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重游青島

紅旗飄飄

<p><br></p><p> 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是媽媽的”戀人’。媽媽今年虛歲88歲了,出生在膠東半島的乳山市的一個殷實的書香門第,從小受到教育,曾給抗屬當(dāng)過小先生。 </p><p> 膠東地區(qū)是解放區(qū),1947年,由于受極”左”路線的打擊,家道中落,親戚中有的被逼要飯,有的上吊自殺。雖然后來落實政策,但人去室空,再也不是原來生活。 </p><p> 迫于生計 ,1951年,媽媽當(dāng)時18歲,跟隨同鄉(xiāng)步行380里,投親來到青島,考入青島合作社,正式參加工作。四年后又調(diào)入濟(jì)南的山東省合作總社并考入濟(jì)南的山東省合作總社干部培訓(xùn)班,連續(xù)上了兩期,畢業(yè)時,積極要求進(jìn)步,聽黨組織的話,服從安排,分配到貧窮落后的魚臺縣,1958年和當(dāng)時在濟(jì)寧地區(qū)工作的父親經(jīng)人介紹相識,一同調(diào)入滕州結(jié)婚,落戶滕州已62年。從此再也沒回青島。</p><p> 晚年的媽媽身患多種重疾,每天疼痛纏身,可以說是生不如死。一生極其儉樸,近些年飯量極少,耳沉健忘,也有時糊涂了,老人不記近事記遠(yuǎn)事,有三件事銘刻心里,念念不忘。一是對孩提時代老家遭受的折磨不忘,老是念叨,膠東的這段歷史,等她們一代人不在了,就淹沒在歷史的長河里了,再無人知曉。二是對文革時期她和我父親受到造反派毒打的幾乎死去的經(jīng)歷不忘。三是每天長時間看報紙,翻字典、詩詞不忘,這幾樣書報和放大鏡、眼鏡一起堆都放床頭上,廢寢忘食,一部新華字典都翻爛了。只有看書看報才能讓媽媽暫時忘掉疼痛。</p><p> 媽媽是滕州詩詞協(xié)會會員,寫過許多詩,作品入選《當(dāng)代巾幗詩詞大觀》、《中華當(dāng)代絕句選粹》、《中華女詞人詞典》等。</p><p>媽媽用12首詩敘述了自己1951年至1957年真實經(jīng)歷。</p><p> 身世吟</p><p> 一</p><p>暴風(fēng)過后見光輝,小鳥離籠要試飛。</p><p>十年寒窗未得志,辭親尋夢不思?xì)w。</p><p> 二</p><p>為謀生計去島城,車票無錢徒步行。</p><p>露宿風(fēng)餐云伴月,路程艱苦向誰傾?</p><p> 三</p><p>拼命競爭求職忙,勤工夜晚習(xí)篇章。</p><p>功夫不負(fù)有心者,榜上提名愿已償。</p><p> 四</p><p>小丫盡換舊時裝,出入高樓喜氣洋。</p><p>一躍龍門魚得水,雄心奮發(fā)志昂揚。</p><p> 五</p><p>二十年華調(diào)省城,滿腔豪氣意崢嶸。</p><p>出水小荷尖角冒,一時幢憬入鵬程。</p><p> 六</p><p>花飛花落盡無聲,自是浮萍隨水行。</p><p>奮力半年更崗位,帶薪入校再長征。</p><p> 七</p><p>一期畢業(yè)二期留,署往寒來學(xué)海游。</p><p>功課門門得優(yōu)秀,圖強矢志奪勝籌。</p><p> 八</p><p>為求深造不知休,寒暑假期甘自留。</p><p>湖光山色無心賞,專業(yè)猛攻苦埋頭。</p><p> 九</p><p>幾度春風(fēng)幾度秋,寒窗美夢苦追求。</p><p>縱然抱有凌云志,雨打燈吹志難酬。</p><p> 十</p><p>因爭上進(jìn)下基層,荊棘叢生難速行。</p><p>歷盡艱辛患重病,亦然拼搏獻(xiàn)赤誠。</p><p> 十一</p><p>一天入黨通過了,熱血丹心志愿填。</p><p>上帝誰憐捉弄爾,陽差陰錯夢如煙。</p><p> 十二</p><p>苦練紅心家舍忘,六年未有返家鄉(xiāng)。</p><p>千里老娘來探望,女兒住院病膏肓。</p><p> 媽媽說青島是她的”戀人”,這里記載了媽媽的青春年華最美好的時光。這是媽媽多年前她寫的《島城戀》: </p><p>一、</p><p>幾番飛夢繞紅樓,多少相思系夢游。老去猶懷”初戀”苦,情深人自善工愁。</p><p>二、</p><p>琴島紅樓幻蜃樓,老來常憶舊同儔。太息韶華留不住,撫今追昔話春秋。</p><p>三、</p><p>火紅歲月燒紅樓,一片童心日夜游。