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jié)真是個難忘的日子。1月28日,農(nóng)歷正月初四,我和夫人從上海浦東機場啟程,去往佛國緬甸(MYANMAR)旅游。那時候,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國蔓延,武漢已經(jīng)封城第五天;繼朝鮮、中國臺灣之后,又有多國和地區(qū)宣布關(guān)閉邊境,中國所有旅游團隊都已全部取消,我們是自由行,電子簽證和往返機票早在年前就辦妥,所以才得以順利出行。<div>臨行前,我的發(fā)小同學(xué)打來電話,急切切地問:“你想清楚確定要走嗎?靜芳(夫人昵稱)的藥帶足了嗎?你作好有可能暫時回不來準備了嗎……”關(guān)愛之情令人動容。</div><div>其實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甸所到之處,無論遇佛遇神,心中都不敢忘懷身在祖國抗擊疫情和自我隔離在家的親朋好友老師同學(xué),每每我們夫妻都會默默祈禱,為祖國祈福,為大家祈福。祖國平安!武漢加油!人民健康!</div>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之所以值得游覽探訪,因其特點太突出,“是一個你從所未見的地方”,著名英國小說家、詩人、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郑↗oseph Rudyard Kipling),于1898年在其《東方來信》中曾如此描述自己的感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有著數(shù)以千計的金佛塔,所以緬甸常被稱為“黃金之地”。這個外號不僅指被佛教信徒用金箔貼滿的大佛塔,還指游客在緬甸游覽時享受到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上圖是緬甸仰光的瑞達貢大金塔,金碧輝煌,精美神圣,震撼心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吉諦瑜山的峭壁上,半懸著一塊金光閃閃大金石,實在令人驚嘆不已……大金石是絕大多數(shù)旅游團不會去的景點之一,因為去一趟那里確實不太容易,既要包車,上山還要換乘景點的皮卡車,我們這次也是下了很大決心,才最終成行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萊湖漁夫獨一無二的單腳劃船技術(shù)和圓錐形漁網(wǎng),是緬甸最為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之一。游客可以在湖上體驗高原湖泊的美妙日出,參觀被譽為“高蹺上的村莊”的吊腳樓群,和“漂浮在水上花園”的浮田。獨特的因萊湖是民族風情與華麗風景的完美結(jié)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蒲甘是東南亞最令人難忘的旅游勝地之一,有著無可爭議的歷史意義。鐵銹色的平原上容納了成千上萬的佛塔、廟宇,錯落在伊洛瓦底江和群山之間,讓人目不暇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作為緬甸最后一個封建皇朝首都曼德勒,有豐富和充滿傳奇的歷史沉淀,前王室的堡壘、壯觀的佛塔、美麗的柚木寺院,都是世界上最不容錯過的美景。而烏本橋日落,更是美的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雖然經(jīng)濟不發(fā)達,但這并沒有改變緬甸人民對生活的熱情和向往。他們生性樂觀、知足常樂,從容地面對每一天。</font>緬甸人的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然的、真誠的、善意的。</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tǒng)一國家后,經(jīng)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后發(fā)動了3次侵緬戰(zhàn)爭并占領(lǐng)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lián)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lián)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這20天的游覽探訪中,我們飽覽了緬甸的奇異風光,盡最大努力地記錄探索這個國家的文化和探究當?shù)厝说娜粘I?,我向往拍攝出既有藝術(shù)性又能最大程度記錄這個國家的文化標識的片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人大多數(shù)屬于藏族-緬甸族,也包括孟-高棉族和泰-中血統(tǒng)族群。緬甸有130多個不同的民族,語言包括緬甸語、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英語。文化的多樣性和真實性形成了緬甸歷史人文遺產(chǎn)的獨特特征,也是我們探尋的目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被稱為佛國,大多數(shù)緬甸人是宗教信徒,包括小乘佛教、基督教、穆斯林、印度教和萬物有靈論者。在這個僧侶比演藝明星更受尊重的國度里,佛教景點無疑是最值得我們?nèi)コ?、探訪和欣賞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位于東南亞西北部,西北部與孟加拉國和印度接壤,東北部與中國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老撾和泰國接壤,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南臨安達曼海。