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懷念我的父親

藍海

<h3>“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 一習近平<br><br></h3> <h3><br>一、緬懷我的父親<br>每當新年或清明節(jié)和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我深切緬懷我的父親。新的一年2020年,父親已經走了25年了,感恩已故去的人,更珍惜愛護身邊人。在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和2019年70周年國慶天安門大閱兵時,當老兵方隊通過天安門時,仿佛父親也在車上敬禮。25年了我們的淚水已干涸,每當清明節(jié)時我們去雙塔寺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從08年起又去牛駝寨寄托哀思,喚醒家庭的共同記憶。我為我們的父親感到自豪和驕傲,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也是最正直最敬佩的人,真可謂從軍行牛駝寨豐碑鐵骨火煉成,真英雄雙塔寺凌霄古柏永垂青。</h3> <h3>二、父親簡歷<br>父親張由柏出生于1923年2月,山西孝義縣下堡公社下堡大隊安底街人。家庭出身貧農,文化程度初中,本人成份參加革命前社會成份是農人,現在成份是革命軍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參加革命前,全家七口人,靠種地為生,生活免強過得去。1937年9月在本村參加革命。1945年7月在山東諸城縣翟宗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后作戰(zhàn)數十次,負傷多次,1956年五月復員,二等甲級殘廢,體弱多病。入伍前受軍事訓一次,文化學習一次。入伍后1938年和1939年在陜西洛川縣八路軍總部炮兵團各受物資獎一次。1947年在東北一師二團受艱苦奮斗獎一枚。1948年在東北一師二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受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奮斗獎章和戰(zhàn)斗勇敢獎章各一枚。1953年在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鮮談判代表團受朝鮮三級國旗勛章一枚。先后當過八路軍,新四軍,志愿軍,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中英勇奮斗十八年,先后參加了汾陽八路軍二團,陝西八路軍炮團,江蘇新四軍獨立旅,東北一縱隊一師二團偵察騎兵排,河北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五團,中南軍大上干,志愿軍一一二師政治部,志愿軍政治部,朝中談判代表團,曾六次負傷,最后一次在朝鮮戰(zhàn)場上,大腿兩股骨折,致成二等甲級殘廢。鋼針就是在插進他的大腿中。復員后1954年8月為山西榮軍中學學員,1956年7月太原建華材料廠廠長,1958年4月太原肥皂廠黨支部書記,1966年6月耐火材料廠廠長。1970年12月市輕工局辦任職。一九八二年十二月離職休養(yǎng)。父親在戰(zhàn)爭年代屢建戰(zhàn)功,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貢獻。在五十多年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jié)。