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斑斕多彩摩洛哥(下)

憂郁的月光

<p>  離開伊比利亞半島、跨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摩洛哥來感受另一種文明。</p> 位于非洲西北端的摩洛哥最早的原住民是柏柏爾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先后被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西哥特人統(tǒng)治。至公元7世紀末,阿拉伯人高舉伊斯蘭的旗幟一路向西征服北非,燦爛的阿拉伯文明開始滋潤這塊貧瘠的土地,多數(shù)柏柏爾人被感召而皈依伊斯蘭教。公元8世紀,摩洛哥建立了第一個穆斯林王朝。 <p>  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國利用摩洛哥做跳板,挾轄下的摩洛哥摩爾人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肥沃的伊比利亞半島、統(tǒng)治其近800年,直至1492年被基督教軍隊收復(fù)、摩爾人退回非洲。但直布羅陀海峽兩岸兩種文明的愛恨情仇并未就此停止,15世紀后,摩洛哥又先后被葡萄牙、法國、英國和西班牙蠶食和殖民,直到1956年才獲得獨立。</p> <p><b>四、"黃"城菲斯 摩洛哥的宗教文化古都</b></p> <p>  在摩洛哥四大皇城中,建于公元808年的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個穆斯林首都,被視為北非伊斯蘭教圣地之一、著名的卡拉維因大學和安達路斯大清真寺、是摩洛哥一千多年來的宗教政治與文化藝術(shù)中心。菲斯老城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規(guī)模、典型的中世紀風格城市之一,1981年,老城阿拉伯人聚居區(qū)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p> <p>滿目黃褐色的房屋鱗次櫛比,從菲斯河南岸向上延伸到平緩的山坡上,被10多公里長的土黃色城墻圍繞。300多座清真寺點綴其間,清真寺及其所有附屬建筑的屋頂被綠色的琉璃瓦覆蓋,在一片黃褐色中格外醒目。</p> 菲斯城有數(shù)個城門留存至今,其中最著名的布日盧門以其標志性的藍色花紋而名聞天下。入口側(cè)/出口側(cè)分別鑲嵌藍、綠色陶瓷馬賽克,稱作“菲斯藍”和“伊斯蘭綠”,是這座古城最具代表性的顏色。 透過菲斯藍城門洞看到城內(nèi)的宣禮塔。 <p>  走進老城區(qū),恍惚穿越到《一千零一夜》描述的那個令人心醉神迷的中世紀阿拉伯——</p> 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北非的商貿(mào)中心。往東,富庶東方的物產(chǎn)由中東不斷運來;往南,駝鈴聲中阿拉伯商隊跨越撒哈拉進入非洲;往北,則把貨物運至丹吉爾、揚帆出航運往歐洲。 <p>城內(nèi)數(shù)千條小巷都保持了一千多年前的原貌,當?shù)鼐用褚廊淮┐鱾鹘y(tǒng)的阿拉伯民族服裝。(偷拍被發(fā)現(xiàn))。</p> 菲斯老城素以精湛的伊斯蘭建筑藝術(shù)著稱于世,布-伊奈尼耶教經(jīng)學院是其代表之一。教經(jīng)學院建在一座清真寺當中,供參觀的正方形庭院很小。一樓講經(jīng)朝拜、二樓課堂宿舍,非穆斯林禁止入室內(nèi)參觀。 整座建筑極其復(fù)雜精巧,上層為雪松木雕、中層為石雕、下方是馬賽克。 雕花的拱門和廊廳,彩色的馬賽克瓷磚墻,整個建筑裝飾十分精致。綠瓦、黃墻與棕紅格子門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 一墻之隔的教經(jīng)學院學院清真寺宣禮塔,從菲斯藍門洞看見的經(jīng)典景觀。 菲斯老城處處是古跡,據(jù)說奈加因噴泉是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泉眼,當?shù)厝讼嘈胚@是真主阿拉送來的圣水,因此稱其為神泉。