緬甸國家面積676,578平方公里,是東南亞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緬甸三面環(huán)山,西部有若開山脈,北部有喜馬拉雅和橫斷山脈,東部和東南部為撣邦高原和丹那沙林山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這張緬甸的旅游地圖看,這個國家最主要有9個旅游目的地,這次我們占了5個,包括仰光、吉諦瑜山大金石、因萊湖、蒲甘和曼德勒。最南面的丹老群島、最東面的金三角腹地景棟、最西面的額布里,意思都不大,不去也罷。有幾個小眾旅游點,如毛淡棉、賓烏倫、昔卜、格勞、蒙育瓦,都需要徒步游,也不適合我們。最可惜的是緬甸昔日的若開古都妙烏,據(jù)說不太安全,所以也只能作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緬甸,大多數(shù)游客乘坐飛機到仰光或曼德勒,也可以開車從緬甸邊界入境或乘游輪抵達。我們是1月28日從上海浦東機場直飛仰光的,基本行程為仰光-勃固-大金石-因萊湖-波帕山-蒲甘-曼德勒,2月15日從曼德勒飛昆明,因疫情當晚昆明飛上海虹橋的航班取消,改簽2月16日早上飛回上海,歷時20天18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仰光(Yangon)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三角洲,仰光河(Rangoon River)下游,兩條大河形成一個“Y”,仰光市就坐落在這個丫杈的中間。河流匯合后向南流入34公里外的出???。仰光是緬甸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教育中心,人口700多萬,2006年以前是緬甸國家的首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LP推薦的仰光游覽亮點是:【1】瑞達貢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2】市區(qū)步行游覽【3】昂山市場(Bogyoke Aung San Market)【4】喬達基佛塔(Chaukhtatgyi Paya)【5】坎多吉湖散步(Kandawgyi Lake)【6】仰光環(huán)線小火車……其中,仰光的佛教古跡大金塔,是最不容錯過的景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仰光古稱“大光(Dagon)”,十八世紀中葉只是仰光河畔以大金塔為中心的一個漁村。1755年改名為“仰光”(緬甸語意為“戰(zhàn)爭終止”)。仰光終年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有“花園城市”之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仰光市中心,坐落在圣固塔拉山(Sanguttara Hill)上的瑞達貢大金塔獨絕天際,幾乎從仰光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大金塔是佛教最神圣場所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景點,如果你要在仰光停留,大金塔應(yīng)該是唯一的理由。所以在家做功課時,我對如何朝拜游覽和拍攝好仰光大金塔,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幾乎是在出發(fā)前的最后一天,我退掉了仰光頭兩天的酒店,改住到距離大金塔東門僅500米的Azumaya Hotel Myanmar。這家三星級酒店有個樓頂餐廳,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大金塔。后面幾張大金塔的日出遠景和夜景,包括本集封面的大金塔日落美景,都是在這個酒店的頂樓餐廳廊臺上完成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仰光大金塔舉世聞名,大金塔收門票,外國人10000K/人,附送地圖,售票員會把門票黏貼在你的衣服上。帶相機拍照者,還要另外支付攝影費,繳費后有給標簽,可以把這個標簽掛在相機上,方便檢查不易丟失。圖為大金塔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相傳仰光大金塔在圣古塔拉山至今已存在了2600年。考古學(xué)家認為這座佛塔最初修建于公元6世紀,是當時奧卡拉巴國王為存放佛陀的8根發(fā)絲和3位過去佛的遺物而建。圖為大金塔日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大金塔主平臺東北角,有三塊砂巖石板,那是達馬澤迪國王在公元1435年用孟文、緬甸文和巴利文刻上的佛陀8根發(fā)絲的來歷,這是目前有關(guān)大金塔來歷的最確切的文字記載。伴隨著朝代更替、西方侵略、多次地震等各種天災(zāi)人禍,仰光大金塔也經(jīng)歷了多次修復(fù)和重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金塔有東南西北四個門,每個入口處都有一對9米高的辛特(Chinthe)。辛特是緬甸佛教文化中特有的半獅半龍護法神獸。進門后,游客可以從有頂棚的人行臺階路(Zaungdan)登上山頂大平臺。西門有上下的自動扶梯,另三門有直達電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朝拜和游覽仰光大金塔,我計劃是一組一組地拍攝一些所見所聞。先一次,我們是從東門登上大金塔大平臺的。后一次,我是南門進。