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出生在一個漁民家庭,六姐弟,家里排行老二,是外公最偏愛的女兒。據(jù)三姨回憶,年輕時的母親是個優(yōu)秀的女子。年少時出落得亭亭玉立,體態(tài)標致。那時候的母親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初小畢業(yè)后,為照顧弟妹不得已輟學。后來在村里當民辦教師期間,被公社重視,培養(yǎng)她加入青年團,參與社青工作,經(jīng)常往來陽江各地開會、宣傳、學習。有粵劇團來招生,公社還推薦身材高挑的母親去學習,可她對粵劇沒興趣。母親字娟人秀,工作出色,也特別愛美。外公遠洋收入好的時候,對這個最愛的女兒也特別愛護。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母親從沒穿過補丁衣服,還曾一天換上兩套。這愛美的一天換兩套成了后來母親姐妹之間的玩笑話題。在社青工作期間,一位來自湛江的社教人員對母親很是好感,但是常年遠洋海外的外公已經(jīng)通過親戚介紹,把母親許配給了援藏的父親。這年,母親15歲,父親25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張照片的交換后,爸媽便開始了長達四年的鴻雁往來。他們在書信里談工作、談生活、談天說地,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情竇初開的母親開始朝思暮想期盼著見面的那一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7年父親被廣州腫瘤醫(yī)院診斷肺癌中晚期,陪父親省里求醫(yī)的日子里,母親倍感珍惜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她傷感的和我回憶起他們的愛情故事。那段時間她經(jīng)常循環(huán)播放《山谷里的思念》這首歌?!拔以谶b遠的南方,思念北方的你,風兒輕輕的吹,花兒含羞的憂郁,思念比光速還快,你在我心里徘徊,向遠方揮揮手,那是愛情的方向.....”她說這首的歌詞表達的正是當年和父親書信往來時的心情……母親面有羞澀,幽幽的說著,眼神充滿無限柔情。古稀之年的母親在回憶往事時純?nèi)缟倥?,美好如初?l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谷里的思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年后,1966年的冬天,父親從青海格爾木回鄉(xiāng)探親,和母親第一次見了面。這次見面,母親有點失望,因為“貨不對版”呀!照片里英俊瀟灑的年輕人怎么就是眼前如此瘦小的男子,母親猶豫了。經(jīng)過多日的思想斗爭,為了走出農(nóng)村,為了自己的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在和父親接觸多日后,逐漸找回了在書信中的甜蜜感覺。一個月后辦了婚事?;楹笠粋€月后毅然收拾行李隨父親北上,離開了養(yǎng)育她的故鄉(xiāng)和親人。這一年母親19歲。這一去就是18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聽父親說,當年擔心母親高原反應,又擔心她掛念親人,他先帶母親到達敦煌,在敦煌游玩多日后進青藏。隨著部隊的解放車穿過沙漠戈壁那五百多公里的無人區(qū)。這一路母親心都涼了,不時問父親到達目的地沒有,當時路經(jīng)大柴旦時父親還惡作劇的騙她,說那荒涼的大柴旦就是目的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的身體素質(zhì)很好,到達格爾木不久便適應了高原生活。第二年,生了大哥,第三年生了二哥,第五年生了我。年紀輕輕的母親四年抱三。在那艱苦的歲月里,無親無故,父親白天上班,晚上開會,母親一人攬下了所有家庭重擔。當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娃娃,才深刻的體會到母親當年的不容易,才會以母親為榜樣,才會在累的時候告訴自己,多想想當年的母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說當年懷我的時候,真的不想要了,一個人帶三個一般大的孩子,沒法工作,太難了。在我孕育在母親肚里六七個月的時候,她開始后悔,用手捶肚子,從桌子上、汽車上使勁跳,她想著各種方法弄掉我。在后來,在四兄妹中,我一直是母親最忽視的那個。在后來,母親常說,還好當年沒打掉,這樣的女兒生10個都不嫌多。在后來,也是這個女兒在處理父母之間的矛盾時,常令她生氣。母女相處難免色難,母親有著最大的包容心。