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早期文明發(fā)祥地<br>(大河流域文明發(fā)祥地)<br>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br>人類擁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追本溯源),世界多個地區(qū)古代遺跡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世界各民族)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早期文明區(qū)域的出現(xiàn)),表明人類開始跨入文明時代的門檻,區(qū)域文明的(興衰),(交融)和(變遷),構成了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h3> <h3>問答:為什么早期文明都發(fā)源于大河流域?<br>答: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合人類生存,有利于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h3> <h3>(燦爛的古中華文明)<br>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黃河)和(長江)是我國的“母親河”,(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br>長江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約7000年)—河姆渡桿攔式房屋—骨耜—稻谷<br>黃河流域—半坡人(距今約6000年)—半坡圓形房屋—小口尖底瓶—粟<br>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栽培農作物),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飼養(yǎng)動物),經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從(采集)到(農耕),從(漁獵)到(畜養(yǎng))的偉大邊革,(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h3> <h3>(其他文明古國的文化)<br>古埃及文明:發(fā)源于非洲東北部,栽種大麥,小麥和亞麻等作物,把尼羅河流域變成了“糧倉。”<br>古巴比倫文明:發(fā)源于兩河流域,學會了修堤壩,引渠灌溉和發(fā)展農業(yè)。<br>古印度文明:發(fā)源于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訓養(yǎng)動物,種植谷物和棉花。<br>四大文明古國及其文字:<br>中國:甲骨文<br>古巴比倫:楔形文字<br>古埃及:象形文字<br>古印度:印章文字<br>早期文明區(qū)域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還有醫(yī)學,數(shù)學,建筑學,文學,藝術……它們都對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br></h3> <h3>二、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br>(中國的文化遺產)<br>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郊,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br>殷墟發(fā)現(xiàn)的大量都城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等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h3> <h3>問答: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文化遺產?<br>答:1.落實責任<br>2.加強執(zhí)法<br>3.加大宣傳<br>4.勸阻不良行為</h3> <h3>(國外的文化遺產)<br>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的建筑充分證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學,數(shù)學,物理學等方面所達到的高度。<br>《漢謨拉比法典》:古巴比倫國王制定的,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被刻在一塊石柱上,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現(xiàn)在,被珍藏在法國巴黎盧浮宮。<br>奧林匹亞遺址:位于古希臘<br>古羅馬斗獸場:為于意大利羅馬城的中心<br>古代波斯帝國的宮殿遺址:位于伊朗,波斯帝國的建筑融合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希臘的藝術成就。<br>不同文明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學習和借鑒的,古代文明的遺跡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在交相輝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xù)至今,未曾中斷,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