這是一組“門里門外”的組圖,一早人不太多,東門外道路兩旁的佛事用品小販才剛出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金塔佛教用品以鮮花為主,還有些紙扎的佛品。我好事地詢問了一下,租售這些佛品也施行“一條龍服務(wù)”,你只要寫清楚敬奉哪個佛并支付費用,小販就能扎好花籃花缽等,送到相應(yīng)的佛臺前供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我們登上東門臺階時,回首望去,東門外橫七豎八的電線上,停滿了烏鴉,也非常有趣。</font>緬甸是佛教國家,烏鴉被認為是“大黑天神——瑪哈噶拉”化身,傳說烏鴉就像使者,幫助人們實現(xiàn)美好愿望。在緬甸首都仰光的大街小巷,??梢姙貘f在追逐嬉戲,原因在于當?shù)厝损B(yǎng)成了不殺生的習(xí)俗,是他們視烏鴉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h3> <h3><font color="#010101">進東門,一早的光影非常漂亮。巨大的雕花立柱,在光影中有身在宮廷的感覺。雖然這只是大金塔的一個階梯門廊,但巨大的建筑,已經(jīng)讓人深感佛法宏大,自身渺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順著人行臺階一路向上,向前看,那里有綿延臺階向仙境平步向上,那是所有人必須攀登的朝拜之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著歷史遺跡亦步亦趨,回首望,仍然是塵世凡間沽俗事油鹽醬醋,其實每一個都在為生活忙忙碌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對要上大金塔朝拜的人,正在脫鞋,當時的光影挺漂亮。在佛國緬甸旅游,朝拜和參觀寺廟很多,所以光腳丫是常事。</font>緬甸人認為鞋是最臟的東西,而佛塔寺廟是最神圣地方,所以絕不能穿最臟的鞋去參拜佛塔和見僧,襪子也不能穿。</h3> <h3>很多小寺廟只一個門進出,進去時把鞋脫在門口,出來時再穿,很方便。<font color="#010101">但像大金塔這樣的大型佛塔區(qū),你在東門進,很可能西門出,所以準備一個塑料袋,裝上自己的鞋子,拎著背著,你的自由度就很大了,不用走回頭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我登上最后一步人行臺階,抬頭見天,我的眼睛順著數(shù)不清的金塔白塔,慢慢向上,移到了金碧輝煌的大金塔,?。≌娴暮芎甏?,很金很晃眼,自然而然地肅然起敬。這就是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跡”的緬甸仰光大金塔,真正的東方藝術(shù)瑰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仰光大金塔的英文名是“shwedagon”, shwe在緬語里意為“金”,dagon是仰光舊稱“大光”。大金塔是仰光乃至緬甸的象征。大金塔高99.36米,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在塔頂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金箔貼面,頂端鑲有5448顆鉆石和2000顆寶石,塔尖上更有一塊重達76克拉的巨鉆,可謂奢華之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人從15世紀開始有了在佛塔上鑲金的傳統(tǒng)。15世紀的勃固王朝的王后shinsawbu, 率先捐出與其身等重量的黃金,制成金箔覆蓋在塔身上,掀起了塔身貼金的熱潮。而她之后的德彬蒂王更是用相當于他和王后體重四倍的金子和大量寶石對金塔進行裝飾。幾個世紀后,如今的塔身所用黃金已達7噸多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大金臺主平臺除了大金塔以外,還有The Naungdawgyi Pagoda、The Htidaw Pagoda、Replica of Shwedagon Pagoda in gold三座佛塔,以及18尊佛像和兩口大鐘。所以總體也可以稱之為大金寺。仰光大金塔不僅是建筑藝術(shù)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價值最昂貴的佛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仰光大金塔是整個緬甸最為神圣的地方,也是緬甸人的驕傲,因為據(jù)說大金塔里供奉了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fā),還有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法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袈裟。</font></h3> 緬甸人的星座很獨特,共有八個,也代表一周有八天,并由相應(yīng)的八種動物代表各個生肖,鵬鳥(周日),虎(周一),獅子(周二),雙牙象(周三上午),羅猴(周三下午 Rahu),鼠(周四),天竺鼠(周五),龍(周六)。 上圖是周四星座。<br> <h3><font color="#010101">大金塔的地基就是正八邊型,每一條邊代表一個星座,有個固定的生肖。緬甸人會根據(jù)自己出生的日子,找到所屬的星座和生肖,進行供奉,然后用碗盛起清水,輕輕澆在生肖神的佛像身上,據(jù)說這樣浴佛可以洗去晦氣,帶來好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大金塔大平臺上的一個畫廊。