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硝煙彌漫危機四伏,我們在伊朗閑庭信步

濤聲依舊

<h3>2020年新年剛過的1月3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下達了斬首令,伊朗革命衛(wèi)隊指揮官卡西姆.蘇來曼尼在巴格達國際機場被美國無人機射出的導彈擊中身亡。蘇來曼尼被殺將美伊兩國推向戰(zhàn)爭邊緣,使世界陷入了動蕩不安...美國為與伊朗戰(zhàn)爭做好了準備,也很可能導致更廣泛的戰(zhàn)爭。</h3><h3>1月5日,我們如影隨形團隊一行十人從北京起飛,乘南方航空CZ6025 經烏魯木齊到達伊朗首都德黑蘭。硝煙彌漫,戰(zhàn)爭隨時爆發(fā),我們的伊朗之旅是否能順利進行,我們的飛機汽車是否能躲得過流彈襲擊?只能聽天由命了。</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德黑蘭Tehran</h3><h3>德黑蘭此時已經嚴陣以待,原定抵達后德黑蘭行程必須取消,所有行程改變,一切為蘇來曼尼將軍的葬禮儀式讓路。Espinas Palace 埃斯皮納斯宮酒店車庫入口迎接我們的是蘇來曼尼將軍的微笑,暫短的夜宿后,在這伊朗這家最好的酒店里沒有享用到早餐,漆黑一團的凌晨我們就驅車離開,前往伊朗中部城市卡尚。</h3> <p><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去卡尚高速公路邊的休息站用早餐,這里的自助餐廳,洗手間和有關蘇來曼尼的一切。</h3> <h3>-卡尚Kashan</h3><h3>在卡尚的一天我們去了兩個民宅,布魯杰爾迪宅和塔巴塔巴伊宅,這兩個宅子是十九世紀當?shù)氐母簧痰募遥@兩位富商一個做的是玫瑰油生意,一個是地毯生意,且兩家還是親戚。宅邸建筑各有特色但風格近似,有噴水池,彩色玻璃窗,墻上有復雜的浮雕(灰泥裝飾),有穹頂峰塔設計理念緊貼當?shù)貧夂?,當陽光照到有色玻璃,房間會沐浴在絢麗的色彩中。</h3> <p><br></p> <p><br></p> <p>導游給我們講解了他們這里訪客的規(guī)矩,去人家拜訪時要敲門拍動門環(huán),左右兩扇門各有一個門環(huán),男客有男人用的門環(huán),女客有女人用的門環(huán),不同形狀的門環(huán)產生不同的聲響,主人在里面可以根據聲音來辨識來者的性別,你們仔細看看這兩只門環(huán),男女各該用哪一只呢?</p> <h3>印象中知道伊朗的一些風俗,這里受宗教禮法的束縛,男女不能在公共場合勾肩搭臂,中小學也是男女分校??墒俏覀円粊磉@里遇到了幾個男女青年嬉笑打鬧,追逐玩耍得特別開心,一點都不拘束。</h3> <h3>遇到的幾位成年人游客都彬彬有禮,而且能講流利的英文,他們不僅不排斥我們拍照,還極其配合地擺出各種姿勢表情。他們只是希望能看到自己的照片,都主動留下了自己的郵箱地址。他們居然都用Gmail!我吃驚地問那兩位為我們拍pose 的小伙:你們都可以用Google,你們的政府不封鎖嗎?他們說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可以用Google搜索全世界的所有信息!伊朗不是邪惡軸心國和一直與美國作對嗎?</h3><h3>我擔心朋友們的照片要回到中國才能導出來,回去后又不能使用Gmail,還是要了他們其他的郵箱地址,當然他們什么都有,Yahoo, Hotmail...回到北京后發(fā)現(xiàn)在中國用QQ等郵箱往Gmail中發(fā)郵件還是可以的,當然Google 引擎是徹底不能用。</h3><h3>又問了他們Google,F(xiàn)acebook,Youtube 的使用情況,回答依然是:沒有問題,都可以用。</h3> <p><br></p> <p class="ql-block">用手機給當?shù)厝藗魉驼掌?lt;/p> <p>艾哈邁德蘇丹浴室</p> <p class="ql-block">卡尚的酒店都是傳統(tǒng)風格建筑改建,大多房間圍繞著美麗的庭院,庭院有拱形門廊,庭院內有裝飾性的大池塘,我們的到訪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jié),否則庭院就是喝茶,就餐的最佳場所。</p> <p>知道伊朗的很多地方白天都可以日月同輝,果然讓我看到了。