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孤僻型人格的成因及應(yīng)對策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豐南二中 鄭素娟</p><p><br></p><p> 很多青少年,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經(jīng)歷一個與孤僻型人格極為相似的性格發(fā)展階段:懷疑自己的價值,難為情,羞澀內(nèi)向,動不動就臉紅,最害怕的是成為別人的笑柄或讓自己感到尷尬。他們不參加小團伙,也不愿意參加任何聚會,而更愿意跟相識已久的老友互訴衷腸。面對這樣的孩子,有些家長往往會感到很困惑,甚至感到不知如何與孩子交流更合適。其實,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充滿疑惑和混亂的階段,它往往是人格發(fā)展的必經(jīng)階段,對此不必大驚小怪。隨著個體成長中成功經(jīng)驗的增加,被別人認可和接受的感覺會增強,這些少男少女的自信心也會提高,進而從過去羞澀內(nèi)向的少年蛻變成神采飛揚、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小大人。</p> <p> 但是,有的孩子就沒有那么幸運地完成幸福的蛻變。下面我們就先來聽一聽我的來訪者小逸(化名)的故事。</p><p> 小逸是一位長相清秀、說話輕聲細語、走路輕飄飄的十四歲女孩。她是這樣介紹自己的:</p><p> 我從記事起就一直覺得自己羞澀膽怯,比別人矮一截。我是獨生女,我的爸媽在43歲時生的我,可謂老來得子。我出生后一直和媽媽、姥姥、姥爺在姥姥家居住。爸爸是一位跑長途的卡車司機,平時我很少看到他,直到我十歲時,隨著姥姥、姥爺相繼過世,媽媽帶著我回到了爸爸的住所,我們一家三口才算團圓了。爸爸和媽媽在一起生活后經(jīng)常吵架。當(dāng)他們吵架激烈時,我躲在一旁不敢出聲,嚇得渾身哆嗦不止。到現(xiàn)在,我還很怕爸爸。當(dāng)爸爸臉色不好看時,我不敢和爸爸說話,立刻躲得遠遠的。聽媽媽說,我上幼兒園時很乖,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玩兒。曾經(jīng)兩次因為不敢告訴老師我要大便,而把大便拉在褲子里。上小學(xué)后,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還可以(據(jù)小逸的媽媽介紹,小逸在小學(xué)時的成績沒有低于年級前十名的時候),在班里有兩個要好的朋友,但是因為上下學(xué)都有媽媽接送,所以我和兩個朋友交流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后來我們上了不同的初中。進入初中后,我感受不到結(jié)交新朋友的渴望,同時靈魂無處安放的空虛感、恐懼感越來越明顯,以至于到八年級時我不得不休學(xué)在家療養(yǎng),并接受心理疏導(dǎo)。</p> 在這個故事中,小逸對所有可能令自己遭到拒絕或陷入尷尬的情景具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感,如怕老師拒絕幫助她而不敢告訴老師自己排大便的需求;小學(xué)有兩個要好的同班朋友,但是她從沒有去過朋友家,也從沒有邀請朋友來自己家玩兒,可以說,令她感到痛苦的是一種對被拒絕的過度敏感。為了消除遭到拒絕的風(fēng)險,小逸在小學(xué)六年中,除了上學(xué),更多的時間就是和媽媽、姥姥、姥爺在一起,從而避免一切存在風(fēng)險的情境出現(xiàn)。這種面對失敗和拒絕的過度恐懼感,令她尤為偏愛自己確定可以掌控的情境,如她不會冒險和爸爸發(fā)生沖突,當(dāng)爸爸臉色不好看時,她不敢和爸爸說話,爸爸、媽媽吵架,她被嚇得渾身哆嗦,而不是大聲哭鬧或跑出家門躲避。這一切都顯示出,小逸具有了孤僻型人格的特點。 具體地說,孤僻型人格的人有如下特點:<br> 一是過分敏感。特別害怕遭到別人的批評和嘲笑,害怕自己鬧笑話。<br> 二是盡量躲避與人交往。只要無法確定對方懷有無條件的好意,就會避免與對方建立關(guān)系。<br> 三是懼怕尷尬。避免可能令自己受到傷害或感到尷尬的所有情境,如主動結(jié)識陌生人、追求一段親密關(guān)系等。<br> 四是自我貶低。自我評價低,經(jīng)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并貶低自己的成功,認為處處矮人一截。<br> 五是過分謙遜。