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的冬天中國因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讓春節(jié)假期延長,讓人足不出戶,車不上路,高速也因此免費(fèi)。實(shí)際上山里人很少,空氣中也沒有冠狀病毒。我們驅(qū)車數(shù)次行走于十三陵景區(qū),但僅有的四個開放景區(qū)關(guān)門謝客。用大疆無人機(jī)航拍,回家整理照片、編輯美篇中把明史學(xué)習(xí)了一遍。十三陵的陵墓按皇帝在位順序編排。</p> <h3>晴空萬里,疫情中的大路上幾乎沒有車。</h3> <h3>明十三陵分布圖</h3> <p>從G7高速上下來,很快就看到十三陵景區(qū)的石牌坊,這是陵區(qū)的起點(diǎn)。</p> <p>大紅門(大宮門),是十三陵的門戶,距離石牌坊三里地處。進(jìn)入陵門,是長達(dá)15里的神道,由南向北直達(dá)首陵-長陵。如今已經(jīng)大部分被昌赤路代替。</p> <p>在宮門外兩側(cè)坡上各有一下馬碑。</p> <p>宮門右側(cè)下馬碑</p> <p>碑上寫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p> <p>進(jìn)入大紅門沿神道走近一公里處是碑亭。再向前即是石像生景區(qū),為收費(fèi)景點(diǎn)。</p> <p>這是主神道兩旁的石像生。</p> <p>神道兩旁的石像生有18對。其中石獸12對,即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站臥各一對,共24頭。石人6對,即文臣、勛臣、武將各4尊,共12尊。均是明宣德十年(1435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倆又來到神路,天冷人稀,可以細(xì)細(xì)的看,慢慢的拍。</p> <p class="ql-block">獅子</p> <p class="ql-block">獬豸</p> <p class="ql-block">駱駝</p> <p class="ql-block">大象</p> <p class="ql-block">麒麟</p> <p class="ql-block">馬</p> <p>神道石像生</p> <p>這是個五孔橋,在七孔橋的南側(cè)。</p> <p>五孔橋至七孔橋之間還保存著一段神道。</p> <p>老七孔橋遺跡</p> <p>上面是新七孔橋,非疫情時,橋上車輛穿流不息。秋天時橋下是大片的黃櫨樹,紅彤彤夾雜著金黃,吸引著大批的城里人。</p> <p>昔日長達(dá)15里的神道,如今大部分已經(jīng)是柏油大道-昌赤路了。</p> <h3>十三陵水庫</h3> <h3>水庫冰面上有一些蒼鷺</h3> <h3>起飛的蒼鷺</h3> <h3>鳥瞰十三陵水庫。</h3> <p>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太祖朱元璋,其墓地孝陵在南京。太子朱標(biāo)沒等即位就病故,朱元璋長孫朱允炆即位(在位1399-1402年,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后削藩,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皇宮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故無墓地。</p><p> 朱棣年號永樂,登基后開始在北京建都,1421年遷都北京。十三陵是自朱棣之后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除景泰陵外)</p> <h3>長陵葬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年)。</h3> <p>長陵大門</p> <p>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也是地面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以其裬恩殿中60根整材金絲楠木柱最為有名。</p> <p>長陵視頻</p> <p>獻(xiàn)陵葬明仁宗-朱高熾(在位1425年,9個月)。</p> <p>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做了多年的太子,可惜在登基后不到九個月就病亡了。</p> <p>獻(xiàn)陵視頻</p> <p>景陵葬明宣宗-朱瞻基(在位1426-1435年)。