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h3>2020年春節(jié),游覽了日本幾處名勝。</h3> <h3>東京淺草寺,是日本東京都內(nèi)歷史最悠久的寺院,供奉本尊是圣觀音,整體建筑具有顯著的“江戶風(fēng)格”。</h3> <h3>遇到很多小學(xué)生聽長者介紹淺草寺歷史,并認(rèn)真地作筆記。后來才知道日本學(xué)校有春假、秋假,假期的目的是讓學(xué)生游學(xué),或觀察一個主題。多游歷多觀察,比寫作業(yè)有趣多了。</h3> <h3>在淺草寺看到晴空塔</h3> <h3>在日本看見幾次這種像菜又像花的植物,也不知道叫什么,國內(nèi)在西湖也見過。</h3> <h3>明治神宮,供奉明治天皇和皇后,是日本三大神宮之一。日本的宗教主要有佛教,神道教,而神宮就是為神道教所建。</h3> <h3>日本的鳥居,顧名思義,鳥居其上,有點像中國的牌坊。但橫梁邊緣上挑,顯得既肅穆又靈動。</h3><h3>鳥居置于神社和寺廟的入口之前,寓意是神域和世俗的分界 。一旦跨入氣氛即顯得安靜而肅穆給人敬畏感。<br></h3> <h3>正好遇到新人結(jié)婚,后來聽導(dǎo)游小張介紹,日本的神宮管婚嫁,寺廟管生死,所以會看到新人在神宮辦婚禮,而很多普通民眾會葬在寺廟。</h3> <h3>明治神宮入口附近陳列大量酒壇,大多書寫中文</h3> <h3>東京塔官方名稱為日本電波塔,是一座是以巴黎埃菲爾鐵塔為范本而建造的紅白色鐵塔。1958年建成,高332.6米,比埃菲爾鐵塔高出13米,東京的標(biāo)志之一。</h3><h3>一樓看到東京塔模型</h3> <h3>塔內(nèi)特意建了幾塊透明玻璃,方便俯視地面。</h3> <h3>塔內(nèi)看到東京景色</h3> <h3>東京塔亮燈后通常為橘色,當(dāng)天為了慶祝中國除夕,點亮中國紅,有大量民眾拍照留念。</h3> <h3><h3>入住的東京東方21世紀(jì)酒店外圍</h3></h3> <h3>大堂內(nèi)透明鋼琴</h3> <h3>20面的球體音響</h3> <h3>在酒店能看到東京晴空塔,也稱為新東京鐵塔,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墨田區(qū)的電波塔。于2012年2月29日竣工。</h3><h3>其高度為634.0米,于2011年11月17日獲得吉尼斯世界紀(jì)錄認(rèn)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也是目前世界第二高的建筑物,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h3> <h3>第三天游覽富士山,才知道富士山是私有財產(chǎn),具體說來八合目以上,即山頂部分屬于淺間神社,八合目以下才是國有土地。</h3> <h3><h3>當(dāng)天從河口湖乘纜車上山頂觀賞富士山,但大霧彌漫,什么都看不到。</h3></h3><h3>為了彌補(bǔ)遺憾,貼一張網(wǎng)友的圖</h3> <h3>離開河口湖,到忍八海,就是八個清澈的水塘。</h3> <h3>忍八海附近的天鵝湖</h3> <h3>有野鴨、鴛鴦</h3> <h3>搭乘新干線到京都,600多公里,800多人民幣</h3> <h3>一直喜歡竹林的靈秀俊逸幽靜,所以對嵯峨野竹林心心念念,到京都第二天就去嵯峨野所在的嵐山。</h3> <h3>嵐山渡月橋</h3> <h3>嵯峨野竹林,《臥虎藏龍》拍攝地之一</h3> <h3>雖然冬天,也是游人眾多</h3> <h3>竹林內(nèi)有《源氏物語》舊址</h3> <h3>竹林附近的民居</h3> <p>京都民居</p> <h3>京都街頭和服店</h3> <h3>在京都的第三天,游覽金閣寺,原稱鹿苑寺是1397年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將軍作為別墅而修建的,因外面包有金箔,故又名金閣寺。在之后的應(yīng)仁之亂中,鹿苑寺境內(nèi)大部分的建筑物都遭到焚毀,只有主建物舍利殿得幸免,成為北山文化唯一的建筑遺址。</h3><h3>然而很不幸的,在昭和25年(1950年)時,舍利殿因為一名21歲的見習(xí)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而完全燒毀,連放在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同化為灰燼,于昭和30年(1955年)重建。</h3><h3>而足利義滿將軍就是我們熟悉的《聰明的一休》里將軍的原型。只是一休當(dāng)時快20歲了并不是小孩,足利義滿將軍當(dāng)時70多歲的老人,并不是中年人。足利義滿作為室町幕府最盛期的締造者,權(quán)傾一時,位極人臣,日本人因其不尊皇室,認(rèn)為其大逆不道,一休就是其中一位。足利義滿多次想殺一休,被一休機(jī)智化解。后足利義滿將一休囚禁于鹿苑寺7年,在一休答應(yīng)再不反對足利義滿,再不過問政治的情況下才將其釋放。</h3> <h3>金閣寺的門票,所見過最特別的門票。</h3> <h3>鳳凰是日本皇家才能使用,而金閣寺頂端站立的鳳凰,足以表明足利義滿的大膽和野心。</h3> <h3>金閣寺的宣傳照片,冬日美景</h3> <h3>三層原來是供奉佛骨舍利</h3> <h3>伏見稻荷大社建于8世紀(jì),主要是供奉諸位稻荷神,是保佑生意興隆,五谷豐登的神明。