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中國與前蘇聯的二戰(zhàn)后之關系,是世人皆知的。二戰(zhàn)后的中美關系,也是世人皆知的。一般認為我國在二戰(zhàn)后與前者是親密無間的,甚至是結盟關系。而后者,則是徹底的敵對。</h3></br><h3>但與前蘇聯的這種關系,在1958年戛然而止——大家都知道,那段歷史叫“中蘇交惡”。</h3></br><h3>中蘇關系此后一路惡化,直到蘇聯撤走援助我國的原子彈項目專家與工業(yè)現代化的各項目專家——蘇聯人決絕的夠徹底,連圖紙都一張不剩的帶走。</h3></br><h3>但是,是否很多人都知道:中蘇交惡的問題所在?</h3></br><h3>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依我個人的經歷,當今中國人大多數都不知道,年輕一代(90后為主)則基本上是空白:完全的一張白紙。</h3></br><h3>因為“中蘇交惡”屬于冷戰(zhàn)話題,因此自改革開放以后,這些歷史被不斷的模糊化,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段歷史卻恰恰是年輕一代最需要學習的,因為,那段歷史堪稱是新中國成立到今天的偉大征程里最艱難的一段——沒有之一!</h3></br><h3>若不知道來時路的艱苦,年輕人是不會珍惜自己的爺爺奶奶輩的歷史的,這種傾向十分不好。</h3></br><h3>現在,就來簡單科普一下?!?lt;/h3></br><h3>結論先放在前:</h3></br><h3><strong>一言以蔽之,如果那段困難時期,我們沒有挺過來,那么本人的看法是:</strong><strong>新中國的國祚會在50多年前劃上句號——看完本文,你就會明白我的這個“事后諸葛亮”豈非恫嚇虛言。</strong></h3></br><h3><strong>■中蘇關系,從頭到尾都不是和諧的。</strong></h3></br><h3>毛澤東這一輩子就出國兩次,都是在蘇聯。兩次經歷都非常不愉快,因為,兩次經歷都象征著中蘇結盟背后的陰影和隱患。</h3></br><h3> <h3>第一次,毛澤東與斯大林的會面,其他事暫且不談,但當毛澤東以“中國共產黨不是國民黨”為由(注:大意是指新中國的領土內不應再有任何外國軍事力量),向斯大林提出蘇聯必須撤走在中國東北旅順、大連的海軍艦隊,以及歸還蘇聯在中東鐵路的部分特權(股權與管理權),但遭到了和蔣經國于1945年抗戰(zhàn)結束后向斯大林提出歸還外蒙古差不多的遭遇。</h3></br><h3>注:按照二戰(zhàn)時同盟國的各項決議,蘇聯在中國東北繼續(xù)享有特權,并且得到了蔣介石戰(zhàn)后的確認,在民國政權與蘇聯簽訂的《中蘇和平協議》條約里邊,蔣介石應允蘇聯繼續(xù)履行前清與蘇聯的東北特權條約,為期30年不變(1965年到期)。</h3></br><h3><strong>當時斯大林以“落后就要挨打”之語拒絕了蔣經國,對于蔣經國強調的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斯大林出人意料的不置可否,但卻擺明了態(tài)度:</strong><strong>你這么弱,就不要談條件了。</strong></h3></br><h3>1950年的莫斯科,雖然斯大林并沒有對毛澤東使用像對蔣經國那樣的不敬之語,但態(tài)度,也是差不多的。</h3></br><h3>清末民國以來落后孱弱,以及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是暫且無法取得列強世界的高度認可的,這是個客觀事實。</h3></br><h3>雖然毛澤東以更強硬的反駁態(tài)度駁斥了斯大林(吵架了),但蘇聯在東北的特權,還是無法撼動。</h3></br><h3>此后,發(fā)生了朝鮮戰(zhàn)爭,毛澤東以中國全力參戰(zhàn)的代價不僅換回來了156個蘇聯援助的工業(yè)現代化項目,更同時迫使蘇聯應允在恰當時刻,放棄在東北的軍事特權——此事于1954年,由斯大林的接班人赫魯曉夫完成。</h3></br><h3> <h3>但是,還是那句:落后就要挨打。</h3></br><h3>秉持“大國沙文主義”的蘇聯,當然不會對新中國善罷甘休——就在撤走東北蘇軍后不久,赫魯曉夫以中國的海防軍力不足以防備美國為由,提出要與中國海軍組建“聯合艦隊”,史稱“中蘇聯合艦隊事件”。</h3></br><h3>這件事,幾乎可以說是中蘇交惡的第一個導火索。