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明月峽景點(diǎn)入口</h3> <h3>明月峽</h3><h3>明月峽,又稱朝天峽,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qū)境內(nèi),距離陜西漢中市不到2小時車程,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也是蜀道難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月峽的特點(diǎn)之一,就是集鳥道、棧道、纖夫道、水道、公路、鐵路六道于一道。被稱為“天然的中國交通博物館”。</h3><h3>從景區(qū)入門,經(jīng)過一塊大壩廣場,我們就走上了民國時修建的通向川陜甘的公路。這條公路當(dāng)年由英國人修建。為了鑿?fù)▓杂驳纳襟w,特地購買了德國的挖山機(jī),動用炸藥,才勉強(qiáng)打通山體,這段凹槽式的公路就是我們見到的險景點(diǎn)老虎嘴。</h3><h3>我們決定先走公路下方的古棧道。然后再從古棧道的點(diǎn)將臺這里走上老公路,返回。</h3><h3>古棧道開鑿年代為戰(zhàn)國至宋代,是可以與“長城運(yùn)河相媲美”的古代三大杰出建筑。《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鵠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對這一險要地勢真實(shí)寫照。沒有游人,長長的彎彎曲曲望不到頭的古棧道上,只有我倆的腳步聲。望下看,翡翠綠的嘉陵江水似乎停止流淌,像一段綢帶把白色的絕壁蜿蜒繞起。江岸上不寬的草地是纖夫道,那塊大石頭是對纖夫勞動的見證。遙望對面,那巨大的白色的絕壁上,一條條不連貫的線條,可能就是“鳥道”,稀稀疏疏的綠植散布在絕壁的縫隙中,而一個個小黑洞,就是古人鑿掘棧道打下的樁洞。怎么聽見轟隆隆的火車聲?真的,對面有兩個隧道口,不一會,一列貨車拖著長長的車身從隧道口冒出,立馬又閃進(jìn)另一個隧道,留下轟轟的聲響,回蕩在空落落的峽間。兩個人孤零零走這么長的古棧道,真的很冷清,火車的駛過,給寂靜的山峽帶來生氣。這就是寶成鐵路,現(xiàn)在主要是貨運(yùn),而人們出行都坐上了高鐵。我們一面拍照,一面行走,體驗(yàn)古棧道的神奇,不易,當(dāng)年通往川陜甘靠的就是就是這條小道啊。</h3><h3>走了一個小時左右,終于聽見了有人說話,原來他們是當(dāng)?shù)氐囊粋€旅行團(tuán),從上面的馬路上下到棧道,從我們的對面走過來。我們問了些情況,知道棧道上還有個“點(diǎn)將臺”,然后景點(diǎn)的棧道就算結(jié)束了。</h3><h3>我們就從和他們匯合的這里,走梯道上了馬路,體會民國時修的這條小馬路的險峻。一邊是懸崖峭壁,景區(qū)用鐵絲把崖壁護(hù)起來,生怕落石掉下來。小馬路彎彎曲曲的,作為景點(diǎn),現(xiàn)在是很平坦的水泥路,但并看不到盡頭。崖壁上貼有石雕,表現(xiàn)的是古人修路的情景和鎮(zhèn)守這條道的官兵的塑像。終于走到了老虎嘴,這里是修路時最艱險的一段路。我們停下拍照,留下難忘的一刻。</h3> <h3>明月峽景點(diǎn)全景</h3> <h3>古棧道</h3> <h3>民國時期修建的川陜甘公路</h3> <h3>老虎嘴地段</h3> <h3>崖壁上題詞“蜀道難”。</h3> <h3>站在棧道上仰望對面的崖壁,肉眼見到的一條條線道,可能就是古人們挖鑿的鳥道。</h3> <h3>火車從明月峽崖體的隧洞穿過。</h3> <h3>明月峽兩岸的山巖多呈銀白色,和青色的山峰綠色的江水交相輝映,整個峽江好像鍍上了一層朦朧的月光,因而得名明月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