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盼望中的五一小長假來臨了,由于疫情,我本著“不出省、不找虐、不扎堆”的原則出行。5月2日,約好友登高馬梁。馬梁是一道與南五臺等高的山梁,這條線路小眾幽靜、佛音裊裊、陰涼清雅、山形秀美,又能將翠華山、南五臺、光頭山、鷹嘴崖、終南山草甸等地理元素關(guān)聯(lián)起來,若想安靜地享受假期,享受秦嶺的眷顧,這無疑是必選之一。</p><p> 由太乙峪進(jìn)山,早晨8:20沿西岔溝上行,不知何故我狀態(tài)極差,腿像灌了鉛,走一步歇三步,歷時三個半小時才攀至馬梁峰頂。多虧同伴鼓勵、相助,努力完成了此次O型小穿越。</p><p> 剛進(jìn)山,便被各種山花淹沒、簇?fù)?,陽光下競相開放、隨風(fēng)搖曳,心情頓然快樂起來。</p><p> </p> <p> 沿途皆是這種黃色的小花,春光照射下格外顯得熱情、明朗。它叫毛茛(gen四聲),學(xué)名洋牡丹。查詢了一下,花語為歡迎,怪不得開得這么燦爛炫然,原來是因了我們的到來。</p> <p> 單花蕕</p> <p> 繡線梅</p> <p> 茅莓,多生長于潮濕悶熱的潮州地區(qū),又稱虎姆。</p> <p> 一開始就趕不上隊友,直升機(jī)和飛翔懷疑自己在午后散步吧?</p> <p> 野豌豆</p> <p> 活血丹</p> <p> 鹿藥</p> <p> “投我木一株,報之果一樹”的木瓜</p> <p> 金腰,初聽這個名字就被吸引住了。因為它的根和莖韌性大,不容易折斷,古人常把它捆在腰間作腰帶,并且有治腰痛的神奇功效,故得此名。</p> <p> 正值忍冬果成熟的時候,飛翔和直升機(jī)一邊等我,一邊圍著果樹盡情采摘。</p> <p> 怎么沒有幽蘭為我摘的甜呢?此刻的味道與其別名苦糖果很相稱。</p> <p> 五味子花</p> <p> 筋骨草,一株百用。傳說中的金瘡藥,能止血療傷。</p> <p> 和我一樣熱愛拍照的李峰,拍出一張逆光大片,興奮不已。</p> <p> 終于到達(dá)埡口,左行至馬梁,右行可到達(dá)南五臺,直行可穿越到石砭峪。李峰到南五臺方向瞭望了一番。</p> <p> 通往馬梁的山路,柔軟寬闊,踏在上面充滿彈性,仿佛可以跳起來。</p> <p> 華北耬(lou二聲)斗菜,如此玲瓏淡雅,嬌俏可愛的小花,花名卻平凡接地氣。</p> <p> 透過樹葉間隙,靈應(yīng)臺脫穎而出、超凡脫俗。</p> <p> 飛翔又發(fā)現(xiàn)幾樹忍冬果,這兒的果實又大又甜,咬在嘴里,隱隱有淡淡的羊奶子味。</p> <p> 加入吃貨大軍的李峰</p> <p> 途經(jīng)一個修行人的小屋,李峰好奇地去探望了一下,柴門緊閉,小扣不開。</p> <p> 行走在山梁上,對面的鷹嘴崖、光頭山依稀可辨。</p> <p> 李峰今天狀態(tài)好極了,前段路還幫我承擔(dān)了背包,依然步履輕盈。</p> <p> 中國繁縷又名鴉雀子窩,是繁殖力極為旺盛的植物。花朵為白色星形,花期長,其嫩葉可食用。</p> <p> 鐵線蓮嗎?</p> <p> 被我嚴(yán)重拖了后腿,12:30才登上馬梁頂。極目遠(yuǎn)眺,山巒起伏。意外地發(fā)現(xiàn),馬梁上成片的白娟梅還在盛放,與群峰相得益彰。更為重要的是,整個山梁都由我們四個人獨享。</p> <p> 馬梁頂?shù)臉?biāo)志石,還是有些險峻的,我只敢站在邊沿戰(zhàn)戰(zhàn)兢兢拍照留念,隨后只能坐著拍了。李峰則大膽地在巖石間騰挪跨越,走懸崖如履平地。我和飛翔、直升機(jī)都驚嘆李峰的體能和膽量,按照這樣的狀態(tài)繼續(xù)戶外,很快就能成為“幽蘭第二”啦。</p> <p> 對面的靈應(yīng)臺仙姿渺渺</p> <p> 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那讓我們發(fā)發(fā)呆吧。</p> <p> 坐在梁頂白娟梅樹下,午餐品茗。停留了四個小時,16:30才開始下撤。</p> <p> 下行的路邊開滿耬斗菜和粉色繡線菊以及紫丁香,徜徉在粉紫色的花海中,浪漫而愜意。</p> <p> 對面終南山草甸清晰可見,目視還得一個月才能綠草如茵、碧草似毯。</p> <p> 毓秀五臺</p> <p> 好似兩只卿卿我我的小粉鴿</p> <p> 回首來路,漫山白娟梅,連綿逶迤,低頭發(fā)現(xiàn)我們正行走在白色花坡之上,此刻真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暢快。</p> <p> 對面太乙峰下的山路蜿蜒。正對面綠色山峰最高處,有太乙真人的塑像。</p> <p> 粉色繡線菊</p> <p> 野生紫丁香,香氣四溢。</p> <p> 玉竹,有玉蘭的高雅,清竹的孤傲。</p> <p> 探春花</p> <p> 18:40下撤至公路,全程約15公里,拔高900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