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進入5月,窗外蟬兒的知了聲,青蛙的蟈蟈聲,各種鳥兒的歡叫聲,就像樂團組合成高低起伏的奏樂一樣齊共鳴。一陣陣微風把白蘭花、桂花、茉莉花香吹得四處飄逸,十分怡人。陽臺花棚上綠葉已長得很茂密,引得經(jīng)常有鳥兒、蟬兒飛來飛去,貓整天在那候著,時刻準備撲過去捉來玩,這就是夏日的韻味。兒時經(jīng)常會拿“知了知了”鳴響的蟬兒當玩具玩,在與時俱進的今天,可能人們只知道蟬衣的藥用價值了。由于對蟬羽變充滿好奇心,于是拍攝了一輯蟬蟲羽變的過程。首先要科普一下:蟬的幼蟲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樹勢,使枝梢枯死,影響樹木生長。蚱蟬的幼蟲一生在土中生活,將要羽化時,于黃昏及夜間鉆出土表,爬到樹上,然后抓緊樹皮,蛻皮羽化。6月末,幼蟲開始羽化為成蟲,最長壽命長約60~70天。7月下旬,雌成蟲開始產(chǎn)卵,8月上、中旬為產(chǎn)卵盛期,卵多產(chǎn)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雌成蟲產(chǎn)卵時,先用產(chǎn)卵器刺破樹皮,將產(chǎn)卵器插入枝條組織中,造成爪狀卵孔,然后產(chǎn)卵于木質部內。每個產(chǎn)卵孔有卵6~8粒。一個枝條上所布蟬卵,多者達90余粒。此蟲嚴重發(fā)生地區(qū),至秋末常見滿樹干枯枝梢。所產(chǎn)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蟲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隨即鉆入土中。幼蟲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北美洲東岸森林中的蟬幼蟲可在地下生活長達17年之久),共蛻皮5次。每當春暖時,幼蟲即向上移動,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來時,則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幼齡幼蟲身體多為白色或黃色,很柔軟,額顯著膨大。老齡幼蟲身體較堅硬,黃褐色,翅芽非常發(fā)達,自頭頂至后胸背中央,有一道蛻皮線,為羽化成蟲時的開裂線。雄的腹部有發(fā)音器,能連續(xù)不斷發(fā)出尖銳的聲音。雌的不發(fā)聲,但在腹部有聽器。</p><p><br></p> <p>蟬蟲在土地里鉆出來爬到樹上。</p> <p>調皮地在樹枝上爬玩。</p> <p>抓緊樹皮,靜靜呆約1小時后,開始在背部的中間線慢慢開裂羽變。</p> <p>經(jīng)過一小時的蛻變過程,已華麗變身成有一對羽翼的蟬。</p> <p>右邊那只也正在努力中。</p> <p>慢慢伸展開來的羽翼,你看有多漂亮啊。</p> <p>這只特別勇猛,迅速地爬上樹頂葉子上抓緊定好位待變,有點迫不及待的感覺,感恩它讓我能更好地進行多角度的拍攝,點個贊!</p> <p>這張似在月亮之上的美女,仙氣十足。</p> <p>學習用雙重曝光拍攝在金錢葉子上羽變的蟬蟲。</p> <p>約半小時后,伸展的蟬羽翼收起,又要等另一只蛻變了。</p> <p>今晚的風好大,吹得樹葉搖搖晃晃,終于這只完成羽變后連蟬衣一齊掉到樹下。</p> <p>另一只正在努力蛻變中,而剛剛吊在金錢葉上羽變的身體正在漸漸地轉變成淺黑色。</p> <p>它們也會爭地盤,樹頭位置應該比較舒適。這只翅膀硬了,爬過去將還在蛻變中的同類踢下樹。</p> <p>將它放回樹上,讓它繼續(xù)完成羽變過程。</p> <p>做一回霸主。</p> <p>樹頭上這只一直觀察下面這只的動靜。</p> <p>可能是有記憶的,羽變剛完成就爬去樹頭奪回靚位,終于發(fā)生一場激烈的爭霸戰(zhàn)。</p> <p>雖然打贏了,不知是否爭奪地盤打架后受到了驚嚇,刺激了這只的左邊羽翼上不斷分泌出水珠。</p> <p>呵呵,又一只從樹上掉下來了,剛好身邊有朵茉莉花,可以舞一大輪了。</p> <p>為了煉腿功,連他自已的蟬衣也轉來轉去玩弄了好久。</p> <p>第二天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有只已變成黑色的蟬在樹上還未飛走,仔細檢查一下,應該是它的左邊羽翼發(fā)育不良,形成了波浪狀,引起不能遠走高飛了,那就繼續(xù)把他的動態(tài)記錄下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