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歲月如梭,已逢甲子。睜眼閉眼,一天又一天;春去春來,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一步一步走了60年!6月8日是我60歲的生日??????</p> <p>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后半場??????</p> 過去七十古來稀,如今六十正年輕。今天60歲的我依然年輕,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還是那樣深沉,特別是又粗又長的大辮子,常常引起人們羨慕的眼神?? 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恬靜安逸的生活,豐富多彩的活動,助人為樂的美德,牽線搭橋的樂趣,不計報酬的行為,得到大家的廣泛贊譽,使我感到自己依然年輕?????? 六十歲一個花甲,天干地支一個輪回。六十歲曾經是多么遙遠的一個概念,可如今已經來到眼前。在變老的路上,我們增長的是年齡,不變的是心態(tài)?? 走向60歲,我們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春的浪漫,更多的是成熟和對生活的感悟理解(六個篇章)??????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 第一篇章 我的60歲感悟</b></i></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b>(六個部分):</b></i></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 color="#39b54a">一、60歲才懂得??</font></u></h1><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健康就是財富,平安就是幸福。神馬都是浮云,只有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錢,人什么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健康,健康是擁有一切的前提,更是快樂的源泉,健康只能靠自己,擁有健康才會擁有幸福??????</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 二、60歲才明白??</font></h1><font color="#333333"><br></font><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333333"> 最好的養(yǎng)心方法是拿得起放得下,放下恩怨,放下名利,放下焦慮,放下憂愁,人生放下本是常態(tài),何時放下何時就會一身輕松,只有放下才能重新開始新的起點。該舍得的就舍得,放下了心才會能自在。能放得下的人才能活得踏實,活得灑脫,活得快樂,活得長壽??????</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三、60歲才覺悟??</font></h1><br> 快樂必須自己做主,快樂是心靈的維生素,幸福的催化劑,長壽的靈芝草,人生最大的追求是快樂,學會自我安慰,心理按摩,活一天快樂一天,天天快樂一生快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四、60歲才悟透??</font></h1><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成功失敗都是收獲,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認真的活著,優(yōu)雅的老去,活到自己好看,別人才能把你當風景??????</span></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五、60歲才明了??</font></h1><br> 自己的晚年要自己設計,高質量的設計就會有高質量的晚年。干自己所樂干的事,為自己活一回,跑一跑、跳一跳、樂一樂、笑一笑。瀟瀟灑灑度晚年,在老當益壯中實現人生之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六、60歲才開悟??</font></h1><br>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幸福就是一種感覺,體驗幸福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要有甘于淡泊的胸懷,要有從容不驚的風度,只要心存幸福,幸福將伴隨一生。好好的生活在每一天吧,因為生命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六十年逝去的光陰一去不返,憶舊的潮水滾滾向前。面對著人生不一樣的又一個開始,歲月的沉淀、人生的感悟、過去的回憶,太多的曾經,太多的往事,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似水流年都如電影在眼前一幕幕重現......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第二篇章 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i></b></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ㄒ唬┪业耐辏?lt;/span></h1><p> 1960年6月8日我出生在山西。父親袁毓璞是新中國第一代空軍,母親漆明宣是新中國第一代軍校培養(yǎng)的諜報人員(原北京總參三部軍校)。他們都是由四川參軍為支援地方建設轉業(yè)到山西的復轉軍人,是山西省團校最早的創(chuàng)建者,應該說我的基因中是原裝的四川人??</p> 建國初期的女兵可謂鳳毛麟角,看媽媽他們在天安門、香山等地的照片,媽媽幾乎是那里唯一的女兵?????? <p><br></p><p> 我兩歲時父母為了工作把我和哥哥送回了四川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的幼年是在山清水秀的天府之國度過的。這就是我的奶奶(我們叫婆婆),一位典型的慈祥善良的四川老太太??????