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相傳,春秋時(shí)期,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愛女弄玉,她酷愛音樂,尤喜吹簫。一晚,她夢見一位英俊青年,極善吹簫,愿同她結(jié)為夫妻。穆公按女兒夢中所見,派人尋至華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簫。此人名蕭史。使者引至宮中,與弄玉成了親。一夜兩人在月下吹簫,引來了紫鳳和赤龍,蕭史告訴弄玉,他為上界仙人,與弄玉有殊緣,故以簫聲作合。今龍鳳來迎,可以去矣。于是蕭史乘龍、弄玉跨鳳,雙雙騰空而去。秦穆公派人追趕,直至華山中峰,也未見人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紀(jì)念。</p><p> 咸陽城內(nèi)鳳凰臺(tái) 秦遷都于咸陽,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于此。鳳凰臺(tái)建筑別致,當(dāng)年為全市的制高點(diǎn),上邊有廟宇,廊檐參差,形似一群鳳凰聚集一處,故曰鳳凰臺(tái)。</p><p> 今人在咸陽北門口建鳳凰廣場,從東北角起順時(shí)針方向依次為:求鳳廣場、思鳳廣場、引鳳廣場、舞鳳廣場。廣場主雕塑是弄玉吹簫。弄玉吹簫的故事流傳久遠(yuǎn)。求鳳廣場在平面布局上是鳳凰頭部,弄玉吹蕭雕塑是廣場的中心。12根韻律柱通過10米直徑的孔雀綠花崗巖噴泉水池和12組噴泉與雕塑基座下的鳳凰祥云圖相呼應(yīng),霧狀噴泉,猶如弄玉在白云間悠悠吹蕭,化仙而去,求來四只小鳳凰的主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