</span></h3><h3>  </h3> <h3>三、父親戰(zhàn)爭年代的從軍路<br><br>父親當過八路軍,新四軍,志愿軍,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中英勇奮斗十八年,先后于1937年9月當時14周歲上參加了山西孝義游擊第二支隊勤務員;1937年10月汾陽八路軍總部特務二團勤務員;1938年2月才15歲在陝西洛川八路軍總部炮兵團當勤務員;1939年1月16歲山兩武鄉(xiāng)總部炮兵團通訊員;1940年1月17歲江蘇沭陽新四軍獨立旅通訊員;1943年3月20歲在山東日照教導五旅十三團戰(zhàn)士;1944年1月山東諸城洪海支隊十三團通訊員;1945年8月22歲山東諸城洪海支隊十三團通迅班長;1946年1月東北民族聯軍一縱隊一師二團通訊排長;1946年7月23歲在東北民主聯軍一縱隊一師二團通訊排長;1946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一縱隊一師二團偵察騎兵排長;1947年4月東北民族聯軍一縱隊一師二團指導員;1947年7月24歲在東北民族聯軍一縱隊一師二團任指導員;1949年4月26歲河北武清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五團干部干事;28歲(1950年7月)武漢中南軍政大學上干隊學員;1951年4月朝鮮志愿軍一一二師政治部干部干事;1952年11月朝鮮志愿軍一一二師政治部干部科科長;30歲(1953年5月)志愿軍政治部助理員;1953年5月朝中談判代表團助理員;30周歲(1953年9月)大連第九后方醫(yī)院住院;1954年8月山西榮軍中學學員。于53年在朝鮮開城,因回國公干參加&quot;朝中談判代表團&quot;途中炸彈汽車壓斷。<br>父親一生歷盡艱辛命運多舛,參加革命那一年才14歲。那么小每天訓練也是一個挑戰(zhàn)。<br>在山西中醫(yī)研究所的大娘今年(2020年)已98歲了,她說:“孝義游擊隊打了一仗,你父親14歲,當時還是個娃,在呂梁37年9月正式當兵,跟著游擊隊,一直過了柳林,一過黃河就回不來家,家里人也著急。37年你大伯當時正在犁地也是一個人跑出去當兵。差幾天是紅軍。林彪帶隊的,有軍事方法,功是功過是過。經過蘇聯邊境,你大伯南下咳嗽氣喘沒去成,戰(zhàn)爭是殘酷的,想起來真怕了。當時我在部隊衛(wèi)生隊,快開飯時,大伯和警衛(wèi)員沒走,是因火車和火車碰了。在部隊上時時刻刻危險呢…你爸老革命,一直隨部隊走了不少地方,一直到抗美援朝殘廢軍人復員……”。<br><br>從軍路上,父親其中在原任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五團團部干事的立功事跡:一九四七年立大功壹次,功績摘要:在四七年東北冬季攻勢新立屯戰(zhàn)斗中帶病工作,立大功于三三五團偵查連。一九四八年在四平戰(zhàn)斗中在緊張戰(zhàn)斗中,完成了通訊任務,立戰(zhàn)斗三小功于三三五團。四八年十一月遼西會戰(zhàn)中,工作積極負責立二小功于三三五團偵通連合并為壹大功另二小功。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于三三五團偵通連時,在挺進華北行軍中,關心下級,能吃苦立二小功……<br>父親永遠是我們全家后輩人心中的革命英雄。</h3> <h3>四、致最可愛的人一父親和戰(zhàn)友的往來書信<br><br>我的父親到2020年已離開我們整25年了。每當看著他和30多名戰(zhàn)友的軍人相片以及和其中幾位的相互通信的信件我對我父這些戰(zhàn)爭年代走過的軍人肅然起敬。<br>以下是1972年10月5日河北高碑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九三部隊司令部陳德俊給我父親的信由山西省孝義地方國營鐵廠轉的第一封信如下:<br>&quot;由柏同志:<br>這幾年我們就打聽你的消息。但一直不知你的下落。前些日我和姜國政同志又談起你來了。老同志總是有老感情的。因此,我們沒有忘記你。上個月我軍開會又說起這件事來。我就請?zhí)J錫勤同志給你們縣革委會寫了一封信。他們非常負責立即回了信。說你是下堡公社下堡大隊的人。說你在太原市第二工程局工作。但不知是否準確?所以先寫封信碰碰看。<br>我這些年一直在原單位工作。一切都好。以后知道你的工作單位再詳談。<br>此致。敬禮。陳德俊&quot;<br>父親回給戰(zhàn)友的一封(草稿)書信中寫到:<br>&quot;親密戰(zhàn)友德俊同志:您好,這些年來是多么想念你呀,接到你的來信真是興奮極了,盡管你信皮寫錯了但也還是收到了。<br>分別二十年啦,時間過的真快呀!這些年來,對培養(yǎng)我們成長壯大的部隊,對你一起的老戰(zhàn)友一些情況都不了解。確實想念得很。