</p> 這是我小時候的照片,還是很有趣的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我的小學生活:</span></h1><p><br></p><p> 1967年在東華門小學開始度過我的小學生活。少年的生活簡單而快樂,課本只有數學、語文、政治、自然每本書才幾毛,沒有老師補課也很少家庭作業(yè)。學工、學農、學軍是學校的特色活動??</p> 我們讀紅寶書、學老三篇,狠斗私自一閃念,憶苦思甜比貢獻,天真無邪天地寬,階級斗爭緊繃弦,紅寶書、紅袖章、毛主席紀念章是我們那個時代最時髦的標配!我們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自己???????????? <p> 記憶最深刻的事:我們經常利用寒暑假和課外時間撿馬糞??為了爭當學農積極分子,我和小伙伴常常跟著馬車頂著烈日走十幾里,走到馬場能夠撿到更多的馬糞??只要看到馬屁股后面蹦出黃色的糞球,我們那時候的激動和興奮不亞于現在撿到金元寶??????</p><p> 我曾用手絹把馬糞帶到學校,當時根本沒有什么安全意識和衛(wèi)生概念,但是我們依然生活的很快樂??</p> 我上小學時由于學習成績較好,從二年級直接跳班升到三年級。也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我的中學時代</span></h1><p> 1973年我被分配到太原九中上初中(后來由于搬家,我轉學到太原十四中)。當時學校離家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披星戴月上下學是常有的事,頂風冒雪上下學是家常便飯,我們從來不要家長接送??</p> 由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別人眼里,我一直是鄰居家的那個孩子。由于個性比較要強,最早參加了紅小兵、紅衛(wèi)兵、共青團。要知道在文革政治掛帥的時期,加入紅小兵紅衛(wèi)兵入團考察是很嚴格的喲,那個年代不講關系背景,只講根紅苗正,階級斗爭的弦是很重要的嘍?? 能夠能夠穿著軍裝,戴著軍帽照一照相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中學時代的學工學農學軍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更是常態(tài)??印象最深的事,冬天的學校壓根沒有取暖設備,全靠自己劈柴生火取暖,我們不僅要打煤糕而且還要找柴找碳,經常搞得灰頭土臉,我們卻自得其樂?? 值日生火,出黑版報、打掃衛(wèi)生到處都有我的身影。由于勤奮和努力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和信任,我先后擔任團支部委員、班長、團支部書記等各種職務??????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四)我的師范時光:</font></h1><br> 1979年參加高考,我考入了太原師范。70年代末剛剛恢復高考,社會青年由于數理化的底子很薄,大多都報文科,我們這些剛出校門的畢業(yè)生與之相比優(yōu)勢已逝。據說文科的錄取率只有1%,想想自己還是很幸運的?? 在學校我擔任學校廣播員、班團干部。我的恩師是石廣元、陳孝禹、張玲、王澤民、王一瑛、王春玲等老師。他們給予了我特別的關心和幫助?????? <p> 他們發(fā)現了我的播音潛質,讓我在學校做播音員,一干就是兩年。他們還培養(yǎng)我做學生干部,鍛煉了我的各方面素質,為我走向工作崗位,24歲便擔任中學的團委書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70年代的廣播設備還是相當落后的,機器必須提前預熱半個小時才能開機。所以每天五點多我們就得起床預熱機器。每天師范校園的清晨是在我們播音室的音樂聲中蘇醒的。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基本上是由我們自己組稿自己播出的?????? 70年代末期的師范基本上是半軍事化管理,在教育系統(tǒng)管理嚴格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戲稱“師范是教育界的黃埔軍?!薄C刻煸缟?點出早操,再上早自習,晚上還有晚自習,沒有特殊情況是不能請假的。師范生的嚴于自律在教育界是公認的?????? 現在太原市教育系統(tǒng)小學領導干部基本上都是師范畢業(yè)生,中學領導干部師范生也占據了半壁江山,就連不少大學也有許多師范生擔任領導職務???????? 1980年暑假,我第一次來到了北京,住在了我的同學我最好的朋友霍蘇平大姐家里。她爸爸媽媽熱情款待了我(他的爸爸是原廣西欽州地委書記),這是我第1次只花5塊錢的學生票單獨一個人就到了北京?? <p> 我去北京時,媽媽給了我50塊錢,其中包括來回路費10元,晚上綠皮火車硬座,幾乎沒有感到累。就這樣僅50塊錢的旅程,在北京吃喝玩樂一星期,回家時我還為家里人每人買了一件小禮物,這樣的好事兒今后永遠不會有了??</p> 1981年春節(jié),我和媽媽回四川瀘州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外婆是一位非常慈祥的、既漂亮又有風度的老人,在當時的鎮(zhèn)上,大家稱她為老祖宗。外公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廚,我們臨行之時外公給帶了許多在當時很少吃到的四川美食???????????? <p> 蜀鄉(xiāng)之行長江畔,姐夫特為我留念。</p><p> 這是我第一次照寫真照??????</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五)、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span></h1><p> 童年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凈土。在物質匱乏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我們的業(yè)余生活豐富多彩也非??鞓????????????</p> <p> 我們的游戲大多數是自娛自樂,不需要花錢??????斗雞、跳繩、跳格子、跳皮筋、跳山羊、翻花繩、踢毽子、抓拐子、丟沙包、捉迷藏、滾鐵環(huán)、騎人馬、捏泥巴、抓石子、拍紙片、自己制作風箏等等五花八門……</p> <p> 冬天我們堆雪人,打雪仗,坐著冰車追著跑,玩得很開心,活得很快樂???♀????♀????