</h3></br><h3>此事說來復雜,其實1954年蘇軍從東北撤出時,毛澤東不太同意,因為當時朝鮮戰(zhàn)爭的大戰(zhàn)剛剛結束不久,美國依舊對新中國虎視眈眈,基于務實考慮,毛澤東要求蘇聯暫緩撤出。</h3></br><h3>但赫魯曉夫讓人討厭的地方就在于這。</h3></br><h3><strong>它以“誠意”為幌子,卻行霸權之實。</strong>↓</h3></br><h3>中國當時防備美軍??胀{的重心明明在東北,可赫魯曉夫卻提出要與中國在我東南沿海地區(qū)組建“聯合艦隊”——理由是美蔣準備反攻大陸。</h3></br><h3>看明白了吧?</h3></br><h3>蘇聯所謂“尊重我國主權”是為假,謀求更大的對華軍事特權與霸權是為真。</h3></br><h3><strong>戰(zhàn)略家毛澤東,對此當然是洞若觀火。</strong></h3></br><h3>到了1958年,這把火終于是捂不住了,毛澤東面對赫魯曉夫特使尤金,以怒斥的態(tài)度痛批了“中蘇聯合艦隊”方案,大意:</h3></br><h3>“你們老是什么都想和我們合營,比如聯合艦隊,我想問的是,這支艦隊的指揮權到底是歸屬中國還是蘇聯”???</h3></br><h3>尤金對此無法回答,后來沒多久,由于毛澤東的憤怒,赫魯曉夫感到事態(tài)嚴重,遂決定親自訪華,但,毛澤東此番卻更是怒不可遏:</h3></br><h3>他穿著泳衣抽著煙,在游泳池與赫魯曉夫會面——具體過程太長,就不一一展開。</h3></br><h3>總之,毛澤東一輩子也沒有這樣對待過任何一個外國嘉賓,此次會面,毛澤東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全面批判了赫魯曉夫的所有路線,并且在會面中表明了“中國有中國的主張”(大意)。</h3></br><h3>毛澤東的態(tài)度,被赫魯曉夫個人與蘇聯當局視為“忘恩負義”,并且視為中國要與蘇聯“割席”的標志。</h3></br><h3>為什么毛澤東要對赫魯曉夫如此不滿了?</h3></br><h3>須知赫魯曉夫主政期間,中蘇戰(zhàn)略關系有增無減,而且援華項目從斯大林時期的156個增加到306個。</h3></br><h3>僅僅為了聯合艦隊,就發(fā)這么大火嗎?</h3></br><h3>非也,這就是博主說的:<strong>不應冷卻這段歷史,否則,年輕人是不會珍重老一輩的努力的。</strong></h3></br><h3>其實,毛澤東對赫魯曉夫的不滿與批判,早就開始了——從1956年的“波匈事件”說起:</h3></br><h3>事件概略:簡單而言,就是當時為共產主義國家,同時也是前蘇聯“衛(wèi)星國”的波蘭與匈牙利爆發(fā)了當地共產黨人領導的改善工人待遇與福利的抗議活動,最終卻遭到了蘇聯直接出動軍事力量干涉而失敗。</h3></br><h3>“波匈事件”是冷戰(zhàn)時期共產主義陣營的最重大影響之事件,沒有之一。</h3></br><h3>因為,此事標志著以赫魯曉夫為首的前蘇聯之“大哥”之領袖國,似乎要“叛變共產主義”。</h3></br><h3>“叛變論”絕非空穴來風:↓</h3></br><h3>①赫魯曉夫1954年在國內發(fā)動《秘密報告》運動,全面批判“斯大林路線”(團結共產主義,與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斗爭到底),同時,部分否定了馬克思與列寧主義(我國和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的看法)。</h3></br><h3>②在批判了斯大林后,赫魯曉夫一反常態(tài)的頻頻對外展開外交活動,尤其是面向資本主義國家,態(tài)度曖昧,大談“和平共處原則”。</h3></br><h3>③赫魯曉夫一面對資本主義陣營媚眼秋波,一面又對共產主義陣營的盟友態(tài)度傲慢且橫加干涉:</h3></br><h3><strong>1957年,莫斯科在邀請57個國家的共產黨代表參加的“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會議上,赫魯曉夫明確要求全世界的共產黨放棄“革命斗爭路線”(即軍事、街頭抗議路線為主的方式),要走“議會和平路線”——即放棄反抗斗爭,積極融入各自國家/地區(qū)的議會席位,用“選票”爭取權利。