裝飾精美的取水口是本地人取水洗衣服的地方。 噴泉旁邊是18世紀的一座古驛站,現(xiàn)在改建為奈加因木工藝術(shù)博物館,精致漂亮的大門裝飾。 來到菲斯城神圣的奠基人伊德里斯二世的陵寢前。陵墓修建于18世紀初,非穆斯林不得入內(nèi)。 但外墻建筑之精美、和隔著護欄所拍的照片,都讓人感受到皇家的尊榮。 歷史上清真寺本身就是教學的場所。卡拉維因大學建于公元85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蘭大學,被譽為"伊斯蘭學術(shù)首都"。同樣非穆斯林不得入內(nèi),只好在它17個大門的某個門外看一眼露天庭院和禮拜大殿的側(cè)門,繁復(fù)的紋飾圖案精美至極。 透過窗欞孔格處窺視院內(nèi),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馬蹄形拱弧及其下方的方形支柱、據(jù)說共有270個。 菲斯古城是世界上最容易迷失的城市。 <p>建城之初的原居民由于沒有規(guī)劃概念,房屋無序地按需建造,街巷如蜘網(wǎng)密布延伸向四面八方,結(jié)果菲斯古城就成了擁有9000多條街巷、12萬間房屋的迷宮。</p> <p>  民居年代久遠、斑駁古舊,但是地面的方磚平整干凈。城中近百萬居民還保持著中世紀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p> 古城街巷都很窄,嚴禁汽車進入,毛驢騾子和手推車是主要交通和運輸工具,滿載貨物的小毛驢常常與游客并行。很多街巷窄到只能容一個人通過,富態(tài)的人要側(cè)身而行了。 這家ALI-BABA飯館指引牌太可愛,據(jù)說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就起源于菲斯。另一家牛頭招牌畫給單調(diào)乏味的小巷增添了不少喜感。 <p>  菲斯建城之初聚集了很多逃離西班牙的摩爾和猶太人工匠,給菲斯帶來鼎盛的商業(yè)活動和精致的手工藝文化,因此老城區(qū)擠滿了3000多座從事于皮革、陶藝、金屬工藝的手工作坊和販賣各種工藝品的小攤。</p> 金屬器皿的手工制作一直是菲斯古城的驕傲,能工巧匠精美的手工杰作讓人驚嘆。 琳瑯滿目、美輪美奐的手工銅燈具更讓人目不暇接,阿拉丁神燈并不是只存在天方夜譚故事中。 菲斯因盛產(chǎn)以藍為主色調(diào)的馬賽克聞名于世,花紋各異、色彩紛呈、精致細膩的阿拉伯風格陶制品令人流連駐足、愛不釋手。 <p>即使賺不了多少錢的小生意,也會做得相當認真。</p> 延續(xù)著伊斯蘭教傳統(tǒng)精神的正是這些老城的居民,他們才是菲斯老城的精髓—— 摩洛哥是傳統(tǒng)的畜牧業(yè)國家,皮革加工有著悠久的歷史??蓱z的小毛驢們馱著氣味很重的動物毛皮穿行在狹窄的小街里,隨處可見手工制作和售賣各種皮具的小攤販。 菲斯古城民俗風情和傳統(tǒng)手工藝保存最好、最出名的地方是這座18世紀時就“臭名昭著”的皮革染坊,據(jù)說菲斯當初評選世遺項目時皮革染坊功不可沒。 上百口染缸分布在被民居包圍的作坊里,臭氣熏天,給游人帶來強烈的視覺嗅覺沖擊。俯瞰盛滿各種顏料和藥劑的染缸、一個特大號的調(diào)色盤。 古老皮革加工工藝繁雜,從毛皮到成品皮革要經(jīng)過幾十道工序:先用里鴿子屎和牛尿浸泡皮革、使毛皮上的蛋白脂肪溶解,然后用石灰水浸泡使皮革膨脹,再加入含重金屬的礦土使皮革老化,循環(huán)往復(fù),最后浸泡在各種天然植物和礦物染料中鞣化著色。實際的操作流程要復(fù)雜的多,這種技術(shù)自中世紀起就沒什么變化。 工人不僅要聞著刺鼻的惡臭,還有跳到染缸中操作,染缸中的物質(zhì)有很強的腐蝕性。 受臭氣影響的菲斯人一直呼吁政府取締皮革染坊,但沒有它的菲斯古城會黯然失色,從事皮革加工相關(guān)的人員也會面臨失業(yè)。權(quán)衡再三、政府還是保留了這座摩洛哥傳統(tǒng)手工藝的代表。 大染坊的皮具店里,有各種用這種古法染制的皮包、皮衣、鞋子等皮具,摸上去手感十分柔軟,價格也不菲。 