這個造型獨特的塔上面繪滿了佛祖生平故事的連環(huán)畫,每當雨季過后,這些被畫工精心描繪的畫會被雨水沖淡,就需要重新維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兩位尼姑(Nun)的組圖,在喧鬧的佛塔和人群中,她倆依然能心靜如水,旁若無人,專心致志地在誦經(jīng),繼而完成自己的功課,那是需要意志力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小心地拍下了這一幕,兩位“紅粉佳人”身后拖影很長,很美。她們的眼前是幾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子,相比之下,真乃天壤之別。</font></h3> <h3>緬甸人信佛,男人出家當和尚很普遍,男人出家后可以還俗,然后可以結(jié)婚生子。但據(jù)說緬甸的女人出家當了尼姑,就不能還俗了,終身與佛燈相伴。</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大金塔主平臺的東北角,我們發(fā)覺有一班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lǐng)下,正在向我這邊走來。據(jù)說緬甸</font>在幼兒教育階段,就有佛教信仰的課堂教育。</h3> <h3><font color="#010101">老師提出要求,請我?guī)椭麄兣囊粡堃源蠼鹚楸尘暗募w照。我欣然應(yīng)允,然后我突發(fā)奇想,計劃導(dǎo)演一個有趣的拍攝場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拍完集體照后,我先是要求老師帶著小朋友洗刷刷地向上跳,可大多數(shù)孩子不理解,也可能不會跳,氣氛怎么也出不來。于是我換了個招,當我數(shù)一二三后,要小朋友一起向前跑,我成功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我當天拍攝仰光大金塔最有收獲的一張片子,能有這樣活潑的場景,很難得,接近完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又一組大金塔下的環(huán)境人物片子。近晌午,所有人都躲在蔭涼處,僧人同樣不例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組僧人,有的讀報,有人打電話,幾位僧人各行其是,非常生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熾熱的陽光,把環(huán)境烘托的異常熱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僧人們依然能心如止水,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font></h3> “籠基”是緬甸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一年四季不論男女都以籠基利落地圍在腰圍,隨風擺動優(yōu)美的弧度,腳上則必定是“人字拖”……。男女的下裝叫法各異,穿在男的身上叫籠基,穿在女的身上便叫特敏。<br><br>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一位老僧,他席地而坐很長時間,旁若無人,口里念念有詞。我不敢正面拍攝,只在側(cè)面耐心等待機會。有人說,那是在與神靈交心,也有人認為是在為前世超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夕陽西下之時,人們開始清掃大金塔的主平臺。那既是一種勞動,更像一種儀式,人們排成一橫隊,每人兩把掃帚,順著八邊形的大金塔平臺掃一圈,形式很壯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緬甸全民信佛,佛法廣大,源遠流長。佛教傳入緬甸已有上千年歷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形成緬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有人這么說緬甸人:“如果今天那人掙了5美元,他一定會用2美元來拜一拜佛,剩下的才留給自己和家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所以緬甸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我看到太多的人拜佛、布施、供奉、捐錢。緬甸的廟宇佛像前都安放有捐贈箱,大人會教小孩子拿著錢,一個箱子一個箱子地往里放錢。雖然看上去大多數(shù)人并不富裕,但緬甸人的內(nèi)心卻是寧靜而滿足的。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佛,所以一切皆歸于平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夕陽的最后一絲余暉散盡,大金塔的周圍點起一排排油燈,猶如一條金色光帶環(huán)繞著大金塔。燭光閃爍,如同天上繁星點點,非常神圣、美麗、莊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張片子很有意思,很難得。它讓我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緬甸人信佛,男人出家當和尚,很尋常很普遍,這已經(jīng)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緬甸的僧人吃肉、看電視,就像這位年輕僧人身上的刺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仰光大金塔的夜景很璀璨。面對如此美景,反倒令我陷入沉思。緬甸的經(jīng)濟實力已是亞洲倒數(shù),但人民對國家歷史文物的尊崇和供奉,則可謂不遺余力,這種情懷太深奧,太不可思議。(未完待續(xù))</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