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荊楚大地烏云密布,病毒橫行,神州停擺。在1月16日至26日,我們倆正在進行萬里(5136公里)川西懸天凈土自駕之旅,這是我第8次在川西旅行,此行有故事、有美景、有危險。</p><p class="ql-block"><b> 一、 與綠度母結(jié)緣了</b></p><p class="ql-block"> 一直喜歡到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寧靜安詳?shù)牡胤铰眯校杲?jīng)常在藏區(qū)旅行,也對藏傳佛教產(chǎn)生了興趣。2017年,一位藏族朋友幫我家預(yù)訂了兩幅唐卡。2019年秋,朋友告知畫師畫的綠度母和黃財神唐卡(唐卡—畫著佛教諸神的卷軸畫,是藏族同胞方便攜帶的廟宇)做好了,我萌生冬天出行川西的念頭,一是到壤塘縣迎奉唐卡,二是順道看看甘孜和阿壩兩州冬天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2020元旦后的一天,我的領(lǐng)導(dǎo)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有緣見到之前完全不認識的高人——寶哥,寶哥建議我的領(lǐng)導(dǎo)供奉綠度母!又是綠度母!</p><p class="ql-block"> 川西之行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提前結(jié)束,24日(年三十)上午到朋友家辭行,朋友的母親—一位慈祥的藏族大娘用不流利的漢語祝福我們,囑咐我們路上要注意安全,并將她自己珍藏的兩幅唐卡和一尊銅鎏金的綠度母送給我們。又是綠度母!我的觀世音菩薩!我的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綠度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這次旅行是為了綠度母唐卡而去,全程好像又在綠度母等保佑下有驚無險地安抵廣州。</p><p class="ql-block"><i> </i></p> <h3><b> 二、懸天凈土—壤塘縣</b></h3><h3> “壤塘”—藏語的意思是“財神的壩子”,財神居住的地方本應(yīng)富裕,可是該縣2017年GDP只有8.2億元,2016年全縣人口為4.4萬人,全縣面積686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貧困縣,精準扶貧的重點對象。近年來,壤塘人奮起直追,努力脫貧,雖處高原,但缺氧不缺精神,發(fā)掘藏族文化遺產(chǎn),利用環(huán)境質(zhì)量優(yōu)良,環(huán)境景觀優(yōu)美,具有藏傳佛教覺囊派(覺囊派,你不知道吧)文化特色等優(yōu)勢,發(fā)展旅游產(chǎn)業(yè)、農(nóng)牧業(yè)等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宣傳懸天凈土形象,努力改變落后面貌。</h3><h3> </h3> <h3>壤塘縣示意圖</h3> <h3>壤塘縣徽標</h3> <h3>則曲河畔</h3> <h3>則曲河</h3> <h3>尕卡嶺</h3> <h3>冰封的九道拐</h3> <h3>冰封的杜柯河,白雪透著藍綠色</h3> <h3>杜柯河(桑珠路段)完全被冰雪覆蓋</h3> <h3>確爾基寺(位于中壤塘鎮(zhèn),是覺囊派祖廟,明朝皇帝的國師駐錫寺廟),覺囊派是藏傳佛教四大教以外的一個小教派。</h3> <h3>確爾基寺白塔</h3> <h3>確爾基寺內(nèi)明代唐卡</h3> <h3>確爾基寺路1號小園(住著反鎖的高僧,高僧處于半閉關(guān)狀態(tài),屋內(nèi)滿是元代的宗教壁畫,壁畫采用天然礦物顏料,其顏色在800年后的今天仍然光彩奪目,宗教神靈、人物栩栩如生。但也看到有一些古老的壁畫出現(xiàn)破損,于是,有近、現(xiàn)代畫師對古老壁畫進行補筆、修善,結(jié)果弄巧成拙,可惜)。</h3> <h3>覺囊唐卡傳習基地</h3> <h3>(此行迎回的)綠度母唐卡</h3> <h3>(此行迎回的)黃財神唐卡</h3> <h3>棒托寺。