</p> <p>-阿卜尼亞 Abyaneh</p><p>從卡尚去伊斯法罕的路上,經過Karhas 山腳下的古老小村莊阿卜亞尼,這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村莊,老人們講著古波斯語,男人們穿傳統(tǒng)的寬腳褲,女性服裝特點就是蓋住肩膀的頭巾,上面是紅色印花圖案,村莊小巷交織,坎兒井也穿插其中。這里的一半房子已被廢棄,等著被風化。村上的很多青壯年都去大城市找工作了,偶爾看到有人在干活,也有不少是曬太陽的老人,光影交織的空蕩街巷,為闖入這里的旅行者提供了探索的樂趣。</p> <p><br></p> <p><br></p> <p><br></p> <p class="ql-block">用鏡頭記住古老的阿卜尼亞</p> <h3>-伊斯法汗 Esfahan </h3><h3>這個在“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地在阿巴斯大帝的努力打造下成為當時伊斯蘭世界最美麗,最宏偉的城市,可以與羅馬雅典抗衡媲美。一直有“伊斯法罕,世界之半”的說法。</h3> <h3>伊斯法罕有兩座古橋,哈居古橋khaju Bridge 和三十三孔橋 Bridge of 33 Arches. 目前這兩座橋都是枯水期,讓大橋的美景遜色不少。</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哈據古橋是伊斯法罕最美的橋,至今可以看到橋上的原始繪畫。</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三十三孔橋是橫跨在扎音達魯?shù)潞由献罹叽硇缘拇u石結構古橋,在1599-1620之間修建,它既是橋又是水壩,如今仍然用來蓄水。</p> <p><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灘涂上的日出把清晨的霧氣映紅,仿佛燃燒的火焰。</h3> <h3>橋上橋下的行人。</h3> <p><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伊瑪目廣場Naqsh-e Jah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伊瑪目廣場是“世界典范”的意思,廣場用來展示薩法維帝國最美的建筑真品,包括國王清真寺Masjed-Shah,謝克洛弗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和阿里.卡普宮AliQapu Palace, 這里當時是國王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自400多年建成以后這里沒有多大變化,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成以前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h3> <p class="ql-block">謝克洛佛拉清真寺(??怂沽_圖福拉清真寺),在伊瑪目廣場的阿里.卡普宮對面,和諧低調的清真寺是國王清真寺的完美補充,這座清真寺之所以與重不同,是因為它既沒宣禮塔也沒有庭院,從臺階直接向上入口。據說這座清真寺就沒打算開放給公眾,是做為后宮女眷的敬神之用。不知是湊巧還是這個用途仍然有效,來到清真寺,內外遇見的都是年輕的女孩子。</p><p class="ql-block">通過曲折的走道進入盛殿,花格窗子把光線引入,光影打在深藍色的瓷磚上產生了微妙奇幻的效果,讓人們的眼睛習慣黑暗。光影也讓一群帶著白頭巾的女孩子們的臉龐在黑暗里若隱若現(xiàn)...</p> <p><br></p> <p>國王清真寺有優(yōu)雅的藍色瓷磚,建筑比例完美,清真寺的每個部分都是杰作,整體設計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入口正對廣場,但清真寺卻朝著麥加方向,寺內的每個弓形門廊都通向一個盛殿。國王清真寺也叫伊瑪目清真寺,這是伊斯蘭革命后的教法,過去的名字是阿拔斯清真寺。</p><p>這是典型的伊朗清真寺,兩個宣禮塔,大量使用藍色瓷磚,也用波斯書法做裝飾。</p> <p><br></p> <h3>主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神學院,在其中一個院內我們見到了一個神職人員,他靜坐微笑地看著我們,身邊旗子上寫著“Free Friendly Talks “,他看起來也挺像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大師, 我就上去和他打招呼,開始向他問東問西,他好像是有備而來,一下就把我?guī)У搅怂J為我們有可能有興趣的問題。