因為害怕失敗,而始終保持謙遜、退讓的態(tài)度,不敢挑戰(zhàn)困難或新的工作,或安心于大材小用的工作。<br> 那么,這種孤僻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呢?<br> 概括起來有如下原因:<br> 1、幼童時期經(jīng)歷的重現(xiàn)。研究結(jié)果表明,人在三到六個月幼童時期,對新鮮事物的焦慮敏感會在成年時期再次出現(xiàn)。<br> 2、遺傳因素的影響。遺傳因素對孤僻型人格的形成或多或少的有些影響。據(jù)小逸的媽媽介紹,小逸的姥姥性格就非常敏感多疑。<br> 3、后天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從小逸的成長過程看,以下四種因素對小逸孤僻型人格的形成有著必然的影響:一是過度寵愛。小逸的爸爸、媽媽老來得子,自然對小逸寵愛有加,再加上小逸從小就和媽媽、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凡是需要小逸去嘗試、去探索的行為都被姥姥、姥爺和媽媽包辦了。正是因為這種寵愛,剝奪和阻礙了小逸獨立探索新鮮事物和與人交往的諸多機會。所以,小逸在幼兒園很乖,但更多的時候是她自己一個人玩兒。二是父愛缺失。小逸的爸爸常年出車在外,即便回家,也不愿意去丈人家居住。小逸承認,她是在爸爸缺失、媽媽焦慮的環(huán)境中度過的童年。三是姥姥、姥爺年邁多病,過早地激發(fā)起小逸對生命脆弱的恐懼。四是家庭內(nèi)部的交流環(huán)境。在小逸的記憶中,爸爸媽媽吵架是家常便飯。這讓小逸產(chǎn)生了極度的不安全感和害怕被父母拋棄的感覺,進而感到自己處處低人一等,處處不如人。 <br> 通過小逸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小逸是屬于沒有經(jīng)歷過那種幸福蛻變的少年。即使在剛剛和我接觸的那個時候,她還依然對自己充滿懷疑,并不惜一切代價地尋找著安全感,依然是說話輕輕,走路輕輕,走路時緊緊貼在媽媽身上,緊緊地拽著媽媽的手,好像媽媽隨時會把她丟掉似的。<br> <p> 孤僻型人格的弱點不言而喻,那么,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該如何幫助具有孤僻型人格特點的人完善人格結(jié)構(gòu)呢?</p><p> 根據(jù)我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家長或老師在與具有孤僻型人格特點的人進行交往時,應(yīng)該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dǎo),可以參考如下做法:</p><p> 1、給孤僻型人格者提出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目標的建議</p><p> 孤僻型人格總是感覺低人一等,害怕遭到他人的拒絕和恥笑。其實,這種狀況是可以改變的。在臨床實踐中,比較有價值的辦法就是系統(tǒng)脫敏法,也就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當(dāng)事人面對自己害怕的情形,讓他們意識到事情的實際情況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p><p> 我和小逸經(jīng)過初始會談后,確定了我們的咨詢目標,就是盡快地返回課堂,能夠和其他同學(xué)一樣在校學(xué)習(xí),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活動。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和小逸確定的小目標之一就是自己走出家門,樹立起融入社會的勇氣。在我的鼓勵下,小逸從一開始由母親陪同逛大超市,逛世園會,參加短途旅游,到后來能夠獨自一個人去逛大超市,逛世園會,并且能夠停下來,當(dāng)著很多游人的面,擁抱一棵她認為屬于她的那棵樹,讓人更欣慰的是她獨自一人隨團去北京歡樂谷游玩,竟然還結(jié)交了兩位比她大一些的小姐姐做朋友。</p><p> 小逸自信心的成長在于她能夠逐步戰(zhàn)勝她所能承受的一個一個小的壓力,進而完成了自己定制的一個一個小的目標,隨著小目標的逐步完成,漸漸地她建立起了更多的自信,從而進入下一個目標的實施。在此,毋容置疑,小逸的成長是值得肯定的。</p> 2、讓孤僻型人格者知道我們對他的看法很在意<br> 孤僻型人格者總是認為自己的想法沒有多大價值,而且他甚至?xí)J為,他反駁了你,你必然會對他采取拒絕的態(tài)度。