50多萬塊密密麻麻、深深淺淺排列組成的石片堆,就是據(jù)今近600年的石刻《甘珠兒》和《丹珠兒》(我的理解:佛祖語錄及其解析、說明),極為珍貴。由于年代久遠,石片堆很重,已開始發(fā)生地陷,保護問題亟需解決。</h3> <h3>棒托寺刻著經(jīng)文的石片</h3> <h3>魚托寺(噶舉派,漢人稱白教—藏傳佛教四大派之一)</h3> <h3>魚托寺大殿正在舉行經(jīng)師考試評估報告會議</h3> <h3>魚托寺尕瑪索朗老活佛故居(2012年與當時91歲的老活佛有一面之緣,按活佛囑咐,再訪魚托寺,履行了曾經(jīng)說過的話),無奈再次造訪魚托寺,老活佛已于5年前離開人世,不禁唏噓,而且,老活佛臨走前預(yù)示不會再轉(zhuǎn)世了。真的只有一面之緣。</h3> <h3>銅鎏金綠度母、尕瑪索朗活佛照片與家里觀音像一起供奉。</h3> <h3><b> 三、磕長頭的四兄弟</b></h3><h3> </h3> <h3>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的禮佛方式,磕長頭分為長途(遠達數(shù)千公里、歷數(shù)月經(jīng)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砂石冰雪之上,執(zhí)著地向目的地進發(fā))、短途(數(shù)小時、十天半月)和就地三種。我們在壤塘縣城前往下杜柯鄉(xiāng)、魚托寺的路上遇上了磕長頭的四兄弟。</h3><h3><br></h3> <h3> 如果某個家庭有親人去世了,按當?shù)夭孛竦牧晳T,來年的春節(jié)假期這個家庭應(yīng)該取消慶祝熱鬧活動(川西藏區(qū)的藏族同胞幾乎都過春節(jié),藏歷新年反而沒春節(jié)熱鬧,可能與沒有假期有關(guān))。不幸,我們認識的這一家庭女主人于2019年病故,這個原來11口人的大家庭籠罩著悲哀,病故的女主人有9個孩子,其中四個男孩決定以磕長頭的方式去200多公里外的金川縣觀音橋鎮(zhèn)觀音寺朝拜,祈愿故去的母親在輪回的路上一路走好,他們計劃需要50天左右完成這次磕長頭之旅。</h3><h3> 四兄弟手戴護具,穿著皮做的長圍裙,用膝蓋護具護著膝蓋,沿著道路,三步一磕,不怕風雪交加(壤塘縣當時氣溫,白天零度至5度,晚上零下22度至零下11度)朝著目的地艱難前行。我們遇上四兄弟的時候剛好是他們離家9天,他們僅僅前進了33公里,還有一百六十公里的艱難行程等著他們。</h3> <h3>與優(yōu)秀青年教師及磕長頭的三兄弟合影</h3> <h3>與四兄弟的父親在其家門合影</h3> <h3><b> 四、最美風景線—國道318線(川藏南線)</b></h3><h3> 川藏南線被旅游達人稱為最美風景線、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絕非浪得虛名。此次川西之行為了特地要走318,故意不走成都經(jīng)317向西直向壤塘的近路。而是特意走了一個順時針的川西循環(huán),從雅安向西經(jīng)康定,在新都橋向北,穿過塔公草原,經(jīng)道孚縣接上317的爐霍縣,沿317國道(川藏北線)往東過色達,到壤塘?;爻套?17向東,經(jīng)馬爾康、理縣、汶川、成都。此行走的318線并不長,沿途主要有蜀山之王—貢嘎山等景點。(此行也經(jīng)過新都橋,但該處現(xiàn)在像一個大興土木的暴發(fā)戶鄉(xiāng)鎮(zhèn),慘不忍睹,這里不提也罷)</h3><h3><b> </b></h3> <h3>在海拔4600米的冷噶措往東看貢嘎雪山主峰</h3> <h3>貢嘎雪山主峰</h3> <h3>天寒地凍,冷噶措湖面已結(jié)冰,幾十厘米厚的冰使游人在整個湖面都可以隨意行走玩耍</h3> <h3>天不作美,沒有看到日照金山的奇景</h3> <h3>折多山云海</h3> <h3>折多山云海</h3> <h3>折多山云海</h3> <h3>折多山埡口</h3> <h3>大名鼎鼎的二郎山隧道</h3> <h3>二郎山云霧</h3> <h3>318線新都橋南側(cè)國道248雅礱江水系小河景色</h3> <h3>雅礱江水系小河景色</h3> <h3>小河景色</h3> <h3>小河景色</h3> <h3>318以南、248以東藏居很有特色</h3> <h3>很有特色的藏居</h3> <h3><b> 五、國道317線</b></h3><h3> 317線(川藏北線)景色與318(川藏南線)相比,毫不遜色。