</strong></h3></br><h3>對《馬克思主義》稍微了解的都知道,赫魯曉夫要求全世界共產黨走的所謂“和平議會路線”,其實早就被老馬于82年前(1875年)批判過:</h3></br><h3><strong>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的“圣經列作”之一的《哥達綱領批判》。</strong></h3></br><h3> <h3>簡而言之,就是從反抗轉變?yōu)榧尤胱h會,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妥協路線,因為,當時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尤以西歐和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相當一部分),共產黨政權還不是穩(wěn)固的執(zhí)政勢力,甚至簡直就是“非法組織”。比如說1957年莫斯科會議上與毛澤東一樣,同樣對赫魯曉夫提出的“議會路線”不滿的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共產黨。</h3></br><h3>讓尚未擺脫被敵對或被剝削的工人與農民兄弟放棄反抗,加入由各國資產階級把持的議會:</h3></br><h3>這不是投降,又能是什么了?</h3></br><h3>赫魯曉夫宣布“蘇聯完成社會主義建設革命”的同時又要求兄弟國與盟友組織放棄抵抗,與資本主義和平共處:</h3></br><h3>這不是背叛,又能是什么呢?</h3></br><h3>以上赫魯曉夫的所謂“《秘密報告》”與“三個和平原則”(表達與美國友好往來的愿望)以及“和平議會路線”,就是我們中國老一輩人耳熟能詳的“蘇聯修正主義”。</h3></br><h3><strong>說穿了,毛澤東之所以在全世界發(fā)起“批修反修”的運動,就是認準了赫魯曉夫準備蒙騙和率領共產主義陣營向西方集體投降,好讓蘇聯和美國“共治世界”。</strong></h3></br><h3> <h3><strong>“我們中國人認同與世界和平共處的原則,但是,我認為,也要分清楚敵我關系</strong>”——1958赫魯曉夫訪華時,毛澤東當面這樣說(大意)。</h3></br><h3><strong>“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美國就是紙老虎”</strong>——同為1958赫魯曉夫訪華,毛澤東當面之言(大意)。</h3></br><h3>90年代,因為中美關系空前友好,許多人對毛澤東的這句老話嗤之以鼻,經常拿來作玩笑談資。</h3></br><h3>而今日中美貿易戰(zhàn)正酣,試問,當年取笑這句話的人,顏面何在?</h3></br><h3><strong>赫魯曉夫意欲投降美國,或天真的以為美國會與蘇聯“共治世界”的“陰謀論”——絕非陰謀,因為已經得到事實的印證:</strong></h3></br><h3>自1956年起,毛澤東以占據《馬列主義》理論制高點的姿態(tài),在全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發(fā)起的“反修批修”運動,得到了全世界共產黨的積極響應,不僅弄的赫魯曉夫焦頭爛額,還直接引爆了他的下臺危機。</h3></br><h3><strong>1959年,在國內外一片反對聲音中,赫魯曉夫竟然高調訪問美國,這位幼稚的共產主義領導國的領導人不僅媚態(tài)盡顯讓共產主義陣營無語,最不忍直視的是:</strong></h3></br><h3>他竟然的點名要求與夢露進餐(燭光晚餐),還要求去迪士尼游玩。</h3></br><h3> <h3><strong>簡直就是中情局《十條誡令》的標準欲望囚徒??!</strong></h3></br><h3><strong>而毛澤東,則不愧為我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戰(zhàn)略家,他目光如炬,洞若觀火?!?lt;/strong></h3></br><h3>當赫魯曉夫提出要世界各國共產黨放棄反抗的時候,他占據理論制高點,全面、透徹、犀利的揭穿了赫魯曉夫偽善的面紗,讓北京接替莫斯科成為冷戰(zhàn)中,共產主義的輿論“燈塔”。</h3></br><h3>當赫魯曉夫頻頻以“美蔣反攻大陸威脅”為由,促請我與其建立東南沿海聯合艦隊時,毛澤東在廈門主動發(fā)起“金門炮戰(zhàn)”:↓</h3></br><h3><strong>意思就是:</strong><strong>你赫魯曉夫不是說美蔣要反攻我東南沿海嗎?