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場疫情讓全世界的旅游大門全部關(guān)閉,在家憋悶太久,向往放飛的心情日夜膨脹,六月初和同學(xué)們一拍即合,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在幾天內(nèi)就做完一切行程安排,目的地選在上海附近的浙江溫嶺。為啥選溫嶺,因為那里有一座被稱為“東方好望角”的非常安靜古樸的石屋鎮(zhèn),因為那里有一個馬卡龍色的中國版“五漁村”。</p> <p>有著“東方巴黎圣母院”、“畫中鎮(zhèn)”之稱的石塘,一直是溫嶺人引以為傲的一張明信片:這里,有著風(fēng)光秀美的無敵海景,有著內(nèi)涵豐富的漁村石屋,有著珍珠般散落的海島沙灘,還有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文化……</p> <p>這個古老的漁村小鎮(zhèn),位于溫嶺市東南瀕海處,舊稱石塘山,原為一個海島。整個小鎮(zhèn)三面環(huán)海,西北以石塘山為屏,具有旖旎的海濱風(fēng)光。</p> <p>全鎮(zhèn)由灰褐色的巨石構(gòu)成??亢5牡缆贰⒗衔萁砸榔露?,房屋隨地勢升降起伏,極目四望,路是石鋪,街是石造,巷是石圍,房是石砌。</p> <p>遠(yuǎn)遠(yuǎn)望去,大海、小山坡、石頭扯在一起,依山傍海,疏密相間的石墻、石屋、石路、高低錯落有致,色彩協(xié)調(diào)一致,構(gòu)成了富有節(jié)奏感的石頭城鎮(zhèn)。</p> <p>石塘的石屋建筑尤其以后山的石屋群為最有名,因用地不足,很多民宅是辟坡開巖造地,甚至有些建筑建在了上百米高的山坡上。在方圓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全是那種“屋咬著山,山抱著屋”的石砌建筑,粗獷雄偉,被人們譽(yù)為“東方巴黎圣母院”。在2009年的”溫嶺十景”評選中,石塘后山石屋名列其中,并被命名為“石屋聽濤”。</p> <p>據(jù)說后山的這片石屋建筑群是目前國內(nèi)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漁村建筑群。這些石屋雖然歷經(jīng)百年歲月滄桑的洗禮,但風(fēng)貌依舊,每一處皆透露著歲月所賦予它的韻味。</p> <p>這些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的石屋墻體,斑駁陸離,每一堵墻就是一幅大自然創(chuàng)作品。</p> <p>這里的石屋建筑除了四面墻壁是石塊砌的,連屋頂都是用原生石塊壘著,主要是為了防臺風(fēng),除了充滿生活智慧外,一塊塊石頭點綴在瓦上,看上去很像一幅幅抽象派的油畫呢??</p><p><br></p><p><br></p> <p>這些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臺階,石縫隙里長滿了野草和青苔,這是歲月留下的最好證據(jù)。</p> <p>那天去后山看石屋時正下著雨,踏著青石板走在雨中的小巷里,聽著淅淅瀝瀝的雨點敲打著青石板,清新,自然,不含雜質(zhì),仿佛心扉變得"一塵不染~~ ?? ??</p> <p>看完后山石屋順坡往下走就會路過石塘老街,因為疫情原因,現(xiàn)在來旅游的游客很少,老街的一些店鋪基本上都關(guān)門歇業(yè)著,冷冷清清。</p> <p>老街長不過幾百米,路幾乎全是方石塊鋪的,光滑如玉,雨中的老街更顯安靜,微風(fēng)吹過處處散發(fā)著淡淡的海味。