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來,一直是摩洛哥首都,始建于12世紀穆瓦希德王朝;現(xiàn)由兩個緊連的姐妹城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薩勒舊城。 舊城為18世紀所建,由褚紅色圍墻包圍,新城是1912年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后興建的。在拉巴特,我們游覽了幾個主要景點:拉巴特皇宮、哈桑塔和默罕默德五世皇陵、烏達亞城堡。</h3> <h3> 一早我們來到拉巴特皇宮前。迄今已有227年歷史的拉巴特皇宮,是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筑?;蕦m大道寬廣而筆直,廣場上有兩門古炮,中央有一個很大的圓形噴水池,這里也是摩洛哥國王迎接來訪的世界各國元首的廣場。我們只能遠遠地站在皇宮對面的馬路邊拍照。</h3> <h3> 皇宮門前的衛(wèi)兵身穿不同制式的制服,據(jù)說是各個軍兵種組成的戍衛(wèi)隊,他們神情輕松,看樣子國王此刻不在宮中。<br></h3> <h3> 摩洛哥現(xiàn)任國王默罕默德六世是個開明的君主,他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2001年10月,國王向全國發(fā)布公告,宣布將與平民女子、IT工程師薩爾瑪·貝娜妮成婚,并首次對外公布了未婚妻的名字、年齡和家庭背景。消息一傳出,摩洛哥全國上下沸騰了,所有的摩洛哥人都感到震驚而興奮,對于四百年來始終保持神秘的摩洛哥王室來說,這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接著他修改憲法,在全國推行一夫一妻制,并籍此提高摩洛哥婦女的地位。在2002年3月舉行皇室婚禮之后,又舉辦了為期3天的新婚慶典,邀請全國300對新婚夫婦參加“集體婚禮”。在摩洛哥這個傳統(tǒng)的穆斯林國家里,國王和老百姓同慶新婚也是史無前例的。 薩爾瑪在那一天被冊封為“拉拉·薩爾瑪公主”,從此有了皇室身份,與國王的姐妹享有同等的待遇。(圖片來自網(wǎng)絡)</h3> <h3> 薩爾瑪王妃身材高挑、氣質(zhì)高雅、容貌出眾,婚后她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公開場合,參加各種慈善活動,陪同夫君進行國事訪問,并為阿拉伯女性爭取其應有的權(quán)利和地位不遺余力,也為王室?guī)砹诵碌幕盍Α?(圖片來自網(wǎng)絡)</h3> <h3> 然而,這個美麗的愛情童話終究沒能延續(xù)下去,兩年前,王妃突然在公眾視線中消失,街頭張貼的大幅照片中, 國王的一家,原本應該是薩爾瑪王妃的位置換上了來訪的教皇。據(jù)摩洛哥官方不久前的非正式宣布,薩爾瑪已是國王的前妻了。不過,在摩洛哥的不少商店以及公共場所,包括我們下榻的賓館里,依然懸掛著幸福的國王和王妃一家四口的老照片,顯然,薩爾瑪在百姓心中還是很受歡迎。</h3> <h3> 皇宮旁邊是麥克蘇爾清真寺,這是一座現(xiàn)代建筑,專門提供給皇室成員使用的皇家清真寺,外觀比較簡潔,高高的拱形長廊非常氣派!</h3> <h3> 穆罕默德五世皇陵。穆罕默德五世是現(xiàn)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祖父,逝世于1961年。其陵寢1962年開始修建,1971年竣工。默罕默德六世國王的父親是前任國王哈桑二世。摩洛哥人取名很有意思,不是叫默罕默德,就是叫哈桑,聽導游介紹說,如果在大街上叫一聲默罕默德,幾乎會有一半人回應,現(xiàn)任國王的兒子叫哈桑,下一任的國王應該就是哈桑三世了。</h3> <h3> 陵寢由一個呈金字塔形綠色的瓦頂加四面白色大理石墻壁組成,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和摩洛哥特色。外圍一圈帶拱門的敞廊,類似于亭臺樓閣的設計,外觀素雅,里面卻十分豪華,雕花的墻面和金色的穹頂裝飾考究精致。<br></h3> <h3> 室內(nèi)是一個地下墓室,中間是默罕默德五世的瑪瑙石石棺,兩側(cè)分列著他的兩個兒子、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親王的石棺,旁邊建有陳列館,藏有阿拉維王朝歷代君主像和五世遺物及其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文獻。</h3> <h3> 默罕默德五世自18歲即位后一直致力于國家獨立的斗爭,經(jīng)過28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1956年實現(xiàn)夢想,為此摩洛哥人尊其為“國父”。</h3> <h3>陵墓左側(cè)建有清真寺,再左側(cè)為講經(jīng)臺。