</span></p>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記憶中,母親極少打罵我們,家里是典型的慈母嚴父。父親總會給我們上綱上線,立八大規(guī)七大項,母親是放縱的,給予我們自由的。她會帶我們逛書店,逛商場,逛花燈。會偷偷買了糖果,趁父親不在偷偷給我們吃。母親在子女教育方面常常和父親產(chǎn)生分歧,父親總是希望我們獨立的,母親總是給我們打保護傘的。母親的世界很小,小的只裝下我們。</span></h5><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時候,電影院離家里很近,每次看電影,父親都希望我們自己去看,母親每次都不放心,都要帶著我們?nèi)?。開映時,我們和許多小伙伴爬到舞臺上觀看,母親就緊張的要父親拉我們下來。到了少年、青年,只要我們外出游玩,只要我們離開了她的視線,她都極度不放心。母親這種對孩子的保護和無安全感一直延續(xù)到晚年。近年母親才向我透露,每次我乘機旅游,她都好擔心,每天不打個電話都不敢睡。我這才憶起,每次出遠門母親的問候的確不斷,可我從沒意識主動向她報平安。年邁時帶孫子孫女,更覺責任重大,更是讓母親對孫輩的飲食、安全高度緊張。我總覺得母親活的特別累,一種不自知的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書店,是母親最常帶我們?nèi)サ牡胤?。母親最舍得給我們買的就是書籍。從小人書到智力書,各種童話經(jīng)典、古今名著,擺滿了家里的書桌。母親會陪我們看書,會給我們講故事,會陪我們一起玩智力游戲,會在每個傍晚陪我們準時收聽小喇叭。睡前我們總是纏著她給我們講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楊家將》《阿凡提》……這些書里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氯缃袢杂洃洩q新。那時,每個夜晚我們都是在母親輕柔的聲音中睡著。有一次母親牙痛,晚上躺在床上看見我們不知所措的樣子,叫我們搬小板凳挨著床邊,摸著我們的小手,邊安撫我們邊講故事。母親的慈愛和父親的嚴厲,形成極大的反差。父親永遠是一臉嚴肅,開口是通篇大道理。即便不說話,眼睛一瞪,我們就發(fā)抖。母親永遠笑意盈盈,對我們細心呵護。家里因有母親的引導和愛護,才使我們的童年充滿樂趣和幸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從與父親書信往來時,就開始收集郵票。郵票是母親愛情的見證,也是母親的鄉(xiāng)愁。方寸之間的小小郵票又是包羅萬象的博物館。30年來母親共收藏了三本郵集,其中兩本在二哥中學時期被同學借去,遺失了。最后一本在我結(jié)婚時,母親送給我作了陪嫁。這個壓箱寶貝陪我?guī)捉?jīng)搬遷,完好保存著。如果說喜歡文學源于母親給我們講故事的啟蒙教育,小時候愛上收集糖果紙和煙盒便是母親集郵的影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樂觀開朗,喜歡開玩笑,喜歡說笑話。同樣的笑話,我們說的無趣無味,她卻能把大家逗的捧腹大笑。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總是歡樂有趣的,每當回憶起,那些歡樂的場景總是浮現(xiàn)在眼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記得有一年我和母親、妹妹、二哥在家看了一檔綜藝節(jié)目,節(jié)目有個趣味小游戲,四人抽簽分別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當時我們就玩了起來。我抽到寫人物,母親寫事件,我想母親一定會搞惡作劇,毫不猶豫的寫了媽媽。妹妹寫了在太空,二哥寫了公元前,母親果然寫了失戀,合并是:公元前,媽媽在太空失戀。媽,你喜歡外星人啊哈哈哈……我們仨笑的前仰后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個父母都有她特別偏愛的孩子,母親也毫不例外。年少時,母親最疼二哥。從北方回來,我和大哥都有同學朋友書信往來,每當看見我們收到信件的高興樣子,母親就開始關注二哥的心情。有一天,二哥也收到信了,一封兩封……二哥沒有我們那么張揚分享誰的信,誰寄來的禮物。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說他收到的都是匿名信,看郵戳才知道是本地寄出的,他很納悶。這時,母親捂著嘴使勁笑。原來,是母親擔心二哥會失落,故做此舉以安慰他。然,二哥還以為哪個女孩暗戀他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四兄妹中,我也許是母親最常整蠱的對象。