</p> <p>據(jù)記載石塘早在宋元時期就有居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清時期,福建惠安縣漁民陸續(xù)遷徙至此,他們就地取材,開巖鑿谷,砌石屋,造石墻,筑石路,壘塘堤,在此捕魚安家,繁衍后代,將荒涼的海島建成了一個“人家住在潮煙里,萬里濤聲到枕邊"的漁村集鎮(zhèn)。</p> <p>安靜的石塘老街黙黙地注視著石塘的變化發(fā)展,幾百年來就這樣用石頭壘成詩句,用沉靜固守著無欲無爭的慢生活。</p><p><br></p> <p>據(jù)報道,整個石塘鎮(zhèn)目前留存的石屋約有19000多間,其中清代石屋759間、民國石屋1833間,而這些石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屬石塘里箬村里的陳宅。</p> <p>里箬村的陳宅原名陳和隆舊宅,系清末當(dāng)?shù)卮鬂O行主陳和隆所建,可以說是里箬村里最豪華的宅第了。陳宅有花園,有碉樓,有倉庫,有觀海平臺,還有自己的碼頭。</p> <p>據(jù)記載,陳和隆生于同治初年,卒于抗戰(zhàn)前夕,系福建漁民后裔。他家三世經(jīng)營航運得宜而告富有,買田置地開當(dāng)鋪、參股銀行,漸漸成為當(dāng)?shù)厥浊恢傅木薷唬谑恰耙郎阶魑?,架海為廬”。整座建筑成為箬山沿海漁村住宅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于2010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p> <p>古宅大門上,一副青石對聯(lián)“舊德溯東湖儉勤世守,新支衍箬嶼義禮家傳”,反映了陳氏源于福建惠安東湖,發(fā)跡于溫嶺箬山的家族史。</p> <p>門楣雕花精工細(xì)刻,戲曲人物、花鳥魚蟲和鮮活海鮮等圖案栩栩如生,有著濃濃的漁家文化特色。</p> <p>樓回廊轉(zhuǎn),錯落有致</p> <p>正廳與前樓依山而建,后樓為住宅,兩座之間有一飛橋相通</p> <p>前樓如今成為各種非遺文化展示廳,有箬山民俗風(fēng)情展示廳,大奏鼓展示廳、海洋剪紙展示廳等,通過這些專題展示廳將箬山的風(fēng)俗及文化生動展現(xiàn)給前來參觀的游客。</p> <p>前樓底層為地下倉庫,面海開有水門及碼頭,漲潮時船可直接泊到屋內(nèi)卸貨。</p> <p>花園與前樓之間夾峙著一座石砌碉樓,高五層,巍然聳立。</p><p><br></p> <p>寬大的觀海平臺</p> <p>當(dāng)我們跟著向?qū)⒂^這座飽經(jīng)滄桑的古建筑時,多樣的功能與精巧的結(jié)構(gòu)令我們嘖嘖贊嘆!如今這座老宅空蕩蕩的房間里,往昔的繁華景象已無跡可尋,只有每一根屋柱、每一扇木窗里凝固著時光,見證著百年興衰。</p><p><br></p><p><br></p> <p>走出陳宅前我們坐在廳院的長石凳上留下了這張“洪長青”與“娘子軍”的合影??。哈哈哈??,立馬暴露了年齡,反正我家小朋友是不知道“洪長青”是哪方名人????</p> <p>意大利的五漁村是意大利人引以為豪的“天堂”。意大利五漁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美麗的漁村了。但在咱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也有一個可與意大利五漁村媲美的網(wǎng)紅漁村,它就是溫嶺石塘鎮(zhèn)的七彩小箬村。</p> <p>小箬村原來幾乎與世隔絕,是個遍布灰色石屋的小漁村,后來隨著發(fā)展,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為了改善生活環(huán)境,把原本的石屋拆除后修建了一座座依山而建的水泥樓房破壞了原有石屋建筑的風(fēng)貌。