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黑色房子的文明</p><p>——談西部畫家石平武的山水畫</p><p>韓宗祥</p><p><br></p><p> 在西部,在湘黔桂三省區(qū)交界的崇山峻嶺、深壑淺溪處,生活著一個特別的族群,他們或依山而住,或傍水而居,那里終年四季多雨少晴。屈原《山鬼》有云:“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漂兮神靈雨。”正是煙云深處人家的真實寫照。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獨特的服飾,獨特的音樂,獨特的飲食,還有獨特的房子。他們曾經(jīng)與外界幾乎隔絕,現(xiàn)代文明被遙遠的空間、崎嶇的山路、高高的大山所阻隔,有些地方甚至還處于刀耕火種的時代。他們特別尊崇女性,講究“娘親舅大”,有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有的男人留著長發(fā),在頭頂上挽鬏, 或許是先朝的“遺老”吧?他們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區(qū)域里,自從他們的祖先蚩尤被黃帝驅趕,他們就來到了大山深處,在黑霧瘴嵐中呼吸。但他們卻世代繁衍下來了,并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文化。</p><p> 在畫家石平武的眼中,這一群人所有的文明,都凝聚在他們居住的房子上。石平武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從小就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他知道為什么這里的房子要造成吊腳樓,他知道屋頂為什么總是蓋著破爛而厚實的杉木皮,他知道為什么這家人的房子好像建在另一家房頂之上,形成層層疊疊的景觀,他還知道為什么這些房子雖然歪歪斜斜而又始終沒有倒塌,知道這些房子和他的民族一樣古老而堅韌。</p> <p><br></p><p>石平武作品:《層疊的木屋》(已售)</p> <p> 每個地域都有它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每個民族都有獨具特色的文化。作為土生土長的少數(shù)民族畫家,石平武一直在探索著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畫筆來展現(xiàn)本民族、本地區(qū)的個性文化之獨特意蘊,這就使得他的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風情畫了。</p><p><br></p><p> 他終于找到了突破口——“就畫那些房子!”他用他那怪異而執(zhí)拗的聲調喊道。</p><p><br></p><p> 起初,石平武也曾經(jīng)把山水畫創(chuàng)作重心放在山水本身的,他用滿實的畫面來表現(xiàn)山的高峻和雄壯,而后,又添加了本民族、本地區(qū)所特有的一些元素,如稻草堆、梯田、寨子等,以彰顯自己山水畫的獨特性,但漸漸地,他覺得這樣畫不深刻,充其量只觸及了本民族文化的表層,后來他發(fā)現(xiàn),那些歷史悠久的房子是最能集中反映本民族文化的載體,于是就開始慢慢淡化了山水,突出房子,房子由原來的點綴角色搖身變成了畫面的主體,山水反而變成了陪襯,很多時候甚至整個畫面全是房子。其實他所關注的中心是人,畫房子是為了折射人的命運,房子的歪斜與破舊體現(xiàn)了民生之艱難,而它們雖經(jīng)歷風雨飄搖卻依然屹立在那里則顯示了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讀石平武的畫,不會讓人覺得怡然淡遠、賞心悅目,而往往是心酸,是沉重,是嘆息,是反思。</p> <p><br></p><p>石平武作品:《德俄老寨》</p> <p><br></p><p>石平武作品:《述洞深冬》(已售)</p> <p> 石平武的畫還營造了一個奇異詭譎的的境界:原始、神秘、古拙、蒼茫、凝重、渾厚,充滿滄桑。這樣的藝術境界,我以為是對屈子以來的楚文化的一種發(fā)展。屈子以他強烈的憂國憂民之情和飽蘸濃墨的巨筆,以瑰麗神奇的想象,塑造了有著深刻悲劇色彩的眾多形象,而這些都打上了濃烈的地方色彩和時代色彩的。</p> <p><br></p><p>石平武作品:《農耕歲月》</p> <p> 石平武太關注自己的民族了,他說,每次見到蒼莽陡峭的群山和山里那些零星散落的黑色村寨,見到那些佝僂著腰、包裹著黑頭巾的父老鄉(xiāng)親,他心里就充滿了酸楚、悲愴和滄桑。他在思索著,在這個溝壑縱橫、蠻荒偏遠的地域里,他的民族何以有足夠的生命力延續(xù)幾千年。因此,他畫的房子殘陋破損而又依然挺立,他的畫面總是那樣沉重、苦澀,沒有亮色,好像“山鬼”、“云中君”就在那里悲歌。當我在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而寫作此文時,心里同樣充滿了無限感慨。</p><p> 其實,黔東南這塊云貴高原的東部邊緣地帶,本是楚文化的區(qū)域,地形地貌,風土人情,與湘西實無差別。在這種云霧繚繞,各種鳥鳴獸吼之聲不絕于耳的大山里,“山鬼”、“云中君”的意象就極易產(chǎn)生,那種奇詭瑰麗的想象,那種漆黑濃重的色彩就自然彌漫于文學藝術的作品之中。石平武直覺地把握了楚文化的特色,也秉承了屈子那顆火熱的憂民之心,他追求悠遠、蠻荒、沉重而古樸的風格,他喜歡用干墨、焦墨在紙上狠狠皴擦,以宣泄他內心的情感。他的作品沒有甜膩,對秀麗是排斥的,只渴望像侗族大歌一樣雄渾、博大。</p><p> 當然,石平武的畫也還有諸多缺陷,但這并不妨礙人們的審美之事,或許,這更使他的藝術風格得以凸顯,著名畫家靳尚誼說過,"藝術作品沒有缺陷就沒有風格。"石平武的畫或許正好吻合了這樣的思想和理論。</p> <p><br></p><p>《古老侗寨》</p> <p><br></p><p>《高寅明月》</p> <p><br></p><p>《老屋記憶》</p> <p><br></p><p>《靜居》(已售)</p> <p><br></p><p>《故鄉(xiāng)》(已售)</p> <p><br></p><p>《苗寨物語》</p> <p><br></p><p>《山寨歲月》</p> <p><br></p><p>《老寨滄?!?lt;/p> <p><br></p><p>《高寅老屋》</p> <p><br></p><p>《秦卜小景》</p> <p><br></p><p>《耕之記憶》</p> <p><br></p><p>《遠去的記憶》</p> <p><br></p><p>《悠悠歲月》</p> <p><br></p><p>《老村》</p> <p><br></p><p>《故鄉(xiāng)明月》</p> <p><br></p><p>《歲月永恒》(已售)</p> <p><br></p><p>《悠悠山寨》(已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宗祥:貴州黎平人,貴州省已故著名書法家和書法教育家。</p><p class="ql-block">石平武:貴州黎平人,侗族畫家,高中美術教師。聯(lián)系電話:1508523767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