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按語]</b>古稀之年的褚宏偉,錢根寶騎行川藏,不說波瀾壯闊,卻也艱辛曲折,矢志不渝。先是走317線,路遇大雨泥石流,四姑娘山路段多處毀壞,修復時間較長,不得不返回成都,重走318線。在即將到林芝的途中,又遇到泥石流損毀前方路段橋梁,好在等了幾天后基本搶修好,恢復通行,本集讓我們了解他們的近況……</p> <p><br></p><p><b><i><span class="ql-cursor">?</span>七旬翁老當益壯 兩老漢瘋騎川藏(之五)</i></b></p><p>文字記述:褚宏偉(原創(chuàng))</p><p>圖片視頻:褚宏偉 錢根寶</p> <p><br></p><p><b><i><u><span class="ql-cursor">?</span>倆老漢瘋騎川藏線之中印邊界之城一一墨脫</u></i></b></p><p>2020.7.15.日,晴,氣溫涼爽,因前方路阻,在波密休息二天,我倆決定騎闖117公里外的墨脫縣,但因聽說道路極其難行,不能騎車,故爾坐越野車前往。每人票價二天來回400元。出波密縣城即爬山30公里到達山頂隧道,氣溫較涼,白云飄山間,天晴無雨。但剛一出隧道口,氣候二重天,大霧迷漫,又細雨綿綿,空氣潮濕的能擰出水來,因這己進入喜馬拉雅山南坡,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被大山一擋,不霧即雨,為什么墨脫縣是我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呢?不難理解,是因為這里的氣候和地質(zhì)條件扱差,山體土質(zhì)松軟,被不停的雨水淋泡,塌方,泥石流家常便飯,隔不多遠就有一處,有時是連片的塌方,又因墨脫公路很窄,只能走一輛車,所以路毀堵車是常事,路上的橋梁全都是軍用鋼箱式簡易橋梁,好多不負重壓,只能從便道涉水而過,一上一下坑坑洼洼,泥水沒膝,越野車搖搖擺擺,上下顛簸,加力而行,一不留神就會陷入泥坑,進退不得。有時泥石流將大半路面侵占,越野車只能緊貼溝邊小心通過,隨時有翻入溝里的危險,被泥石流沖倒的大樹,枝頭撗擋路中,折斷而過,山水沖刷路面,路毀嚴重,117公里的路程,越野車整整跑了5個小時,很是辛苦,這還多虧了是,分單雙日單行道,今日是15單日,只準從波密至墨脫方向的車輛行駛,明日16雙日,正好相反。</p><p>出隧道口一路下坡80公里,海拔下降1500米,氣溫回升,路兩邊出現(xiàn)了大片的芭蕉樹,很高,上面還掛著成串的香蕉,聽人說這里的螞蝗特別多,隨時會鉆入人的身體,好可怕,但我倆沒看見。只是印度洋的暖流,使這里越來越熱,有點象我們江南的氣候,墨脫縣是2013年通車的,短短這七年己大修3次,但還是災害不斷,修路工人辛苦極了,天天在雨中搶修被阻公路,但還是趕不上災害來的快,這里還沒搶通,那里又壞了。我們深深地向修路工人致敬,你們辛苦了。雅魯藏布江一路伴著我們同行,三江口的風景優(yōu)其美麗,匯合后的江面變寬變急,急切地奔向印度洋。到了,心目中的中印邊界城市,墨脫縣到了。城市很小,沿山坡而建,人口也只二,三萬人,一色藏族風味,色彩鮮艷,商鋪連連,干凈整潔,入往旅館,標間80元,條件不錯,應有盡有。下午車主免費送我們?nèi)?1公里外的,雅魯藏布江大迴彎觀看,路還好,江水在這里彎了一個300度的大彎彎,然后直奔印度,這里離中印邊界只有17公里,多好的一江淡水啊,就這樣白白的流走了,造福了億萬印度人民。回返,逛街,安睡。