當?shù)厝藢鹘y(tǒng)的尊重與敬畏使這座古城完整保留至今,游人才得以見到千年之前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 網(wǎng)上看到的一段文字:“真正讓人驚嘆的,不是菲斯城的古老、而是古城的布局;不是菲斯的建筑、是建筑作為元素的組合;不是街巷、是街巷繪就的神秘地圖?!鄙钜詾槿?。 <b>五、“黑色皇城”梅內(nèi)克斯的馬廄糧倉</b> 摩洛哥王國的四大皇城皆以顏色命名,梅內(nèi)克斯是摩洛哥歷史上第三座皇城,被譽為“黑色皇城”。該命名溯源于阿拉維王朝赫赫有名的蘇丹穆萊?伊斯梅爾,當年他憑借自己創(chuàng)建的15萬驍勇善戰(zhàn)的“穆斯林黑奴軍團”統(tǒng)一了摩洛哥,并于1672年定都梅內(nèi)克斯。 血腥強悍的穆萊蘇丹在位長達55年,在他的統(tǒng)治下,王朝復(fù)興、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收復(fù)了大部分被歐洲人占領(lǐng)的沿海據(jù)點,并在歐洲殖民者和奧斯曼帝國的夾攻下保持了摩洛哥的獨立,使得摩洛哥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之一,奠定了阿拉維王朝至今仍在統(tǒng)治摩洛哥的基礎(chǔ)。后宮佳麗上千的阿拉伯帝王說的就是他。 穆萊蘇丹還多才多藝,他親自設(shè)計監(jiān)造了梅內(nèi)克斯皇城。但里斯本大地震也波及震毀了整座皇城,僅留下殘存的兩道城門、幾段城墻、王宮的糧倉、皇家馬廄 及蓄水池。1997年上述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建造于1732年的曼蘇爾門是整個摩洛哥現(xiàn)存最大的古城門之一。大門的看點有四:1:有主門和護堡,被認為是基督徒皈依伊斯蘭教的風格主題(許多天主教工匠在城門修好后改信了伊斯蘭教);2:大門頂端有阿拉伯文“勝利、凱旋”的箴言;3:用了拆自沃呂比利斯古羅馬城堡的羅馬圓柱;4:25公里的城墻體上有許多方型洞孔,既為了防止墻體冷縮熱脹而崩壞,也為了維修時便于搭建腳手架。 曼蘇爾城門對面是個露天集市,很多阿拉伯傳統(tǒng)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市場內(nèi)找到。廣場東北面有一堵城墻,四周圍繞數(shù)個小巧精致的綠瓦小亭子。這兒是老城最活躍的地方,眼前馬車與汽車同行、古老與現(xiàn)代同在。 穆萊蘇丹還在宮殿旁邊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皇家糧倉, 用途是存放供給皇室專用的部分糧食和皇家御馬用的糧草。糧倉的部分屋頂被大地震毀壞,但墻壁卻保存完好。 糧倉的設(shè)計可謂獨具匠心,二十多個拱頂高約12米的谷倉之間拱門相連,4~6米厚的墻及天窗和透氣孔保證了糧倉室溫常年保持在18°C左右,可儲存15年的用糧!在當時也算是最先進的設(shè)計了。 穆萊蘇丹善騎術(shù)也酷愛養(yǎng)馬,糧倉旁邊是可容納12000匹馬的皇家馬廄。一排排土墻把馬廄隔成若干個單元,有拱形的通道相通,馬廄的設(shè)計蘊含著這位強悍帝王的智慧。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時,皇家馬廄的全部屋頂都被損毀了,只剩下高大厚重的土黃色殘壁,透著時光的滄桑。 <b>六、白色皇城拉巴特</b> 瀕大西洋的拉巴特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后來摩洛哥歷史上強大的柏柏爾王朝曾第一次讓拉巴特成為了首都。1956年摩洛哥獨立后正式定都于此。 拉巴特舊城和新城沿著布雷格雷格河兩岸鋪開,瑰麗的晚霞映紅了穿城而過的河面。眺望對岸新城的建筑,外墻幾乎都被刷成了白色,干凈整潔,白色皇城的名號也許于此相關(guān)。 圍以紅色城墻的現(xiàn)存老城是傳統(tǒng)的穆斯林居住區(qū)。酒店門外的晚霞、燈光、古城墻垛口、川流不息的車隊,暮色朦朧中迷惑于時光的錯位..... 在附近溜達時遇到幾位美麗的摩洛哥女士,能在哈桑塔前留下這張珍貴的照片、源自于她們友善的眼神。 <b>哈桑塔</b> 拉巴特作為摩洛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城市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地標哈桑塔即是這座古城的象征。哈桑塔和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相鄰,坐落在河邊清真寺的紅色圍墻遺址內(nèi)。 兩個身披白色阿拉伯斗篷的皇家衛(wèi)隊騎兵帥哥守衛(wèi)著陵墓大門,馬踏黃沙、貼心的呵護。 氣勢宏偉、高低不一的300多根花崗巖石柱列陣迎接各位訪客。用赭黃色石塊砌成的哈桑塔高44米,塔體四面寬16米,四周雕刻有伊斯蘭風格紋飾圖案,極具阿拉伯傳統(tǒng)藝術(shù)特色,是拉巴特著名的古跡。 哈桑塔原是哈桑清真寺的宣禮塔,清真寺始建于1195年,據(jù)說當年建造大清真寺的蘇丹曼蘇爾雄心勃勃、計劃把它建造成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可未等工程竣工他便撒手人寰,宣禮塔在原設(shè)計85米高度的一半處停工,從此再無寸進。 里斯本大地震又使原本可見雛形的清真寺幾乎毀滅,寺院只留下這300多根斷柱和半截哈桑塔供人憑吊。200年后,穆罕默德五世國王在這座塔上宣布了民族和國家的獨立,古老的遺跡成為現(xiàn)代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新紀念碑。 <b>獨立之父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b> 哈桑塔對面是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它是拉巴特的標志性建筑,1971年竣工完成。四方形陵墓通體由白色大理石構(gòu)建,外墻是大理石雕花板,金字塔形屋頂覆蓋著綠色琉璃瓦,建筑莊嚴雄偉,風格典雅。 穆罕默德五世是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的第20位君主,為尋求民族獨立一直堅持不懈斗爭。1956年領(lǐng)導摩洛哥從法國殖民者手中解放出來,成立了摩洛哥王國,因此備受人民擁戴,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也被人們尊稱為國父陵。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內(nèi)部中間為穆罕默德的陵寢,兩側(cè)分別為其長子哈桑二世及次子的石棺。陵墓四周回廊環(huán)繞,東西南北各有一個拱形大門,且都有一名英俊魁梧的衛(wèi)兵守護—— 大理石墻面上的阿拉伯文字、墓室內(nèi)精雕細琢的巨大拱頂和鑲嵌的彩繪玻璃,無不透出伊斯蘭教的神秘感,體現(xiàn)出阿拉伯文化藝術(shù)的深厚底蘊。 陵墓右側(cè)是國父陵的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得入內(nèi)。 這座乳白色殿堂是國父陵清真寺的講經(jīng)臺。古往今來,攀登藝術(shù)頂峰的建筑往往出自于宗教。 默罕默德五世陵墓是摩洛哥建筑的典范之作,也是穆斯林建筑精華的濃縮。 <b>拉巴特皇宮</b> 皇宮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綠色琉璃瓦覆蓋屋頂,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筑。 皇宮戒備森嚴,游客只能在劃定區(qū)域內(nèi)停留片刻,遠遠看一下具有摩洛哥風格的皇宮大門。 皇宮廣場上的皇家清真寺, 正門前的廣場是國王接見外賓的場所。 <b>烏達雅堡--</b>-<b>拉巴特的明信片</b> 在拉巴特眾多的名勝古跡中,烏達雅堡令人印象深刻,它位于布雷格雷格河流與大西洋交匯處,突兀在一座巨大的懸崖上。