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 <h3>軍科五七干校,是在據(jù)說是戰(zhàn)爭時期俘獲的廣西國軍連級以上軍官服刑的原勞改農(nóng)場基礎(chǔ)上建立的。那所著名的耗子大院其實就是關(guān)押犯人的四面圍墻,夾角為炮樓的院子,后來成為我們的食堂。有關(guān)它的故事也不少,后述。<br>初期階段,一切均為草創(chuàng),生活最為動蕩,政治迫害最殘酷(我不想多敘述),當然,也是故事最多的時節(jié)。<br><br>69年的冬天很快就要來臨,所有的人先要為生存努力。<br>首先是腳下的土地,這是一片黃泥土,粘性極強;當?shù)孛裰{:晴天一把刀,雨天爛遭遭。是指晴天時車轍,人,動物腳印形成的凸凹不平,很多地方如刀片一樣堅硬,如果光腳很可能被割破;雨天則立刻變成一堆爛泥,一不小心,鞋子就陷于其中;可笑的是,你若一使勁,腳是拔出來了,鞋子還在泥中。請年輕的小伙伴們記?。寒?shù)剞r(nóng)村是沒有一米水泥路,或者柏油馬路的。<br>很快,無論大人,孩子,人手一雙高腰雨靴。發(fā)現(xiàn)尤其在雨天問題還是很大。終于,在各宿舍門前,校部,門診部直到食堂,公用廁所等處都用磚石壘砌了條條通路,才解決了尤其是雨天的通行問題。這次我們回來,驚訝的發(fā)現(xiàn)所有土質(zhì)已經(jīng)徹底變好了,為沙土狀;難道生活水平提高了,當?shù)氐耐恋貭敔斠沧児粤耍?lt;br>同時要解決的是住宿,剛到時,房無幾間,女同志帶孩子住耗子大院,男士們只好在軍用帳篷里暫時棲身,連我們這些孩子的小學課堂最早也是在帳篷之中。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努力,總算是住進了磚瓦房中,各家基本能有一間房了。我們也有了新的教室,李剛與吳凱杰同學的戰(zhàn)火也不必從帳篷里燃燒到帳篷外了。<br><br>襄北的嚴冬陰濕,寒冷,終于過去;南方春早,綿綿細雨中,帶來幾縷暖意;干校的第一個春天已悄然來臨。<br>當時一些干部或回京,或調(diào)往全軍各部隊;剩下的大人,小孩據(jù)說還有500多人,面對的是500多畝水田,旱地,平均一人一畝。這些戰(zhàn)爭年代手握槍桿子,58年以后提起筆桿子的老軍人,現(xiàn)在要面對的是鋤把子。春耕、春種,時不等人;或許有一些慌亂,只好全員上陣;連我們這些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也停課,參戰(zhàn)!<br>在我以后的學習,工作中,總有人說你是北京長大的孩子,生活優(yōu)越,不知道一個‘苦’字;當我告訴對方可能我做的農(nóng)活比你還多,那可是一年的全套勞作!到底是炫耀,還是對當年艱苦生活的回憶?<br>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在記者問他一個人如何能取得偉大的成就時,回答了5個字:苦難的童年。我不敢茍同,也不認可;當然,這又是另外的話題了。<br><br>已經(jīng)是細雨霏霏的三月,這里可不是杏花煙雨的江南,陰晴不定,冷暖無常,少有艷陽高照,綿綿細雨中還是絲絲寒意;<br>插秧,開始啦!<br>這是一道需要技術(shù)及熟練的工作,真正的老農(nóng)插得秧苗與直線相似,再看我們的大人,秧苗插得歪歪咧咧,甚至是S狀,令人忍俊不住。