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庚子年夏,端午時節(jié),京城疫情反彈,漆水河畔無恙。戴口罩,攜粽子麻花油糕,撘乘班車,回到漆水河畔、我的家鄉(xiāng)董家堡。</p> <p>董家堡,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村落,距游風鎮(zhèn)五里、蘇坊鎮(zhèn)八里、武功鎮(zhèn)二十里、 普集鎮(zhèn)五十里,東依坡原, 西隔漆水與扶風周原相望,北隔大溝,與高廟楊堡對峙,南鄰李堡馬堡,下襟董臺張臺鄧臺尚臺。出門皆坡,有王坡南坡殷坡鄧家坡。上王坡,千里平疇,關(guān)中平原也,人稱東原,至蔚村向北,可上乾州臨平,向南直達蘇坊武功楊凌。下鄧家坡,像西越漆水,抵游鳳鎮(zhèn) ,下董臺坡, 可通岸底黃家渠子閆坡召公,也可過馮家牛王上臨平。</p><p> </p> <p>故鄉(xiāng)依山傍水,山是土原坡坎,據(jù)說王家坡是游鳳鎮(zhèn)海拔最高點。站在西原望東原,坡口的那棵大秋樹,猶如一地標,指引行者方向,無須問路便可達到。如今,那棵大樹因自然老死,早已不復存在。代替它的,是一座乳黃色的水塔。董家堡就在坡下,一塊風水寶地,自古人杰地靈。</p> <p>家鄉(xiāng)地處漆水河東,解放前歸蔚村公社管轄,父輩們上小學,皆在蔚村。新社會又歸屬游鳳鎮(zhèn)。堡子董趙兩姓,百十戶人家,雄居半“山”腰,耕耘漆水畔。祖輩以勤勞好學而著稱,莊稼精耕細作,人性急心焦。做官做學問者不少?!段涔h地名志》記載,村史二百余年。猜想也是從山西大槐樹下,被綁著繩子遷移過來的。</p><p> </p> <p>地分東南西北,村有方位命名。村南叫南岸,村北稱北崍,村東說原上,村西言河底。還有北溝南坡、上河小河、西珍河崍、圈腰飲口、水磨房房、五斗渠道、飼門前、柏樹墳等農(nóng)業(yè)社遺留下來的田地名稱。</p><p> 老教授董宏發(fā)是一位熱愛故鄉(xiāng)、落葉歸根,在家建房養(yǎng)老的高級知識分子。他熟悉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走過村里村外的坡坡坎坎。自然熟知諸多的地名。這些名字是祖輩約定流傳下來的,雖然地圖上沒有載明,卻印在了父老鄉(xiāng)親和游子的腦海里。我的孩子,你們知道這些有趣有來歷的名字嗎?也許他們會說,知道這些能干什么?八十四歲的老鄰居董志剛大爺一句“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歷史”,便是有力的回答。</p><p><br></p> <p>漆水河東屬于游鳳鎮(zhèn)管轄的行政村有三個,從北向南依次為高廟董堡李堡。董堡居中。八十年代初,三個大隊聯(lián)合唱戲,地點在我村,七十年代末,三個村子娃娃上初中,有那么幾年也在董堡學校。董堡成了漆水河東的文化教育重地。如今, 政府整合行政、教育資源,三校合一,兩村合一。一個嶄新的董李村正引領(lǐng)11個自然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途上闊步前進。</p> <p>地勢高,形勝美,少旱災,無水災。那一年,天扯淋雨,羊毛灣水庫遇險,河岸地處村莊的人門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終日,有轉(zhuǎn)移糧食家具的,有把豬娃趕到娘家的。唯有河東我村民無憂無慮,鼾聲如雷,搗蛋的娃娃們,天天還盼著羊毛灣放水,坐在王崍洗腳丫。</p> <p>王崍,董家臺村子的上方,我們村子的西天塹。也是娃娃們摘酸棗,拾地軟,放羊的樂園。