伏見稻荷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國3萬余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也是京都市內(nèi)最古老的神社之一。</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本殿與鳥居都是紅色的,代表萬物豐收秋天的色彩。</span>其“千本鳥居”長廊是《藝伎回憶錄》拍攝地之一。</h3> <h3>每個鳥居都是企業(yè)、財團(tuán)出資修建。上面記錄企業(yè)、財團(tuán)信息,他們的總裁,建造時間,基本是中文書寫。</h3><h3>游人如織,沒法拍到空曠的鳥居長廊,此處盜用旅行社圖片</h3> <h3>很喜歡這種造型的燈座</h3> <h3>奈良東大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至今1200多年歷史。東大寺是日本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又稱大華嚴(yán)寺,另外有西大寺。</h3><h3>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h3> <h3>殿內(nèi)景觀</h3> <h3>東大寺門前野生小鹿</h3> <h3>最后的行程是大阪。大阪城由日本戰(zhàn)國時代赫赫有名的豐臣秀吉所建,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央?yún)^(qū)的大阪城公園內(nèi)。城內(nèi)主體建筑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h3><h3>貧苦出身的豐臣秀吉憑借自身的智商情商,從織田信長的提鞋人,一步步成為織田信長的接班人,稱霸一方,直到去世后,他的家臣德川家康才趁機(jī)奪權(quán)。</h3> <h3>天守閣看到的大阪城景象</h3> <h3>在天守閣前方,有個特殊的建筑</h3><h3>EXPO'70 時空膠囊</h3> <h3>1970年在大阪舉行的日本世博會期間, 為紀(jì)念以“人類的進(jìn)步與和諧”的主題,由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聯(lián)合制作了內(nèi)容相同的兩個時代文物密藏容器,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協(xié)助下,選取了2098件20世紀(jì)的文化財產(chǎn),密封在此特制的容器內(nèi),埋入了此處地下15米深處。</h3><h3>在這個分為上下兩層的“時空膠囊”中,“時間艙1號”被放在最底層,安靜的等待6970年的到來?!皶r間艙2號”則千禧年到來時進(jìn)行了第一次開啟,此后每隔100年將開啟一次,以此見證人類文明的發(fā)展。2000年3月15日,“時間艙2號”被取出,同年4月,開封并從里面拿出來被收藏的種子進(jìn)行栽種試驗,如今種子早已開花結(jié)果。2000年10月26日,“時間艙2號”被再一次恢復(fù)真空狀態(tài),放入地下封存,重回“時間膠囊”的懷抱,靜候下一個世紀(jì)的到來。</h3> <h3>在天守閣旁有個明顯與周邊建筑風(fēng)格不同的樓是二戰(zhàn)日本戰(zhàn)敗后,美軍入駐此樓,作為司令部,如今這座建筑已成為公園配套設(shè)施,里面有紀(jì)念品店、餐廳和咖啡廳。</h3> <h3>出了天守閣就能看到NHK電視臺大阪分部</h3> <h3>大阪新世界,遠(yuǎn)處是大阪標(biāo)記之一 通天閣</h3> <h3>通天閣內(nèi)一景</h3> <h3>新世界街頭水井蓋都是天守閣造型。</h3> <h3>大阪是章魚小丸子原產(chǎn)地</h3> <h3>行程結(jié)束從大阪機(jī)場乘機(jī)回國</h3> <p class="ql-block">游覽了日本幾大城市,都是干凈整潔,街上卻無垃圾桶也無垃圾,垃圾分類嚴(yán)格。</p><p class="ql-block">在東京遇到的上班族比較多,男士基本是西裝配大衣,女士基本是套裙配大衣,顏色都是素色,顯得職業(yè)又得體。</p><p class="ql-block">而在京都和大阪,人們穿著相對休閑很多,人也悠閑許多。</p><p class="ql-block">京都作為千年古都,寺廟、古跡特別多,時時散發(fā)了濃厚的古韻。</p><p class="ql-block">大阪,作為日本廚房,美食特別多,商業(yè)氛圍很濃厚。</p><p class="ql-block">從公共設(shè)施到日常用品,很多都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細(xì)致周到的設(shè)計。比如公交車停靠后會向內(nèi)側(cè)稍做傾斜,方便乘客上下。</p><p class="ql-block">而日本自然景觀,相較于國內(nèi)的磅礴大氣,顯得袖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