♂?</p><p> 耳朵凍得梆梆硬,大人說千萬不能摸,否則就會掉下來,嚇得我們誰都不敢動???♀?</p> 在墻角看小人書也津津有味?????? 當時的收音機竟然是稀缺資源,每到特定時間,小朋友們都圍在我家門口來聽小喇叭,這就是我們最快樂的娛樂活動?????? 我們在自家的院子里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貓、養(yǎng)狗、養(yǎng)鴿子、養(yǎng)兔子自得其樂???????????? 採香椿、摘槐花、擼榆錢??????做一頓香噴噴的不爛子,也算是改善生活了,那時候的蔬菜和水果才是真正的沒有污染的有機綠色產品??????我們還挖菜窖,冬天儲存大白菜,蘿卜土豆等各種蔬菜。幫助父母減輕家務負擔?????? 在露天看電影,即便席地而坐也毫無怨言??? <p> 雖然只有5分錢的電影票,但是想看電影還得走后門哦。因為當時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p> <p> 八大樣板戲百看不厭??</p> <p> 那個時候艱苦樸素是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得到一點壓歲錢。大魚大肉只有這時候才可以放開肚皮盡情享受,據說有的孩子因為有一次吃的太多好幾天都緩不過來[撇嘴]</p><p>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因為當時買布料需要布票,買肉蛋奶等各種東西都需要票證,最有趣的是開憶苦思甜會,我們還專門穿上補丁衣服以示對黨對毛主席的忠誠[強][強][強]那時候比吃比穿是我們唾棄的行為[尷尬]</p><p> 我們用完牙膏,把牙膏皮賣兩分錢,再加上一分錢買一個三分錢的冰棒,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可以樂呵一整天[跳跳][跳跳][跳跳]</p><p> 那時候我們喝的最多的飲料就是用嘴接著水管的龍頭狂飲涼水。卻很少聽到因此而得重病的新聞??</p> 我們小時候盛大節(jié)日就是逢年過節(jié)到位于太原郊區(qū)東山馬莊的喻勳然叔叔家團聚?????? 喻勳然叔叔原本和媽媽一起從四川參軍到北京部隊后轉業(yè)到山西,卻被62壓下放到農村,不幸中的萬幸就是為我們這些遠在異地他鄉(xiāng)的游子提供了歡聚一堂絕佳圣地。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組成非常融洽的大家庭。馬莊就是我們四川人在山西的家?????? <p> 三間大窯洞,一個大院子,容納了六家20多人,善良慈祥的女主人李靜昆阿姨是川菜高手,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那些很平常不過的食物到了阿姨手中,馬上變成了美味佳肴??????</p><p> 在這里我們二十多口人常常一住好幾天,媽媽帶著女兒,爸爸帶著兒子,只分男女不分大小擠在土窯洞的兩個大火炕上相擁而眠,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p> 媽媽們在家做飯,孩子們跟著叔叔們上山抓麻雀、打山雞、逮野兔、爬樹摘果、摘菜采蜜、殺豬宰羊好不開心??????鄉(xiāng)間的小路、泥土的芬芳、莊稼的青翠、瓜果的飄香、滾滾的麥浪、潺潺的流水,歡快的爆竹,這里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是我們永遠難忘的快樂伊甸園?????? 去馬莊吃美食,搞聚餐,見發(fā)小,瘋狂玩,無憂無慮地放飛自我成了我們當時最為期待的饕餮盛宴。節(jié)假日、寒暑假,能夠躺在窯洞的火炕上,享受冬暖夏涼的發(fā)呆時光,不用干活兒不用學習,享受著所有大人的關愛和照顧,這是我們最快樂的天堂生活??????<br> 喻勳然叔叔善良的一家總是張開雙臂歡迎我們的到來,而且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們?,F在盡管爺爺奶奶,俞叔叔和阿姨已經仙逝,但是每當回憶那段往事,心中仍然是暖暖的,他們的恩情永世難忘???????? 最有趣的是大張叔叔(原北城區(qū)衛(wèi)生局副局長張文藻),他用一輛自行車就把全家(阿姨和三個女兒)從位于北城區(qū)的享堂小學,帶到了東山的馬莊,全程三四十里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雜技演員的水平也不過如此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六)、生活考驗人更鍛煉人</span></h1><p> 1969年爸爸媽媽都到中北京中央學習班,家里只剩12歲的哥哥,9歲的我和6歲的妹妹,在太原除了爸爸媽媽的老戰(zhàn)友和鄰居之外,在太原沒有一個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全靠父母患難與共的老戰(zhàn)友和好心的鄰居關心和照顧我們三個沒娘關照的孩子。在近半年時間里,每月只有15元的生活費,我們居然像模像樣的過起了小日子,在當時曾經是轟動一時的立志佳話??????</p><p> 三個10歲左右的孩子撐起一個家,每天挑水、和泥、洗衣服,做飯、洗碗、收拾家,還要上學讀書搞活動。吃喝拉撒睡全靠自理,在現在可能是難以想象的天方夜譚??????</p><p> 那個時候,鄰里關系非常融洽??大院里幾十戶人家上百的人口姓甚名誰,他們是干什么的?年齡多大?我們都爛熟于心。而今我們家門一閉,左鄰右舍叫什么名字都搞不清楚,互幫互助的場景也很難見到了??</p> 我上小學時遇上文化大革命。看到了許多武斗的場面。為了保護我們社會主義大院(媽媽是大院主任),我擔任了兒童團的副團長?? 記得文化大革命時,有人誣陷媽媽是走資派的黑爪牙,大字報貼到了家門口,我們晚上出去悄悄撕大字報,媽媽卻非常坦然;文革武斗期間,媽媽作為社會主義大院主任,帶領院里的許多叔叔阿姨每天守衛(wèi)在用木頭扎成的院門,防止壞人傷害院里的群眾??<br><br> 我們也帶著紅纓槍,像大人一樣站在用各種木頭搭成的大院的防護門旁,儼然是當時最獨特的風景??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ed2308">第三篇章、我的教育從業(yè)生涯:</font></b></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初出茅廬當老師:</span></h1><p> 1981年我?guī)煼懂厴I(yè)后分配到山西省建安中學當歷史老師(現在的三十二中),由于工作努力成績突出,被選為學校的團委書記??????