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讓他明白,我們想要的就是他的看(想)法,而不是他對我們的附和。通過這種方法來破除他那種想當(dāng)然的想法。當(dāng)然,這么做的前提是我們與孤僻型人格者已經(jīng)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他對我們產(chǎn)生了信任之后,才會向我們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一旦他意識到我們的真誠,意識到我們對他的看(想)法很在意,他就會慢慢地鼓起勇氣,在我們的幫助下重建自信。小逸的媽媽曾多次對我說:”孩子說‘我說的話只有鄭老師能夠聽的懂,非常愿意和鄭老師說心里話’,她非常喜歡鄭老師”。<br> 3、讓孤僻型人格者知道我們可以接受不同的觀點<br> 孤僻型人格者會認為,被人反駁會導(dǎo)致自己顏面盡失,落人笑柄。如果我們一聽到孤僻型人格者對我們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們就予以反駁,他可能會更加恐懼,并愈發(fā)堅定沉默是金的信念。所以不要總是在聽到孤僻型人格者的意見后就立即反駁他,而是要向他表示他的看(想)法很重要,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對我們感興趣的一些觀點還要表示贊同。<br> 比如,小逸從小學(xué)六年級開始就喜歡歌星李玉剛,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李玉剛就是她最親、最愛的爸爸,她是為李玉剛而活著的。她每天聽李玉剛的歌,搜集有關(guān)李玉剛的一切資料和信息。在一次訪談中她告訴我,她非常想親眼見一見李玉剛,并且當(dāng)面叫他一聲爸爸,并且說,她的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以至于最近好幾天也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有時候這個想法折磨的她在家里大哭大鬧。我聽完她的敘述后,首先肯定了她喜歡李玉剛并且把李玉剛當(dāng)成爸爸的這種感覺,對她身心發(fā)展的有益之處,然后,陪著她探索把李玉剛當(dāng)成最親最愛的爸爸的原因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小逸意識到:她喜歡李玉剛、把李玉剛當(dāng)成最親最愛的爸爸來愛是對她的生身爸爸對她的粗暴和忽略的補償。最后,為了緩解小逸渴望親眼見到李玉剛的情緒,并把投注到李玉剛身上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轉(zhuǎn)移到小逸的親生爸爸的身上——她的爸爸仍然健在,且現(xiàn)在特別疼愛小逸。我通過意象對話治療技術(shù),給小逸從潛意識上做了偶像崇拜的治療。當(dāng)我把小逸從催眠中喚醒后,小逸長出了一口氣,由衷地說:“其實我的親生爸爸對我還是很好的,如果我用李玉剛代替我的親生爸爸,這真是有點鏡中花水中月之嫌啊”。我對小逸喜歡李玉剛的想法并沒有作出批評,反而向她說明青少年有明星崇拜是正常現(xiàn)象,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長,這是大人們能夠包容的。<br> 在我和小逸的互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要反駁孤僻型人格者的觀點,也要講究策略:我們應(yīng)該首先感謝她向我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解釋我們?yōu)槭裁床煌馑目捶?,但是切記不要貶低她的看法。<br> <p> 4、如果要對孤僻型人格者的某些行為進行批評,首先要稱贊她一番,然后再指出她的某個行為的不妥。</p><p> 和所有人一樣,孤僻型人格者也會犯錯誤,而且他們的某些行為還可能會惹怒我們。所以我們對他們的錯誤不能無動于衷,更不能熟視無睹,我們必須要指出他們的錯處。因為,拒絕批評就等于剝奪了對方取得進步的機會。但是,因為孤僻型人格者對批評異常敏感,所以我們在批評他的同時應(yīng)該讓他明白:</p><p> 第一、我們批評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的某些行為;</p><p> 第二、我們對他的批評并不妨礙我們在其他情況下對他的欣賞; </p><p> 第三、我們理解他的想法。