為了打造一個新的漁村風(fēng)貌,于是小箬村實施了近半年的“七彩小島”改造計劃,在保護(hù)原有石屋的基礎(chǔ)上將180多間房屋粉飾一新,全部粉刷得五顏六色。一夜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了溫嶺石塘的一個網(wǎng)紅打卡地。</p> <p>如今的小箬村就像是一個夢里的童話世界,粉的黃的橙的綠的藍(lán)的,似乎不小心打翻了染缸,將村莊染成了如同彩虹一般。</p> <p>踩著五顏六色的長長石板路,走入村莊深處,繽紛的建筑在碧海藍(lán)天里暈染交融。清新、柔和的色塊間,點綴著不少精巧的海島裝飾。</p> <p>小箬村雖然不大,但卻是依山勢而建,在村子穿行基本上都是走在階梯上的,村子里有各種彩虹樓梯,不必刻意尋找所謂的網(wǎng)紅彩梯,每一個拍出來都是一張網(wǎng)紅照。村間的小道也是錯綜復(fù)雜、曲折往返,好像一個迷宮一樣。你不知道眼前的小路將通往哪里,你也不必知曉通往哪里,盡管沿著小路邊走邊拍,欣賞沿路的美景就可以了。</p> <p>在這里吹吹海風(fēng),聽聽海聲,已然愜意得不得了,但是這些彩色的房子實在太搶鏡!它們占地面積其實不大,但是一步一景,可以慢悠悠逛很久。這五彩斑斕的景色配合著饒有意蘊的綠植,配合著代表爛漫的大海,實再很有文藝范哦,很適合任何年齡的女生拍拍拍。</p> <p>所有磚立面的墻都刷上了各種粉嫩的顏色,而原有的傳統(tǒng)石屋依然保留了她原本的樣子。這些明快的色調(diào)和這種淳樸的色調(diào)碰撞在一起,讓整個漁村都變得更加有活力了。</p> <p>整片心愿墻鎖住了多少的愛情故事與纏綿感情</p> <p>馬卡龍般的配色用來形容這里是最合適不過了,粉色黃色藍(lán)色綠色橙色紫紅色,望著眼前的畫面,真的有一種身臨童話世界的感覺。</p> <p>馬卡龍色的小箬村,每一個色塊都是少女的夢</p><p><br></p> <p>顏色豐富的瓶瓶罐罐,上面涂繪有各種有趣的卡通圖案,展現(xiàn)著這里獨具特色的石文化,也讓整個村落顯得格外的陽光活力。</p><p><br></p><p><br></p> <p>小箬村的房子都順著山勢高低錯落而建的,走在其中,眼前的海島風(fēng)光會讓人想到希臘的圣托里尼島,的確也可以也說小箬村是溫嶺的“圣托里尼島”。</p><p><br></p> <p>漫步在色彩斑斕的小鎮(zhèn),沉浸在馬卡龍的童話世界里。村落瓦房五彩繽紛,粉的橙的黃的綠的藍(lán)的,但同時保留了類似漁港的風(fēng)貌,漁船停泊,依山傍水,是一種潮流與漁農(nóng)的碰撞,給人以無限美感。</p> <p>石塘的七彩小箬村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而且又有自己的特質(zhì),因此如今成了網(wǎng)紅拍照地,在這里收獲ins風(fēng)美照無難度。很多人說小箬村不大,半個小時就能走完。但其實對我們這些仍然有一顆少女心的美女們來說太喜愛這里了,即便是半天的時間在這里都呆不夠,因為小箬村怎么拍都好看,任何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周圍的一景一物都會被我們定格來取悅自己,養(yǎng)眼別人。</p><p><br></p> <p>要拍小箬村的全景照必須到與其隔海相望的東山村去拍</p> <p>在東山村可以遙望小箬村</p> <p>站在東山村的半山腰里,千帆停泊的石塘漁港一覽無余,漁船點點,鷗鳥翩翩,海水共長天一色。 </p> <p>望蔚藍(lán)之空,看七彩小島。聽海濤之樂,享心之寧靜。</p> <p>從遠(yuǎn)處看,這座七彩小島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有屬于自己的色彩,一幢幢一排排,沿山勢錯落有致而建,色彩斑斕的房子遺世而獨立的存在著,自帶馬卡龍色、糖果色、莫蘭迪色的建筑的確會讓人誤以為身處意大利的五漁村。