他說他是有家庭的,有妻子和三個孩子,我朋友馬上插嘴問有幾個太太?我給朋友使了個眼色,但他笑著心領神會說我只有一個太太,他針對其他宗教神職人員不能結婚的教法,告訴我們伊斯蘭什葉派神職人員沒有這個禁忌,像正常人一樣有個完美的家庭。他說在這里做阿訇必須是神學院畢業(yè),經過嚴格的考試才能有資格在這里工作,他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十多年,他們可以根據工作年限進階宗教學者的等級制度,我聽不太懂這些名稱,他看我假裝耐心聆聽還是詳細給我講到了他們的終極目標,那就是最后做到律師法官。應該是這樣的吧,伊朗是由宗教領袖領導,以宗教法律治理的神權國家,刑法民法都是以什葉派伊斯蘭教法為基礎,大法官,司法部長都必須是虔誠的宗教人士。和政教分離的國家不同,他們是可以由神職人員轉為從政的,就像伊瑪目.霍梅尼。伊瑪目如同遜尼派哈利發(fā),都是領袖的意思。</h3> <h3>清真寺里,廣場上游人隨拍。</h3> <p><br></p> <p>穿梭游蕩在博佐格大巴扎里,一間藝術品店女老板的容貌吸引了我,伊斯法罕本來就是美女如云的地方,但她仍可堪稱翹楚,精致無暇的美貌讓過往的游人駐足,有人進到店里就是專門要看她,非給她拍張照片,我沒有這樣做,她美若天仙,近距離的拍照根本沒有必要,隔窗相望的朦朧更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p> <h3>夜幕低垂后的伊瑪目廣場。</h3> <p><br></p> <p>四十柱宮Kakh-e chehel 是薩法維時期建成的用于享樂和接待大廳,其設計靈感來源于阿契美尼德的柱廊。二十根纖細的螺紋木柱撐起了一個華麗的天花板,因為和宮殿前的水中倒影渾然一體,所以得名四十柱宮。宮內有六幅巨大壁畫,反映了當時生活勞動及戰(zhàn)爭的場面栩栩如生。</p> <p><br></p> <p>宮內墻上的小幅的細密畫。導游說細密畫都是根據歷史傳說故事繪制的,不能隨意創(chuàng)作,即使現(xiàn)在也是這樣。細密畫中喝酒的情景都是在與真主對話,做禮拜時要與真主對話,喝酒就代表在對話,喝酒時頭暈陶醉,就是和與真主對話時的感覺。我自己理解的是,按古蘭經的說法,真主是眾目不可見的,是超然于世的絕對真理,不像基督耶穌,觀音菩薩,可以以藝術形式躍然紙上,酒也是真主難以用實體表達的一種象征吧?</p> <h3>學習辨識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利用這塊標語牌的文字,導游在給我們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區(qū)別;上面藍色的字是阿拉伯語,導游自稱不懂阿拉伯語,但是他能讀出來,因為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字母發(fā)音一樣,只是不知其中是什么意思。他舉了個例子,他知道人民幣上為新疆維吾爾民族寫的“中國人民銀行”的讀法,還念給我們聽,但他說,要不是我會中文,在中國用過人民幣,我也不知我讀出來音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行的黑字是波斯語,寫法看起來與上面不一樣,但是也用阿拉伯語字母寫成的。就像我們的拼音“你好”的讀法是“nihao”, “nihao” 的音什么人都能讀出來,可這幾個字母是沒有任何意思的。記得余秋雨在《千年一嘆》的書中這樣寫過;“阿拉伯入侵時把波斯文化都破壞了,情景十分悲慘,波斯的文化人也很厲害,他們陽奉陰違,只用阿拉伯的字母,拼寫的句子仍是波斯語。阿拉伯統(tǒng)治者猛一看全是阿拉伯文,其實只把他們當作拼寫方法而已,波斯語言也因此保留了下來?!鄙厦娴乃{字(阿拉伯),第二行的黑字(波斯),都是用的阿拉伯字母,它們以不同的寫法表達的其實是相同的意思,那就是:“一個人的善行(例如進行祈禱)將使他的惡行消失”。~譯自最后紅色的英文字:The good deeds of a man (such as performing prayers) will cause to remove his evil deeds.</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遇到了一群出游的小學生,她們的甜美優(yōu)雅,淡定自如的氣質神態(tài)吸引了我。</h3> <p><br></p> <p>街上走路,騎車,休息的平常人。