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鳳凰山位于銅陵市義安區(qū)順安鎮(zhèn)南部,屬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gòu)成。境內(nèi)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銅陵家喻戶曉的旅游勝地。</p> <p> 景區(qū)于 1998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主要景點為鳳凰山牡丹園、相思樹、滴水崖、鳳凰落腳石、金牛洞古采礦遺址、金榔古樹名木、陳翥墓、大明寺(王荊公書堂)等等。 </p> <p> 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后,尚有遺跡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詩贊美過鳳凰山。</p> <p> 鳳凰棲處聚仙騶 </p><p> 蓬闕安如此地游</p><p> 融合五山遴勝跡 </p><p> 妙成十景迓宸旒</p><p> 天心人意渾然道</p><p> 鶴唳松鳴自古儔</p><p> 四海無尋風雅氣</p><p> 鳳凰山上鳳凰眸</p> <p> 鳳凰山牡丹園內(nèi)的牡丹稟性特異、別具風姿,與洛陽、荷澤牡丹齊名,為國內(nèi)三大名貴牡丹基地之一。</p> <p> 峰青水秀風光媚</p><p> 醉憶陽春賞牡丹</p> <p> 每年的四月十三至十五日,為銅陵市鳳凰山牡丹節(jié)。</p> <p> 鳳凰山牡丹,又稱鳳丹,花澤鮮艷,獨特芬芳,除供游客欣賞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p> <p> 在每年的四月,花開旺盛五彩繽紛的花朵開遍滿山,每天都有數(shù)千人前來賞花。</p> <p> 火熱的脂紅,濃胭重彩,昂首挺胸,彰顯出富貴與端莊</p> <p> 相思樹位于銅陵鳳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楓楊樹,原為兩棵,分別植于小河的東西兩岸,兩樹干在河面連成一體,樹徑3米多,高約25米。這棵古樹枝葉繁茂,像一乘綠色的華蓋凌空罩在小河上。</p> <p> 當?shù)厝嗣褚恢卑严嗨紭渥鳛閻矍楹鸵鼍壍南笳?,精心加以保護。更有許多年青人以樹為背景攝影留念,海誓山盟,白頭諧老。</p> <p> 相思樹,根生兩岸,兩棵樹干胯河相擁,并融為一體,枝繁葉茂,多年以來,附近的村民也就稱這條小河叫“相思河”。</p> <p> 百鳥園</p> <p> 落腳石</p><p> 聞名遐邇的鳳凰落腳石。南北青山兩對峙,西南粉壁映輝煌</p> <p> 曠古簾泉成奇觀-滴水崖</p> <p> 滴水崖,在縣東南六十里橫山嶺塢,懸崖峭壁,宛如畫圖。有泉流其側(cè),如瀉銀河?!钡嗡?,系溶巖斷層所致,長約300多米,高約30多米,崖頂為20余畝的平地,蒼松翠柏,郁郁蔥蔥。一泓清泉自西緩緩流淌而至崖頂右側(cè),繞過一株蒼鱗老干的古松,然后從30多米高處直瀉而下,落入崖底,鏗鏘有聲;水花濺處,細雨霏霏,如霧似煙,縹緲在靜寂的山澗,宛若一條隨風擺動的輕紗;在陽光照耀下,水氣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隱若現(xiàn)的彩虹。置身崖下,雨絲飄處,給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涼而爽快的感覺。</p> <p> 金牛洞</p> <p>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是我國繼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后的第二個正式對外開放的古銅遺址。</p> <p>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p> <p> 飛霜幽徑青松翠,</p><p> 斷岸危巖野鶴閑。</p><p> 紅日偷窺花草苑,</p><p> 清風輕拂鳳凰山。</p> <p> 景區(qū)觀景臺</p> <p> 水上娛樂場</p> <p> 玻璃滑道</p> <p> 陳翥墓</p> <p> 陳翥墓位于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zhèn)獅峰村下清涼寺北側(cè),是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陳翥,字鳳翔,號虛齋,自稱桐竹君,別號閉戶先生,銅陵縣貴上耆(今鐘鳴鄉(xiāng))人,生于太平興國七年(982),卒于嘉佑六年(1061),享年79 歲。</p> <p> 陳氏陵園</p> <p> 陳氏陵園,三千多年來,每年都有來自于世界各地的陳氏子孫入園祭拜。</p> <p> 金榔紫藤</p> <p> 金榔紫藤</p><p> 位于義安區(qū)金榔鄉(xiāng)閘口繆村。村內(nèi)有兩棵古紫藤均胸圍一米,藤長三十余米,藤齡在千年以上……</p> <p> 大明寺</p><p> 位于今銅陵縣順安鎮(zhèn)明湖村(原新橋鎮(zhèn)大明村)晃靈山北麓,建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并賜額。清與民國時期曾多次修墓,為江南名剎之一。</p> <p><br></p><p>編輯/騰飛</p><p>部分圖文/原銅陵縣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