</p><p><br></p> <p>這里的房子是彩色的,這里的天空是藍(lán)色的,這里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這里就是童話的世界——七彩小箬村。</p> <p>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的方興未艾,石塘的民宿如雨后春筍蓬勃發(fā)展,現(xiàn)如今已有300多間石屋民居被開發(fā)成了各具風(fēng)味的民宿。這些民宿全都保留了石頭元素,在原有石屋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建造改良,特有的石屋、海山、漁村等元素和風(fēng)格,讓石塘的民宿呈現(xiàn)出不同其他地方民宿的美感和氣質(zhì)。</p> <p>而石塘有名的特色民宿的半數(shù)以上都散落在了五岙村的半山腰間,這里也是石塘著名的觀光綠道所在地。五岙村的村口山坡上刻著“中國最美漁村”幾個大字,的確這個背倚青山,面朝大海的古老漁村名符其實。</p> <p>石塘最有特色的就是這里依山而建的石屋,來石塘旅行當(dāng)然一定要住在這樣特色的石屋民宿里。感謝我們的美女同學(xué)為我們做了詳細(xì)的功略,選擇了石塘民宿中全5星好評的民宿——“在海邊”</p> <p>這是“在海邊”民宿的外觀全景,它就在石塘半島的景區(qū)內(nèi),綠道的入口附近。據(jù)說這個民宿的主人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對這個石頭房子進(jìn)行了精細(xì)的裝修,民宿的外觀還是保持了石屋的原有風(fēng)貌,如同一座石堡,與石塘的整個石屋建筑相呼應(yīng)。</p> <p>“在海邊”民宿共有不同風(fēng)格的房間共12間,但每一間都是面朝大海。我們訂了“三沐”、“三陽”、“三昧”三間客房,正好在一幢別墅內(nèi),獨門獨院,自帶一個小院子,無人打擾,特別安靜。</p> <p>竹子做的院門輕輕掩著</p> <p>三昧的客廳,坐擁無敵海景。</p> <p>我們第一天傍晚到達(dá)民宿時,就被眼前的美景驚艷到了,連行李都顧不上安頓就馬上拍攝起來</p> <p>在海邊有幾個很棒露臺,而這個在餐廳前的大露臺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地方。</p> <p>不同的桌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晨曦照,夕陽照......哈哈哈??,沒完沒了,不用去外面,民宿就是最佳的風(fēng)景!</p> <p>七仙女們集體亮相,款款走入鏡頭,讓此處的景色更加精彩動人??????</p> <p>這里有環(huán)瞰海灣的最佳位置</p> <p>這里海的顏色隨天氣而變,綠的,黃的,藍(lán)的,灰的,變化無窮……。不需濾鐿,每一張照片都是美圖。</p> <p>據(jù)說這個木桌子的臺面是從以前的木船上拆下來的老古董</p> <p>這里的每一處小景,一花一草一樹都可以成為我們拍照的背景</p> <p>是不是有一種來到歐洲的某個小鎮(zhèn)的感覺</p> <p>非常喜歡這張在民宿大堂拍的照片,像一幅唯美的油畫。“在海邊”的大堂雖小,卻擁有著一整面墻的落地窗。靜靜地坐在這里看著窗外的平靜的海面發(fā)發(fā)呆,多么寧靜舒適。</p> <p>二層的平臺視野更好,站在此處,極目遠(yuǎn)眺可以看見美麗的海岸線和美妙浪漫的海灣以及遠(yuǎn)處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一幢幢石屋。