</p><p> 39年前,對于剛剛步入社會,才20出頭年輕幼稚的我,剛當老師在學校就擔任了一個在全校出了名的差生班的班主任。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我把家搬到學校,我和這些學生朝夕相觸,幾乎跑遍了每一個學生的家進行家訪,當時的我可以說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了,根本沒有想到任何的回報??</p><p> 還有一件事特別有趣。我們這個中學不僅有初中,還有高中。特別是有技校。那個特殊年代,許多技校生年齡都比我大,當他們叫我老師的時候,我還很不好意思呢??</p> <p> 作為歷史教師,我常常利用節(jié)假日星期天給學生補課。語、數、外等各門功課只要需要我都會毫無保留的交給學生。在八十年代初物質極其貧乏的時代,我根本沒有想收學生的一分錢辛苦費,也沒有要學校一分錢加班費,有時候有好東西還與學生一起分享,甚至把糧票和錢送給特別困難的學生。那時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兩個字“忘我”??????</p> 這是1983年我所帶的第一批學生初中畢業(yè)照,這里面有你熟悉的面孔嗎?? <p> 在這里,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媽媽!媽媽對我們一貫言傳身教,要求我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人為善,多余為別人著想。當年她曾親自陪我騎自行車到很遠學生家家訪,幫我一起做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家長和學生即驚訝又感動,對我的工作支持非常大??????</p> <p> 我的媽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人。媽媽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愛交流的老人,今年雖然八十有九,思維仍然非常敏捷,關心國家大事和身邊老年人關心的話題??????</p> <p> 她82歲開始學習電腦,像年輕人一樣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博客,經常把自己養(yǎng)生養(yǎng)老的體會發(fā)表在博客上與大家共享,希望廣交朋友探討與老年人有關的話題,希望全社會都關愛老年人。受到山西省副省長高建民的贊揚??????</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24歲當團委書記:</span></h1><p> 80年代初是任人唯賢的時代,是真靠努力、實力和能力打拼的年代,官場上基本沒有買官賣官的現象,只要你足夠努力,就會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畢業(yè)前夕,許多同學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知心大姐,關系非常融洽。我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p> <p>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才有得到。我的工作得到了校領導及師生們的肯定,優(yōu)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各種獎勵紛紛而至。</p><p> 1984年24歲的我被提拔為該校的團委書記(正科級),成為當時學校最年輕的中層干部,這在當時也算是鳳毛麟角的事件吧。團委書記的工作鍛煉了我出口成章,不要草稿可以滔滔不竭演講1個多小時演講口才??</p> 學校的團委工作在我的組織下,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團員的配合下搞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我們經常利用節(jié)假日或休息時間,帶著學生坐著大卡車多次前往劉胡蘭烈士紀念館,牛駝寨烈士紀念館,雙塔寺烈士紀念館等地進行掃墓(請原諒當時并沒有多少安全意識)。<div> 校團委還帶領團干部去平遙古城、交城卦山,太原崛圍山、太原晉祠及各個公園進行培訓活動,帶領學生到山西博物館等地進行現場的歷史授課,參觀學習。帶領團員干部去旅游、劃船、配合解放軍軍訓。我們團的工作受到團市委的表彰和獎勵??????</div> <p> 想想自己當時膽子真大,現在回憶起來還真有點后怕,一個卡車站著五六十號學生滿滿當當,十幾輛汽車魚貫而出, 浩浩蕩蕩就敢出發(fā)。當時的安全意識的確很差??</p><p> 在校工作期間,我作為第三梯隊后備干部曾到山西省委黨校學習兩年脫產學習兩年,1985年入黨??</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成績突出,1985年,25歲的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代表太原市四十萬中小學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去云南慰問老山主攻團</span></h1><p> 1988年8月1日,我作為太原市教委夏令營的唯一團委書記的代表,和太原市教委楊致祿主任,以及職教處的閆曉安處長帶領4名學生,代表太原市40萬中小學生到云南前線慰問老山主攻團?,F在32年過去了,當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p><p> 在老山主攻團的駐地,當時的老山主攻團李團長親自熱情接待了我們,李團長個頭不高,是我的四川老鄉(xiāng)??</p><p> 在云南老山主攻團的駐地穿上老山主攻團團長的服裝,你看我是否像一個瀟灑的女軍人呢??</p><p> 在國家主席楊尚昆為老山主攻團題詞“英勇善戰(zhàn)、威震老山”書法前合影??????</p> <p>這是我們在昆明滇池、石林阿詩瑪等地留下的倩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我的幸福生活</span></h1><p> 1989年我與孫小農結婚了????????????他現在是職業(yè)畫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壁畫協會會員,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家級的書畫大賽并獲獎。