明天16日回程波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雅魯藏布江墨脫大拐彎</b></p> <p><b><i>倆老漢瘋騎川藏線之過波密橋梁沖毀路段</i></b></p><p>2020.7.16日,陰有時有小雨,氣溫24度左右,海拔1200米,早晨離開神密縣城一一墨脫,嘗試了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縣城的道路,回返時阻車情況好些,過塌方區(qū)時還是格外小心,用時4小時,安全到達波密縣。在去駕駛員家里取自行車時,和他父親聊了起來,越聊起投機,他家是門巴族(藏族一支),老漢身體健康,65歲,是個川藏線的老司機,都是同行,越聊越高興,請我倆在他家里喝酥油茶,吃藏巴,老漢兩兒子,一女兒,大兒子開車跑波密至墨脫的線路,收入可以,二兒子在北京師大上學,正好假期在家,女兒嫁到了拉薩,全家和諧幸福,生活富足。</p><p>中午時分,天色還早,繼續(xù)趕路,出波密向西40公里,到了橋毀路段,毀橋不是帕隆藏布主河的大橋,是跨越從山上沖下的一條急流上的小橋,急流匯入帕隆藏布,橋面被大水和石頭沖走。橋的兩頭基座還完好,武警戰(zhàn)士用鋼箱式臨時橋梁搭建好了,可小心通過。另外從波密到通麥這幾十公里的路上,還有5處塌方,都挺嚴重,都是河水將路基沖擊后,大片塌陷被河水沖走而成空洞,能修填的就修填,太大不能修填的,就向里重開路面,好在都確保車輛能安全通過。傍晚一塌方處巨石擋道,武警戰(zhàn)士爆破炸石,我們被阻2小時,又下小雨,又飢又餓又累,前行一段后找藏民客棧休息,每人30元,晚餐土豆絲炒米飯每份15元,量足,味道還可以。只是棉被有一怪味,讓人受不了,翻出墊被蓋,免強睡一晚。</p> <p><b><i>倆老漢瘋騎川藏線西藏的明珠一一林芝市</i></b></p><p>2020.7.18日,晴,陽光火毒,氣溫適宜,清晨離開海拔3285米的魯朗鄉(xiāng),出門爬坡突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頂,提升海拔1445米,真夠喝一壺的,不能作急,慢慢騎,累了就推行,少息即行,不怕慢就怕站,25公里的陡坡,爬行了6小時,總祘到頂了,中間只在東久鄉(xiāng)少息就餐,山頂又下雨,冒雨在山頂?shù)纳纠郊o念碑拍照,很冷,穿上棉衣飛速下山,50公里的下坡一會兒就到,山下艷陽高照,天氣暖和??爝M城時路過,百樹王風景區(qū),聽人說非常好,值得一觀,登車轉(zhuǎn)入即刻就到,門票30元,我倆全免。沿木棧道拾級而上,滿山古柏穿天,一看樹上掛的標牌,驚殺人也,樹高三五十米,樹胸圍徑10一15米不等,樹齡2000一3000多年,雖然是超齡古木,但棵棵生長旺盛,枝繁葉茂,摸摸它的樹桿,真不知己有幾千年的歷史,看它的容顏再活幾千年沒有問題,人類與它的壽命相比,真的太可笑了。柏樹王群,不但是全國唯一,怕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之景觀,也只有在這林芝地區(qū),獨特的氣候,地質(zhì)土壤,海拔,等等的獨特條件,才能繁盛成長。彎曲延伸的木質(zhì)棧道,也是絕佳一景,木質(zhì)優(yōu)良,油漆光亮,做工造型絕佳,安全結(jié)實可靠,連廁所造型都是仿古木而建,甚是優(yōu)雅,山下李子樹上掛滿了成熟的李子,隨手可摘,但沒人去碰,山,樹,景,棧道,少有建筑,和諧相處溶為一體,浙江省援建于2013年完工。</p><p>林芝市區(qū),馬路寬擴,干凈整潔,綠化良好,人口稀少,交通敞通,物價不太貴,與南京相當。飽餐而眠,明日奔騎工布江達130公里。</p> <p><b>七旬翁老當益壯兩老漢瘋騎川藏之五到此結(jié)束,謝謝欣賞觀看,精彩行程還在后續(x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