這座建于公元12世紀柏柏爾王朝時期的古堡曾經(jīng)是一座軍事要塞,拉巴特城也是在這座古堡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 城堡最初是用來對付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人的用兵,后為阿拉伯王朝所用。歷史上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占領(lǐng)過,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城堡的城墻、主殿已不復(fù)存,城門、了望崗樓屹立如故。 城堡的平臺可以俯瞰大西洋和布雷格雷格河入??凇⒁约斑h處的拉巴特舊城。昔日肩負著保衛(wèi)布雷格雷格河口的重任。 城堡靠近大西洋一側(cè)有一座城門直通古堡。紅褐色城墻有幾丈高,全部由大方石頭建成,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然堅固如初。 古堡的城墻上修建有很多瞭望塔和炮臺,其防御功能在當時也是最完備的。 沿路走下去來到海灘,當?shù)鼐用袼憙蓷娴恼恕? 海浪把陣陣涼風吹送到岸邊,遠處的燈塔清晰可見。 有一大片穆斯林的墓地位于燈塔附近的海邊與民居相伴(僅展示一角),墓地石碑林立十分簡單。沒有豪華的墓穴裝飾,更看不到鮮花與花圈,宗教信仰的不同決定了生死觀的差異。 <p>  2012年,拉巴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入選的遺產(chǎn)包括現(xiàn)存的18世紀所建老城區(qū);1912~1930年法國殖民期設(shè)計和建設(shè)的新城區(qū);烏達雅堡作為拉巴特古跡的一部分列入了世界遺產(chǎn)名錄。 </p> <b>七、浪漫之都卡薩布蘭卡</b> 摩洛哥行程最后一個目的地---北非花園卡薩布蘭卡,它位于中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和經(jīng)濟中心,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12世紀時摩洛哥的土著柏柏爾人便在此建城,18世紀末西班牙人占領(lǐng)后將城市的名字改為卡薩布蘭卡、即白色房子的意思。<br>  行程重點是游覽摩洛哥唯一對非穆斯林開放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進門需要穿著整潔、并脫鞋進入。<br> 穆斯林世界里最漂亮的建筑是清真寺。斥巨資建成于1993年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卡薩布蘭卡、乃至摩洛哥的標志性建筑,也是伊斯蘭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 萬人作禱告。 哈桑二世清真寺由主殿、露天廣場和附屬建筑組成。200米高的宣禮塔使得哈桑二世清真寺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阿訇可乘坐電梯直通塔頂,做禮拜時塔頂?shù)恼b經(jīng)聲可傳遍全城。 附屬建筑包括一個古蘭經(jīng)學校和圖書館,與清真寺相互呼應(yīng)。 清真寺主體建筑由精雕細琢的米黃色大理石構(gòu)筑墻面和廣場地面。 綠色的琉璃瓦和斑斕的馬賽克瓷磚鑲嵌其間。 清真寺大理石泉眼。 手工鑲嵌瓷片由紋樣圖案反復(fù)連續(xù)構(gòu)成,主次分明精彩和諧。 清真寺庭院的大理石馬蹄形拱券廊柱氣宇軒昂,和地面顏色渾然一體,平和淡雅。 拱廊及頂部的馬賽克紋飾圖案精美明朗。 為了防止海水的腐蝕,清真寺的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這個只有國王來了才會打開的正門重35噸,且鑰匙是一組密碼,高科技小露一手。 哈桑二世清真寺大殿沒有歐洲基督天主教堂內(nèi)必有的雕像和繪畫、也沒有東方佛教寺廟內(nèi)的佛祖菩薩和香火繚繞,寺內(nèi)空間高大、空曠、恢弘、通透, 寬闊的主殿金碧輝煌。 鏤空的穹頂?shù)窨叹?,水晶吊燈高貴華麗,對稱的門窗圖案明晰,光滑的地板亮可鑒人,墻面、拱券和立柱的造型和紋樣裝飾更是精致繁復(fù)、繽紛絢麗。 