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有當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p><p> ——烏申斯基</p> <p>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2020年3月18日,莒南縣6000余名教師在颶風的新教育教室里聽郭老師講《課堂是課程的橫截面——日常課堂的自我提升》。郭老師從課堂與課程的關系、教師常見問題與難點、在課堂上自我提升的方法、如何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輕松突破四個方面進行講述。</p> <p> 朱永新教授說:“<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話,課程則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時,才會有教育的精彩涌現(xiàn)。</i></b>”美國課程學者泰勒等人用三個隱喻說明課程與教學的關系:課程若是建筑圖紙,教學就是具體的施工;課程若是一場球賽的方案,教學就是球賽的過程;課程若是一個樂譜,教學就是作品的演奏。這三個隱喻形象揭示了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渠道和載體,課程目標必須依賴于教學這一載體才能實現(xiàn)。</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課堂走到深處是文化。</i></b>2008年,新教育提煉出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的框架;第二重境界,發(fā)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常瑞霞老師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展示了怎樣在課堂上達到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p> <p> 陶行知先生說:“<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i></b>”郭老師總結了崇尚教參法、崇尚知識法、吸引眼球法、缺乏整體觀四個教師常見的問題與難點。重點介紹了以人為中心的理念轉變法、以學技能為路徑的技能練習法、以練技藝為潔凈的科研提升法、以“不器”為終生追求的技藝融合法,這是教師在課堂上自我提升的主要方法。</p> <p>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教育的藝術是是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唐艷老師關注學生需求,與學生詩歌誦讀、演講、說寫作文、話劇表演、電影鑒賞、對話表演,在豐富的活動中成為用生命做教育的好老師。</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險山不絕行路客,水深也有渡船人。</i></b>新教育追求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由陽光的輕輕照耀,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各得所宜,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通過保證每個學生的幸福,保證每個學生給自己賦予生活意義的自由,來保證民族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前路漫漫,這條路我們且思且行、不斷攀升!<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既“成己”,又“達人”!</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