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了進一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在學校傳播的風險,科學、精準、有序地做好疫情預防控制工作,保障師生安全,做好開學準備。按照《沈陽市教育局關于做好中小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就防控新冠肺炎應急處置開展了一系列工作。</p><p> 3月16日,學校召開了“疫情防控演練工作”領導班子會議。學校高度重視,班子成員共同制定了演練方案、預案。佟校長對本次演練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日常防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并保證演練防護物資充足,以確保演練效果。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詳細的工作職責分工,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沒有漏洞。</p> <p> 3月18日早8:30,學校對部分參加演練的教師進行了培訓。佟校長就本次活動的意義和幾點要求做出指示,梁姣主席布置了各位參加演練教師的職責分工。詳細的解讀了演練的整個流程,確保每一位參加演練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應急演練的流程和科學規(guī)范的處置方法,確保不漏項、不漏人。同時,還對演練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進行了培訓,并科學的劃定演練區(qū)域,確保參加演練的人員的人身安全。</p> <p> 早9點,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正式開始。本次演練分為錯時分流演練、發(fā)熱情況應急處置演練和校園公共衛(wèi)生條件保障演練三部分。</p><p> 一、錯時分流演練。</p><p>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學校將六個年級分為三個時間段入校。入校前要求家長按時將學生送到學校指定入校門口兩側的人行道,家長即可離開,學生有序排隊依次進行體溫檢測。排隊要求兩人之間間隔1米距離,聽從指揮。測溫人員定崗定位,認真檢測。測出有發(fā)熱學生,應急處置組組長電話通知其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通知家長接孩子去醫(yī)院就醫(yī)。</p> <p> 采取錯時就餐,建議學生自帶餐盤,每個班級劃定指定區(qū)域,打好飯后,每個人只能坐在自己班級相對應的區(qū)域,人與人之間相隔超過1米,錯位排列,避免面對面就餐。</p> <p> 錯時分流工作學校還針對上下課、放學進行了詳細安排,保證每個時段都做到人數不集中,進出有秩序,安全有距離,消殺有措施。</p> <p> 二、發(fā)熱情況應急處置演練</p><p> 模擬時段為晨檢時間,學生排隊進教室,班主任老師站在教室門口給學生手上點免洗洗手液,學生回到座位(單人單桌)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教師用測溫槍為學生測溫、登記,發(fā)現一名學生體溫36.6度,經詢問學生與境外回來親屬共同就餐,班主任第一時間在教室門外電話通知學校應急處置組組長。</p> <p> 應急處置組組長立即打電話報告校長啟動應急預案,并通知校醫(yī)李玲吉老師穿戴好全套疫情防護裝備到隔離室等候,通知隔離護送員杜瑩瑩老師穿戴好全套疫情防護裝備到班級將疑似病情學生經專用通道護送到學校隔離室。同時通知宣傳教育組到隔離備用教室等候。</p> <p> 到達隔離室后,由校醫(yī)對疑似病情學生進行體溫復測、詢問并登記身體狀況及接觸史,同時將學生綜合情況報告給應急處置組組長。應急處置組組長向校長進行匯報后校長上報教育局體衛(wèi)藝科,同時班主任老師通知家長接孩子去醫(yī)院就診。隔離護送員耐心陪學生等待家長到校接走就醫(yī)。對學生進行安撫,避免造成心理恐慌或心因性疾病發(fā)生。學生家長到校門口后,保安通知校醫(yī),兩人將學生護送至校門口交給家長帶孩子去醫(yī)院就醫(yī)。</p> <p> 同時應急處置組焦娜老師到教室為剩余師生發(fā)放N95口罩并指導正確佩戴,將師生通過應急通道轉至隔離備用教室,由宣傳教育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安撫情緒、疏導壓力,幫助解除恐懼心理。</p> <p> 待班級學生解除暫時區(qū)域內隔離之后,由應急處置組劉云濤、關鋒兩位老師穿戴全套防護裝備立即對教室的地面、桌面、門把手及空氣進行消毒。并對被隔離人員和與被隔離人員同場所(教室)密切接觸的其余人員轉運通道所在區(qū)域(走廊、樓梯、隔離室至校園門ロ等地區(qū))進行全面專業(yè)消毒。</p> <p> 根據學生就醫(yī)進展情況,應急處置組通過班主任電話通知班級其余學生家長,將孩子接回家中先自行隔離,并提醒家長注意做好防護措施。根據事件進展確認情況,按學校統(tǒng)安排及時通知家長采取隔離措施或到校上課。</p><p> 晨午檢時如教師有發(fā)熱情況自己打電話上報應急處置組,處理方式與學生相同。</p> <p> 三、校園公共衛(wèi)生條件保障演練。</p><p> 放學后對教室、辦公室、食堂、衛(wèi)生間等重點區(qū)域消毒,室內通風。</p> <p> 寧可嚴十分,不可松一毫。通過演練讓我們更好地梳理了應急應對措施,進一步完善學校的預案內容,保證科學性和實操性,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穩(wěn)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