</strong><strong>我就要看看,美蔣敢不敢來——讓赫魯曉夫失望,毛澤東高超的指揮指示解放軍“只</strong><strong>打蔣艦蔣機(飛機),不打美艦美機”的智慧,讓美國無從插手。</strong></h3></br><h3>讓瞧不起要新中國海軍空軍的赫魯曉夫啞口無言,“中蘇聯合艦隊”方案無顏以對。</h3></br><h3><strong>同時,“金門炮戰(zhàn)”其實還挽救了蔣介石政權,此事是題外話,在此星火君一筆帶過:</strong></h3></br><h3>簡而言之,就是美國基于對臺灣的“永不沉沒之遏制共產主義的航空母艦”之需求,決定在50年代末時杯葛蔣介石個人,試圖將臺灣的軍事主控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美國人付諸了行動:</h3></br><h3>①一方面利用輿論大勢吹捧高度親美的國民黨軍政要人孫立人,試圖讓他取代蔣介石。</h3></br><h3>②另一方面,以“紅色中國將聯合蘇聯解放臺灣”,而又同時強調“金澎馬(金門澎湖馬祖)無法抵御”為由,要求蔣介石撤出三島的中國軍隊。</h3></br><h3><strong>其目的無非是誘使蔣介石失去臺灣外圍防線后,將不得不高度依賴美軍,而逐漸失去對臺灣本島的自主控制權。</strong></h3></br><h3>★★★★四星級提示:一定要注意看清楚!</h3></br><h3>美國此陰謀,事實上,就是和蘇聯赫魯曉夫政府串通好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h3></br><h3>當蔣介石失去金澎馬后,美國??樟α烤蜁€抵進我東南沿?!悴坏貌怀姓J,當時的美軍擁有絕對優(yōu)勢。</h3></br><h3>而到那時候,中國將不得不在東南沿海高度依賴蘇聯的??樟α康闹С?,如此,則“中蘇聯合艦隊”則被迫成為事實方案而通過。</h3></br><h3><strong>也因此,通過“抗美援朝”而“兩只腳都站了起來”的新中國,將又雙膝“噗通”的再跪了下去——徹底淪為蘇聯的附庸國,和民國政府一個樣了。</strong></h3></br><h3>而與對岸蔣介石心照不宣的“站樁炮戰(zhàn)”則將蘇美兩大超級強國的陰謀一舉粉碎!</h3></br><h3><strong>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金門炮戰(zhàn)期間,蔣介石曾秘密經派特使給毛澤東與周恩來捎信,稱“若失去金澎馬,臺灣則有從中國分離出去的可能”——此實為主動</strong>哀求我也。</h3></br><h3>也就是說,“金門炮戰(zhàn)”是蔣介石主動要求維護其政權在臺灣穩(wěn)固的策略之派生物。</h3></br><h3><strong>毛澤東,真乃神人也!</strong></h3></br><h3><strong>“以戰(zhàn)止戰(zhàn)”的戰(zhàn)略,登峰造極!</strong></h3></br><h3><strong>■最后,再談一談,為何毛澤東要不惜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失去我們全國軍民當年急需的蘇聯各項援助之“慘重代價”也要與蘇聯決裂了?</strong><strong>?</strong></h3></br><h3>用我國的一個古老理論,可以總結:</h3></br><h3>《敵戒》——柳宗元</h3></br><h3>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h3></br><h3>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范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h3></br><h3>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h3></br><h3>全文的中心:如果失去了敵人,自身就會滅亡。