</p> <p><br></p> <p><br></p> <h3>聚禮清真寺Masjed-e Jameh</h3><h3>這是一座古樸的清真寺,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更多的是歲月的痕跡,有人說這座清真寺看起來是最舒服的,游客也不多。</h3><h3><br></h3> <h3>看到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Ask me your questions about Islam”. 又是一個步道講經的場所。</h3> <h3>我們這群訪客的到來也驚動了清真寺里鴿子。</h3> <h3>伊斯法罕有個亞美尼亞人都的基督教堂,旺克大教堂,建于1606-1655年,外部看起來比較樸素,內部裝潢卻非常華麗,融合了伊斯蘭建筑的穹頂和瓷磚鑲嵌,并且掛滿了精美的繪畫和浮雕,顏色鮮艷栩栩如生,混合了兩種宗教不同的風格。</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里有一個博物館,陳列著阿拔斯皇帝容許亞美尼亞有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教堂的契約,以法律的形式確保了他們的宗教自由。館中遇到了兩位小男孩主動上前用英文和我交談,我以為他們是學校老師帶著來參觀的,他們說是自己來的,學校剛考完試。</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博物館前還擺放著圣誕節(jié)的花環(huán),這里是當?shù)厝丝梢詰c圣誕的場所。</h3> <p class="ql-block">-亞茲德Yazd</p><p class="ql-block">亞茲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老城的所有建筑都是用傳統(tǒng)的泥磚建成。古色古香蜿蜒曲折的小巷把城市變成了迷宮,他們迷宮般的小巷大多暗不見天,叫地洞更為貼切,也被當人們稱為“歷史的經緯線”。從十三世紀開始這里就成為了一個貿易中心,現(xiàn)在也到處可見餐館,旅社,商店和藝術工作室的招牌,可是游人寥寥,門可羅雀,有的甚至大門緊鎖。</p> <p><br></p> <p><br></p> <p><br></p> <p>在小巷中匆匆穿梭,住足這個大餅(馕)店,也進去品嘗解了饞。</p> <p>地面街巷蜿蜒幽靜,但爬上這個古城的某個至高處才看到了它真正的亮點。房頂上高高聳立的禮塔風塔就是這座城市的天際線,站在上面翻過高墻也看到了隱藏的深宅大院,可以說是城中的另一個層面。</p> <p><br></p> <p class="ql-block">從古街道群走到阿米爾恰赫Amir Chakhmaq 廣場,看到了新搭建的臺子,湊上前去觀看,上面有照片,蠟燭臺和鮮花,這是蘇來曼尼將軍的祭臺。仔細觀察周圍的人,真的有低聲哭泣的,廣播里也在大聲詠誦經文。掐指一算這天整好是蘇來曼尼去世的第七天,哦,原來他們也祭頭七?</p> <p class="ql-block">飄揚的伊朗國旗和寫著文字的紅旗。是圣戰(zhàn)復仇的血旗。這種紅色顏色深亮,閃閃發(fā)光,還真的透著煞氣。我特意去向導游核實,他說血旗幟表示的就是紀念英雄灑盡了鮮血,好像也是“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它”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天更看的清清真寺掛起的紅黑雙色旗幟。</p><p class="ql-block">在伊斯蘭教中清真寺升起的紅色血旗,代表清真寺像真主祈求,讓圣人馬赫迪再現(xiàn)。在什葉派的傳說中,馬赫迪帶來末日審判,并清除世間邪惡的人,血旗升起意味著復仇。</p><p class="ql-block">有人死了清真寺就會升起黑旗,黑旗的意思就是時間到了,你作到該挨打了。</p><p class="ql-block">紅黑旗一同掛起,不一定馬上開戰(zhàn),但是一種宗教情緒的抒發(fā)。</p> <h3>在亞茲德拜火教遺址等待日出,拜火教曾經是古波斯帝國的國教,創(chuàng)始人是查拉圖士特拉,一個大約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的雅利安人。波斯人很大一部分是幾千年前遷移到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查拉圖士特拉的血統(tǒng)說明了這種淵源。