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家鄉(xiāng)在定遠縣——燈張。一個平凡不能再平凡的鄉(xiāng)下農村。進村之前要走一段長約二公里羊腸小道,路的二側種植一眼望不到邊的白楊樹和數(shù)不清種類的各類植物。</p><p class="ql-block">進入鄉(xiāng)間小道,你會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深呼吸幾口空氣,整個人頓時會覺得舒坦、放松??諝馐悄敲吹那逍隆⑹嫠?。耳邊除了優(yōu)悅的鳥叫和草叢里的蟲叫聲,再無發(fā)動機的喧鬧和轟鳴聲。</p><p class="ql-block">偶爾有時微風輕輕吹過時候,路二旁樹葉會發(fā)出呼啦啦的響聲,像是在歡迎每個人的到來。</p> <p>這是一個最早是100多戶的小村莊——燈張。村里曹姓和張姓比例差不多各半。如今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經濟開放,勤勞樸實的燈張人大多走出去了。村里95%以上家庭均已移居外地或城里。村莊昔日繁華的喧鬧聲,已經蕩然無存了。一棟棟房子無人居住,整個村莊顯得是一片蕭條和寂靜。剩下在村的是不愿出門的老人。留下的是太多出門在外人的回憶和兒時記憶的根。</p> <p class="ql-block">徘徊在村外的大塘梗上,看著這個大塘,這是一個曾經由上灣塘、下灣塘、中塘、黃泥塘四個塘合并起來的大塘,如今很多人已經記不清大塘的由來,那四個塘給我更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兒時洗澡、抓魚摸蝦的好地方。每到夏天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下塘學游泳、打水仗。有時候撿一塊石頭往塘中央丟過去,看誰以最快速度游過去,先找到石塊,誰就是贏家~~~。</p><p class="ql-block">可如今的大塘水還是那樣清澈見底,還是那樣依然靜靜躺在那里。只是沒人再來洗澡了。如今從外面回來人都會和我一樣,在大塘梗上晃悠徘徊幾圈,也是和我一樣在尋找過去根,回憶過去的往事。</p> <p>走在田野上,正是農忙的季節(jié)!原本該是田中最熱鬧的時刻,現(xiàn)如今也是一片蕭條,農忙人員也是寥寥無幾。曾經用人工挑、平板車拉、拖拉機運……!如今一臺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一站式搞定。</p><p>眺望遠處的太陽,落日的殘輝灑落在金燦燦的稻田上,更是一種自然美。仿佛進入人間仙境,更是能讓人心曠神怡。回想兒時的光腳走過的每一片土地,又是那么的熟悉和陌生。</p> <p>這個就是大谷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爺爺輩們說那個一個古墓,小時候爺爺輩們經常還進去玩耍,墓門朝北開。他們還撿到過銅鏡子和銅梳子等古董。那時候他們當做玩具玩。我一直覺得這個墓和5公里外的虞姬墓有關聯(lián),因為當年霸王兵敗后,匆忙把虞姬的頭顱帶走,結果走到二龍的地方走不掉了,把虞姬的頭顱埋好后繼續(xù)往前走,走到現(xiàn)在這個古墓附近水壩,聽說這個水壩鏈接烏江,也許當年霸王就是這里自殺,被人偷偷埋在這里。這個古墓就是霸王墓。</p><p>我有時候還沖動的想過,找臺挖機探探里面會不會有爺爺輩們遺漏的古董,順便看看到底是不是霸王的墓!但我知道,我不是專家,更不能做犯法的事。這個迷留個大家繼續(xù)猜測和回憶吧!</p> <p>這個近100年的老房子,如今也危在旦夕。曾經代表徽派建筑風格的房子即將消失。里面結構為開山掛八。是用木頭框架先把房屋結構組建后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夯實墻體。里面的大梁、八子、席子,均為木工用最上乘木頭所制作,大梁、八子全部為榫卯結構。席子為上乘柳條純手工編制??扇缃駸o人居住,也無人打理。近百年的老房見證著村莊的興旺和蕭條,正如自己一樣,從建造和慢慢消失。留下的給后人是更多的懷念和回憶。</p> <p>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記得這顆棗樹!就是這顆棗樹害得我每天中午不睡覺。每當這顆棗樹的棗成熟時候就和村里小伙伴們絞盡腦汁想搞二顆嘗嘗。無奈棗樹的主人看管太嚴,只能趁中午棗樹主人午休時刻,從地上撿一塊泥巴疙瘩,趁其不備往樹上砸過去,棗子被震動過或砸落地下后,大家一窩蜂沖上去撿起就跑,跑到僻靜的躲起來邊分享勝利果實和品嘗蜜棗的甘甜。</p><p>可如今,這顆棗樹依然每年結滿了果實,確等不到成群小伙伴們到來。這顆棗樹依然孤獨的站在那里,它依然在回憶過去很多小伙伴們來分享它的果實。</p> <p>這棟房子,全村標志性房子!也是全村走出去抓經濟建設的第一棟房子。房主做生意發(fā)家。蓋了8間大瓦房,也買了全村第一臺電視機。每到夜晚,我早早吃好晚飯,搬好小板凳,靜等著主人開電視,周邊幾個鄉(xiāng)村的幾百號人口也不約而同從各處趕來,觀看霍元甲、陳真、上海灘、八仙過海等各類影視劇。</p><p>現(xiàn)在每當走過這里,昔日繁華熱鬧的場面已蕩然無存!也變的是一片蕭條和寂落。但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過去的場面,是兒時的情懷,更是一種回憶。</p> <p>如今勤勞樸實、聰明能干的燈張人,雖然走出去,他們不會忘記家鄉(xiāng),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更不會忘記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p><p>兒時的記憶,自始至終印刻腦海中,內心的最深處,燈張始終是自己魂牽夢繞的地方。只希望更多的燈張人空閑時間能回去走一走看一看。日子過的更好,更輝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