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步行到延安一一懷念父親

亮晶晶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父親盧昭,出生在云南省華寧縣青龍鎮(zhèn)鳳陽村。鳳陽村是一個地處半山腰,交通極不方便的窮山村。盧家祖上有些土地,雖以務(wù)農(nóng)為生,在當?shù)匾菜阋髮嵏蛔?。在父親出生后,家中災禍連連,先是遭遇火災燒毀了房屋,又遇田產(chǎn)糾紛,接連不斷的官司,耗去大量的精力和錢財,家境漸衰。祖父年幼時受啟蒙讀過四經(jīng),有些舊學底子,初識孔孟儒道。祖母明事理且賢淑厚道。父親是家中獨子,祖父母盼兒讀書成才,興家立業(yè)。他們常年節(jié)衣縮食,不惜借貸籌錢,把父親從小就送到鎮(zhèn)上讀私塾初小,又送到百里外的縣城讀高小,再讓他到離家千里之遙的省城昆明上中學。</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春季,父親考入云南省立昆華高級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校。來到省城為父親的生活開辟了新天地,成為他人生軌跡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在這里父親看到了許多進步的書籍報刊雜志,接觸到有進步思想的青年志士。特別是他班上有位同學的哥哥是云南日報的記者,經(jīng)常到學生寢室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在同學們中引起強烈的共鳴。跟共產(chǎn)黨走,到延安去抗日救國的念頭在父親心中漸漸萌生。但是到延安路途遙遠,需要多少路費?家里人知道了怎么辦?延安不接納我們怎么辦……經(jīng)過多次商議,終于和一個名叫于世銓的同學達成一致意見,他們下定決心一起步行到延安。1938年4月的一天,兩人利用幫廚外出買菜的機會逃離學校,懷揣微薄的盤纏上路了,向著延安的方向前進,前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貧窮落后,民不聊生,軍閥割據(jù),戰(zhàn)火紛飛,沒有什么公路,基本上都是騾馬道和小路,要從云南走到延安,其艱難狀況可想而知。父親他們兩人一路上與肩挑背扛的苦力伴行,走的是亂石嶙峋的崎嶇山路,腳掌打起了血泡,吃的是粗茶淡飯,有一頓沒一頓,住的是破爛雞毛店,漏風飄雨,吃苦受累不言而喻。但最危險的是躲避抓壯丁。那時川北陝南駐有國民黨軍隊,天天到處抓兵,路過那一帶的青年人都很難幸免,父親他們兩人適齡男性,正是抓捕的對象,更是一路險象環(huán)生,多虧善良熱心的老鄉(xiāng)們幫助,才得以虎口脫險。其中最驚險的一次,在進入陜西寧強縣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父親他們兩人已經(jīng)走了120多里,天色已晚,加之實在又累又餓,剛走進一家雞毛店,國民黨兵就來了,盤問一陣后,衛(wèi)兵向班長報告說抓到兩個年輕人,怎么辦?,班長說連長在打麻將,等一會兒才處理。父親兩人裝可憐求饒,說“我們已經(jīng)跑不動了,就住在這里,你們可以隨時來抓”,漸漸天黑,下起了大雨,店老板偷偷領(lǐng)著他們溜出后門,走玉米地,從羊腸小道離開鎮(zhèn)子,將他們帶到安全路口,讓他們趕緊走。那天也許是連長的麻將打高興了,忘記了這個茬,夜黑雨大也幫了大忙。父親回憶這些歷險記時,感嘆到“吉人自有天相”,“老百姓真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5月下旬,父親他們兩人到達成都。在成都通過同學找朋友,朋友托熟人,終于找到東大街一個雜貨店老板,由他給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任林伯渠同志寫了一封介紹信。拿著介紹信如獲至寶,兩人繼續(xù)前行,經(jīng)廣元、寶雞等地,歷盡千辛萬苦,七月初到達西安。在西安七賢莊一號,找到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交上介紹信。負責接待的同志詢問了一些有關(guān)抗日救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面的問題,父親他們兩人一一作答,算是面試合格。但當時日本飛機經(jīng)常轟炸延安,在延安的機關(guān)學校都已疏散到鄉(xiāng)下了。不能進延安,只能到陜北公學關(guān)中分校學習。父親兩人加上分別從廣東、山西和山東來的三位同學共五人組成一隊,從西安出發(fā)經(jīng)咸陽向西北方向走了六天,到達旬邑縣職田鎮(zhèn)看花宮,正式成為一名陜北公學的學員。到校報道第四天,學校召開抗戰(zhàn)周年紀念大會,在會上校政治部主任向全校同學介紹說,“有兩位學員從云南步行五千多里路,歷時三個多月,來到陜公學習,”這時父親和于世佺兩人在同學們的簇擁下站起來,一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和欽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陝北公學于1937年7月在延安成立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直接領(lǐng)導創(chuàng)辦的一所革命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等幾所現(xiàn)代高校的前身,建校的宗旨是為抗日戰(zhàn)爭、民族解放戰(zhàn)爭、建立新中國培養(yǎng)干部。在學校學習生活很緊張也很豐富,上午四小時上大課,有六七百人,主要進行革命理論教育,講述民眾運動,游擊戰(zhàn)術(shù),革命歷史等,下午分班討論,還有很多生產(chǎn)勞動和體育活動,同學們學習熱情很高。父親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這些理論知識對他既陌生又新奇,每天如饑似渴地認真學習,討論時極積發(fā)言,因表現(xiàn)突出,在校學習兩個月時,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個月的學習很快結(jié)束了,陜北公學召開畢業(yè)典禮。12月的陜西天寒地凍,那天大雪紛飛,幾千名同學在雪地里站了兩個多小時,傾聽成仿吾校長的講話,他號召和動員同學們到敵人后方去,組織群眾,擴大抗日武裝力量,校長的話語讓同學們?nèi)呵榧ぐ?,精神飽滿,紛紛報名參軍入伍,整裝待發(fā),準備大顯身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但是在報名參軍入伍的問題上父親的思想產(chǎn)生了激烈的斗爭,原因是在昆明讀書時參加過軍訓,在三個月的操練中,國民黨軍隊不把學生當人看待,隨意打罵,幾乎天天挨打,學生們對舊軍隊十分憎恨。在軍訓結(jié)束時,父親在軍營門口舉手發(fā)誓永不當兵……父親把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與困惑向區(qū)隊長和盤托出,隊長聽了哈哈大笑道,“那是反動軍閥的隊伍,怎能和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人民軍隊混為一談。當前民族危亡,國難當頭,共產(chǎn)黨員更應該拿起武器,極積參加抗戰(zhàn)。”隊長的一席話,解開了父親心中的疙瘩。就在那一刻,我的父親,一個青年學生完成了向革命軍人華麗而莊嚴的轉(zhuǎn)身。</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穿上軍裝,父親又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經(jīng)過半年的軍事培訓,于1939年6月畢業(yè),分配到八路軍115師344旅。從此馳騁疆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及抗美援朝,歷經(jīng)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戰(zhàn)疫。回望崢嶸歲月,父親始終不辱使命,肩負重任,英勇奮戰(zhàn),屢建功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的一生平凡而又富傳奇,他為人正直友善,做事坦蕩磊落,作風儉樸廉潔,這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yōu)秀品質(zhì),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是父親誕辰一百周年暨逝世十周年的特殊日子,謹以此文懷念父親,寄托哀思。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蒼天有盡,思念無絕,敬愛的父親安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女兒 盧晶晶 二零一九年十月于成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