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悠悠龍船調,濃濃清江情。這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評為“世界25首優(yōu)秀民歌”之一的《龍船調》,將“妹娃要過”的“河”——清江唱紅了世界。</p> <p>天空作美,晴空萬里,讓我們在土家的母親河—清江坐船暢游。</p> <p>《水經(jīng)注》記載:“水色清照十丈,分砂礫,蜀人見其澄清,因名為清江”。</p><p>清江古稱夷水,宛如一條藍色飄帶,或咆哮奔騰,或飛珠濺玉,或潛伏明流,洋洋灑灑八百里,從恩施州利川市齊岳山龍洞溝逶迤而來,自西向東橫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宜都市匯入長江</p> <p>清江是長江的一顆明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彼l(fā)源于鄂西利川市龍洞溝,流經(jīng)恩施、長陽、巴東,在宜都市注入長江,全長423公里,有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的盛譽。</p> <p>兩岸美景盡收眼下,江水靜靜流淌,游船慢慢駛出。。。。</p> <p>清江發(fā)源兩岸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峰巒疊峰,直刺蒼穹,湖內數(shù)百翡翠般的島嶼星羅棋布、燦若綠珠。如黛江水煙波浩渺,高峽綠林曲徑通幽,人稱清江有長江三峽之雄,桂林漓江之清,杭州西湖之秀,風光無限,無與倫比。</p> <p>隨著游船慢慢游躺,巨大巖石畫廊展現(xiàn)眼前</p> <p>我們倆格外興奮</p> <p>但最讓人感到美妙的是,一切美景都是在你的不經(jīng)意間躍入眼前,都是不用吹灰之力就能見到。有人把這種輕輕松松賞游清江畫廊的過程稱為"躺著"游清江。一點不假。</p> <p>天賜清江 水墨畫廊</p> <p>紅花淌石林,它是“清江十景”之一,形成于1.4億年前,被專家學者贊美為“稀缺性地質博物館”的紅花淌石林。它們有的如醉漢,有的如少女,有的如猛獸·······盡情地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紅花淌石林中有一個巨大的石柱,名叫高寨子。在恩施清江旅游風景區(qū)天然形成的石柱隨處可見,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高寨子是所有石林中最粗大、最壯觀、最有特色的石柱。</p> <p>千瀑峽。以婀娜多姿的瀑布和奇峰異石著稱于世的“清江十景”之一的千瀑峽,全長29千米,每到夏季,千瀑峽處處皆是流泉飛瀑,大小瀑布成百上千條。有的如銀絲、有的如柳絮,有的壯觀、有的柔美,千姿百態(tài),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相傳,當年鹽池女神被巴務相射死之后,鹽池部落化成的蝶群四散奔逃。飛到這一帶的時候,她們紛紛從天空降落,站在懸崖之巔遙望著鹽池女神死去的方向,留下了悲傷的淚水。那無數(shù)悲情的淚珠,跌落在懸崖間形成了綿延不斷的瀑布。如果,這些瀑布真的是鹽池部落的淚水所化,那么,直到如今她們都還是淚痕未干呢!當然,科學的解釋是這一代兩岸屬于高原地形,雨水匯集流到懸崖邊就形成了瀑布</p> <p>我們挺幸運,船夫告訴我們遇上好天氣,看到奔騰的大瀑布</p> <p>“清江十景”之一的蝴蝶崖,是恩施大清江風景區(qū)的標志性景點,因山崖形似蝴蝶展翅而得名。一到雨季,水量增大,在蝴蝶翅膀的絕壁之間,一掛飛瀑從山洞中奔涌而出,聲如雷鳴,極其壯觀。而水量小的時候,則又是一種婉約和柔美。山的雄偉結合水中的倒影,一只完整的蝴蝶更是栩栩如生。</p> <p>相傳這就是鹽池女神化蝴蝶挽留巴務相(又稱廩君)于是就追求他,說:“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币庾R就是說,這個地方很大,產(chǎn)魚產(chǎn)鹽,你就留下來吧,我們一起生活。但巴務相雄心勃勃,雖然他對美麗的鹽池女神也心生愛慕,但這里并不是他理想中的部落棲息地。為了部族的利益,他還是決定西行。鹽池女神為了挽留巴務相,白天就化作七尺彩蝶,帶領著鹽池部落化成的蝴蝶遮住陽光,只是天空一片昏暗,巴務相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如此七天七夜之后,巴務相終于被鹽池女神的癡情感動,就和鹽池女神結為夫妻,開始一段幸福的安寧的生活。</p> <p>堪稱天下第一洞</p> <p>走出蝴蝶谷,眼前一亮,仿佛又一仙境。</p> <p>巨大巖石又一幅美麗畫廊,可惜我不會作畫,真想停歇下來,我想也許大自然賦予土家人太多美色,才有那么多美女阿妹。</p> <p>景陽大橋,又稱彩虹橋,橫跨河江畔</p> <p>笑面睡佛。清江十景”之一的笑面睡佛。它位于游船的左上方請大家提前做好準備。在游船的左上方有一塊黃色的巖壁,巖壁間的黑色水印,勾勒出一個笑面睡佛,眼睛、鼻子、嘴巴、袈裟依稀可見,特別是他慈祥的笑容,感染著來恩施清江蝴蝶崖風景區(qū)的每一個朋友,祝福著您跟他一樣笑口常開!</p> <p>綠水,青山,白云,船向轉回很震懾眼球</p> <p>土家女兒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區(qū)七里坪,作為全國第八個人造古鎮(zhèn),土家女兒城合理且精心的謀劃了整體建筑風格,仿古與土家吊腳樓相結合,完美的體現(xiàn)了土家族的民風民俗</p> <p>恩施女兒會也叫土家女兒會,被譽為東方情人節(jié)或土家情人節(jié),一般每年的農(nóng)歷7月7日至12日這些天,是傳統(tǒng)的“女兒會”吉日。女兒會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區(qū)域性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是一種獨特而新奇的節(jié)俗文化。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如今已發(fā)展成全州性的民族節(jié)日</p> <p>女兒城小吃街左鄰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右鄰水上樂園,匯集恩施州八縣市特色小吃以及全國各地特色美食,恩施油香、土家包谷粑粑、恩施豆皮、建始大餅、炕洋芋、蒸兒糕、成都缽缽雞、陜西夾肉餅、長沙臭豆腐</p> <p>土家族人偏愛銀制品,有優(yōu)秀傳統(tǒng)制銀師,人們以銀器藏品多少論身價。</p> <p>各種精美制品</p> <p>根據(jù)國家對土家族少數(shù)民族照顧,國家每年撥給土家族國庫銀,做為財政補貼</p> <p>土家族女兒出嫁時一定要會哭,謂之哭嫁,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專門的“哭嫁歌”,是一門傳統(tǒng)技藝。土家姑娘從十二三歲開始學習哭嫁。過去,不哭的姑娘不準出嫁??藜迌H在僻偏的山寨還有此習俗。土家族女兒出嫁時一定要會哭,謂之哭嫁,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稱聰明伶俐的好媳婦。</p> <p>摔碗酒"緣于土家族,在古代是土家兒女上戰(zhàn)場前的一種壯行酒。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是兄弟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于是共飲一碗酒,以示今后的友誼與和諧,飲過之后,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但是從今天的摔碗酒看,已經(jīng)完全轉化為一種友情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心與心貼的更近了。</p> <p>世間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子第一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