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是看見、是理解、是懂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是堅持、是合作、是引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是喚醒,是影響,是信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是一場溫馨的相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是師生彼此成長和成全的過程。</b></p><p>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有句名言:教育是關(guān)系的科學(Education is the science of relations)。最美好的教育關(guān)系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p> <p> 為進一步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家校聯(lián)系,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對學生家庭的健康生活指導和心理關(guān)懷引導,黃梅縣育才實驗學校采用實地家訪、電話家訪、視頻家訪等形式進行家訪,連線家庭,為開學做好準備工作。</p><p> 4月8日上午,黃梅縣育才實驗學校支部書記、校長胡文生同志對家訪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家訪要求:一是要明確家訪的重要性,根據(jù)各年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二是要認真做好家訪“前”“中”“后”各項工作,家訪前,教師要精心準備,設(shè)計好家訪內(nèi)容,合理安排家訪時間,提前與家長預約,按時家訪。家訪時,教師言談要符合師德要求,態(tài)度和藹,尊重家長,鼓勵學生。家訪后我們要認真做好總結(jié),及時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p> 現(xiàn)場作業(yè)檢查 <p> 家訪,是難得的重逢,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收獲。老師們帶著火眼睛睛,帶去生活上關(guān)懷,同時檢查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p> 現(xiàn)場學業(yè)輔導 <p> 每到一個學生家中,老師們立刻進入狀態(tài),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摸底,更有甚者,就地給學生講解線上學習遇到的難題,耐心細致地答疑解惑。</p> 現(xiàn)場心理疏導 <p> 長時間居家學習,學生和家長難免會產(chǎn)生焦慮情緒,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日漸凸顯。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們在家訪中重點引導教育孩子們要感恩父母艱辛,理解父母苦心,尤其要注重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勸導家長學會換位思考,遇事不能操之過急,學會耐心和孩子溝通。</p> 現(xiàn)場意見征集 <p> 居家學習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家長和學生有什么樣的需求?后續(xù)如何完善措施提升網(wǎng)課成效?也是本次家訪的重要內(nèi)容。</p> 家訪手記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班主任:聶申如</span></p><p> 疫情當下,停課不停學。學校育人不缺位,學生成長不延期。網(wǎng)課以來,我一方面統(tǒng)籌安排班級各項事務(wù),全程跟蹤管理上課;一方面做好學生家訪工作。除了網(wǎng)上視頻家長會,我和班級另三名教師還利用休息時間對班上8名學生進行了實地家訪。此次家訪目的主要是看看學生在家上網(wǎng)課的環(huán)境怎樣,聊一聊學生最近網(wǎng)上的學習情況,談一談學生上網(wǎng)課存在哪些問題,……孩子們各抒己見,家長們也針對線上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我們老師對孩子在家學習、生活、鍛煉、心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鼓勵孩子在家一定要上好網(wǎng)課,認真學習,這讓有限的家訪時間有效增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班主任:梅紅</b></p><p> 從平時與你爸媽的溝通中,知道你不僅是老師關(guān)心的對象,更是父母心中的希望。就是因為這份沉甸甸的愛,頭一天晚上,媽媽主動和我微信聯(lián)系想借著來校拿資料的機會見面溝通一下。頓時我心里充滿了感激,因為有這樣的家長支持,我對網(wǎng)課的熱度絕不能減!隨后想見到孩子的欲望更強了,于是就有了第二天我與孩子同框的情景。盡管我們都戴著口罩,但是我清楚的看到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讀懂了孩子心中的喜悅。正是因為這份師生情,所以接下來給你目標:班級前八名,你很高興的接受了。相信在后段的網(wǎng)課中你一定能更陽光、更積極,就像你家山上的蘭花一樣挺秀淡雅,光彩照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班主任:蔡郁林</span></p><p>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猝不及防。線上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新鮮的,也充滿了誘惑。我們班王釗同學,在線上學習之初,沒有抵住游戲的誘惑,學習不上心,對家長還有抵觸情緒,班主任通過與家長的積極溝通,及時性的家訪,了解情況,細心地教導,該同學表示要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不再沉迷游戲,迎頭追趕,不落人后,近期表現(xiàn)優(yōu)秀,給他打CALL!</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班主任:王勝名</b></p><p> 沈俏俏的家長已復工,并且平時工作比較忙碌,她在家里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平時學習全靠學生自己。沈俏俏的爸媽經(jīng)常會在晚上九點多鐘下班后,在微信里詢問她白天在線上課和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在我們班這樣的家長也不在少數(shù),他們放心不下家里學習的孩子,盡自己所能地關(guān)心照顧孩子。</p><p> 為了讓這樣的家長可以更加安心,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在學習上多與家長溝通反饋,更要了解學生在學習上和課余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巧妙地告訴孩子:“老師可以看到你在線上課有沒有專心,有沒有自己動腦筋完成作業(yè)哦!”我同時也告知媽媽,小朋友最近的學習狀態(tài)很不錯,可以放心。</p> <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班主任:李麗芝</b></p><p> “李老師,我特別想你……”掛斷和學生的家訪視頻,我想如果不是快兩個月沒見面,我或許聽不到這位平時不善言辭的女孩對我的“真情告白”。一次“視頻家訪”中,我知道她的媽媽在這段時間特別辛苦,常常夜班。也聽到了小小的她井井有條地安排好學習、生活的方法,我很心安。</p><p> 春已暖,花已開,我們見面的日子一定不遠了!好想告訴她和二年級的孩子們,李老師也無比想你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科任教師:李麗萍</b></p><p> 今晚接到一個家長很溫暖的電話:李老師,今天孩子作業(yè)一做完,我就拍了圖片發(fā)到小管家里,然后就忙著外出有事去了。回來才發(fā)覺圖片拍的不清楚,實在對不起!您帶兩個班,每天那么多節(jié)課對著電腦,還要在手機上改兩個班孩子作業(yè),眼睛肯定受不了!圖片再沒拍好,對您的眼睛傷害更大!我家人也責怪我了。李老師,我重新拍了,不好意思?。?lt;/p><p> 我萬萬沒想到,就這么一件小事,家長還特地打電話來致歉。我頓時有些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想說聲:謝謝!謝謝家長的理解!您們的支持和體貼就是我教好您們孩子的最大動力!</p> <p> 此次家訪,老師們還來到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家中,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生活環(huán)境、聽取家長的希望和要求,同時鼓勵他們在逆境中磨勵人生,努力拼搏,用知識改變命運。</p> <p> 本次家訪播出的是<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信號</b>,傳遞的是<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真情</b>,洋溢的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能量</b>。一系列的家訪活動,拉近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關(guān)愛,讓家長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讓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責任,感受作為教師的職業(yè)幸福。</p><p> 行走在家訪路上的育才實驗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最樸素的方式給家長和孩子們送去了育才人執(zhí)著、熱切的育人之心。家訪不斷,愛不止步。</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后記:</b></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生活的崗位?”</span>這是雷鋒戰(zhàn)士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干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爭創(chuàng)佳績的最好詮釋。</p> <h3>撰稿:呂澤雄</h3><h3>制作:呂澤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