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銘記成都解放歷史,緬懷英烈功勛偉績,不忘初心來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先輩革命精神,凝聚新時代團結奮進力量。201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第60軍、第62軍部份老戰(zhàn)士與后代300多人相聚在成都市三圣鄉(xiāng)佳馨苑舉行慶祝成都解放70周年紀念活動。</p> <p> 1949年7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鄧小平率第2野戰(zhàn)軍,在賀龍率第1野戰(zhàn)軍一部的協(xié)同下向西南進軍。11月上旬,解放軍2野主力從川湘公路入川,4野一部由恩施、來鳳西進,兩路配合于11月30日解放重慶后沿成渝公路西進。12月5日,解放軍18兵團等部,從秦嶺兵分三路南下,完成了對退逃川西之敵的合圍。解放軍第5兵團主力和第10軍由貴陽、遵義兵分兩路向川南快速迂回,于12月7日到達預定位置。至此,解放軍對成都形成了東南北三面包圍態(tài)勢,由此拉開了成都戰(zhàn)役的序幕,國民黨胡宗南等部共19個軍,52個師完全陷入解放軍大包圍圈。</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民解放軍兵臨成都形成了東南北三面包圍,對蔣介石集團發(fā)動了成都戰(zhàn)役。</span></p> <p> 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強有力策反統(tǒng)戰(zhàn)工作感召下,12月9日,國民黨川軍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聯(lián)名通電起義,改變了四川軍事態(tài)勢,使蔣介石企圖以川西平原為戰(zhàn)場部署“川西決戰(zhàn)”的計劃落空,加速了蔣介石集團的潰敗,縮短了解放成都的進程。成都戰(zhàn)役經過20多天的激戰(zhàn),人民解放軍在成都平原殲滅了胡宗南部國民黨軍隊30余萬人,這是國民黨殘留在大陸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隊。12月27日,胡宗南的精銳部隊國民黨第5兵團司令李文以下5萬余人投降,至此,成都戰(zhàn)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南北兩線部隊在成都勝利會師,宣告成都解放。1949年12月27日由此成為成都解放日。</p><p> 12月29日,成都市各界123個單位組成四川省會各界慶祝解放大會,歡迎解放大軍勝利進入成都。12月30日,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zhàn)軍司令員賀龍率領解放大軍勝利進入成都城,舉行了隆重盛大的入城儀式,成都人民熱烈歡迎解放軍入城,歡慶成都解放。</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成都人民夾道歡迎解放軍入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解放軍軍樂隊入城行進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zhàn)軍、第2野戰(zhàn)軍首長進入成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解放軍炮兵部隊入城行進中。</span></p> <p> 在此期間,四川各級地下黨組織積極配合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行動,帶領四川人民開展了驚心動魄的策反統(tǒng)戰(zhàn)、護廠護校、護城等各類斗爭,維持社會秩序,以實際行動迎接解放。</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成都市大、中學校聯(lián)合慶祝解放游行大會。</span></p> <p> 從成都解放到四川全境解放,徹底粉碎了蔣介石集團妄圖以西南為基地負隅頑抗的陰謀,開啟了四川歷史的新紀元和發(fā)展的新篇章。</p><p> 解放成都英勇犧牲的革命英烈們永垂不朽!</p><p> 向為解放成都作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p> <p> 在成都解放70周年紀念日, 12月27日上午,參加成都解放紀念活動的老戰(zhàn)士和后代們前往成都烈士陵園舉行緬懷烈士祭奠儀式。</p> <h3> </h3> <h3> 參加祭奠儀式的92歲高齡的62軍老戰(zhàn)士。</h3> <p> 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p> <p> 開國中將、18兵團第60軍軍長張祖諒之子張小寧少將在獻花儀式致辭。</p> <p> 向無名烈士敬獻鮮花。</p> <p> 開國中將、18兵團第62軍軍長劉忠之女劉蒨介紹嘉賓。</p> <p> 專程從北京來到成都參加成都解放70周年慶祝活動的嘉賓后代有:18兵團司令員周士第之子周強、王新亭上將之子王萬里、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川西軍區(qū)司令員張祖涼中將之子張少寧少將、62軍軍長劉忠中將之女劉蒨等人。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巖中將因不能到場,特為大會題詩,以示祝賀!</p> <p> 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巖中將為此次活動題詩。</p><p> 昔日大軍北入川,</p><p> 摧枯拉朽掃胡頑。</p><p> 嘉陵水轉七十載,</p><p> 喜看蓉城譜華篇。</p><p> ——徐小巖</p> <p> 62軍后代“軍歌嘹亮”合唱隊演唱《解放區(qū)的天》、《祖國不會忘記》。</p> <p> 18軍后代“雪域”藝術團演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人民軍隊忠于黨》。</p> <p> 62軍文工團老戰(zhàn)士演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p> <h3> 62軍186師老戰(zhàn)士演唱《歌唱二郎山》。</h3> <p> 62軍后代“紅星”舞蹈隊表演《洗衣歌》。</p> <p> 62軍雅安后代表演情景劇《繡紅旗》。</p> <p> 62軍西昌后代表演舞蹈《拉手手親口口》。</p> <p> 劉蒨與62軍文工團老戰(zhàn)士共舞。</p> <p> 62軍參加演出老戰(zhàn)士、后代與嘉賓合影。</p> <p> 62軍雅安后代與嘉賓合影。</p> <p> 向老戰(zhàn)士致敬!祝他們幸福安康!</p> <p> 父輩戰(zhàn)友情,后代戰(zhàn)友誼。</p> <p> 西昌、雅安、成都后代留下難忘記憶。</p> <p> 13軍戰(zhàn)友在活動現(xiàn)場欣喜相逢。</p> <p> 一個院子里長大的兩個62軍的發(fā)小后代欣喜相逢。</p> <p> 原雅安地區(qū)中學生排球隊隊友欣喜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