母親和妹妹知道我膽小,不敢一人看恐怖片,每次我們一起看時,她就偷偷把窗打開,突然把燈關掉,嚇得我大喊“媽呀!”她們就哄堂大笑。一次,她假裝吃著樓頂果樹結(jié)的果,說好甜,待我嘗過皺著眉頭哇哇叫,她就哈哈大笑著,說我和父親一樣單純,容易相信人……這樣的玩笑不勝枚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總是會和我們玩在一起,在我的感觀里,母親永遠是年輕的,像姐姐一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爸媽為人正直善良,光明坦蕩,他們最看不慣人性的虛偽。他們思維單純,卻總會心懷善意。記得有次雨天和母親去老街的成衣行買衣服,到一服裝店,母親瞧店里地面光潔,不好意思弄臟人家干凈的地,居然脫下鞋,赤腳進去,當時我還怪她多禮了。一次菜市場買菜,菜農(nóng)找錯錢,離開市場后母親發(fā)現(xiàn)菜農(nóng)把100元當10元找給了母親,母親拉著我忙回頭。回到菜攤,她還開玩笑的對菜農(nóng)說,怎么這么大意,你這一天可能都賺不到一百元啊。菜農(nóng)很動容,說很少有你這么公道的人了....在報章看到藏東貧困戶需要衣物,連夜和父親整理出留存紀念的羊毛衫、棉服和我抬到郵電局寄出……母親的善念無處不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為人處事有口皆碑,她待人和善,和諧鄰里,不好是非。婆媳之間的相處,從不見母親在我們和外人面前理論過婆媳之間的是是非非。小夫妻倆吵架,她永遠是袒護著兒媳。因此,兒子兒媳,子孫后輩們都對母親敬重有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待人客氣有禮,對子女也是如此。每當節(jié)日給她錢,母親總是來回推搡著不要,每次還要硬塞在她手里就走,然后她就追到門口謝來謝去。幫她辦點事也如此。我那客氣的母親從來不認為子女孝敬她是理所當然的事。</span></p> <h5> 母親心靈手巧。小時候我們穿的毛衣毛褲毛衣裙都是她一針一線織的,時尚又漂亮,給我和妹妹梳的辮子更是羨煞同學。母親衣著大方、走路有風度,回到南方時,廠里的漂亮的年輕姑娘特別喜歡和母親粘在一起,跟她學織毛衣,和她聊天、逛街。</h5><h5> 最初,廠里安排母親在總機工作,母親銀鈴般的聲音讓電話對方的人常誤以為是年輕的未婚女子,不時有人給她介紹對象。 母親聰慧靈動,人緣極好,總機工作也結(jié)交不少同行好友。因工作出色,后來調(diào)到工會,處事能力更是得到單位的重視,推選她當婦女主任。在任職婦女主任期間,母親還極力推薦新人,最后毫無城府的母親卻被她提拔的小人竄上位了。母親很淡然,依舊保持她的氣度。</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每天早起習慣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然后在房間噴上花露水。母親愛整潔,可是家里老小卻不配合整潔衛(wèi)生,雜物到處亂放,讓她每天樓上樓下干不完的家務活。母親還有個嗜好就是喜歡移動家具,三兩個月就換個位置,讓家煥然一新。這點,我像足了母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愛養(yǎng)花,童年時小院的向日葵,少年時窗前的芍藥花,青年時門前的朱頂紅,還有不惑之年時母親空中花園的瓜果飄香。熱愛生活的母親,是地獄都能打扮成天堂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我們眼里,母親還是一個美食家,很有創(chuàng)新的美食家。小時候在北方,以面食為主,母親會把面粉做出十八般花樣。每當節(jié)假日,我們就圍著她做面食,把面粉做成各種小動物,兄妹們嘰嘰喳喳的熱鬧的不行,比試著誰呀做的更生動。圍在媽媽身邊的煙火生活,溫馨彌漫在蒸騰的熱氣中,一輩子都散不去。后來回到南方生活,我們的鄰居、同學都有嘗到過母親做的烙餅、餃子包子。如今,他們還時有回憶起那可口的味道。肉類,我們最愛吃鹵牛肉,這是母親的招牌菜。轉(zhuǎn)子肉灼水,蔥姜蒜下油鍋爆香,摸上蜜糖,放香料煮上一個半小時。出鍋切片,撒上芝麻和芝麻油。母親教會了我制作過程,可是每次都做不出母親的味道。小時候手撕牛肉的醇香似乎仍停留在指尖。有感情的食物,大凡都是小時候母親做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很多食物母親都不吃,挑食非常嚴重。肉類除了豬肉、雞肉之外,其它肉類一概不沾。但是為了滿足我們,她會買烹飪書籍,看美食節(jié)目,把牛肉、羊肉、鴨肉,許多我們愛吃的肉類做的比酒店還美味。每次做好,她不敢嘗味道,卻咸淡適中。在食物搭配上她也會做出百般花樣。