</h3> <h3>317線重要驛站爐霍縣城</h3> <h3>爐霍縣城</h3> <h3>爐霍縣城</h3> <h3>爐霍縣城</h3> <h3>爐霍縣壽靈寺(屬格魯派,漢人稱之為黃教,達賴和班禪為領(lǐng)袖人物,明清以來藏傳佛教最有勢力的教派)</h3> <h3>爐霍縣壽靈寺</h3> <h3>爐霍縣壽靈寺</h3> <h3>爐霍縣壽靈寺</h3> <h3>冰封的卡薩湖</h3> <h3>高山上的317線(卡薩湖處)</h3> <h3>塔公寺,薩迦派(漢人稱之為花教,元朝時勢力最大)重要寺廟,元朝國師八思巴、文成公主的舍利子存于此寺</h3> <h3>塔公寺轉(zhuǎn)經(jīng)筒</h3> <h3>塔公河瑪尼石</h3> <h3>塔公河瑪尼石</h3> <h3>金川縣觀音橋鎮(zhèn)</h3> <h3>金川縣觀音寺(寧瑪派寺廟,漢人稱為紅教)</h3> <p>金川縣觀音寺(甘孜、阿壩地區(qū)藏民認為一生中朝拜過拉薩大昭寺、觀音寺和塔公寺三大寺廟后,就會功德無量。我倆已經(jīng)去過兩次大昭寺、兩次塔公寺和一次觀音寺??)</p> <h3>觀音寺區(qū)域的高山峻嶺和一灣碧水</h3> <h3>317路旁小河</h3> <h3>317路旁冰瀑布</h3> <h3>冰瀑布</h3> <h3>冰瀑布</h3> <h3>317路旁(匯入大渡河的)小河</h3> <h3>317路旁的小河</h3> <h3><b> 六、多次歷險</b></h3><h3> 這次旅程,經(jīng)歷了至少三次以上的危險,一是去程,在冷噶措,是交通安全方面的危險,既是客觀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二是受疫情影響,可能在高原和冰天雪地被隔離的危險;三是受疫情傳言影響,急于趕路,可能在風雪交加的夜晚行走150公里險路的危險以及超乎尋常日行1340公里長距離狂奔的危險,這個危險不說也罷,自信有能力排除?,F(xiàn)按時間順序講講前兩次危險。</h3><h3> 1.冷噶措之險</h3><h3> 這次遇險與自己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扎實有關(guān),自己負主責,其他當事人(之前寫關(guān)于冷噶措旅游攻略的人和當?shù)刎撠熇覀凃T馬上冷噶措的人)也應(yīng)負責,這部分責任中,當?shù)赜颀埼鞔遑撠燅R隊的人負主要責任。</h3><h3> 19日上午從康定市出發(fā),經(jīng)國道318、248到達貢嘎山鄉(xiāng)時約為下午2點。參考攻略,我們急著趕往最靠近冷噶措有路可以走的玉龍西村,該村海拔3750米,離開國道248去玉龍西村大概20多公里,這20多公里是一條爛路,走了兩個小時(注:我的車是排氣量4.0的越野車),攻略幾乎只講冷噶措美景,沒講路險與注意安全事項;當?shù)伛R隊只管從玉龍西村上山,不管從冷噶措下山。要命??!</h3> <h3>冷噶措與貢嘎山主峰</h3> <h3>冷噶措已結(jié)冰</h3> <h3> 下午4點,經(jīng)過兩個小時爛路顛簸,終于來到達路的盡頭—玉龍西村,離太陽下山(經(jīng)查,日落時間為18:30)還有兩個半小時,我們趕緊找到一個小賣部,吃了一盒快食面,同時與一小伙子談好騎馬上山(冷噶措),每人一匹馬160元,兩個人共用一個馬夫也是160元,即:我們騎馬上山的費用共480元。我們倆不是驢友,不會在山上過夜,況且山上夜晚零下二十度左右,海拔4600米左右,高原高啊!我一再要求小伙子我們可以出上山的費用下山,小伙子“嗯”的一聲回應(yīng)了,我認為是口頭合約簽訂了。我倆放心地與另外5個游客,在兩個馬夫的帶領(lǐng)下騎馬上山,一路顛簸,于17:30到達目的地冷噶措,此時剛好刮起一陣大風(我估計8-9級),我倆各穿一件毛衣和厚、薄羽絨服各一件,覺得才勉強保暖。認為此地不可久留,再次對馬夫明確,請他們18:30(日落時)來接我倆騎馬下山。他們也再次問我們(他們漢語還可以,溝通無障礙)18:30真的下山?我大聲告訴他們,對!</h3><h3> 還有一個小時,我們盡情地拍照,冷噶措實在太冷,還有8-9級的陣風的襲擊,一下子就餓了(9點到現(xiàn)在只吃了一盒快食面),找了個背風的地方打開背囊用20分鐘準備好并吃完自熱牛腩飯和宮保雞丁飯,美味的救命晚餐!</h3> <h3>我倆在冷噶措享用自熱米飯晚餐時看到遠處有一藏民牽著馬走過來,我以為是接我們下山的坐騎</h3> <h3> 我美滋滋地享用晚餐,想著吃飽喝足,再于日落前拍拍美景,然后騎馬下山,住下……,又是美好的一天。