</p> <p>這如畫般的景色,還用多說嗎?想不賞心悅目都不行!</p> <p>夜晚的民宿格外寧靜致遠(yuǎn),在暖暖的燈光映照下更加溫馨美好</p> <p>遠(yuǎn)處的海邊上燈光璀璨,漁船燈火美極了!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在這里你總可以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心情。</p> <p>“在海邊”的背后山頂上就是石塘最著名的對戒觀景臺</p> <p>這是通往民宿的小道,每天來來回回走在這里,總是有看不夠的美景在眼前展現(xiàn)。</p> <p>清晨、傍晚,每走一次都不一樣</p> <p>在這里蕩著秋千,回歸自然,拋開一切的煩心事,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過一回詩和遠(yuǎn)方的悠閑生活。</p> <p>再一次回味一下“在海邊”這個讓人住了就不想走的民宿??</p> <p>這家與“在海邊”比鄰的民宿叫“星羅海野”,因林更新等名星參與的綜藝節(jié)目《三個院子》在此拍攝而火爆,如今已成為網(wǎng)紅拍照地。民宿門口吊著的木牌上寥寥幾筆勾勒出歐范兒的白色星星、大海和石屋,配上星羅海野四個字,讓我感覺自己仿佛坐在法國鄉(xiāng)村一座美麗院子的石階上。</p> <p>據(jù)說“星羅海野”民宿是石塘半島唯一的一個由外來的人打造的具有異國情調(diào)的民宿。一推開小木門,我們就被這個具有歐式風(fēng)情的院子深深吸引。</p> <p>院子里種滿了各種花草,據(jù)說這家民宿的特色是擁有800平方米的鋪滿草坪的院子。這里是前院,卵石鋪地,草坪整齊而均勻。</p> <p>草坪上搭建起一間面海的小木亭,海風(fēng)吹動白色的紗幔隨風(fēng)揚起,好像夢境中 圣托里尼 的模樣,超級浪漫……</p> <p>感覺這里很適合舉辦歐式婚禮之類的小型party。</p> <p>據(jù)說除了前院,民宿還有一片面積是前院二倍大的后院,可惜那天沒有對游客開放參觀。</p> <p>的確這個讓林更生特別喜歡的民宿是一個讓人心醉的地方。此刻站在蔚藍(lán)蒼穹之下,任清晨的陽光傾灑滿這片草地,隨海風(fēng)輕拂面龐,心曠神怡。</p><p><br></p><p><br></p><p><br></p><p><br></p> <p>到石塘游玩一定不能錯過最近幾年大熱的綠道,這條沿海而建綿延8公里多的漫步道,讓本地人都感到驚艷。</p> <p>從我們住的民宿往山下走便是綠道的起點。據(jù)介紹目前已建的石塘沿海綠道為一期工程,全長約8.5公里,寬4.5米,不通汽車,可供電瓶觀光車、自行車及行人通行;沿途設(shè)置多處休息設(shè)施、觀景平臺。</p> <p>這條貫穿了二分之一石塘半島海岸線的步道完美地將石塘所有的景色都穿在了腰間,將具有獨特風(fēng)光的沿海觀光帶展示在游客的眼前。全長約8.5公里,卻能讓你領(lǐng)略不止8.5公里的風(fēng)光。</p> <p>綠道沿途中一個景點——“狗頭頸”,這個景點還有一段美麗神話。說是炎帝的女兒溺水死亡后化鳥叫“精衛(wèi)”,長年從西山上銜石填海,途中經(jīng)常掉落一些彩石在東海老公山的海灣里,日積月累形成這里的珍珠灘。炎帝為了防護(hù)這片愛女用生命換來的珍珠不被海盜搶奪,于是派天狗下凡看護(hù)。天狗非常忠誠,日夜面向東方趴在海邊,于是變成這片海邊的山石。</p> <p>為了讓游客“東臨碣石,以觀滄?!?、能更親近大海,石塘還在濱海綠道周圍修造了1.5公里長的親水木棧道,可沿階而下,嬉水玩沙??上翘煜掠暧酗L(fēng)浪,靠近海的木棧道不開放,我們沒去沙灘。