</p><p> 有一次,小逸和她的媽媽一起去北京參觀“玉空間”,但是由于從網(wǎng)上搜集到的關(guān)于“玉空間”的信息不多,所以,當(dāng)她們到那里后才發(fā)現(xiàn)“玉空間”沒有開放。小逸的媽媽向“玉空間”隔壁的老板打聽“玉空間”開放的信息,老板說“玉空間”關(guān)閉很長時間了,并且埋怨她們來之前沒有做好旅游攻略。小逸聽到、看到這些后,扭頭便往遠處的馬路上跑。當(dāng)時她羞愧地想恨不得讓馬路上的汽車把自己撞死。小逸的媽媽非常害怕,追上來,抱著她,不讓她跑。后來,小逸又吵又鬧,還逼著她媽媽扇自己的耳光。小逸的媽媽沒有辦法,給我打通了電話,在我的勸說下,小逸才和媽媽一起回到了唐山。</p><p> 之后,我們針對“玉空間”之行在我的工作室有一次訪談。我首先肯定了她們娘倆只身勇闖“玉空間”的膽量和魄力,然后我們討論了事情發(fā)生之時的情緒體驗。最后,針對小逸想讓馬路上的汽車撞死自己的想法和小逸羞辱媽媽的行為提出批評和建議,小逸都欣然地接受了。有我對她們勇闖“玉空間”行為的肯定及我對她當(dāng)時情緒狀態(tài)的理解,小逸并沒有感到我對她的批評是無法接受的,同時她也明白了我對她的批評不等于我對她這個人的拒絕。</p><p> 和孤僻型人格者打交道,我們可以想象成自己面對的是一個說中文的外國人,這樣我們就不會在他出現(xiàn)語法錯誤的時候,對他橫加指責(zé)或冷嘲熱諷。相反,我們要表現(xiàn)出很欣賞他努力說中文的良好愿望,這并不會妨礙我們時不時地糾正他的錯誤。</p> 5、要用始終如一的支持,讓孤僻型人格者安心<br>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清楚了,孤僻型人格者比其他人更需要安心的感覺,這樣他們才能夠取得進步。然而,最能讓人安心的就是雖然做錯了事情,但別人依然會欣賞我們原本的樣子。<br> 從我三十四年的從教經(jīng)歷看,我身邊的許多老師就有這樣的品質(zhì)。他們能夠讓學(xué)生感覺到:無論成績?nèi)绾危灰麄儾环艞壊⒏冻雠?,老師都會一如既往地尊重和欣賞他們。正是在這樣的一種令人心安的氛圍中,學(xué)生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行為。<br> 6、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br> 從孤僻型人格形成的原因看,不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是這種人格形成的后天因素,這從小逸孤僻型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很容易看出來。<br> 有一句話說的好:問題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個存在著問題的家庭?,F(xiàn)在,溺愛,幾乎成了所有家庭面臨的問題,而不和諧的夫妻關(guān)系,看似對孩子沒有影響,只不過因為時間短暫,問題在孩子身上還沒有顯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早晚會爆發(fā)出來的。所以,構(gòu)建和諧的夫妻關(guān)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我對每一位來訪者家長都提出來的必要條件。<br> 從小逸的個案看,她的父母為孩子良好人格的重建付出了諸多的努力,正是有了夫妻關(guān)系的改善,才有了正常的父女關(guān)系、母女關(guān)系,只有這樣正常的家庭環(huán)境,才會有身心健康的兒女。所以,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父母。 <br> <p> 令人欣慰的是,小逸現(xiàn)在已經(jīng)返回校園,重新回到了老師和同學(xué)們中間。據(jù)小逸的父母反饋,小逸現(xiàn)在正讀八年級,每天上學(xué)主動積極,學(xué)習(xí)成績偏中等,還有好幾個知心的朋友和她一起上學(xué)、放學(xué),有時還能在微信中和同學(xué)們研討作業(yè)。</p><p> 通過小逸成功改變的事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孤僻型人格者有改變的意愿,借助合適的應(yīng)對方法及父母的積極配合,完全能夠幫助他們在人格重建中取得積極的進步。</p> <p>(畫面人物與文章內(nèi)容無關(guān) 本文攝影 肖澤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