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p> <p>景陵視頻</p> <p>裕陵葬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位1436-1449年)(1457-1464年)。明英宗兩段在位間斷時期是其弟朱祁鈺當(dāng)皇帝。</p> <p>這是無人機(jī)換新后再拍的裕陵全景</p> <h3>茂陵葬明憲宗-朱見深(在位1465-1487年)</h3> <p>茂陵全景</p> <p>近處為茂陵,遠(yuǎn)處為裕陵。</p> <p>航拍中的四個陵墓,依次是獻(xiàn)陵、慶陵、裕陵、茂陵。</p> <h3>泰陵葬明孝宗-朱祐樘(在位1488-1505年)</h3> <p>泰陵視頻</p> <h3>康陵位于十三陵區(qū)最西面,葬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506-1521年)</h3> <p>康陵墓地上光禿禿的,沒有松柏樹,是一場大火所致。</p> <p>康陵視頻</p> <h3>永陵葬明世宗-朱厚熜(在位1522-1566年)</h3> <p>永陵視頻</p> <p>嘉靖皇帝朱厚熜是興獻(xiàn)王之子。登基后把湖北鐘祥其父母的墓地改擴(kuò)建為皇陵-顯陵,規(guī)模及建筑比他自己的墓有過之而無不及。(見附三)</p> <h3>昭陵葬明穆宗-朱載垕(在位1567-1572年)</h3> <h3>昭陵是十三陵開放的三個陵墓之一。</h3> <h3>定陵葬明神宗-朱翊鈞(在位1573-1620年)</h3> <p>定陵是唯一一座挖開的明陵,又稱地下宮殿。</p> <p>定陵視頻</p> <p>慶陵葬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在位僅29天)</p> <p>僅當(dāng)了29天的皇帝就享有這么大的陵墓!</p> <h3>德陵葬明熹宗-朱由校(在位1621-1627年)</h3> <p>德陵視頻</p> <h3>思陵葬明思宗-朱由檢(在位1628-1644年)</h3> <h3>朱由檢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在景山(煤山)自縊。</h3> <p>思陵視頻</p> <p>太監(jiān)墓</p><p>太監(jiān)王承恩隨明思宗一起自縊在景山。這是十三陵里唯一的太監(jiān)墓。</p> <h3>簡陋的墓地在思陵正門外的西南側(cè)。</h3> <h3>下面是明朝十三陵之外的幾個陵,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陵、明世宗朱厚熜父母的顯陵。</h3> <h3>附一:</h3><h3>孝陵葬明太祖-朱元璋(在位1368-1398年)</h3> <h3>孝陵位于江蘇南京。這是孝陵神路的秋天。</h3> <h3>附二:</h3><h3>景泰陵葬明代宗-朱祁鈺(在位1450-1456年)</h3> <h3>景泰陵位于北京西郊金山。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之變中被俘,其弟郕王朱祁鈺為帝,是為代宗,年號景泰。一年后英宗回國被軟禁達(dá)六年。后英宗乘代宗病重復(fù)辟,廢朱祁鈺為郕王,死后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后明憲宗(朱祁鈺之侄)追認(rèn)其皇帝之位,其墓為景泰陵。明代宗朱祁鈺是明朝遷都北京后,僅有的一個沒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h3> <p>附三:</p><p>這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父母的墓地。是一座墓主沒當(dāng)過皇帝的皇陵。明武宗朱厚照無子嗣,死后以旁系朱厚熜入繼大統(tǒng),年號為嘉靖。朱厚熜繼位不久,把已去世的生父興獻(xiàn)王追尊為興獻(xiàn)皇帝,生母蔣氏尊為皇太后,并按帝陵規(guī)制對其生父的墳園進(jìn)行改建,稱為顯陵。</p><p><br></p> <h3>顯陵位于湖北省鐘祥,2000年先于十三陵三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h3> <p>后記: 以前每年都去十三陵多次,也曾光顧了每個陵墓。但大部分陵墓沒開放,無法完整探究。這次疫情使兒子滯留家里,一家三口帶著大疆無人機(jī)挨個去拍陵墓?;貋戆衙總€陵的照片與視頻按照歷史年表與明朝皇帝一一對應(yīng),從中也對明史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制作成美篇圖書,便于以后查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