</p> <p>迎著清新的海風(fēng)漫步在蜿蜒曲折的綠道上,眼前是如水墨畫般的景致,幾只小舟在大海上悠哉的前行,海水中的遠(yuǎn)山在淡藍(lán)色的天際中,顯得縹緲而寫意,這夢幻般的仙境令人留戀忘返。</p> <p>綠道上有小岔道可以爬上山頂?shù)挠^景平臺,山雖不高,但爬起來也蠻累的,我們是開車從后山繞到山頂?shù)挠^景平臺停車場</p> <p>看到這個心型的模型就到了觀景平臺</p> <p>先欣賞一段綠道及觀景臺的小視頻吧!</p> <p>這個網(wǎng)紅觀景臺就在五岙村的尖山頭上,站在這里看下去,一側(cè)是茫茫不見邊際的海水漸漸和天融為一體,另一側(cè)是深不見底的綠林中,一排一排的石頭屋或簇?fù)碓谝黄穑蛏⒙湓诟魈?,蜿蜒曲折的濱海綠道在山間穿梭,美得無以倫比。</p> <p>石塘濱海綠道已經(jīng)被國內(nèi)很多家媒體當(dāng)作最佳取景地。站在這個觀景臺上夕陽西下,遠(yuǎn)處大海霧色朦朧,仙得不食人間煙火~??</p> <p>遠(yuǎn)處天和云交織如飛,近處碧海懷抱,風(fēng)光秀麗。</p> <p>我們非常幸運地在一天的時間體驗了這里變化無窮的天氣與景色,一會兒風(fēng)雨交加,一會兒陽光燦爛,還有見到了雨后的夕陽與彩虹。</p> <p>欣賞一段夕陽中的石塘美景吧</p> <p>下山后我們來到金沙灘邊,此時漸漸落入山后的夕陽把大海也染成了金黃色,微風(fēng)蕩漾,波光粼粼,溫馨而美麗。</p> <p>靜靜地坐在海邊感受夕陽下大海的寧靜,欣賞漁港夕照,共沐海風(fēng)滋潤。</p> <p>石塘還有一個曙光首照地的頭銜,據(jù)說2000年新千年的第一道曙光在中國大陸首先照到溫嶺石塘,為了記念這個時刻,在石塘的后山山頂建了一座紀(jì)念碑。千年曙光碑巍然矗立于曙光園中心,兩支相對的碑柱高高聳立,如同兩扇豎起的門板,象征著新世紀(jì)的大門已打開。豎起的門柱又如揚起的風(fēng)帆,象征石塘人民迎旭日;兩帆之間漁網(wǎng)相連,象征石塘人民戰(zhàn)海伏浪奪豐收,勤勞致富繪宏圖的雄心。疫情期間千年曙光園室內(nèi)場館不開放,所以我們沒有進(jìn)去,遠(yuǎn)遠(yuǎn)地拍了個照</p> <p>上一張網(wǎng)上下載的當(dāng)年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千年曙光園參觀的照片,待日后再次去石塘游玩時一定要去這里看第一縷曙光??</p> <p>吹海風(fēng),觀石屋,走綠道……,在石塘除了賞美景外,嘗石塘的美食也是來食塘游玩不可缺的。石塘特色美食名聞遐邇,形成了獨特的石塘食文化?!妒溜L(fēng)情》一書作者陳其恩將石塘特色小吃用16個字概括,即“一龜一粽,兩湯三面,三圓四粉,四羹五酒”,指的是糖龜、肉粽、黃魚酸菜湯、炒豆面、雞子索面、魚圓、山粉夾、鰻魚羹、黃魚酒、烏棗酒……</p> <p>雖然我們在休魚期來到石塘,但石塘的各種小海鮮還是讓我們吃的嘖嘖稱贊。我尤其對那個炒黃泥螺念念不忘</p> <p>第一次見到的佛手螺,肉質(zhì)鮮美</p> <p>海瓜子和嗆蟹當(dāng)然也是味道相當(dāng)好了</p> <p>嵌糕!一種只有當(dāng)?shù)厝瞬胖赖拿朗?,用大米做成的柔韌性很強(qiáng)的面團(tuán),包著肉和炸菜以及五種以上的配菜,在封口處在淋上一勺肉汁,咬一口就覺得飽滿充實,幸福感油然而生!</p> <p>早起就能看到東海日出,白天逛逛七彩漁村,漫步綠道看看大海石屋,夜晚數(shù)星星吹海風(fēng),厭倦了城市的鋼鐵森林,就來石塘看海吧,把夏天的慵懶留給大海,這里有詩與遠(yuǎn)方的浪漫!……</p> <p> 謝謝欣賞!</p><p> 2020.06.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