前幾年也曾到處打聽。有的說部隊在新疆,有的說在內蒙,也有的說在河北。但總是不知你們的確切番號。因此一直未能聯系通。接到你這份喜信怎么能叫我不興奮呢?多少年來,尤其是剛從部隊轉到地方后,生活不習慣,對部隊生活留戀得很。對于你和一些老同志更加想念了。有時候看看你們的照片(至今還保存著你和一些老同志的照片)總想你們的。你還在部隊工作吧?因為二十年了。時間不算短啊!變化一定會很大的。哪里想到你們還在原部隊過著最幸福的解放軍生活呢?<br>我于53年在朝鮮開城,因回國公干參加&quot;朝中談判代表團&quot;途中被汽車壓傷兩大腿骨折致成二等甲級殘廢。從此就再沒有條件在部隊工作了。在大連養(yǎng)傷一年痊愈后轉地方工作。這些年來雖然傷勢較重但鍛練還算不錯。還可以騎自行車。身體很好,工作也還算順利。自覺得除年歲大了幾歲外,其他沒什么變化,還是原來那個樣子,那個性格。到地方后成了個家,已經有五個孩子了,愛人和孩子都不錯,這算是個變化??傊钸^得很幸福。接到你的來信后我在想:如果有機會去北京一定要設法去看你,看看我們一起工作過的所有老戰(zhàn)友,暫時看來還不可能,待以后再說。<br>德俊同志,多年來不了解你的情況,很想念也很想知道你的詳細情況。從信中指導蘆錫勤、姜國正同志,仍在部隊工作請先代我問好,隨后我再給他們去信。另外對其他一些老同志。如沈春光劉鳴鵠、劉兆斌、劉文周、史德法、孟廣白等等,他們還在部隊工作嗎?情況如何請告知。<br>多年不見了,有好多話想說。但又不知說什么好。先寫到此再談…<br>此致<br>革命敬禮&quot;<br>陳俊德第二封回父親信如下:<br>由柏同志:<br>&quot;來信收到了,我非常的高興多年不見的老伙計,今天又通信了,不由的我又想起往事。你的來信我們閱后非常非常的高興。并把你的情況告訴了蘆錫勤和姜國政同志。真巧沈春光同志從沈陽來看望部隊我也把你的情況告知了他,他聽說后也很高興。<br>由柏同志,老同志對你是非常關心的。有一次談起你來,說你殘廢回鄉(xiāng)了,有沒有老婆還不知道。有的人說你很困難。姜政國同志說:&quot;老陳你知道張由柏同志是什么地方的?&quot;我記得你是孝義縣的,但具體地方不知道。因此我們幾個人合計了一下,叫蘆錫勤同志給孝義縣革委政工組寫了一封信先查問一下再說。你們縣的革委會真負責,把他們知道的情況告訴了我們。所以我才給你寫了一封簡單的信。真巧把你碰上了。<br>由柏同志,你很好我們就高興了。你不但有了媳婦,還有了五個娃娃,我們就更高興了。我祝你健康!我祝你全家幸福!<br><br>我一切很好,身體還可以但比以前老了些,這是不可抗拒的。有三個孩子二男一女,生活也不錯,可以說是幸福生活。多感謝毛主席他老人家&quot;。<br>你問的老同志大部分都在。蘆錫勤在師政治部當副主任;姜國政在軍政治部當副主任(4800部隊政治部)。沈春光在沈陽軍區(qū)后勤部老管部當副部長。劉鳴鵠同志69年去世了。劉兆斌轉業(yè)了在北京工作。史德文在安山煙酒公司,孟廣柏也轉業(yè)了可能在西北。陳向山在師當副師長還有不少同志但一時想不起來了。<br>老張請你來玩沒有問題。都知道38軍就是4800部隊,你來吧,軍隊就住在保定,112師就住在高碑店,太原到保定十幾個小時就到了,你來咱們好好的嘮嘮家常說說心里話。<br>我也不會寫信,你當指導員我當連長的時侯我還是文盲對吧?<br>請你來把老伴也領來<br>祝你們全家健康<br>此致敬禮。陳德俊1972年11.5&quot;<br>信是1972年寫的。當年父親49歲。</h3> <h3>五、遺物<br>老父親的遺物,最有紀念意義的是戰(zhàn)爭年代里獲得的一枚枚勛章了。有”朝鮮國旗三級勛章“<br>”戰(zhàn)斗勇敢獎“<br>&quot;1948年解放東北&quot;獎<br>&quot;1950年華北解放&quot;獎<br>&quot;1951年抗美援朝&quot;&quot;東北人民解放軍勇敢獎&quot;&quot;解放華中南&quot;&quot;東北民族聯軍艱苦奮斗獎&quot;等等勛章。<br>這些勛章至今還保存著,還有他的復員建設軍人證明書、立功證明書、以及瓷杯和指南針和學習筆記等。還有53年干高工作會議,父起草師干部科工作職責草案。<br>有本筆記本《前進手冊》上,旅大的張宗厚<br>還題有:&quot;1953年1月贈給最可愛的人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志&quot;。