如果外出吃飯回來,都會學著做餐館的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雖然愛吃雞和海鮮,可是從來都是不舍得吃,每頓做滿一桌菜,怕家人不夠吃,自己又總是吃隔夜的剩菜剩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1年,父親患腎炎之后,醫(yī)囑要求清淡,為了父親的康健,母親的菜式風格開始改變了,但依然是多樣化的。她照顧著父親的口味同時,也照顧著孫女的、兒媳,從來不會好好關照自己。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親滿滿的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到母親家,看見的都是她在灶臺前忙碌的身影。母親辛苦一輩子,把家人照顧的無微不至,也把家人照顧的不懂得和她分擔家務。</span></p> <h5> 母親熱愛運動,太極是她的最愛。打太極、學太極是她一天的必修課,也是她一天唯一的休閑活動。因為太極,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拳友。二十多年的晨運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在太極隊,母親年紀最大,體魄卻是公認最好的。矯健英姿的母親,太極隊友稱之為大俠。常年有太極愛好者跟她學習太極,母親也是毫無保留的教學,有徒弟主動交學費,她從來不收一分錢。為答謝母親,徒兒們總會送來各種禮物。?太極,讓母親收獲了掌聲和鮮花。也讓母親從一個端莊恬淡的女子,變成了豪情萬丈的俠女。</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每天晨運結(jié)束,就是一天的忙碌。母親為了節(jié)省時間,總是背著沉重的太極刀劍去買菜,買一家人不同口味的菜,還要買孫女一堆寵物的菜,大包小包的每天足有30斤?;氐郊蚁春貌?,喂好寵物,洗漱好又要去接孫女放學....母親每天在路上往返穿梭,十年如一日。熟悉的人都說母親身姿矯健,步行有風度,一點都不像七十歲的老太。</span></h5><h5> 母親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不分晝夜的、日復一日地圍著家人轉(zhuǎn)。如今孫女上初中了,家庭經(jīng)濟逐漸好轉(zhuǎn)了,生活逐漸輕松了,可是就在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母親卻病倒了....</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去年三月一個傍晚,和母親在逛街的路上,她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當時受驚嚇的我以為是心梗,我呼喊著媽媽,使勁按著人中,按著虎口,大概一分鐘左右,母親醒了,意識恢復了。次日去醫(yī)院,診斷說是腦血栓。在治療腦血栓的日子,這樣突然喪失意識,每月仍發(fā)作一次。同年6月5日帶母親去了廣州第二附屬醫(yī)院進一步檢查。CT初步檢查是癲癇,腦部還有一小陰影待磁共振確診。等待結(jié)果的那幾天,內(nèi)心忐忑不安,一直在祈禱,千萬不要千萬不要是....三天后,意志支撐的大夏崩塌了,最不愿意接受的結(jié)果,很現(xiàn)實的擺在面前。我那一向熱愛運動、樂觀開朗的媽媽,怎么會怎么可能...在樓道,我掩面痛哭,但仍不相信這就是事實。母親的主診教授交代我?guī)优芏鄮组g醫(yī)院來確診,千萬不要輕易做手術(shù),很容易癱瘓或有生命危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隨即聯(lián)系各方親友在廣州熟悉的教授。一天時間跑了珠江醫(yī)院、三個九腦科醫(yī)院、廣州腫瘤醫(yī)院,所得到的結(jié)果都是多發(fā)性腦轉(zhuǎn)移瘤伴血腫?;氐讲》?,母親問我為何去了那么久,問我有結(jié)果沒有,我強做輕松的告訴她是腦梗塞,無大礙。母親笑了,說,我都說沒什么事了,硬要帶我來。背過母親,淚,不停的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來在決定治療方案時,很茫然。只有三個九腦科醫(yī)院建議手術(shù)摘除,其他醫(yī)院都說多發(fā)性伴血腫,不建議手術(shù)。關系好點的幾個醫(yī)生建議我們保守治療,惡性腫瘤即使割除,生長還是很迅速的,叫我們還是讓母親最后的日子,生活有質(zhì)量一些。目前以控制癲癇為主,觀察腫瘤的生長情況。我們聽取了建議,也了解了許多類似病患治療失敗的例子,幾兄妹商議后,采取了保守治療,以中藥食療為主,希望母親也能像父親一樣幸運的挺過來??墒?,母親卻沒有父親幸運。