殊不知,危險是不知不覺地逼近!18:20,兩個藏族小伙子過來提醒,抓緊時間,太陽下山后路好走……,18:30日落,此時夕陽散射光還未出來,但約定時間到了,我們依依不舍地收拾照相設(shè)備,來到馬夫跟前。咦!他倆沒有牽著馬?我的ma呢?他倆回答:他們的??怕走夜路(1個小時后天肯定黑了),且白天上山來回幾次,很累了,不能接我們,我的心涼了半截。隨后,小伙子手一指,我們可以坐現(xiàn)代化的摩托下山,價錢不變。我的心全冷了!我的天!我的ma!我的ma!上山時我們看到根本沒有路!全程都是50-60度的坡!我和我的領(lǐng)導(dǎo)對望著,此時冷噶措還有約三十來個游客盡情地拍照、放飛無人機、唱著、跳著擺拍!他們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湖邊有8、9個小帳篷!看來他們不會趕下山的!對望了五、六秒,我倆不約而同地說“好吧,走!”,有點悲壯、有點無奈!聽天由命吧!把命交出了!我倆分別坐上了一輛摩托車沖下山,真的佩服司機好技術(shù),在陡坡上,草團之間,拼命走之字,約20分鐘的瘋狂下山之路簡直就是沖向地獄之路(如果靠雙腿走,需要約3個小時,天黑后可能會連滾帶爬的,如果不幸滾向絕壁……)。漫長的二十分鐘,想到了死亡,后悔?。?lt;/h3><h3> 感謝這些年的向善、向佛的事做多了!阿彌陀佛!救苦救難觀音菩薩、救八難的綠度母!我倆平安下山了?。ǖ诙焖押笕砑∪馑嵬?、屁股疼?。S畜@有險,平安度過!</h3><h3><br></h3> <h3> 2、疫情的隔離危險</h3> <h3> 我們1月16日離開廣州,21日下午到達壤塘。由于壤塘天寒地凍,晚上零下十幾度,最冷的晚上在年三十夜里更達零下二十一度,我們的房間空調(diào)幾乎不起作用,洗手間與外界一樣冷。我的領(lǐng)導(dǎo)著涼了,加上高原反應(yīng),越來越難受,22日夜里和23日夜里需要吸氧才能入睡。22、23日兩個白天,我們在壤塘想做的事情基本做好,有個聲音仿佛對我說,該離開了。</h3><h3> 一路走來,只有從冷噶措下山的19日晚上沒有看電視,其余每天晚上都看央視新聞,也注意了新冠病毒的新聞,19日還說可防可控、有限人傳人,到20日鐘南山說肯定人傳人,而且有14名醫(yī)護人員感染,感覺事態(tài)嚴重了,而且聽到網(wǎng)絡(luò)上武漢封城的消息,心情也開始緊張起來,加上耳邊“該離開了、該離開了”的聲音,我的去意比較堅決,本來24日(年三十)晚飯準備要去朋友家吃一頓藏式團年飯,我的領(lǐng)導(dǎo)與朋友溝通后,決定24日上午離開壤塘回廣州。24日早上起來,到朋友家吃過早餐,啟程離開縣城,在縣道與317匯合處經(jīng)過第一個公安與防疫的第一個檢查點。中午時分,我們終于離開了壤塘縣的地界。事后證明,我們的決定非常正確,否則,我們極有可能被當?shù)馗綦x,高原苦寒之地,我們能否扛住一頭半月?真的很難說!</h3> <h3> 看看這個通告,偏僻的山區(qū)縣行動快速,措施果斷。</h3> <h3> 看看這個通告的內(nèi)容,此縣官員超前地預(yù)測到廣東、浙江等發(fā)病數(shù)也多(我好奇地想知道他們有何準確的預(yù)測模式),并以國務(wù)院級別的高度,把廣東、浙江等省明確劃為“疫區(qū)”,佩服兼無語!我們倆從“疫區(qū)”來,雷厲風行的縣里工作人員還不把我們留置隔離?我們命運可能發(fā)生改變,如果在寒冷與高原之地被隔離,我們不si也可能剩半條命了。這個危險,至今還不寒而栗!</h3> <h3>24日上午,離開壤塘到馬爾康約200公里內(nèi),經(jīng)歷三次警察查車、防疫人員查體溫。這是進入金川縣的第一道檢查關(guān)口,警察反復(fù)檢查身份證、駕駛證、行車證等證件和對照車頭兩處的車輛號碼以及車前擋風玻璃公安年審標志,花了10分鐘(我覺得他想挑骨頭,后來挑不出毛病,終于放行)比測體溫慢多了。</h3> <h3> 后記,壤塘縣疫情防控動作很快,聲勢很大,雖然有個別地方做過火,畢竟比河南省很多地方運泥堵路,比廣東省汕頭朝令夕改的倉促“封”城好多了。阿壩州至今(2月14日)只有從湖北回來探親的一宗病例,且已病愈;壤塘縣至今沒有一宗病例,懸天凈土!幸甚!</h3><h3> </h3> <h3>立了大功的越野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