大的!</p><p><br></p><p><br></p><p><br></p> <p>開始的路段,有條分叉道去Bald Hill, 山上可以鳥瞰瑪琳湖全景,可是需要爬升幾百米外加多走四公里。我們趕時間,所以不能去,也害怕誤入而耽誤正事!好在有指示牌提示。</p> <p>快走到五公里處時,已經(jīng)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我們知道Evelyn Creek 到了。晨曦林間照,清泉石上流。此情此景,不由聯(lián)想到王維的一首詩《畫》?!斑h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 我們拋下眼前的茍且,不正是為了這樣的詩和遠方嗎?</p><p><br></p> <p>我們繼續(xù)沿著斗折蛇行的林間小道一路緩緩攀升前行,不知不覺走了八公里,來到了第二個營地 Little Shovel. 一路上并沒有遭遇傳說中的泥濘和撲面而襲的蚊蟲,不得不感謝上蒼的眷顧,于幾天前停止了下雨,出現(xiàn)了今年以來少有的連續(xù)幾天的艷陽天。這個營地有幾個帳篷,晚上有人在此駐留。相片右后方的金屬箱應(yīng)該是用來放食品的東西。防止晚上睡覺時,熊們聞味而至。我們在此小憩。喝點水,吃點東西,抹點防曬霜,再噴點防蚊劑,繼續(xù)前進。</p> <p>樹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小,山變得越來越近,越來越高大。我們逐漸進入了Little Shovel 通道。也見到了去冬今春的尚未消融的殘雪。</p> <p>繼續(xù)前行二公里就到了第三個名叫雪碗的夜晚宿營地。這兒遇到一對洋人夫婦。都帶著頭網(wǎng)以防蚊蟲叮咬。我們互相問候幾句,就朝Big Shovel Pass 繼續(xù)前行。一路上有融雪形成的涓涓細流,各種各樣的小花。我們第二遇上寬一點的小溪。因為無法跨越,我們脫下了鞋襪,?過了溪水。</p> <p>繼續(xù)行走在祟山之間的草原之間,不知不覺就通過了big shovel 通道。此時離中間的Notch 越來越近。</p> <p>越過Big Shovel Pass, 眼前豁然開朗。前方800米處有條分叉道去 Watchtower 營地以及Watchtower 逃生線路。此路13公里長。今年因雨水太多,此路危險不通。</p><p><br></p><p>過了交叉路不遠,遇到一對退休的洋人夫婦,背著沉重的背包前行。他們已經(jīng)在前面的營地住了兩個晚上。他們將前往另一個營地繼續(xù)住一個晚上。不知不覺看到了另一個指示牌,告訴行者通往Curator 營地的方向以及Curator 湖的方向。</p> <p>終于,我們到達了JST 最高處下的Curator 湖。Curator 山之巍峩,Curator 湖之靜謐, 水之清澈,讓我們流連忘返。“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lt;/p><p>在這兒,我們第一次使用水過濾器,補充水袋。這種重力過濾器極為重要。它讓我們少背幾升水。節(jié)省很多體能。</p> <p>Curator 湖往上走則是The Notch, 本次線路之最高處。它看似近也不高,可是朝它走去,亂石穿空,小路蜿蜒曲折,還有積雪與碎石。每走一步,頗為不易。在這兒我們見到了一群山羊。當我們最終踏上the Notch, 我們看到隊長瘦削的臉上蕩漾著開心的微笑。這種興奮的情緒就象流行病一樣,具有遠大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瞬間傳遍了所有人。當然,俗人繼續(xù)干著俗事,要留下美好的回憶。</p> <p>The Notch 的一側(cè)是一座峰、只有隱約可見的痕跡朝上。大概是人們攀上the Notch 已經(jīng)很滿足了,不愿再花費額外力氣往上爬。我們?nèi)藳Q定上去看看,雖然比較難爬,但景色視野給了我們豐厚的回報。</p> <p>接下來就是約四公里的山脊。它既可是人們的最愛,也可是人們的最恨,取決于當時的天氣狀況。有時狂風大作,必須兩人手挽手走。有時雷鳴電閃,讓人極為害怕。我們行走的當天可謂天高云淡,風和日麗,良辰美景,盡收眼底。</p> <p>屋脊過后就是九曲回腸般的小道從山上走到山下。山下的小溪歡快地流淌!</p> <p>接下來去Tekarra 營地。這段路實在是不好走。要么泥濘不堪,要么石頭讓路面高低不平。當我們走過營地朝左則是一條寬廣的溪。我們必須踩著石頭過去。</p><p><br></p><p>過去后緩慢上升到Signal 山。我們一路上回憶起各種歌曲來吼唱。有汪峰的北京北京,平安的我愛你中國,楊昆的我無所謂,許巍的藍蓮花等等。不幸的是大家大腦缺氧,沒有一首有人能唱完,不是記不住詞就是忘了曲。倒是日落西山紅霞飛大家能唱下來,以及岳云鵬的五環(huán)之歌能夠唱下來。“啊...五環(huán),你比四環(huán)多一環(huán),...”。</p><p><br></p><p>在歌聲中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最后一個營地: Signal Mountain Campsite. 面對的將是殘酷單調(diào)彎彎曲曲的八公里下坡路。此時有的人小腿疼痛,有的人膝蓋痛,我的左腳后跟右邊有水泡,每走一步都痛。但云大師一枝獨秀,撒開腳Y子,一騎絕塵跑下山去。比我們足足快了半個小時。</p><p><br></p><p>當我聽到隊長從前面高分貝地吼叫聲以至于懷疑在愛城都可以聽到的時候,我知道我們園滿完成了這次探索之旅。而洋人Ron 在下半程時開跑,總共花了八個小時完成全程。我們于下午七點四十左右,花了十二個半小完成全程。</p> <p>回到旅館,少不了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噫,福地名山,無點真心難至此;勝跡險境,有些誠意自可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