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四月的春風,帶著一股寒意,不肯凋謝的野花,依附在枝頭搖曳。風兒掠過花叢,就如行人匆匆而過。</p><p><br></p><p>這是一個國企煤礦。井下通道口,纜車無精打采地上上下下,就像那無精打采的日子,不曾有過改變。纜車,礦工習慣叫它猴車。每個纜車只有一根柱子一個座。鋼絲繩把纜車一個一個地串聯(lián)在一起。下井的工人,往上一趴,像猴子一樣待在里面。</p><p><br></p><p>現(xiàn)在是下午三點半,上班的礦工還沒開始下井,出班的礦工已開始陸續(xù)升井了。趴在猴車上的雷師傅,穿著一件兩年多沒洗過的破棉衣,臉上的黑煤灰,遮蓋了所有的喜、怒、哀、樂,只有兩只轉(zhuǎn)動的黑眼珠,還帶著些倦意。</p><p><br></p><p>雷師傅跳下猴車,突如其來的陽光,照在黝黑的臉上,稍做停留,就又走開了。他摘下礦帽上的礦燈,朝礦燈房匆匆走去。其實,他可以早點出來,干完工作,他在井底又等了半個多小時,猴車才過來。</p><p><br></p><p>礦山近幾年,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了綠化。兩棟新辦公樓簇擁在花草之中,單調(diào)的水泥建筑因為綠色,而有了些生機。洗完澡的雷師傅,無心留戀這里的一切,急匆匆朝家里趕去。</p><p><br></p><p>雷師傅家距離辦公大樓不過五百米。這是一棟待拆的工棚(上世紀七十年代建來安置單身職工用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墻面裂開了一條又一條長長的口子。</p><p><br></p><p>房子里面也是破舊不堪,脫落的墻灰撒了一地。屋里擺著幾個盆子,這是用來接雨水的。屋頂?shù)耐咂瑺€了很多,一下雨,屋內(nèi)到處漏水。里屋鋪了兩張床,床頭相互挨著。房屋總面積也就二十平米,里面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連電視機和冰箱都沒有。</p><p><br></p><p>一年四季都睡在床上的妻子,睜開眼看了看下班回來的雷師傅,又慢慢閉上了。今天是周末,是兒子回家的日子。雷師傅熟練地在廚房張羅,他想多炒幾個小菜,讓兒子多吃一點,讀初三的兒子仍然瘦得像根干柴。</p> <p>雷師傅是煤礦電工。電工屬技術(shù)工種,工友們稱呼他為師傅。他中等身材,大大的鼻梁上架著一雙小眼睛,四十多歲的年紀,頭發(fā)卻快白完了。</p><p><br></p><p>沒接觸過煤礦的人,永遠想象不出煤礦工人的艱辛。大凡能留在煤礦上班的工人,要么是家庭遭遇了不幸,要么是過分貧窮,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借煤礦過渡的人——那都是有來路的,他們往往在井下混個一年半載就調(diào)走,或者到辦公室里高就去了。</p><p><br></p><p>雷師傅正是遭遇不幸的人。他的父親是一個老礦工。他打小就不喜歡煤礦,一來聽說煤礦經(jīng)常死人,二是每當看到父親皮膚里到處都滲著的煤灰印跡,無形中內(nèi)心又增了幾分恐懼。造化弄人,他偏偏又走向了父親的老路。</p><p><br></p><p>他小時候努力讀書,就希望能出人頭地。大專畢業(yè)后,他下海撈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隨后在老家開起了茶樓,歌廳。然而在他春風得意之際,災禍也同時降臨。兒子剛滿周歲,妻子卻患上了嚴重的憂郁癥,一邊是哇哇亂叫的兒子,一邊是胡言亂語的妻子。</p><p><br></p><p>萬般無耐之下,他只好放棄生意,帶著妻兒投奔在煤礦工作的父母。這時候,父親又因職業(yè)病離世。遭遇多重不幸的他,真是欲哭無淚——兒子要帶,妻子的病要治,怎么辦?他最終向命運屈服,和剛招過來的農(nóng)協(xié)工一起,趴上了猴車。</p> <p>漂過湍急的河流,越過巍峨的山丘,看慣了太陽的東升西落,習慣了春夏秋冬的冷暖,卻很難看淡人生的溝溝坎坎、悲歡離合,那些平凡而瑣碎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沖擊著人的意志。</p><p><br></p><p>在井下工作,無邊的寂靜和黑暗,磨煉著一個人的意志,考驗著一個人的定力,只有習慣它,才能慢慢愛上它。雷師傅習慣了黑暗,也喜歡上了黑暗,因為只有在這靜靜的黑暗里,他才能忘卻傷痛,忘掉貧窮。</p><p><br></p><p>剛開始工作,他也抱著幻想,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能在煤礦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能讓兒子讀個好學校,多賺點錢治好妻子的病。想法往往是好的,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與自己一起參加工作的,不是調(diào)走了,就是高升了,只有自己依舊趴著猴車,一個月拿著少得可憐的工資。</p><p><br></p><p>盡管干著最危險的工作,煤礦工人的收入?yún)s并不高。雷師傅雖然是技術(shù)工種,但屬井輔,是二線工人,扣除保險費用,進入口袋的也不過區(qū)區(qū)2000元。這么多錢,只夠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資,要想贊下存款無異于天方夜潭。如果能混個一官半職的,境況就不一樣了。雖然現(xiàn)在煤礦工人的工資還是十多年前的水平,而當官的工資卻年年上漲,不過幾年功夫,他們都在城里買了房子和車子。</p><p><br></p><p>礦工們滿腹牢騷,但凡聽說一點不公平的事情,都會罵上半天。在地底下工作了十五年的雷師傅,早就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腐蝕了斗志,難免也和他們一樣,除了罵罵娘,剩下的空余時間就是談女人。談女人在這些地下的男人堆里,永遠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p><p><br></p><p>早幾年就有幾個混得好的同學,想托關系幫他調(diào)動工作,但得到的答復總是再等等。他深知“等等”背后的含義,在生活都難以維持的情況下,也只能讓“等等”變成再等等,然后一等再等。</p> <p>下班后的礦工,有的奔向酒館,有的去了牌場,當然也有去市里面泡妞的,只有雷師傅匆匆地往家趕。</p><p><br></p><p>老婆患病以后,就再也不會做家務了,他得回家為妻子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然后慢慢地哄她把飯吃完,還要為兒子輔導功課,反正里里外外就他一個人忙碌著。</p><p><br></p><p>如果有人一天、兩天這樣精心地照顧一個病人,實在算不了什么,而他卻十年如一日,應該稱得上好男人了。而老天并沒有因為他是一個好男人而對這個家庭有所眷顧。</p><p><br></p><p>雷師傅住的房子屬于危房,必須拆遷。棚戶區(qū)拆遷新建的房子,要私人出資八萬。八萬元吶,這對于雷師傅一家來講,是一輩子都難以湊齊的天文數(shù)字。</p><p><br></p><p>眼看著鄰居一個個都搬走了,雷師傅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催交房款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該借的都已經(jīng)開口借了,他能怎么辦?他的頭發(fā)一天比一天白。</p><p><br></p><p>人生本來就難以預料,風暴會來,也會過去;一切得失都會過去。路還遠,兒子的書還需繼續(xù)讀,妻子的病還要繼續(xù)治,生活還要繼續(xù)過下去。</p><p><br></p><p>晚霞中那個滄桑的男人,又穿上了那件破棉衣,趴上了猴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