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今生難忘父母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本文寫于2017年母親節(ji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多年來,我一直想寫一寫我的父母??沙艘恍涯罡赣H、思念母親的詩詞,再長一點的文字我一直沒能落筆。在今年這個母親節(jié),想到遠在千里之外偏僻小山村里生活的母親和永遠靜臥在故鄉(xiāng)村子對面山坡上的父親,不禁思緒萬千,往事翻騰。要說的都是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家事,可是對于我,父母的一切又是如此偉大、如此震撼我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母親今年80歲整,她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農(nóng)村婦女,沒有受過一天學校教育,但是她學會了算賬,每天艱難而又精巧地盤算著我們這個窮困山區(qū)家庭的生計。記得幼小的時候,我們家每年3月到6月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基本處于斷糧的階段,常常有了上頓沒有下頓,有了今天沒有明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印象中,這時候的父親、母親白天在生產(chǎn)隊辛苦勞動,天黑后父親就獨自一人在夜色中摸索著崎嶇的山路,到隔壁的望江、太湖、潛山等深山里去找人家借稻子,常常在凌晨朦朦朧朧中餓醒的我們,會看到父親一夜未眠、饑腸轆轆地空著雙手、很失望地回到家里。不斷奔波、東求西討多少次以后,好不容易挑著一擔稻子回來了。而母親得想方設(shè)法讓這擔不知花費了父親多少心血、尊嚴,而終于借來的稻子,在后面的三個月中來維持我們這一大家子的生存。所以我們經(jīng)常是就著一碗稀薄得可以照見人影的米粥,啃著硬綁綁的山芋干、蘿卜干,以及野菜,就這么打發(fā)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了新年收成,公家分了點糧食才稍微緩解一下生存的壓力??墒怯捎诤⒆佣?,勞動力少,到了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又回到了掙扎在挨餓的狀態(tài)。幾十年過去了,我對饑餓的記憶卻刻骨銘心;也養(yǎng)成了哪怕不需要任何菜只要有一調(diào)羹的辣椒醬,就能很香香地吃下一碗白米飯的習慣,直到今天我依然如此。</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時幼小,不懂父母的艱辛。有時候看到村里別人家再窮至少還天天有米飯吃,心里就有點埋怨父母。現(xiàn)在想來,當年父母養(yǎng)活我們一大家子女的壓力多大??!母親生了我們兄弟姐妹5人,加上我父親去世的前妻的女兒,也就是我們的大姐,一共6個孩子。我的3個姐姐,在那個年代生產(chǎn)隊記工分時,她們女孩子都不算正式勞動力,掙得的工分很少。而在靠工分換口糧的年代,這對于一個家庭的生存是多么的艱難??墒?,就在那樣一個夢魘般的年代,就在那樣落后貧窮的山區(qū),我們家6個孩子在挨餓和疾病的打擊下,竟然沒有一個夭折,而且全都成人成家。如今想想,我的父母是何其不容易啊!當時除了沒得吃、吃不飽外,還有各種疾病的侵襲??墒?,我直到上大學看病才第一次上醫(yī)院,在18歲之前,我生病就從來沒有進過醫(yī)院的大門。往事并不如煙,卻也真是不堪回首!</b></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父親因患絕癥去世11年了,他辛勞一輩子卻沒有享受到我的一丁點回報。我讀書一直到博士畢業(yè),工作比同齡人已經(jīng)晚了很多,不久又結(jié)婚,且工作單位明確規(guī)定我不能享受福利分房,所以又咬緊牙關(guān)借貸買房。結(jié)婚后,雖然我們夫妻定時會給我父母匯去一點錢,作為他們的生活費和看病用,并寄去一些新衣服、藥品等,同時也接父母一起來上海住一段日子。但由于我們夫妻倆白天都忙于上班,孩子又幼小,沒有多少時間好好陪陪兩位老人。加上城市里的封閉居住環(huán)境,語言又不通,因此他們就呆不習慣,往往是住了10天半個月就要求回鄉(xiāng)下去。父親那時候在鄉(xiāng)下還種點田地,他每次來上海時都要為他疼愛的小孫子塞上一疊鈔票,里面都是些5元、10元的零鈔,一共有1000元。實際上這就是他半年甚至一年的種地收入!看見他給孫子帶來的這些由一張張5元、10元組成的1000元錢,作為兒子,我往往會背過身去,淚卻在眼眶里打轉(zhuǎn)。當然我會代我兒子也即他的孫子收下他的這1000元心意,等父母回老家時,我和妻子再給他們幾千元新鈔票隨身帶回去,讓他們在老家改善生活,盡管他們還是會勤儉省用。</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雖然極度貧窮,但是父母一輩子愛孩子,愛我們兄弟姐妹6人。父親是一個慈祥的人,一輩子從未對子女大聲呵斥過,更沒有農(nóng)村父母普遍的那種打罵教育方式。他3歲時我的爺爺就客死于異鄉(xiāng),他15歲時我的奶奶也不幸過世了,從此他成為了孤兒。但奶奶在生前省吃儉用購置了一點田地留給了我父親,因為這,解放以后父親就被定為“小土地出租”成分,受盡了人間白眼,也經(jīng)常挨批斗。所以,他知道跟共產(chǎn)黨走是多么的重要。父親去世前一周,我趕回鄉(xiāng)下看望垂危的他,沒有料到,他氣若游絲、斷斷續(xù)續(xù)跟我說的生前最后一句話就是:你要抓緊加入共產(chǎn)黨哦。臨終之言,泣血錐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當年家里窮,我上高中時需要交納8元學費,可是家中一分錢也沒有,賣了一些雞蛋才湊了1元多點,還差了將近7元。為此,父親又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冷颼颼的夜晚,趕到幾十里外的遠房親戚家借錢,因為近鄰的親戚已經(jīng)借遍了,人家都不愿意再借給我們家。等到后半夜他總算回來了,卻渾身濕透滿是泥漿。進門后,他說:兒子啊,山洪爆發(fā)河水猛漲淹沒了平時的木頭橋,我剛才過河時一下子被大水沖走了,后來抓著了河邊一棵小樹,總算得救爬上了河岸。說話時他語氣平緩,但是第二天就開始不斷咳嗽。然而,他是舍不得用借來的那些錢去給自己看病的,而是全為我交了學費。父親就這么一拖再拖,肺病的根子就落下了。這應(yīng)該也是他后來得重病的起因之一吧。為此,我至今一直愧疚不已!天底下,也只有父母才會對子女這么無私!</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寫于2017年母親節(ji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