</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面展示他的幾幅作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花鳥畫展示(部分)</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山水畫展示(部分)</font><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人物畫展示(部分)</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壁畫展示(部分)</font></h3> <p>敬請欣賞視頻:我老公孫小農創(chuàng)作的長14米,高1.5米的巨幅壁畫“文明之光源陶寺”[玫瑰][玫瑰][玫瑰]</p><p> 提起陶寺,可能鮮為人知,這個中華文明之光的發(fā)源地在N多年前,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陶寺,作為華夏子孫、媒體工作者的敏感和責任,使我有了迫切了解陶寺的愿望,同時我非常希望能為陶寺文化的傳播做應有的貢獻[跳跳]</p><p> 為了使山西乃至全國人民了解陶寺文化,2012年我和作為畫家老公孫小農以及當時還是中央美院的女兒孫竹親自赴陶寺實地考察,看到了許多的文物,了解到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孫小農便有了用大型壁畫的形式展示陶寺古代文明的構思[OK]</p><p> 為了使壁畫更貼近歷史,我特意撰寫了一篇3500多字的“文明之光源自山陶寺”的文章,文中我參考了大量的實地資料,文獻資料,視頻資料,圖文資料,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取其精華[微笑]</p><p> 本組大型壁畫長14米,高1.5米。孫小農精心構思、實地考察、全力創(chuàng)作,近十年來,壁畫幾易其稿,反復修改,力求以特殊的構圖,沖擊的畫面,細膩的筆法、精煉的文字,中西壁畫結合的形式,傳遞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向人們展示陶寺珍貴的歷史[OK]</p><p> 用大型壁畫的形式展示陶寺文明,在山西乃至全國甚至在世界可能也是第一次[調皮]</p><p> 陶寺文明是幾千年的歷史,要想用這有限的筆墨把幾千年的文明濃縮,的確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一個勞心費神浩大的工程,十年磨一劍,從考察到今天多次修改,反復創(chuàng)作,現在終于成功的與廣大觀眾見面,接受大家的考驗,敬請欣賞,多提寶貴意見,非常感謝[抱拳]</p><p><br></p><p>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的山西人,有責任更有義務,把陶寺文明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陶寺,知道陶寺,以陶寺為榮[玫瑰][玫瑰][玫瑰]</p><p><br></p><p>我驕傲,我是山西人,我驕傲,我是華夏文明發(fā)源地的傳播人[微笑]</p> <p> 大型壁畫“文明之光源陶寺”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山西省委原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親臨展覽,對孫小農的作品予以充分肯定??????</p> 我的公公孫新倫是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的秘書。婆婆董霜也是抗日老兵,他們都曾經是毛主席的警衛(wèi)戰(zhàn)士,為支援山西建設從北京中央警衛(wèi)師轉業(yè)到山西的退伍軍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0年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孫竹??????</h3> 孩子有較好的藝術天賦,在中小學學生時代曾連續(xù)3年獲得市、省、全國書法繪畫一等獎,書法具有較強的童子功底?? 2009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高考模擬預考中取得第一名成績。2009年拿到清華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8個重點高校合格證。孩子先后從中央美院本科畢業(yè),倫敦藝術大學碩士畢業(yè)?????? 孩子現在北京人民日報工作,這是她的部分作品???????? <p> 這是1997年香港回歸孫竹(7歲)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和報紙刊登的作品??????</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第四篇章、我的媒體從業(yè)花絮</i></b></h1><p><br></p><p> 90年代初我擔任太原教育電視臺廣告部主任,曾經參與太原教育電視臺、山西有線電視臺、中國黃河電視臺廣告部的籌建工作,親自辦理了市級、省級、中國黃河臺共三個廣告部營業(yè)執(zhí)照,今年如果考取沒有山西省廣告從業(yè)資格證,是沒有辦法辦營業(yè)執(zhí)照的??</p><p> 作為三個電視臺廣告部的開拓者,我為教育臺、有線臺、黃河臺國內臺和國際臺創(chuàng)收了第一筆廣告現金收入和第一筆實物收入。在中國電視廣告史上也許是絕無僅有的歷史??</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太原教育電視臺</span></h1><p> 1992年,我調入太原教育電視臺,作為教育臺廣告部主任,我為教育臺創(chuàng)收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改善了職工的生活,為臺里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成為太原市廣告協會理事??</p> <p> 1994年夏天,我和老公孫小農第一次帶4歲的女兒出省旅游,就是住在北京的大爺家??(原微山湖抗日游擊隊的政委孫新民)。十多天得到了大爺和大娘的精心照顧,至今那溫馨的畫面還歷歷在目????????