老來應(yīng)戀山和水,山水多情撩爾愁。</p><p>四、歲月匆匆似蜃樓,空余留影昔時游。人間多少離和事,應(yīng)笑情癡恁地愁。</p><p>五、</p><p>霞光燦爛照亭樓,綠水青山任意游。可嘆庸人多自擾,銘心往事找閑愁。</p><p>作者注:青島辦公樓為紅瓦頂,故稱紅樓。</p><p> 這幾首詩表達(dá)了媽媽對青島的眷戀之情。</p><p> 前幾年,兩個妹妹幾次安排媽媽重游青島,但因種種原因都沒成行。今年七月初,大妹妹又提出要帶媽媽重返青島,去那讓媽媽魂牽夢繞的地方,圓媽媽的最后心愿,圓青春之夢,來個尋根之旅。在全家人大力支持下,由我和大妹妹帶上92歲的父親和88歲的母親,克服困難,乘高鐵來到青島。</p><p> 主要看了媽媽當(dāng)時工作的地方,陵縣路75號一個五層樓,因疫情原因,院門緊鎖,只能從鐵欄桿門向里觀看。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睹物思人,感慨萬千。 </p><p> 我們還游覽了五四廣場,觀看了燈光秀演出。棧橋上合影留念,慢行八大關(guān)德國建筑群?;ㄊ瘶?,德國總督府細(xì)心參觀。</p><p> 碧海白浪藍(lán)天,紅花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沁肺,儼如天然氧吧。讓媽媽非常開心。天氣也很幫忙,不冷不熱,整個行程非常順利。 </p><p> 雖然媽媽離開青島那么多年了,但媽媽說起青島陵縣路周圍的一些路名,一點也不錯,讓我們非常的驚奇。</p><p> 要特別感謝妹妹的學(xué)生王經(jīng)理為我們在青島游覽提供的周到服務(wù),全程陪同,熱情接待,提供車輛、輪椅及導(dǎo)游事項,為我們帶來極大便利。</p><p> 青島的道路非常清潔,但有的地方地勢高低不平,到達(dá)景點后,我用輪椅退著爸爸,妹妹推著媽媽,上坡要用力推,下坡更要小心,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設(shè)想。</p><p> 由于疫情還沒結(jié)束,我們無論進(jìn)入景點、車站、飯店、商場等均需要量體溫,驗健康碼,還通過手機(jī)查看半個月來是不是去過疫情區(qū)。</p><p> 以往這個時候,青島是旅游旺季,尤其是前海沿一帶人滿為患,道路擁擠,飯店價格很貴。</p><p> 我們這次來沒有這種情況,加之氣溫比較低,海水浴場很少有下水游泳的。</p><p> 青島道路綠化非常好,媽媽仔細(xì)觀看,贊不絕口。不斷感慨變化巨大,不似當(dāng)年。</p><p> 媽媽賦詩一首:</p><p>(古體)</p><p>六十年后回島城,</p><p>兒女陪同勞累中。</p><p>故友不知何處去,</p><p>奇樹怪柳舞春風(fēng)。</p><p>我不懂詩,比葫蘆畫瓢,寫了兩首順口溜:</p><p> 一</p><p>七十年前此門中,</p><p>青年同事喜相盈。</p><p>如今故友今安在?</p><p>島城依舊碧??铡?lt;/p><p> 二</p><p>七十年間歲月遷,</p><p>青春一去不復(fù)返。</p><p>兒女?dāng)y母訪舊居, </p><p>碧海綠樹入夢圓。</p><p> </p><p>下面發(fā)幾組圖片、視頻與大家分享。</p><p><br></p> <p>五四廣場夜景</p> <p>媽媽1951年至1954年工作的地方:陵縣路75號</p> <p>在陵縣路75號仔細(xì)查看七十年的變化 </p> <p>青島教堂</p> <p>青島棧橋衛(wèi)東和父母、妹妹與妹妹的學(xué)生王經(jīng)理合影留念</p> <p>花石樓</p> <p>德國一戰(zhàn)時在青島的總督府</p> <p>香格里拉大酒店</p> <p>1953年4月從青島調(diào)往山東省合作總社同室女友送行留念,前排正中間是媽媽</p> <p>省合作干校畢業(yè)留念1954年7月</p> <p>山東合作干校工業(yè)會計班一組全體同學(xué)合影1955年1月</p> <p>魚臺縣供銷社全體會計于谷留影1956年3月</p> <p>媽媽即興唱歌</p> <p>五四廣場燈光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