這些建筑語言無不包含著清真寺的奢華與神秘氣氛,也體現(xiàn)了西部伊斯蘭世界建筑藝術(shù)的高超水平。 <p>環(huán)顧富麗堂皇空蕩蕩的祈禱大廳,伊斯蘭教的真主具象何在?面向誰祈禱?</p> 困惑中突然醒悟:伊斯蘭教義禁止崇拜偶像。教義早已明喻:“真主無處不在、真主在我心中”。清真寺的空曠通透也許更益于凈化人的靈魂、釋放心的祈愿。 更神奇的是殿內(nèi)大理石地板采用了冬季自動加熱功能,夏季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打開散熱,真可謂是穆斯林世界中最具科技感的清真寺。同時,穆斯林男女有別,圖中上面一層專供婦女禱告之用。 阿拉伯裝飾紋樣千變?nèi)f化,簡潔清晰的幾何窗花剪影其實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喜歡它,也來打個卡。 鈦合金精心制作的大門是裝飾的重點,紋樣和結(jié)構(gòu)都能歸納成簡單的幾何序列。主門的內(nèi)外、出口附近的側(cè)門、及很多小門的造型和花紋也與十二扇大門相呼應(yīng)。 哈桑二世清真寺依海而建,其中1/3建在海上,動用了大量的沙石填海而成,原因是順應(yīng)哈桑二世國王的一個夢,夢里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yīng)建在水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國王的夢終于化為現(xiàn)實,清真寺從此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新地標。 穆罕默德五世廣場是卡薩的市中心,周邊匯集政府機構(gòu)和商業(yè)中心,建筑多以歐式風格為主。廣場中間有個大噴水池,數(shù)百只鴿子常年聚集其間巡游覓食,自然也是游客的必到之處。 <p>因好萊塢電影《卡薩布蘭卡》、讓這座氣候宜人,風光秀麗的白色之城聞名世界,也讓許多人知道了咖啡館Rick's Café。精明的卡薩商家復(fù)制了好幾個電影中的浪漫咖啡館,據(jù)說這家咔啡館也很受游客青睞、商機無限。</p> 沿大西洋海岸線的邁阿密海濱大道是游人扎堆的地方。大道彎角處有個著名的邁阿密咖啡館,是觀看日落的最佳位置,在這兒還能看到卡薩的燈塔。喝一杯咖啡、看著太陽慢慢沉入大洋中,是很浪漫愜意的享受。 <p>  摩洛哥隨處可見阿拉維王朝第22位君主、現(xiàn)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照片。摩洛哥男人以前是可以娶四個老婆的,從浪漫法國留學回來的穆罕默德六世為了娶才貌雙全的平民美女為王后、率先實行了一夫一妻制,并向全國頒布法令廢除了古老的多妻傳統(tǒng)。這是個了不起的浪漫,在伊斯蘭世界可真是個大膽之舉!</p> 在這位開明君主的領(lǐng)導下,從電影中走出的浪漫之都卡薩布蘭卡和神秘古老的摩洛哥、正在進入21世紀的先進與現(xiàn)代文明。 <div>摩洛哥多元、多姿、多彩,歷史、文化、地理、氣候、無不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就像篇前文尾這幾幅酒店房間的油畫一樣,充滿了神秘的魅力。</div> <div><br></div>后記:<br> 時隔近一年后才提筆、回憶旅途的點點滴滴,緣自于在摩洛哥旅途中不慎右肩部受傷骨折、遲遲未能痊愈,加之突發(fā)大疫舉國恐慌、心緒難寧。許多當時清晰的印象早已淡忘,最近查閱了大量西葡摩的相關(guān)歷史知識,對直布羅陀海峽兩岸錯綜復(fù)雜的過往糾葛總算有了點兒系統(tǒng)的了解。整理照片、配以說明、聊以慰籍疫情下的艱難時光。<br> <p><br></p><p>圖片、編輯、配文| 憂郁的月光</p><p>部分史料及穆萊蘇丹的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p><p>音樂 莎拉布萊曼《斯卡布羅集市 卡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