</p> 我的大爺孫新民1917年12月20日生于山東肥城,17歲參加共產黨領導的讀書會,20歲組織抗日游擊隊,后任八路軍魯西支隊、115師教導員,微山湖抗日游擊大隊政委等職,現在是當年微山湖和鐵道游擊隊領導人中至今唯一健在的領導人??????<br> 他老人家今年已經103歲了,身經百戰(zhàn)卻依然記憶清晰、精神矍鑠,耳不聾,眼不花,與同齡人相比,思維更加敏捷,還經常做報告,接受記者的采訪?????? <p> 2005年開始我們電視臺在北京設辦事處,我在北京工作近十年,大爺對感懷最大,關心最多。每逢節(jié)假日他總是要讓我過去改善生活,對我關懷備至。大爺是我的親人,更是我的貴人,當初在北京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是大爺給了我更多的溫暖和安慰??????</p> <p> 在孫家的兒孫輩中大爺與我關系最好。大爺就是我生命中的活菩薩,大爺的恩情永世難忘。我常說:大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父親之一。這幾年每到12月大爺的生日,無論多忙,我總要趕到北京為他慶賀??????</p> <p> 請您傾聽102歲我大爺的聲音,看看他老人家矯健的身影吧[玫瑰][玫瑰][玫瑰]</p><p> 每逢大爺的生日,都有許多親朋好友打來電話為他慶賀。原抗戰(zhàn)時期鐵道游擊隊微山湖大隊張隊長的侄子打來了慰問電話正巧錄了視頻,,大爺他老人家很是興奮。深深的戰(zhàn)友情在傳承著,尤其在戰(zhàn)爭的炮火中經歷生死的戰(zhàn)友情,一點兒都不亞于血濃于水的兄弟情[OK]</p> <p>這是我們在北京留下的部分倩影??</p> 這是我們全家的部分合影?? <p> 1993年作為教育電視臺廣告部主任到新疆參加全國十省市教育臺創(chuàng)收經驗節(jié)目交流會。</p><p> 在教育電視臺工作期間曾參加中央黨校領導干部培訓班的在職學習,獲得了大學本科證書??</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山西有線電視臺</span></h1><p> 1998年,山西有線電視臺籌備,我積極參與籌備工作(最早只有18人),為山西有線電視臺的經濟創(chuàng)收做出了特殊的貢獻??</p><p> 這是有線臺剛剛成立招兵買馬部分招聘組成員??</p><p> 本人心腸軟,樂于助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總希望能夠幫助別人。1999年夏天的一天在山西有線臺下班后,救了一位摔倒在花池旁,頭部受傷無法站立的70多歲的張大爺。</p><p><br></p><p> 還有一件救人之事至今記憶猶新。1986年冬天在太原32中下班路上路過并州路看到一輛摩托車和自行車相撞,現場無人相助,我費了很大勁兒才攔下了一輛太原市安裝公司的貨車,把傷者送到人民醫(yī)院,隨后又找到傷者太原35中榮檉老師和山西農業(yè)廳吳濤(騎自行車的傷者)的親屬。后來幾位傷者的單位,把感謝信及錦旗送到了學校及電視臺,受到了單位的表彰。</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中國黃河電視臺</span></h1><p> 退休前十年,作為中國黃河電視臺在北京辦事處的負責人,我在北京工作近十年,為中國黃河電視臺國際臺走向市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收邁出了極其艱難的第一步。改變了“國際頻道“成立近20年來,基本沒有經濟創(chuàng)收的歷史(為電視臺創(chuàng)收100多萬元的業(yè)績,至今沒人超越),第一次實現了黃河臺國際頻道成立近二十年創(chuàng)收零的突破??????</p> 2011年母親80大壽,媽媽的老戰(zhàn)友和我們從小在一起玩大的發(fā)小們,在曾經接待過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宴會廳為她一起慶賀生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第五篇章、我的中老年風采</i></b></h1><p> 退休是人生的又一個“春天”,是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身,也是“自我設計、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超越、自我實現真正人生價值”的第二個青春期的開始,我們將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生活得有趣的快樂的退休族。我們可以完全活出了一個全新的自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家庭生活成為重點</span></h1><p> 退休后我的工作重心由單位轉到了家庭和社會,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好已患老年癡呆10多年的92歲的公公。我從結婚以來就一直與公婆住在一起,現在已30年有余,我和公婆沒有紅過臉,不幸的是幾年前婆婆因病離開了我們??</p><p><br></p> <p> 公公孫新倫從小就跟隨他的哥哥(原微山湖抗日游擊隊政委孫新民)參加革命。 現在他患老年癡呆十年有余,近來病情似乎有些嚴重,吃喝拉撒睡全部要人照顧。祝福他老人家和天下所有的老革命天天快樂,愿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健康長壽??????</p><p> 現在我還擔任老公免費的“書童”,經常幫助他處理一些書畫事宜??</p><p> 我每周除抽時間去看望近90歲的媽媽之外,盡可能參加各種的公益活動??????</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海親會義務為大家服務</span></h1><p> 由于女兒出國留學的緣故,五年前我加入了山西省海外人員親屬聯誼會(簡稱海親會)。海親會是山西省在海外留學、工作和移民定居人士以及已歸國人士的親屬,自愿組成的非營利社會團體,海親會是以親情、鄉(xiāng)情、友情、愛情為紐帶多層次、多角度、多分享的交流平臺??????</p> 為了豐富海親會會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海親人的綜合素質,提高藝術修養(yǎng),提高生活品質, 營造“健康、團結、活力”的團隊氛圍,推動會員間的友好交往,展現中老年亮麗人生,展示大家的精神面貌和風采,同時也讓海外的親人們放心故鄉(xiāng)的我們,海親會成立了藝術團,我參加了合唱隊、舞蹈隊、朗誦隊、徒步隊、模特隊。 