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937年時的上海,無以計數(shù)的建筑在租界中紛紛聳立,在上海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的外灘,是這樣的:</b></p> <p><b>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百余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xiàn)在世人眼前。</b></p><p><br></p><p><b>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建筑群,更是歷經(jīng)滄桑,見證了上海的屈辱和榮光。可是它們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號 亞細亞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麥邊洋行+亞細亞火油公司→上海市冶金設(shè)計院→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b></p> <p><b>此樓建成于1916年,高7層,是當時外灘最高的一幢建筑,人稱“外灘第一樓”。</b></p><p><br></p><p><b>當時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長期租用這幢大樓的底層,從而有了“亞細亞大樓”這個名字。有著巴洛克(Baroque)建筑風格。</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號 上??倳髽?l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上海總會大樓→日軍海軍武官府→國際海員俱樂部→東風飯店→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b></p> <p><b>建成于1864年,曾是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這幢大樓。1971年改為東風飯店。</b></p><p><br></p><p><b>2-3層中部有6根愛奧尼柱式的石柱,頂端各設(shè)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這些在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手里依舊光彩奪目。</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3號 有利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聯(lián)合大樓→有利銀行大樓→上海市民用建筑設(shè)計院→名牌店&餐廳</b></p> <p><b>這是上海市第一幢鋼結(jié)構(gòu)建筑,始于1916年,巴洛克式裝飾,愛奧尼克石柱和塔亭詮釋出新文藝復興風格。</b></p><p><br></p><p><b>曾名“聯(lián)合大樓”,據(jù)說,現(xiàn)在的外灘3號就是當時的外灘4號。</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5號 日清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日清大樓→招商局辦公大樓→上海輪船公司→華夏銀行&商務(wù)樓&高級餐廳</b></p> <p><b>這棟樓人稱“日清大樓”,建于1925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中國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樓,改為招商局辦公大樓。</b></p><p><br></p><p><b>解放后,由上海海運局使用。2006年被改造成高級餐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6號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拍賣行→中國通商銀行大樓→長江輪船公司→名牌店&餐廳</b></p> <p><b>建成于1897年,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筑風格。原來是一家拍賣行,1906年翻建,成為中國通商銀行。</b></p><p><br></p><p><b>當時也是中國人創(chuàng)辦的第一家銀行,直到1956年,這幢大樓交由長江輪船公司使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7號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旗昌洋行→電報大樓→新通商銀行大樓→泰國盤谷銀行</b></p> <p><b>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產(chǎn)業(yè)。解放后,由長江航運管理局使用。</b></p><p><br></p><p><b>20世紀90年代,通過房屋置換,泰國盤谷銀行獲得大樓使用權(quán)。泰國駐上??傤I(lǐng)事館也設(shè)在三樓內(nèi)辦公。</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9號 輪船招商局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旗昌洋行大樓→招商局大樓→名牌店</b></p> <p><b>19世紀遠東最著名的美國資本企業(yè)旗昌洋行,于1846年將總部遷至此地1877年。</b></p><p><br></p><p><b>1901年,輪船招商局重建該樓,后來成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F(xiàn)在又成為夏姿上海旗艦店。</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2號 匯豐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匯豐銀行大樓→市府大樓→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b></p> <p><b>這幢位于外灘12號的龐大建筑,于1923年建成,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筑的最高杰作。</b></p><p><br></p><p><b>1912年,匯豐買下南邊外灘11號和外灘10號的房產(chǎn)。1955年,匯豐撤出上海,大樓歸國有。</b></p><p><br></p><p><b>上海市政府進駐,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簡稱市府大樓。今天是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的總部駐地。</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3號 海關(guān)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江海關(guān)大樓→上海海關(guān)</b></p> <p><b>最早是由中國人造的一座宮銜式房屋,三進樓房正檐翹角,歇山頂,屋面上又有一座小閣。</b></p><p><br></p><p><b>海關(guān)大樓于1893年竣工,1925年重建,終成了現(xiàn)在的建筑。</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4號 上海市總工會</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寶順洋行→德華銀行→交通銀行大樓→上海市總工會</b></p> <p><b>這里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資企業(yè)寶順洋行的產(chǎn)業(yè)。1928年,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此處。</b></p><p><br></p><p><b>1947年,這里被重建為裝飾藝術(shù)運動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是上海外灘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5號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b></p> <p><b>于1902年由華俄道勝銀行出資建成,至1928年,此樓成為中央銀行的所在地。現(xiàn)在這里是上海外匯交易中心。