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能從清華大學(xué)大禮堂圓圓的穹頂,向西望去,穿過水木清華、工字廳和荒島,就一定能看到清華西院,那是一片青磚青瓦的老平房建筑群,是清華教職工居住地之一。西院始建于1924年,也是清華校河以北僅存的清華初期教授住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院,緊挨著清華西校門,出了校門就可以到圓明園溜達(dá)去了。西院的南面,有一條小河渠(號稱是校河或萬泉河)天天流向東方,五六十年代,由于校外化工廠的污水排放,那河水總是五彩的,隨意涂鴉著西院的色彩;西院的東面,一個小樹林日日守著寧靜,但到了夏天,東側(cè)清華游泳池的喧鬧聲,就劃破了一切,召喚我們?nèi)潋v。西院的里面,那是寫不完的清華故事,以至于鳳凰衛(wèi)視都要拍一部《清華西院軼事》,來絮叨絮叨西院的老人老史,老情老調(diào)。</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轉(zhuǎn)眼,五十多年就過去了,我再走進這個曾經(jīng)既熱鬧又寧靜的院落,似乎我兒時那調(diào)皮又乖巧的身影,還在四處搗蛋。1960—1969年,從我記事起到十一歲,我們一家六口就一直住在這里。老爸朱季訥,當(dāng)時在清華教什么高等數(shù)學(xué),老媽莫荷華,在校醫(yī)院當(dāng)個護士長,還有奶奶唐月珍和弟弟莫為澤、妹妹朱梅,一家人的苦苦樂樂,總是與清華的蹉跎歲月攪和在一起。后來,全家聽從文化大革命的安排離開了西院,到清華江西鯉魚洲五七農(nóng)場,去接受江西稻田的再教育了。西院,從此就成了一段兒時記憶。(六十年代初,我家剛搬到西院時我很小,還在媽媽的懷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院,是由老西院和新西院,兩個部分組成的,我家住在新西院。當(dāng)年,王國維、朱自清、陳寅恪、聞一多、顧毓琇、陳省身、楊武之、熊慶來、吳晗等一大批名人曾居于此。朱自清從西院這里到三院上課日日走過近春園的荷塘,才產(chǎn)生了名篇“荷塘月色”。到了我家搬進西院的年代,這些老一輩的大人物已經(jīng)看不見了。西院里面仍住著許多清華老教授和職工,知名的也不少。我,當(dāng)時就是一個小屁孩,沒有人記得我。只有我自己還記得,我曾經(jīng)在西院干過的那些壞事。說實在的,爸爸媽媽把我這個家中老大,教育得還是挺好的。只是我小的時候,太淘氣、太頑皮了,老是闖禍,沒少挨媽媽揍。(我的爸爸媽媽是很帥很美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一:給某老太太挖的陷阱。我家屋前有一棵大柳樹,枝葉茂盛,嚴(yán)重影響我家的采光。我媽請了幾位工人大叔想把樹枝鋸掉些,人請來了,可是鄰居老太太出來阻止了,說她不喜歡陽光。沒有辦法,老媽只好作罷。我小小年紀(jì)可是不服,專門跑到老太太家門口挖了兩個陷阱。兩個土坑上面放上樹枝樹葉再蓋上土,偽裝好。只等著老太太一腳踩上??上В蠇屩牢业膼鹤鲃?,把我好一陣子痛打,陷阱也被填平了。(娃娃皮皮說:老爸和二叔小哥倆很萌?。?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二:那些失而復(fù)得的奶瓶。六十年代,清華不少人家也是要喝牛奶的。每月訂好牛奶后,每天都有送奶工,把瓶裝牛奶放入家門口的奶箱里,同時把空瓶子取走。我那時候淘氣呀,把人家奶箱里空奶瓶子,丟到草叢里去。然后,再四處嚷嚷什么:“奶瓶沒了”。大人們出來了,一通議論,一通亂找。最后,自然是在我的努力下,找到了奶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三:鄰居小雜屋的一把火。我們那幾戶人家,都配有一個放亂七八糟東西的小雜屋。那天,我們幾個不知怎么搞的,在我家鄰居陸家的小雜屋里面玩起了火。不過火很快就被撲滅了。但還是驚動了大人們。清華派出所也來了一個叔叔,他認(rèn)真看了看,認(rèn)定此乃小孩玩火,家長要好好教育。好在,此事沒人知道是我挑頭干的。(我和弟弟在清華西門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歲月就是如此,人慢慢長大,也不再那么淘氣,變得越來越老實了。但誰兒時還沒有些調(diào)皮搗蛋的事呢。清華西院是個好地方、老地方,我在清華西院干過的那些壞事,如今成了難忘的笑談。談笑間,腦海里浮現(xiàn)出那個院子、那些親人、那些伙伴……真好呀。歲月是回不去了,“壞事”也做不成了。就做個好人,干些好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西院那里似乎還回響著爸爸呼喚我們兄弟倆回家的聲音:“小純、小力(我們倆的小名)回家嘍”。西院—— 回家!隨著那終身難忘的呼喚聲,少年的心在慢慢推開西院的家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革時期,我和弟弟在清華圖書館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今,我又回到了清華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老很老視頻里:清華二校門、清華學(xué)堂、清華大禮堂,最后是清華西院門前的萬泉河。(點擊下面畫面播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