我作為藝術團副團長、歐洲區(qū)的副區(qū)長,能夠為家人服務感到非常的高興。我參加主持了許多活動?????? 我和我的藝術團姐妹們連續(xù)幾年參加了海親會一年一度的新春聯誼活動。用愛心和熱情,跳出了、走出了、奏出了、唱出了、誦出了對生活的熱愛。沁人心扉的朗讀,婀娜多姿的舞蹈,天籟之音的合唱,歡快鏗鏘的鼓點,亭亭玉立的模特,我們?yōu)楹SH人帶給最美的享受,為海親人獻上的特殊的藝術盛宴?????? “遠方的孩子,你是父母永遠的牽掛”這是我專門為孩子在國外的家長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 這首詩在海親會聯歡會上朗誦后引起很大反響。許多家長都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 2017年6月參加海親會和太原同城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舉辦的“同城杯朗讀分享會”,獲得了一架非常精致的模型飛機的獎品?????? 我們還多次參加自愿捐款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購買書籍、體育用品、生活用品活動。為孩子們送去黨的關心和熱愛公益事業(yè)海親人的拳拳愛心,還為孩子們帶去了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心橋俱樂部免費</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為單身青年 牽線搭橋 愛心奉獻:</span></h1><p> 海親會心橋俱樂部是為了幫助海親會遠在國外和已經回國的山西留學生,為他們構建一個搭鵲橋、牽紅線幫孩子找到另一半的愛心平臺,更重要的旨在為他們搭建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廣交朋友、相互認識、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平臺??</p><p> 心橋俱樂部的名稱是我起的。心橋者,新僑也。顧名思義:新中國、新一代、新華僑構建的人與人相通的渠道,搭建心與心連接的橋梁??????</p> 山西海親會于2017年8月13日在山西國際會議中心三層隆重舉行了“心橋俱樂部成立暨留學生家長交流會”。太原市僑聯鄭勇副主席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近百名家長和孩子參加了活動??<br> 承蒙大家厚愛,我當選為心橋俱樂部部長。心橋俱樂部所有紅娘工作人員全部義務為大家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 2017年9月9日由海親會心橋俱樂部舉辦的“緣聚英國,愛在家鄉(xiāng)”聯誼活動在倫敦成功舉行。中國大使館盧海田參贊和使館的王領事在百忙當中光臨我們的聚會。<br> 2017年10月8日“中秋月圓?家人團圓”——山西省海親會心橋俱樂部家人見面會成功舉辦。 2018年2月10日山西省海親會心橋俱聯合社會公益組織主辦:”緣”來就是你——家人新春聯誼會。本次鵲橋聯誼活動有70余名單身男女青年和近百名家長參加。 2018年8月19日規(guī)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北上廣海外,海歸”心橋專場聯誼活動,完美收官?? <p> 2018年7月15日“心系游子,搭橋筑夢”海外及海歸上海等城市專場家長聯誼活動拉開序幕。</p><p> 2018年7月21日,京津心橋專場聯誼活動獲得成功。</p><p> 2018年8月18日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情人節(jié)”之際,“青年友緣,緣來是你”【太原本碩博 & 海歸】孩子專場心橋聯誼活動圓滿結束,300多位單身男女及家長參加了此次聯誼活動。太原市僑聯鄭勇副主席到場祝賀,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p> <p> 2019年8月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情人節(jié)”前夕,由海親會心橋俱樂部與公益組織在太原蒙山景區(qū)聯合推出“游子愛家鄉(xiāng) 緣聚在蒙山”留學生“七夕”聯誼活動??</p><p> 通過這次緣聚蒙山交流活動,徒步與相親相結合;聯歡與戶外相對接;餐飲與舞臺相照應;青年和家長相融合。幽靜中漫步,林蔭中交流,留學生和家長們促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p> <p> 由我策劃組織并主持的“游子愛家鄉(xiāng)緣聚在蒙山”留學生聯誼 活動的成功舉辦使我如釋重負,一個月來壓在身上的所有的壓力,擔心,困惑乃至委屈頓時煙消云散,自我感覺美噠噠[跳跳][跳跳][跳跳]</p><p> 心情愉悅使這些近60歲的老太太,能夠玩得如此之嗨,我也是醉了[調皮][調皮][調皮]</p> 兩年來,心橋俱樂部的紅娘先后幾十次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研究工作參加活動奉獻愛心。與山西團省委、團市委和其它社會公益組織聯合舉辦各種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br> 作為心橋俱樂部部長,我從活動策劃組織、場地人員安排、報名會場布置、互動環(huán)節(jié)構思等等事無巨細都需要通盤考慮,全身心投入。我們不僅不掙錢,而且要倒貼錢物,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們仍然樂在其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參加公益及各種社會活動</span></h1><p> 作為山西省社會事務調查中心副主任,我從2013年開始連續(xù)8年參加了山西省百姓放心食品策劃組織組織活動,我們沒有工資更沒獎金,有的只是付出??????</p> 在省領導的支持下我們跟隨媒體采風團在山西省從南到北采訪參觀了許多食品餐飲企業(yè)。為山西省放心食品品牌深入人心推廣活動奉獻了綿薄之力?? 2017年和2018年9月連續(xù)兩年到廈門參加兩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分會場組織策劃活動,并擔任主持人工作?????? 