孩提時代,放學后,暑期里,拿著鉤搭,挎著書包,來到王崍,你鉤我摘,一會兒書包鼓起來,坐在草地上,盡情地吃著嚼著,諞著羊毛灣水庫有多深,張家河的潭窩淹死過人。有哈慫娃,學著撒拐,將土蛋兒扔進下面住戶院落。下面就有了回音,狗日的, 誰,上來把你腿卸了。娃娃們聽到罵聲,撒腿就跑。無論什么時候,誰威脅到住戶的安全和利益,住戶肯定會火冒三尺,無所顧忌。</p><p> 野酸棗呀野酸棗,長在老崍畔 ,勾起了酸酸甜甜的童年回憶,也飽受了棗刺扎手的疼痛。如今,有條件的娃娃都進城了,遠離了酸棗,在家的,大人也不允許娃娃到危險地帶玩耍。這些酸棗樹,花開花落一秋,寂寞零落,無人問津。人說野生的,品質(zhì)是最好的。家鄉(xiāng)野酸棗,何時才能派上用場,把紅豆豆變成金豆豆?</p> <p>殷家坡,是個字嗎?小時候,這里是一條通往高廟岸底的主路,也是下河勞動的又一條捷徑。不知從何時起 ,這條坡淹沒在荒草石子中, 成了廢棄的羊腸小道。</p><p> 殷家坡的消失,源于坡路的改道和水泥化路面的推進。 道路一旦廢棄,很快就會荒蕪的。若干年后,也就無人提及了。留給后人的只是一個名字。走到半中腰,有點害怕,擔心有野狗出沒,便止步折回。</p> <p>村北還有一處清幽之地,叫城壕。壕就像口字下面取了一橫。三面有崍有土窯。記憶中,這里是生產(chǎn)隊的飼養(yǎng)室,也是村里幾個老人做焦糖糖浠的土作坊。手藝人走了十多年了,焦糖的味兒幾乎還能在城壕飄散。甜甜的,爨爨的味道,比超市買的芝麻棍好吃多了。</p><p> 城壕的北面應該是磚瓦窯遺址。小時候,經(jīng)常在那里看做磚做瓦,燒窯出轉(zhuǎn)。那是藍顏色的磚瓦。放在現(xiàn)在都成稀罕之物了。可惜,輪窯的興起,擊垮了傳統(tǒng)的工藝。后來,窯塌了,董家堡再無磚瓦場。再后來也就是去年,祖籍河南的手藝人三爺也走了。藍磚小瓦的工藝從事無人繼承,后人也出國打工,歸來辦養(yǎng)豬場了。</p> <p>白云寺,坐落在老街道村口,原就是一座寺廟,小時候,我們還在廟里上過學。壁畫很嚇人,誰不聽話愛搗蛋,老師就指著神像說,晚上睡覺讓你做噩夢。</p><p> 學校搬走新校區(qū),老廟也拆了。這里就成了雞狗出沒的荒草灘。后來,眾人集籌糧籌款,蓋了一座新廟,六月初九給爺過會,但沒有名氣,香火不旺。前幾年,不知從哪里籌了錢,修了門樓,起名白云寺,如今又修了小廣場。還建了一個臺子??墒菦]有跳廣場舞的 有點浪費資源了。</p> <p>公民有宗教信仰和不信仰的自由。信也好,不信也罷,一句話,心要誠,不可進廟抱佛腿,一臉虔誠,出廟偷棒棒,賊眉鼠眼。</p> <p>我村是貧困村。自財政局扶貧以來,發(fā)展石榴產(chǎn)業(yè)。似乎一夜間,村里村外掛滿了紅寶石,成了石榴基地。但愿董家堡石榴,紅紅火火,吸引客商眼球,走出漆水河畔,敢與臨潼石榴相媲美,引領(lǐng)網(wǎng)絡(luò)銷售新時尚。</p> <p>村里新建的大棚菜,綠的可愛,美得醉人,有豇豆,甜瓜,西瓜,西紅柿等。應大力宣傳,打造品牌,走進超市,占領(lǐng)餐桌。</p> <p>走了一圈,飽覽了家園的自然風光,看到了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希望。心潮起伏,思緒翩翩。自編一段順口溜,贊我大美董家堡。</p><p> 漆水河畔董家堡</p><p> 村里村外入畫圖</p><p> 北崍酸棗似珍珠</p><p> 南坡石榴勝臨潼</p><p> 原上陵園風水地</p><p> 河畔麥野盡平疇</p><p> 水泥道路村村通</p><p> 花草綠蔬繞門庭</p><p> 白云寺頂祥云罩</p><p> 漆水彎彎靜靜流</p><p> 更喜大堡村風正</p><p> 募捐救助愛心濃</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