</h3></br><h3>而毛澤東帶領老一輩領導人與中國人民“僭越”共產主義陣營位置,“騎在”大哥蘇聯的頭上,批判其與資本主義媾和,目的再明顯不過:</h3></br><h3>下為★★★★★五星級的結論,強烈要求閱讀此文者,必須一字一句不差的看完下文:↓↓↓</h3></br><h3>如果在那個年代,共產主義陣營就瓦解,那么,與美國在朝鮮半島結下梁子,幾乎被美國視為“頭號敵人”(美國對新中國的敵對,比蘇聯更嚴厲,對蘇聯,美國自二戰(zhàn)起一直未終止貿易關系,對我則是長達二十幾年的全面禁運+封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直接面對強大無比的美國,以及蘇聯——因為,蘇聯與美國媾和了。</h3></br><h3>那么,請問歷史諸公,那時候的新中國,同時面對美蘇兩超級“敵國”,請問:受得住嗎???</h3></br><h3>答案,無需多言。100%會釀成亡國之災!</h3></br><h3>毛澤東在1958年面斥赫魯曉夫,與1965年赫魯曉夫下臺前后及原子彈成功引爆而長吁一口氣的毛澤東,在他發(fā)表的《論十大關系》里,都清晰的表達了他與“柳河東”(柳宗元)《敵戒論》的邏輯高度相似之處。</h3></br><h3>毛澤東“架住”赫魯曉夫,要蘇聯繼續(xù)擔當“老大哥”位置的目的,不僅為了保護新中國不被全面孤立,更是為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的偉大革命目標:共產主義必將勝利!</h3></br><h3>★★★三星級結論——中美握手言和證明毛澤東堅持讓蘇聯拖住美國,是無比正確的,是無比有利于中華民族的!</h3></br><h3>1972年,尼克松打破壁壘親自到北京訪問——這很明顯的表示,中美敵對的勝利者:</h3></br><h3>是新中國!</h3></br><h3> <h3>在越南戰(zhàn)爭里,中國背后的大手挫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使二戰(zhàn)后的極端反共的美國長期國策搖搖欲墜,尼克松不得不向共產主義低頭。</h3><br><h3>同時,與蘇聯交惡后獨立自主發(fā)展,造出了原子彈與核潛艇,以及其他驚天動地之大事,又敢于和蘇聯軍事敵對(珍寶島戰(zhàn)役)的新中國,在美國人眼中無比高大起來(美國60年代的肯尼迪與約翰遜兩屆政府,均在那十年里的多次內部高級會議中,確認“中國共產黨不會被推翻”之結論)。</h3><br><h3><strong>更重要的是,尼克松明白:毛澤東比蘇聯的領導人更高明。</strong></h3><br><h3>因此,美國與華友好,目的是雖為繼續(xù)削弱蘇聯,但是最根本原因還是:</h3><br><h3>為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共產黨人所折服。</h3><br><h3>而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于此,本來與美國“媾和”,是赫魯曉夫的愿望,可是,最終與美國友好握手的(我們與美國握手,顯然不是“媾和”,因為毛澤東沒有赫魯曉夫那么愚蠢幼稚),卻是當初最激烈反對赫魯曉夫的“反修批修”之精神領袖——毛澤東同志。</h3><br><h3><strong>你說,毛澤東,真的是某些不懂裝懂的學者眼中的“憤青”嗎?</strong></h3><br><h3>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傷痕文學”所污蔑的“因為無法放棄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毛澤東決定批判赫魯曉夫”的此類言論?</h3><br><h3>此種謬音,無異于狗屁!</h3><br><h3><strong>還是那句:毛澤東,是神人也。</strong></h3><br><h3><strong>所以無法理解其戰(zhàn)略與智慧的,不是壞,就是蠢。</strong></h3><br><h3><strong>再強調一次:無法理解其戰(zhàn)略與智慧的,以及本心的。不是壞,就是蠢。</strong></h3><br><h3>謹以此文獻給老一輩,感謝你們的“勒緊褲腰帶”,陪伴兔子度過那段無比艱苦的斗爭與奮斗的激情歲月。</h3><br><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致敬偉人</strong></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SVyNL9Z6Z-TQPYJ_XXPP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