</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6號 臺灣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臺灣銀行大樓→招商銀行上海分行</b></p> <p><b>1924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銀行在上海的辦公大樓。現(xiàn)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使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7號 友邦大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字林大樓(桂林大樓)→友邦大廈</b></p> <p><b>1924年建成。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報》停刊,大樓被接管。</b></p><p><br></p><p><b>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8號 麥加利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麥加利銀行大樓→春江大樓→Bund18</b></p> <p><b>大樓呈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b></p><p><br></p><p><b>1923年由老牌的麥加利銀行又名渣打銀行建造。1955年,麥加利銀行遷出后,由房管局接管這座大樓,改名為春江大樓。</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19號 和平飯店南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中央飯店→匯中飯店→和平飯店南樓→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shù)中心</b></p> <p><b>南樓建于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xiàn)存最早的一個飯店。</b></p><p><br></p><p><b>是仿文藝復興時期的均衡式公寓建筑,外表對稱莊重,現(xiàn)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shù)中心。</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0號 和平飯店北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華懋飯店→和平飯店北樓→上海和平飯店</b></p> <p><b>原名華懋飯店,是外灘最高的建筑物。屬芝加哥學派哥特式建筑,樓高77米,共十二層。</b></p><p><br></p><p><b>飯店位于上海的南京東路和外灘的交叉口,由猶太商人Victor Sassoon構(gòu)思并創(chuàng)建。這棟樓最廣為人知的名字是“沙遜大廈”。</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3號 中國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中國銀行大樓→中國銀行上海分行</b></p> <p><b>建成于1937年,外灘眾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b></p><p><br></p><p><b>1941年,中國銀行大樓成為汪精衛(wèi)偽儲備銀行的營業(yè)場所?,F(xiàn)使用單位為中國銀行上海分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4號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橫濱正金銀行大樓→中央銀行大樓→人民銀行華東區(qū)行→工商銀行上海分行</b></p> <p><b>1945年后,該樓改作中央銀行行址,易名為中央大樓。1949年后又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qū)行辦公樓。</b></p><p><br></p><p><b>1956年上海市紡織工業(yè)局遷入大樓辦公?,F(xiàn)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6號 揚子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揚子大樓→農(nóng)業(yè)銀行上海分行</b></p> <p><b>建成于1920年,因“揚子水火保險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門管,現(xiàn)使用單位為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上海分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7號 怡和洋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怡和洋行大樓→上海市外貿(mào)局→羅斯福公館</b></p> <p><b>現(xiàn)在的大樓由怡和洋行出資翻建,英資怡和洋行曾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洋行。</b></p><p><br></p><p><b>大樓建于1920年,由思九生洋行設(shè)計,建成于1922年,呈復古主義派的建筑風格。</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8號 格林游船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格林郵船大樓→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上海清算所</b></p> <p><b>1868年,德資禪臣洋行購得這塊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樓房。之后,該地被格林郵船公司收購,隨即改建為7層大樓,1922年落成。</b></p><p><br></p><p><b>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遷入該樓。</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29號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東方匯理銀行大樓→東方大樓→光大銀行上海分行</b></p> <p><b>1914年,法資東方匯理銀行在中國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樓。1956年,大樓被房管局接管,改名為東方大樓。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處使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32號 上海半島酒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英國駐滬總領(lǐng)事館→上海政府機關(guān)事務(wù)管理局用房→半島酒店</b></p> <p><b>酒店開業(yè)時間2009年,原址是英國駐滬總領(lǐng)事館花園。上世紀70年代,建造上海友誼商店。</b></p><p><br></p><p><b>2005年,友誼商店搬遷拆除,后建造半島酒店。是外灘60年來唯一的新建筑。在酒店內(nèi)可盡覽外灘、黃浦江、浦東及前英國領(lǐng)事館花園盛景。</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灘33號 英國領(lǐng)事館及領(lǐng)事官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歷史變遷:</b></p><p><br></p><p><b>英國駐滬總領(lǐng)事館及領(lǐng)事官邸→上海政府機關(guān)事務(wù)管理局用房→名牌店&餐廳</b></p> <p><b>中山東一路33號,現(xiàn)一般稱為“外灘源33號”,外灘現(xiàn)存最老的一棟建筑。</b></p><p><br></p><p><b>始建于1849年的英國領(lǐng)事館主樓,在1870年的一場大火中燒毀,并于1872年重建。屋前有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園。</b></p> <p><b>南起延安東路,北抵外白渡橋,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外灘建筑群,它們歷經(jīng)滄桑,見證了上海的屈辱和榮光。</b></p><p><br></p><p><b>隨著上海的解放,漫長的時光最終陶冶成了一種新海派文化。一部百年上海建筑史,讓曾經(jīng)的漁村最終成為一個時尚大都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