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五單元學習結(jié)束,我們第二次面向全班布置了錄微課的作業(yè),僅一天時間,就收到了31名學生錄制的35段視頻作品。</h3> <h3> 受美篇的篇幅影響,在這里我們只能分享10段視頻,可能大家選擇的內(nèi)容不同,錄制的時長、畫質(zhì)不同,講解的能力水平不同,但大家勇于挑戰(zhàn)的勇氣相同,積極參與的熱情相同,所以在老師的心里你們的作業(yè)都十分精彩。</h3> <h3> 首先展示的是欒仁峰同學的作業(yè),與我們共同經(jīng)歷2個月微課的家長和孩子們可能都會記得,欒仁峰<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從最初上課的時候回答一個問題要發(fā)好幾條語音才能表述清楚,到現(xiàn)在能完整地講解清楚一道題目,我想: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小欒同學自身的努力。我們給他這次機會,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做更好的自己!</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欒仁峰同學作品</h3> <h3> 第二段視頻來自陳藝馨同學,她也是線上學習期間進步最大的同學之一,一個人在家學習的她學習狀態(tài)特別積極,當然第二小組的合作學習對她的影響、帶動也非常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藝馨同學作品</h3> <h3> 第三段視頻來自于劉星宇同學,他是線上學習期間遇到困難最多的同學,因為受疫情影響,他直到4月初才從湖北孝感回到家中,才與大家一樣擁有了教材,但之前的學習中他沒有缺席過一節(jié)課,用抄題的形式完成了每一次作業(y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星宇同學作品</h3> <h3> 第四段視頻來自陳佳琦同學,他兩次錄微課的作業(yè)都用電腦制作了課件,這次更是直接用錄屏軟件完成了視頻錄制,應(yīng)該算是班級里的技術(shù)擔當了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佳琦同學作品</h3> <h3> 第五段視頻來自李晨曦同學,初次錄微課的她有一點小緊張,<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整體上講得完整而準確,特別是等式的左邊減21是為了與加21相互抵消,等式的右邊同時減21是為了等式仍然成立和檢驗是真的是計算一遍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所以你有理由更自信,加油!</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晨曦同學作品</h3> <h3> 第六段視頻是由侯慶澤同學帶來的,時長雖不長,但恰好說明他語言表達流暢。將列<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方程解決問題的每一個步驟及算理表述的十分清楚,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我們不說列式,而是所列的方程是什么,這樣就完美啦!</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侯慶澤同學作品</h3> <h3> 第七段視頻來自王馨雅同學,<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道題第一問講得特別好,每一個算式的意義表述的非常準確,其實第二問可以直接利用第一問的結(jié)果,就用n來表示小熊的只數(shù),不用再設(shè)x去表示了。</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馨雅同學作品</h3> <h3> 第八段視頻來自于計雨佳同學,她是非常有激情的一個小老師,大家可能跟我一樣,對上一單元她在黑板前的那段講解記憶猶新,這一次她起初也是用電腦錄制的,由于聲音的問題才有了第二段視頻。需要<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注意的是數(shù)學語言是非常嚴密的,我們列的是方程,不是算式;等式的性質(zhì)最后是等式仍然成立,而不是不變。</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計雨佳同學作品</h3> <h3> 第九段視頻來自于蘆滿毅同學,他是第一個提交作業(yè)的同學,媽媽說午休時間他反復去看老師發(fā)的鏈接,然后去給媽媽講,他說如果媽媽能聽懂他的講解的話,那同學們也一定能聽懂,最后他錄了2段視頻講解了最難的這道題。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值得我們每名同學學習?。ㄕ埿√J同學原諒我,只能展示你的一段視頻)</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蘆滿毅同學作品</h3> <h3> 最后一個是由雨潼的作品,她也是全班最后一個提交作業(yè)的同學,<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道題的講解有兩點特別值得表揚,一是能將解方程的每一步結(jié)合圖中的信息去理解;二是檢驗的時候不僅僅是對方程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的檢驗,還能聯(lián)系題目中的數(shù)學信息去檢驗。她同時為我們本次微課實踐作業(yè)做了最完美的收官。</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雨潼同學作品</h3> <h3> 今天,我們將開啟新的單元學習之旅,期待大家更多更精彩的微課視頻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