這一年,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11月行為異常,自閉。今年2月失語,4月腫瘤已經(jīng)增大數(shù)倍,開始嘔吐、頭痛、半身偏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雖然醫(yī)生一次次預測的生命期限,母親都邁過了,我還是會追悔,如果確診后給母親手術(shù)治療會不會更好,如果放化療會不會更好,是不是當初應該告訴媽媽她的病情……面對黯然神傷的我,哥說,當初做的任何決定,今天我們都會后悔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是堅強的女子也是特別愛笑女子,認識母親的人都說她總是先笑后語。直到病入膏肓,母親依舊是愛笑的,見到我們都會露出慈愛的笑容,用顫巍巍的手撫摸著我的臉龐,看了又看。每次抱她,她都用手不停著拍著我的背摸著我的背。病痛如何折磨從沒聽見她叫苦叫痛過,腿腳不靈便了,仍舊是自己能做的自己做,以至于總是摔倒受傷。我們不得不24小時照看著她。頭痛嘔吐期間,奔走醫(yī)院,母親在車內(nèi)出現(xiàn)嘔吐,我用手捧著,可是她鼓著嘴強忍著,生怕弄臟我的手和車,最后使勁一閉眼,生生把嘴里的嘔吐物吞下肚子。夜里尿濕,她會拉著我的手放在她的胸口,露出欠意的微笑,原本治愈系的笑容,卻讓我無比心疼。每每見她皺著眉頭,倒吸一口氣,用手扶著頭,額頭冒著冷汗,整個身子不停打顫,這樣的狀態(tài)我們知道是頭痛了,可還是沒聽過母親在我們面前痛苦呻吟過。她就這樣無聲無息、安安靜靜的獨自承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經(jīng)神采飛揚,充滿活力的母親,如今卻像個孩子一樣沒有了安全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這一生有過幾次嚴重意外。1980年在參與修建青藏鐵路期間,她和幾位同事從五六米高的土坯房頂失足摔下,所幸無大礙,在家里養(yǎng)傷期間,依舊照顧著我們的飲食起居。2007年,母親吞咽困難,才知道她的喉嚨里長了七八年有蛋黃大的腫瘤,隨即帶母親到湛江做了切除手術(shù),所幸,是良性的。2017年,母親左耳后長了病毒皰疹,疼痛了3天才告知我們,沒能及時治療,迅速感染了半個頭部。2018年鎖樓梯間的門時,門把意外脫落,母親重重的滾了14級階梯,后來發(fā)現(xiàn)她坐姿異樣,這才輕描淡寫的跟我們說起。多年來,這一次次的受傷、生病,母親總是獨自一人默默承受,甚至連父親都不告知。每一次任我們?nèi)绾涡奶?、如何責怪她的隱忍,母親仍舊是一意孤行,仍舊是不想驚擾子女,驚擾任何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這一生,對家人關愛有加,卻沒有好好愛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上,擔負最多痛苦,背著最多壓力,咽下最多淚水,仍以愛、以溫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我們的,只是母親——永遠的母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親在我們心中平凡而偉大,她對子女沒有太多教條約束,她在生活里陪伴我們一起成長,她從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啟發(fā)我們,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有母親陪伴的日子是一篇永遠寫不完的美好故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的父親母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一年能做到的只有給母親最踏實的陪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和母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親的草原情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親的小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們和母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親和她的好友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紫色和灰色,是母親最愛的顏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