我們孩子則是一線排開,稻田兩邊拉一白線,一塊水田完成,橫平豎直,像棋盤線似滴,當然得意;只是速度就慢了。<br><br>水田中多有螞蟥,不知何時已然悄悄吸附在你的身上,最令女孩子討厭,害怕。這種生<br>物生命力極強,我曾經(jīng)將一條螞蟥斷成三節(jié),每結(jié)都在蠕動,據(jù)說第二天它們就可以變成三<br>條新的吸血鬼。<br>插秧不能算重體力活兒,只是一直彎腰勞作,令人難受??偸强吹侥切┦迨澹⒁虃儾粫r立起身,揉揉腰部;我們也學著喊,哎呦,腰疼??!立刻受到大人們的笑罵:小孩兒有什么腰!<br>我覺得高腰雨靴陷在水田中十分麻煩,后幾天干脆赤腳下田,上岸后又未將泥巴清洗干凈,襄北的黃泥土十分可惡,等到發(fā)現(xiàn)時小腿已經(jīng)是條條血絲,痛??!<br>稻田中還有水蛇不時竄出,希望別的發(fā)小寫出你們的故事,我就割愛啦!<br>終于,一片片綠色的秧田在朝陽,晚霞的映襯下,迎風搖擺,煞是喜人。喘了一口氣的大人,孩子也可以睡個好覺了。但是,一年中最搶時間的‘三夏’,又是悄然來到!<br><br>5月末的干校大地,滾滾麥浪,已然一片金黃,再次全員上陣!第一件事就是要在頭天晚上,把你手中的鐮刀磨得飛快。<br>黎明時分,麥穗上還沾有露水,農(nóng)村的早上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我們卻是無暇欣賞,已然彎腰,割麥,不時要打上一個‘腰子’;這也要學好小技巧,‘腰子’要夠長,更要十分結(jié)實,才能將割下的麥子捆好;<br>驕陽似火,汗水無盡,流下來后殺得眼睛,脖子都有些疼痛;一望無際的麥田,一上午下來前進了一,二百米,勞累中也有幾分成就感。<br>據(jù)說麥田中有狠毒的蝮蛇,還有當?shù)赝廉a(chǎn)的黃褐色的土蛇,聽說毒性也很大。幸好割麥時人聲浩大,這些毒蛇已經(jīng)逃得遠遠的了。<br>中午時分,梁吉慶的老爸,教我們語文的胖胖的梁老師將午餐送到了田頭,即席賦打油詩一首:<br> <br>一人一條龍(部隊食堂傳統(tǒng)面食之一,長條,中間點綴肉末,俗稱肉龍)<br>雞蛋放當中<br>米酒一大碗<br>吃后干勁增<br><br> 當梁老師用標準的‘山東普通話’抑揚頓挫滴念出他的大作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發(fā)出會心之微笑,疲憊的身軀也是大大的放松。<br><br> 三夏季節(jié),最怕下雨,那是一個豐收的年份,忙的人仰馬翻;收割下的麥子馬上脫粒,翻曬,只有進入糧倉,今年的收成才算真正到手。<br><br>人人緊張之時,悲劇發(fā)生了:<br>那日午后,當時也就是40歲左右的鄧叔叔(恕我記不住他的姓名了,應(yīng)該是外軍部的翻譯)正在烈日下翻曬麥粒,突然臉色大變,是突發(fā)腦溢血還是心臟問題?仰面而倒,后腦勺直接摔在水泥地面上!他被送到衛(wèi)生室時,還能從昏迷中醒來,神志尚算清楚;但是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和水平,又在這窮鄉(xiāng)僻壤,當襄樊駐軍370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趕到時,已是回天乏力。