七世紀阿拉伯人入侵時硬是帶來了伊斯蘭教,讓拜火教徒逐避居居于亞茲德,也讓該地成為拜火教的文化中心。</h3><h3>又是一個沒有太陽的早晨,只看到了東方漸漸肚皮白,零星的遺址還有孤零零的風塔。</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帕薩爾加德Pasergadae&nbsp;</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帕薩爾加德始建于公元前546年居魯士大帝在位期間,四周是貧瘠的山區(qū),現(xiàn)在只有孤零零的居魯士大帝墓傲立在這荒蕪的平原上?;叵霘v史,在這里長臥的是波斯帝國真正的締造者,古代亞洲最偉大的政治家居魯士大帝。</h3> <h3>導游手捧的這塊刻字紀念品的小石頭是Cyrus Cylinder, 上面寫的是居魯士大帝為猶太人攻打巴比倫時發(fā)表的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人權宣言,里面的內容是大致是尊重各民族的權利,宗教信仰等。這件真品在大英博物館,在伊朗國家博物館有復制品。上面的文字是4000年前開始使用的波斯文,但是在1400年前阿拉伯人入侵波斯之后就消失了。</h3> <p><br></p> <h3>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h3><h3>波斯波利斯希臘語意為波斯的都城,建于公元前518 年,是波斯帝國最宏偉的都城,在1979年成為伊朗第一個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的景點。</h3> <p><br></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這里像佩特拉,但是見過約旦的佩特拉杰拉什和阿曼山后,這里殘留的遺跡真不算豐富。這兒還有個規(guī)矩很有意思,不準帶背包進入園區(qū),因為游客常常會把這里的磚石帶走,是留紀念?到處都被層層玻璃墻包圍的差不多了,那一定就少了很多仔細端詳?shù)臉啡ぁ?lt;/p> <p><br></p> <p>設拉子Shiraz</p><p>設拉子是伊朗南部最大的城市,法爾省的省會,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六世紀就是波斯帝國的中心。</p> <p>粉紅清真寺建于1876年,這是全市最美的清真寺,其復雜精美,艷麗色彩的色釉外墻,頂部蜂窩狀構造以及陽光透過祈禱大廳千彩萬色的玻璃窗折射出一道道夢幻之光,映得華美的波斯地毯更加流光溢彩的場景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嘆波斯藝術的超凡想象力和巧奪天工的技藝。這些誘人的介紹所說的光景必須仰仗中午以前的燦爛陽光,如果老天不作美,一切只是幻想。</p><p>我們當日一早遇到的是雨加雪,直到第二次返回時才與陽光撞個正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進來苦苦等待陽光。</p> <p><br></p> <p><br></p> <p>一日二進寺的意外收獲。</p> <p><br></p> <p><br></p> <h3>粉紅清真寺真名是莫克清真寺Molk Mosque, 外部特征就是這樣的。</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綠鏡清真寺 Imamzadeh-ye Ali Eha-e Hamaze</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女士們可以用被單把自己包起來,進去看男士們怎樣禱告。</h3> <p><br></p> <p>卡利姆卡利姆汗城堡內外。</p> <p><br></p> <p class="ql-block">進出設拉子先過古蘭經門,這是古代旅行者的一種儀式,現(xiàn)在經過這里是去赫久花園,我走過時趕上了西邊日落東邊雪。</p> <p class="ql-block">赫久花園雪后的玫瑰略顯凋零,但仍堅毅綻放。</p> <p class="ql-block">-再回德黑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由紀念碑是德黑蘭的地標之一,由Hossein Amanat 設計,將現(xiàn)代建筑與傳統(tǒng)伊朗元素巧妙結合,最明顯的是Iwan(開放式拱形門廊)風格的拱頂,上面貼了8000片白色大理石。