</h3> <h3>講經(jīng)臺</h3> <h3>遇見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h3> <h3>我送給老師兩個中國結(jié),她高興得像孩子似的跟我合影。</h3> <h3> 皇陵前面正對著哈桑塔廣場</h3> <h3> 哈桑塔及哈桑清真寺遺址。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阿爾穆瓦希德王朝于公元1196年所建,當時的蘇丹計劃建一個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占地2.5萬平方米,有19個殿堂和480根柱子,宣禮塔高80米。但是清真寺沒建完,蘇丹就去世了,宣禮塔也只建到44米高,這就是后來的哈桑塔。</h3> <h3> 1755年,一場大地震,使尚未完工的清真寺全部倒塌,僅殘留了312根柱子,每根直徑約1米左右,四周的16道門也成了斷壁殘墻,而聳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禮塔)卻完整無損。哈桑塔用玫瑰色石塊砌成,加上塔頂,共高69米,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跡。</h3> <h3> 1956年,穆罕默德五世在這里宣告摩洛哥擺脫殖民統(tǒng)治正式獨立,哈桑塔成了摩洛哥建國的紀念碑。</h3> <h3> 烏達亞城堡 Kasbah des Oudayas位于拉巴特老城以東,坐落在布雷格雷格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始建于 12 世紀柏柏爾王朝,作為古老的軍事要塞,是摩洛哥最早的建筑,也是拉巴特城的發(fā)源地。</h3> <h3> 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tǒng)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勒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這座軍事要塞便是烏達亞城堡,也稱烏達亞要塞。在阿拉伯語里,“里巴特·法特赫”意為“勝利的營壘”,據(jù)說是為了紀念當年阿拉伯軍隊在阿拉科薩戰(zhàn)役中打敗西班牙人的勝利。后來,時代變遷,幾經(jīng)滄桑,“里巴特·法特赫”這個軍事要塞逐漸擴展為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舊的名稱,簡稱“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變成“拉巴特”,并作為城市名稱沿用到今天。</h3> <h3> 如今其城墻、主殿早已不復存,城門、瞭望崗樓屹立如故。 城堡的大門由埃爾曼蘇爾國王在1195年所建,大門上方馬蹄形拱頂,各種石雕花紋沿著拱頂?shù)幕《葘訉盈B疊地向上蔓延,可以說是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建筑中的代表作。</h3> <h3> 據(jù)說這個長臺階是美國好萊塢大片《碟中諜5》的取景地之一,即劇中湯姆克魯斯飚著寶馬一躍而下的地方。</h3> <h3>進入城堡里面有一個安達盧西亞花園,為17世紀法國殖民時期所建,小巧玲瓏,草木茂盛,幽靜雅致。<br></h3> <h3> 位于花園中間的建筑物曾經(jīng)是斯卡斯巴赫王宮,現(xiàn)在為一個小型博物館。 這里也是貓的王國,一群小貓跑過來和我們合影。</h3> <h3> 城堡內(nèi)仍保留著柏柏爾民居和街道。挺小的入口,進去是一個縮小版的藍白小鎮(zhèn),典型的安達盧西亞民居特色。據(jù)史料介紹,17世紀,被西班牙驅(qū)逐的摩爾人聚集在城內(nèi),憑借這里的地理優(yōu)勢,成立了一個名為“布雷格里格共和國”,專門從事海盜活動,這個自成一體的共和國竟然也存在了幾十年。<br></h3> <h3>如今的小鎮(zhèn)安靜整潔,碎石鋪就的狹窄街巷曲曲折折向不同方向延伸。</h3> <h3> 家家門口的花花草草點綴于藍白之間,使古老的小鎮(zhèn)充滿生氣和活力!<br></h3> <h3>摸一摸法蒂瑪吉祥之手門栓,祈福平安健康!</h3> <h3>穿過小鎮(zhèn)盡頭的拱門是一個觀景平臺,古代的一個空中集市。</h3> <h3> 平臺上能看到布雷格里格河與大西洋匯合的壯觀景象,還能看到拉巴特的姐妹城市——薩勒市的全景。<br></h3> <h3> 拉巴特,一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融合,都市與古城交相輝映的城市,2012年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