<br>數(shù)日后鄧夫人趕到干校,神色肅穆,對迎接她的干校領(lǐng)導(dǎo)、鄧叔叔的老同事等人凄然一笑,終于淚珠盈盈;倆個年幼的孩子,還是懵懂無知的小小年齡,臂帶黑紗,睜著茫然的眼睛,<br><br>那么弱小,那么無助,觀之令人心碎!<br><br><br>接下來的秋收秋種,諸如收豆角,割稻,采摘棉花,刨花生等,逐次做下來,勞累;感覺也已經(jīng)習慣了,時間上也不會那么緊張,雖然還有些小故事,我也懶得廢話了。<br>只是想起了收花生:<br>如果在華北的沙土地,花生成熟后輕輕一拔,整株就已出土;襄北的黃泥巴地卻是十分堅硬,需要用自制的小耙子使勁地刨,費時費力,還是多有遺落。我們收完后,附近的老鄉(xiāng)再來一次,仍然收獲頗豐。<br>幸好是小孩子,一整天蹲在地上,并不感覺勞累,只是進度頗慢,無聊;自幼酷愛讀書<br>的我,賣弄學識,與同學講起春秋故事,戰(zhàn)國七雄(三國,水滸他們雖然沒讀原著,已經(jīng)略<br>知一二);男生們聽的津津有味,‘男女界限’森嚴的女生們也是在不遠處靜靜聆聽,心中得意,特意提高幾分聲調(diào)。<br>多年以后,我的記憶力,口才一直不錯,與這講故事是否也算間接有關(guān)?<br><br>在后來的歲月里,干校陸續(xù)配置了各種農(nóng)業(yè)機器,大人,包括我們孩子終于從繁重的農(nóng)活中解脫出來了。<br><br>在以后的倆年中,我們一些男孩子又迷戀上了一件事------放牛:<br>正是夏末初秋,美好的季節(jié),酷暑褪去,秋草豐美;趕著牛群往北走來;襄北是丘陵地帶,學名稱作‘中等起伏地’;極目遠眺,滿眼青翠,坡勢起舞,逶迤延展開來;黃,青,黑色的牛兒點綴其中,遠方的范莊水庫,騰起些許霧氣,一幅絕美的綠色畫卷。<br>我們正是牧童年紀,山歌唱晚,牧童吹笛?遠沒有那么瀟灑、浪漫。至于李密,出身豪門,小小年紀‘掛角讀書’,偶遇楊素,以牧童讀書而世人傳頌;我更認為他是在‘作’,以顯求天下我之名。<br><br>我們的目標是騎上牛背!<br>首先黃牛是絕對不容你騎得;我曾經(jīng)嘗試,你剛到身邊,它就警覺的看著你,終于趁其不備,跳上牛背,誰知平時如此溫順的黃牛竟然如戰(zhàn)馬一樣,前蹄騰空,直接將我掀翻在地!<br>水牛倒是不拒絕,但是騎上牛背后,你可以感覺到它的不高興,牛屁股那里平坦,寬闊,適合騎坐,那條牛尾巴已經(jīng)甩了上來,不斷抽打;無奈,只好往前,卻是聳立的牛脊背,擱的小屁屁有點疼。<br>干校的水牛是原勞改農(nóng)場遺贈給我們的,脾氣火爆,在牛圈里就曾經(jīng)打架打的一塌糊涂,幾個大人都弄不住。在我的印象里,1號牛頗有‘大哥’風范,5號牛身強力壯,年輕的9號牛最愛挑事。<br><br>那天記得是跟昝錦玲的老爸方建中叔叔去放牛,隔壁通信團的牛群吃著草,慢慢的渡了過來;沒想到這些不哼不哈的水牛竟然有強烈的領(lǐng)地意識,9號,5號首先帶頭,直接向?qū)Ψ降呐H簱淙ィ?號在中軍坐陣,對方小戰(zhàn)士趕緊將他們的牛群趕開。方叔叔也怕這樣會出事,叮囑對方草地眾多,以后他們的牛群最好不要過界。通信團小戰(zhàn)士知道這是高階軍官,級別比他們團長還高,諾諾連聲,自此遠去。<br><br>還有不少雜事,趣事,本篇已經(jīng)挺長的了,就此打??!</h3> <h3>五七戰(zhàn)士。當年的這些老軍人在想什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