父親生前還用過一支鋼筆&quot;永生&quot;牌,黑色的筆帽筆尖是白色的。</h3> <h3>六、父親在和平年代<br><br>父親小時候上過幾年初小,但他在部隊上一直在學。在中南軍大學習,在榮軍中學學習。到了和平時期仍然在學習,至今還保存著他的學習筆記、工作筆記十幾本。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計劃經濟時代,父親忙于工作,為職工服務,務實清廉。&quot;大躍進&quot;文化大革命時,我們也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艱辛和掙扎。<br><br>1956年那年父親還在建華材料廠當支書,當時在紅柿街住。經一位斷腿的軍人介紹在母親的舅舅家和母親相識,母親大字不識的一個農村姑娘,看似不對等的婚姻卻一直延續(xù)至今,始終相濡以沫。父親比母親大近一輪,56年34歲上結婚,母親23歲。聽母親說,結婚的時候,在榮軍醫(yī)院辦的,住在黃陵照相館小房里,當時父是領導,很多都是復轉軍人幫忙,還讓母親唱歌。是一個冬天我五姨領著母親來到山西大學母親的舅舅家,舅舅的孩子準備去幼兒園沒去,三年來主要是看大點,走時舅媽還哭著不舍。在哪個時候有個介紹人介紹父親和母親成家,后來住到西米市一個糧店大院里。<br>記得我小時候父親讓我們坐在坑上背&quot;老三篇&quot;至今還是記憶猶新。<br>1956年在私營榮軍學校買了一輛26永久坤車,這輛自行車一直隨著父親和全家?guī)资纭?lt;/h3> <h3>七、老年時光<br><br>聽父親說,我們最早的家是在太原紅柿街,因拆遷修建解放路搬到西米市糧店的大院里。六三年從北營搬到河西,隨后總共搬了7次家。<br>為房子他曾流著淚還寫了厚厚的一堆材料,老年他思想負擔特別重,身體不好。但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切都為了這個家。<br>1995年他曾說過一句話:"我在戰(zhàn)爭年代里最艱苦,可最開心,在和平年代里渡過了經濟困難時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思想負擔最重。"這是父親說的一句話,他確實為我們操盡了心。他曾寫到:"我們這一輩,是最不幸的一輩,又處在戰(zhàn)爭年代。15歲就參加革命受了不少苦,負過多次傷最后成為二等甲級殘廢。在這些年代里盡管相當的苦,但部隊生活過得很愉快,而且也很幸運,在一起的好多同志都犧牲了,我還保留一條命,就算是很不錯的,我對走過的路一點不感到后悔,那時除過年過節(jié)想過母親外,其它一點私心雜念也沒有,一心為革命。1956年轉業(yè)到太原先后在建華建筑材料廠,太原肥皂廠,耐火材料廠都擔任一級領導,這段時間擔子沉重,除一心搞好工作外,家庭買擔太重,全家七口就我一人有工作,養(yǎng)活這么多人難啊?,F在生活好起來了,離休后有國家照顧,應該說思想愉快些,安度晚年享幾天福才對,然而近幾年卻思想最不愉快的年代。把兒女養(yǎng)活大要找工作,有了工作要結婚,這是我該辦的應盡的義務,你們生了孩子一個一個要給你們看,沒房子住我也要管,為這些事不知傷了多少腦筋"。記得當時去世前幾年鬧了一身病,思想負擔特別重,有家庭問題,也有社會問題。父親雖然病魔纏身,但時時在為我們操心。一切都為這個家操盡了心。記得父親是1982年離休的,離休也閑不住,還管理著老干部活動室。</h3> <h3>八、1995年父親最后住院日子<br>記不清父親住了多少次醫(yī)院,最后一次是在市中心醫(yī)院。太原市中心醫(yī)院住院部坐在天主教堂東邊。一進大門右側一座三層樓房。父親住在三樓815房間33床,單間彩電,冰箱,電扇,沙發(fā)都有。主管大夫姓戴,護士姓馬。病榻上開始每星期放療五天,每次僅幾分鐘。放療機很大但床窄,每次上去很費勁。開始是一二個部位時父親惡心,食欲減退,不想吃飯。后來逐漸增加了部位是胸部、腰部、脖子、頭部都畫滿了紅色標記。為了分散思想父親堅持看書讀報和雜志。父親特別愛花,就是在醫(yī)院的日子里,每次放療完,經常坐在放療科對面的花區(qū)走來走去觀賞著各種花草。有一種花紅色特別耀眼,開的鮮艷。父親很喜歡。還有一次父親在報上看到一種盆栽觀賞櫻桃西紅柿。到處讓我們打聽。后來找到農科所弄了十幾顆種上,由于病重不能回去,一再告我們如何上肥澆水。