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第一批志愿者</b>
徐海玲
海闊隨魚躍,鈴清任耳聞。
逆行來武漢,愿著白衣裙。
王娜梅
自知何處笛,吹作《落梅》聲。
何懼江城險,敢于來逆行。
陳來秀
本來多秀色,終竟做英雄。
別卻家鄉(xiāng)去,丹心兩處同。
席春賢
逢春有生氣,報國任賢勞。
君乃九州士,縱然添一毛。
趙德仁
丹心耀德輝,妙手施仁術(shù)。
果敢赴江城,一同除惡疾。
曹薈涓
既能秀叢薈,亦可做微涓。
何懼江城險,逆行沖向前。
張娟娟
武威和武漢,兩地共娟娟。
九州同命運,生死亦相連。
褚曉霞
山河倚春曉,天地燦明霞。
攜手赴武漢,九州如一家。
韓雪萍
暖樹翻寒雪,香花襯綠萍。
揚帆向江漢,破浪不曾停。
<b>第二批志愿者</b>
劉華
華夏好兒女,江城佳景光。
逢春疫情襲,志愿赴疆場。
蘇永春
花光明晝永,春色奉時新。
犧牲更何懼,我乃白衣人。
李國瑾
應(yīng)須愛國家,寧肯成瑜瑾
武漢疫魔侵,奮然齊上陣。
李曉玲
難得啼鶯曉,恰如聞玉玲。
乘風一帆舉,破浪向江亭。
辛君殿
高節(jié)生君子,虛心向殿春。
受得今朝苦,換來明日新。
張水梅
曠望春水色,清聽《落梅》聲。
何曾畏生死,果敢向江城。
孫屹程
屹然若林立,奮勇跨危程。
不失白衣志,永留天使情。
閆登蘭
人間獨登覽,天下正春蘭。
添我一分力,換來荊楚安。
來積婷
平生常積慶,今日更娉婷。
英氣出巾幗,壯心從未停。
<b>第三批志愿者</b>
楊國泉
胸懷家國事,耳聽玉泉聲。
荊楚千重秀,留吾一片情。
陳巖
大漠塞關(guān)外,一巖云漢中。
白衣何壯氣,天使亦英雄。
張文慶
已然文錦秀,難得慶云浮。
春綠漢陽樹,情留黃鶴樓。
駱春梅
好風拂春影,玉雪抱梅枝。
江城新五月,有待凱旋時。
王麗
人間春日麗,天下一朝新。
敢冒江城去,難分兩地親。
陳善穎
履善平生事,至今何穎然。
臨危不甘后,遇險敢朝前。
<b>第四批志愿者</b>
陳斌
春色何斌駁,丹心亦粲然。
危時不甘后,險處敢當先。
<b>第五批志愿者</b>
王毅
前路有艱險,毅然還向前。
忠心報家國,揮汗灑江天。
張花花
萬樹春風色,滿園桃李花。
誰當爭涉水,我亦敢披沙。
馮春蘭
滿枝著春色,一樹浴蘭芳。
情寄荊楚地,與同江水長。
盧翠玲
春生青翠色,鶯囀玉玲瓏。
九域皆兄弟,愛心無不同。
張琳
何處得知音,而今識玉琳。
誰將傾碧血,我亦寄丹心。
王文杰
人間獨文亮,我也一豪杰。
了卻江城事,況乎生死別。
尚興平
人間多興味,笑傲寄平生。
何惜關(guān)山別,南征不為名。
李琴
獨憐在桃李,相憶自鳴琴。
家國應(yīng)須報,始終存壯心。
劉淑琴
生就自靈淑,撫來唯雅琴。
去時挑重擔,歸后報佳音。
張玉琴
何處昆山玉,誰家綠綺琴。
于今思報國,我自獻丹心。
段雪燕
弄影舞雪絮,逐風飛燕兒。
愛心無不與,此去更添誰。
張蕾
張弦撫玉琴,破蕾綻春心。
此去滿腔意,何須涕濕襟。
辛曉玲
對景正春曉,聽鶯如玉玲。
愛心今在此,志愿下江亭。
劉云芳
至今云夢里,往昔歲芳中。
我也一巾幗,渾然膽氣雄。
張虹
彎弓張有力,壯氣貫如虹。
國難當頭事,人間共寸衷。
何新
韶光自何處,轉(zhuǎn)頭花色新。
白衣施妙手,武漢待回春。
袁祥
門閉袁安臥,天明祥氣浮。
人皆掛帆去,我亦逐江流。
宣昊
宣喚奔武漢,壯心馳昊天。
人間多大愛,大寫愛心篇。
<b>第六批志愿者</b>
周河
示我周行里,山河出入中。
江城今有難,欲去自從容。
蔡武
并非蔡家事,卻是武威人。
敢赴荊楚地,愿為除疫身。
劉懷剛
長存滿懷志,不失一生剛。
直把疫魔滅,凱旋歸故鄉(xiāng)。
吉秀萍
人間多秀色,天下一江萍。
乘得白云去,敢梳黃鶴翎。
程水云
帆力推碧水,櫓聲驚白云。
幾多天使意,我也有三分。<br></h3> <h5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26cb433f0745c34d544831b40214e1e9";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63, 209, 121); color: rgb(35, 60, 90); line-height: 2em !importa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個人簡歷】</b></span></span>武建東 字立之。號夢軒,雪窗,側(cè)帽郎,醉白翁,醉白先生,老魚跳波,五涼居士,醉春軒主。六十年代生,成長于甘肅武威,祖籍甘肅靖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刊·子曰詩社》會員,甘肅省楹聯(lián)學會理事,武威市詩詞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涼州區(qū)詩詞楹聯(lián)學會會長,《天馬詩刊》副主編。師承于當代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丁芒先生。首屆“詩詞中國”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作品散見于《黨建》《詩刊》《人民日報》《中華詩詞》《中國詩詞》《北京詩詞》《陜西詩詞》《百川》《甘肅詩詞》《武威日報》和《天馬詩刊》等國家及地方四十多種報刊雜志上。出版了《武建東詩詞選集》一至二部及《雪窗集》上、中、下三部。目前,已創(chuàng)作出九千多首詩詞作品。</h5><h5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26cb433f0745c34d544831b40214e1e9";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63, 209, 121); color: rgb(35, 60, 90); line-height: 2em !importa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個人詩觀</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b></span></span></span></span>以詩明理,以詩言志,以詩抒懷,以詩詠物;世間無情不成吟,無景不成詩,情景交融方可溶入詩之國度;詩是人類生活語言的高度概括與集中,是人心靈的體驗即對世間萬物的感悟,因感悟而生情,因生情而得句,從而用凝練精美的字眼創(chuàng)造出高雅的詩歌藝術(shù)。</h5>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