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王鷲(Sarcoramphus papa),又名國王禿鷲,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大型美洲鷲科鳥類。它們主要生活在南墨西哥至北阿根廷的熱帶低地森林中。它是王鷲屬中唯一現(xiàn)存的物種,根據(jù)化石紀(jì)錄應(yīng)該還有其他的成員。</p><p>王鷲體型很大,及主要是白色,上身、翼及尾巴羽毛有灰或黑帶。它的頭部及頸部沒有羽毛,皮膚顏色有異,包括黃色、橙色、藍(lán)色、紫色及紅色。喙上有黃色的肉冠 。王鷲是吃腐肉的,它往往是首個割開尸體的鳥類。</p><p>成年的王鷲是在禿鷹中最充滿色彩的。它主要是白色,上身、翼及尾巴羽毛呈灰色至黑色。白色的身體上亦有一些玫瑰黃色。王鷲的喙厚而強(qiáng)壯是禿鷹中最有力的,但較其他大型猛禽細(xì)小。喙鉤向下及很鋒利,呈橙色及黑色。它的雙翼很闊,尾巴短闊及呈正方形。它的眼睛呈草色,有銳利的視覺卻沒有睫毛的。王鷲有很明顯及黃色的肉冠,要等到4歲時才會完全成形。它的腳呈灰色及有長而厚的爪。王鷲是最少兩性異形的,只有在體型上有分別。雛鷲的喙及眼睛都呈深色,絨毛及灰色的頸部最終會變?yōu)槌壬?。雛鷲整體上呈石灰色,到3歲時與成年的相似,并要到5-6歲才會完全長出成年的羽毛。 </p><p>王鷲的頭部及頸部都沒有羽毛,只在頭的一些部份上有黑鬃毛。這樣可以阻止來自腐肉的細(xì)菌造成的皮膚感染,并露出皮膚在日光下起消毒的作用。頸上的皮膚有多種顏色,包括黃色、橙色、藍(lán)色、紫色及紅色。在耳邊及頸背的皮膚是起皺的。 </p><p>除了美洲兀鷹的兩個物種外,王鷲是新世界禿鷹中最大的。它全長67-80厘米,雙翼展開達(dá)1.2-1.7米。體重2.7-4.5公斤。</p><p>王鷲生活在熱帶雨林中,雜色羽毛、鮮艷的頭部以及寬翅和短尾是其特征。天氣暖和時,能借助上升熱氣流盤旋到一定高度;無風(fēng)的日子,就只能由樹枝頂端低飛,或降落到森林中的空地上尋食。常離開森林到有牛羊放牧的熱帶草原覓食,正常情況下不集群,但有時會聚集在大型的腐尸旁分食。由于體形和力氣較大,能比其他食腐鳥優(yōu)先取食,很少在森林中出現(xiàn),僅偶爾捉取林中擱淺在河中沙洲上的魚,也捕殺小的爬行類或幼小的哺乳動物。 </p><p>王鷲善于滑行,有時會滑翔多個小時而不拍翼一次。當(dāng)飛行時,它的雙翼會呈兩面角,或是水平而翼端稍微升高,從一個角度看好像沒有了頭一樣。它每次拍打翅膀時都是很用力的伸展。王鷲除了其體型及華麗的色彩外,它在樹林中是不顯眼的。</p><p>當(dāng)棲息時,它會把頭垂下及向前伸。它不會遷徙,一般都是獨自或細(xì)小一群生活的。但是,若在腐肉旁邊,仍有可能聚集大群的王鷲。通常它會排便在腳上,以降低體溫。王鷲相對地不具備攻擊性,正常情況下都只會逃避而不會打斗。王鷲沒有鳴管,只能發(fā)出低嗄聲及喘氣聲。蛇是它們的天敵,會捕取它們的蛋及雛鷲;大型的貓科,如美洲豹等,會突然在腐尸邊襲擊王鷲。</p><p><br></p><p><br></p> <p>少吃點兒!</p> <p>硬菜我先吃!</p> <p>我來也</p> <p>是不是不服氣?敢擋我的路!</p> <p>霸氣十足</p> <p>展開雙翅</p> <p>居高臨下</p> <p>大王駕到</p> <p>舍我其誰</p> <p>熟視無睹</p> <p>我不怕你!</p> <p>我不服你?。?!</p> <p>我先吃幾口,這是規(guī)矩。</p><p><br></p> <p>亞成的王鷲</p> <p>唯我獨尊!</p> <p>在哥斯達(dá)黎加拍攝王鷲已有三年的光景,卻至今難忘。那艱苦的環(huán)境,那悶熱的天氣,那令人作嘔氣味,現(xiàn)在想起來好像就是昨天的情景。</p> <p>德華攝影編輯,歡迎游覽指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