經過兩個多月的放療快結束的時候,沒想到急性氣管炎發(fā)作:呼吸困難氣短,長時間睡不著覺。他這才真正覺得自己得的是怪病,到后來幾天疼的厲害時,他對大夫說:"我骨頭斷了也沒這樣疼過"。在父親住院期間,我們輪流著陪侍。到最后一星期每晚兩人。父親雖然病魔纏身,但時時在為我們操心,他為我們操盡了心。在父親最后住院的日子里,他仍惦記著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br>7月14日《太原日報》登消息:"市輕工局離休干部張由拍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1995年6月26日逝世,終年72歲。張由柏同志1937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br>一九九五年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我們望著骨灰盒上方一根一尺長的不繡鋼鋼針,又留出了眼淚。三十五天前1995.6.26.6時30分,父親離開了我們,終年72歲。"七一"前夕,市局為父親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殯儀館一片悲涼氣氛,鮮紅的黨旗覆蓋著父親的遺容。望著父親安祥的遺容我們淚如泉涌悲痛欲絕。"世上痛無救父藥,靈前哭煞斷腸人"父親怎忍心撇下兒女匆匆離去?父親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同志們都來了,父親三十年前所在過的幾個單位領導和同志們也從幾十里以外趕來,看這位當年的老支書、老廠長來了。我們做兒女的在挽聯上寫下了共同心愿:"慎終不忘先父志,追遠常存孝子心”。哀樂聲中我們乘靈車把父親送到了龍山火葬場。焚爐前,仿佛望見父親那一顆火熱的心。當化為灰燼時,我們發(fā)現一根近一尺長的鋼針,當我們反應過來時,如火烤燎炭般的難受,悲痛萬分。鋼針在父親腿里放了整整43年,父親骨頭真夠硬。"好人一生平安"的鎖吶聲中,天龍山滿山松柏為父親默默地致哀。當我們抱著很沉地骨灰盒前往雙塔寺烈士陵園路上,蒼天竟然也感動地流出淚。敬愛的父親,為革命致殘,辛苦了一輩子,本該是享受天倫之年了,誰知癌魔卻無情地將災難降臨到父親身上。父親與享受無緣,真可謂是"從來為革命,磨煉一終生",我們真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蒼松長聳翠,古柏永垂青"。</h3> <h3>九、歲月回眸<br>曾經,多少次回眸,回眸昔日戰(zhàn)爭年代艱苦走的路,和平時期的企業(yè)干部,回眸病塌前,回眸……怎奈,當歲月漸遠,只能在昏暗的背影中回味流逝的芳華。<br>爸爸您這一輩子,在戰(zhàn)爭歲月里屢建戰(zhàn)功枚枚勛章作證。在和平時期為革命工作身殘志堅,<br>一輛永久自行車到處留下父親的身影。他這一輩子,為兒女操盡了心,搶著走最難的路,爭著做最苦的事,揀最舊的衣服穿,舍不得吃,常吃剩飯。這一輩子,病魔纏身從未間斷,和癌魔決一死戰(zhàn),也許父親在默默的掐算,將被地球開除球籍的日子,失望悲觀??伤匀荒敲礃酚^,他的骨頭是最硬的!父親安息吧,您辛苦了一輩子,我們要追隨您一輩子!曾經,多少次回眸,回眸昔日戰(zhàn)爭年代艱苦走的路,回眸和平時期的為民,回眸病塌前,回眸晚年的淚水…怎奈,當歲月漸遠,只能在昏暗的背影中,回味流逝的芳華。永遠懷念我的父親,一絲回憶,一幅畫面,一顆感恩的心。雙塔寺凌霄古柏永長青,牛駝寨豐碑鐵骨火煉成。父親的歲月回眸,為了更好的出發(fā)。</h3> <h3>以前在影視戰(zhàn)爭劇中看到的流血犧牲的軍人,總是覺的很遙遠,其實身邊最親近的人原來才是真英雄,曾浴血沙場立下戰(zhàn)功讓人振憾,久久不能讓家人平靜 。感謝 生命中出現一位鐵骨錚錚的軍人父親!敬禮!回眸那些年老父親走過的路是用永恒魅力的一枚枚軍功勛章黑白照片定格的瞬間是如此的令人敬佩,慎終追遠,令人難忘…緬懷先輩從軍路上拋頭顱灑熱血的鐵骨火煉無畏真英雄精神。感恩已經故去的人,珍惜愛護身邊人。<br>父親從軍行真英雄的精神化為永恒。<br>思念像風<br>思念像雨<br>思念在每一瞬間......<br>借天下美篇報深切緬懷我的父親,他的音容宛在,精神永存,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