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夏夜納涼的難忘鏡頭 </p><p><br></p><p> 夏日的夜晚,醉紅的晚霞在暮色的“催促”下 ,依依不舍的漸漸離去。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晚飯后的街心花園頃刻間便喧鬧起來。 置身于愜意中,狗在撒歡兒,人在閑聊。言談話語中,耳朵里塞滿的外地口音,讓我感到那樣的陌生,那樣的惆悵和迷茫。雖然家離花園近在咫尺,卻如在異地他鄉(xiāng)。老北京的街道呢?老北京的商店呢?老北京的街坊們呢?同是夏夜,同是納涼,卻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景象。時間越是久遠(yuǎn),記憶越是清晰,兒時夏夜納涼的情景總是在腦海里浮現(xiàn)……</p><p> 夏日的夜晚,好歹“扒拉“點飯。眼睛盯著盆里泡的大西瓜。那時的西瓜就兩個品種,一種是黑蹦筋兒,瓤是黃色,籽兒是紅色的。另一種是早花,紅瓤黑籽。那時家里人口多,晚上能吃上口西瓜,也算有口頭福了?!叭ィ玫度グ盐鞴显琢?。”爺爺話音未落,咔嚓一聲,西瓜已經(jīng)是兩半兒。看著又黃又沙的西瓜,早已迫不及待,抱起西瓜就像吹口琴似的,“唰唰”三下兩下幾牙兒西瓜就已落肚。吃完西瓜后,進(jìn)屋卷起炕上的涼席兒,踩著吱扭吱扭作響的木梯子,就上了南房的屋頂。那是我們夏天乘涼的寶地,夜里涼風(fēng)吹來簡直是太舒坦了。經(jīng)常是爽的不愿下來,就在房上睡了一睜眼天都亮了。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院里乘涼,小院兒里樹影斑駁,花草飄香,那時家里有一個折疊的帆布躺椅,是爺爺?shù)膶Wp易不讓別人做。有時趁爺爺進(jìn)屋里找大鋪扇,或沏茶的時候,哥仨搶著做。那時小很淘氣,不是上去蹦跳,就是光腳在上面使勁搖晃?!靶⊥冕套臃墙o躺椅嘎悠壞了,你們就踏實了?!泵看伪粻敔敯l(fā)現(xiàn)后肯定就要挨頓臭罵。</p><p> 記憶最深的乘涼是那次在胡同里的馬路邊上。那天街坊家的親戚趕著大車從大興的龐各莊來給城里送西瓜,由于太晚了沒能趕回去,只能在城里過夜。聞聽此事,胡同里的孩子們可高興了,晚上三匹大牲口卸了套,在胡同的路邊細(xì)嚼慢咽的吃著草料,小孩們圍著牲口看的那叫興奮膽兒大的,摸著牲口的毛,撫摸牲口的臉,車把式把炕席鋪在馬路邊上,我們從家里抱來枕頭,把鞋一脫,在炕席上折跟頭,拿大頂,玩的那叫一個高興,折騰累了就躺在席子上。記得那夜天上的月亮格外的圓,仰望一輪明月,思忖在月光里,有沒有牛郎和織女,他們生活的幸福嗎?有生以來我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遐想,什么叫想象。</p><p> 前門大街沒拆遷之前,馬路兩側(cè)商店店鋪林立,各種百貨林林總總,吃喝穿戴產(chǎn)品一應(yīng)俱全,一派車水馬龍的熱鬧繁榮景象。胡同里居民人口稠密,每到夏季的夜晚,商店關(guān)門后,馬路牙子上的便道商店的門前,都成了百姓納涼的場所。晚飯后,人們早早抱著涼席,提溜著馬扎和板凳兒,拎著茶壺和茶杯,舉家來到大街上,搶占有利地形,占下地盤兒。入夜燈火通明的大街上,被喧鬧沸騰的氣氛所籠罩便道上臺階上是人滿為患,如同到了難民營,走路路過的人很難有下腳的地方,百姓們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練樂器,有的喝茶侃大山,有的弄點小二,咂摸兩口兒。孩子們也自己找樂 逮捕楞蛾子的,挖金虼螂的,捉痢痢牯的,真是各得其所,各有所樂。那時雖然沒有大排檔,雖然沒有燒烤,沒有啤酒屋,但百姓的夏夜納涼也很愜意,也很瀟灑,也很快樂。趕上全城統(tǒng)一熏蚊子的晚上街頭更是熱鬧?!八髬饍涸诩覇??今天晚上8點全是統(tǒng)一熏蚊子 把藥點著了,關(guān)嚴(yán)門,家里別留人兒。”好勒,知道了?!苯拥椒e極分子挨家挨戶的通知,時間一到市民傾城出動,胡同里滿街筒子聚滿人,比往常更是熱鬧如同過節(jié)。</p><p> 隨著年齡的增長,夏日納涼的方式和內(nèi)容也都有所變化,上中學(xué)后每到這個季節(jié)也都不愿意“囚”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納涼。 到了晚上約上同學(xué)走得遠(yuǎn)遠(yuǎn)的,找地方?jīng)隹烊?。兜里有倆“子”的時候,經(jīng)常是奔天壇公園,陶然亭,勞動人民文化宮,中山公園去看露天電影。兜里蹦子兒沒有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也是涼快的好地方,哥幾個往華燈底下一座涼風(fēng)襲來,邊侃邊聊,真是有點樂不思蜀。半夜從外面涼快回來到院里打開自來水兒,用臉盆接滿水,手巾板兒搭在肩上,揣著肥皂端在大街上連沖帶澆,洗個涼水澡好痛快,暑氣消除,安然入睡。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值得咂摸,值得回味,值得記憶,值得珍藏的夏夜納涼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