為了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我還參加了山西青松合唱團和模特隊,走進青松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美麗多多,收獲多多,樂趣多多,永遠幸福。愿我們人人都成為太行山上永遠不老的青松??????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五)旅游開闊了我的視野</span></h1><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退休前后,我曾去了祖國許多的名山大川。迄今為止,國內的所有省份基本都已涉足,香港和澳門也多次去過。由于篇幅有限,僅把經典的旅游回顧:</span></p><p> 1988年去云南慰問老山主攻團的路中路途中,我們曾經到達四川,云南,廣西,湖北,河南等地參觀學習??????</p> 1993年到新疆旅游,我們去了吐魯番、天山、火焰山、交河故城等地?????? 2016年到西藏旅游,我們去了布達拉宮、大昭寺、雅魯藏布江、云中林芝、世界最高的咸水湖納木錯, 經過人生旅途最高的制高點-----海拔5013米拉山口?????? 2017年,到英國看望在英國讀研究生的女兒。從南到北游覽了英國許多景點?????? <p> 2020年春節(jié),在女兒的陪同下到泰國旅游??????大年初一在清邁見到了著名電影藝術家牛犇??????</p> <p> 兩年來我和我們海親會徒步隊的兄弟姐妹們游覽了山西省內外的許多名山大川,我們累并快樂著??</p><p> 這是我們歐洲區(qū)的區(qū)長李新星老師帶領我們玩童年的游戲”老鷹捉小雞”,有趣吧??</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第六篇章、 我的感恩和期待:</i></b></h1><p> 歲月悠悠,時日在指尖縫中不經意悄然流過。人生的日歷一天一天地撕輕撕薄,昨天的生活已經塑封,今天的生活正在攝入鏡頭??????</p> <p> 有人說,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而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60歲是一個舊的終點和新的起點的契合,第二個青春才剛剛開始。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保持優(yōu)雅、達觀、理智、寬容的人生態(tài)度。容顏易老,風骨猶存。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回,各有風采。漸漸老去的是年齡,但不老的是我們的心??????</p> <p> 60年彈指一揮間,進入了耳順之年,60歲的人生經歷,60年的風雨兼程,60年的時光變遷使我感慨,感嘆,感懷,最重要的還是感恩。感謝所有對我關心關愛的親朋好友們,感謝上蒼對我的眷顧,賜于我健康幸福的生活??????</p> <p> 60年一路走來,漸漸懂得:風風雨雨必須自己闖,困難坎坷必須自己扛,酸甜苦辣必須自己嘗,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別人給的只是援手,自己給的才叫底氣!</p><p> 人生的下半場只能靠自己??老有老的風度,老有老的味道。生命的意義,就是用快樂的心態(tài),去感受晨起的朝陽,用感恩的心境,去欣賞落日的余輝??</p> 珍惜生命活在當下,延長生命的長度,增加生命的厚度。以陽光的心態(tài)、如花的笑容、美麗的心情,開開心心地活好眼前,平安健康幸福美滿。知足常樂笑對人生。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永遠充滿陽光和活力?? 愿我們在變老的路上:笑???開心!玩???自在!過???幸福!<br>活??健康! <p> 這是1957年的紀錄片“玩”,敬請欣賞??????在這里你是否能找見您童年的影子呢??</p> <p>寫真照片來源:感謝淑媛專屬攝影公館給我留下60歲的美好倩影;</p><p>國畫照片來源: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壁畫協會會員孫小農作品;</p><p>部分照片來源網絡;</p><p>其他照片來源積累;</p><p>美篇編輯:袁鴻(黃河鴻運)</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p07kjd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百歲老紅軍、微山湖抗日游擊隊政委---我的大爺孫新民????????????</a></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g4odtu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回眸六十年前…… 董霜(作者:抗日女戰(zhàn)士,美篇制作兒媳袁鴻)</a></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f978cr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大型壁畫"文明之光源陶寺” 作品解讀</a></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2an5iiq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游子愛家鄉(xiāng),緣聚在蒙山”留學生七夕聯誼活動圓滿舉行</a></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727o65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西藏,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a></p> <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v2b12d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海親人的節(jié)日 ------2019海親會迎春聯誼會側記</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