如果能進去,是可以看它建筑的復雜工程架構的。</p> <p class="ql-block">自由紀念碑廣場上象征自由的雕塑</p> <p>戈勒斯坦皇宮花園。</p> <p><br></p> <p><br></p> <p>皇家博物館</p> 鏡子大廳<br><h3><br></h3> <p><br></p> <p class="ql-block">原美國大使館,現(xiàn)在的名字是US Den of Espionage mismatch。</p><p class="ql-block">前美國大使館曾經是1979年大革命的焦點,學生們沖進大使館將美國52名外交人員當作人質扣押了444天。廢棄的大使館外墻畫滿了反美海報,前院花園插上了一片白色十字架,用美國以色列國旗裝扮成墓地。</p><p class="ql-block">全世界反美的國家和人民不少,還真的沒見過以這樣歇斯底里的形式公然羞辱美國的。</p> <h3>在伊朗的幾天里,世界形勢動蕩變化著。從一月三日蘇來曼尼將軍被暗殺開始,世界就陷入了動蕩不安的七天。雖然美伊各退一步,緩解了一些緊張局勢。又逢一月八日烏克蘭飛機德黑蘭墜毀,之后的一月十一日,伊朗政府承認了是伊朗導彈誤擊造成。機上176人無人生還,這給美伊之間不斷升級的軍事沖突增加了悲劇性的尾聲。機上16名伊朗優(yōu)秀大學生墜亡又引起學生們對伊朗政府的不滿,國際危機轉變成了國內危機,一場規(guī)模更大的,自發(fā)的反政府活動正在醞釀。一月五日到達德黑蘭時整座城市都懸掛著悼念蘇來曼尼的旗幟,一路南下每個城市都是同樣內容的裝掛。十二日再回到德黑蘭,整個城市已開始換上紀念飛機失事學生的旗子,真是風云聚變啊。</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我們剛到伊朗時,因為政府的悼念活動沒能在德黑蘭停留,今天最后一天又趕上學生自發(fā)的反政府示威,又取消更改了白天的活動內容,連參觀美國大使館舊址也是在大巴車上完成的。</p><p class="ql-block">臨時選擇遠離市區(qū),路徑伊瑪目·霍梅尼陵墓時拍下了這兩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次的伊朗之行,是我世界文化之旅的其中一站,不僅收獲了上千張照片,還濾清了以往比較含糊概念。</p><p class="ql-block">1,伊朗與波斯-波斯是伊朗在古希臘和拉丁語中的舊稱,就是說波斯就是伊朗的古名。當然隨著歷史疆界的變化,伊朗與波斯的感念和范疇也有重疊與交叉。</p><p class="ql-block">2,伊朗人和阿拉伯人-伊朗人以波斯人為主,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阿拉伯人是指北非和西亞將阿拉伯語的文化共同體而不是種族,大部分屬歐羅巴地中海類型。伊朗人講波斯語,不是阿拉伯人也不是阿拉伯國家。</p><p class="ql-block">3,波斯文化與阿拉伯文化-古波斯人很早就創(chuàng)立了燦爛的文明,龐大的薩珊王朝,阿拉伯在七世紀征服波斯后吸收了先進的波斯文化,比如波斯的行政體制,學習波斯的醫(yī)學,建筑,阿拉伯人占領波斯后反而受到波斯文化的全面影響,但給波斯留下了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字。</p><p class="ql-block">4,伊朗的宗教-伊朗的原始宗教是拜火教,被阿拉伯占領后被迫信奉伊斯蘭教,他們信奉的是伊斯蘭什葉派,而大部分伊斯蘭教國家都是遜尼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的回家,因為受美國等西方國家制裁封鎖四十多年,也出現(xiàn)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但他們依仗豐富的石油資源,以石油開采業(yè)為主,也有自己的鋼鐵,汽車,電子產品和計算機軟件業(yè),是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成員,也是亞洲重要經濟大國。伊朗之行八天感受到他們人民的自信頑強,加之不懼與超級大國對抗,儼然是一支傲立世界動蕩之局的鏗鏘玫瑰。</p> <p class="ql-block">感謝如影隨形的遲玉潔老師,硝煙四起中依然引領我們前行,感謝伊朗導游塞義德先生,每天帶給我們生動的歷史文化知識。感謝一路同行的朋友有緣與你們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