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自駕車穿越亞歐大陸游記21~丹麥~哥本哈根</h3> <h3>2018年7月19號、周四、晴天,昨晚睡前開始下雨,還擔心今天的天氣狀況,但是早上起來一看又是晴天,進入北歐后在途中偶爾也會遇到一陳陳的小雨,但是走著走著就停了,沒有過我們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那種狂風暴雨。</h3> <h3>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到丹麥的哥本哈根陸路是650多公里,昨天我們已經(jīng)走了200多公里,今天直接定位到我們在愛彼迎定的公寓還有333公里,進入瑞典后就進入高速公路時代,司機說開起來爽爽的。</h3> <h3>下午2點半左右到達瑞典和丹麥邊境厄勒海峽跨海大橋,這個橋的入口就是收費站,也是瑞典和丹麥的國界,在這里刷VISA交費430元丹麥克朗(100丹麥克朗兌人民幣96元),這個費用不知道是包括全丹麥的路橋費還是單純這個跨海大橋的費用。</h3> <h3>開著我們的中國車,行駛在厄勒海峽跨海大橋上。</h3> <h3>厄勒海峽跨海大橋,全程16公里,是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連接到丹麥哥本哈根的,于1995年動工,2000年完工,海峽中間建造了一座人工島嶼,靠近哥本哈根的一段是鐵路與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因此大橋由三部分組成,其中8公里橋梁、4公里人工島上公路、4公里海底隧道。</h3> <h3>穿過這個跨海大橋的海底隧道,我們進入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h3> <h3>丹麥是北歐五國之一,和挪威、瑞典一樣也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擁有兩個自治領(lǐng)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北部隔北海和波羅的海與瑞典、挪威相望,并與之合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南部與德國接壤。</h3> <h3>丹麥大約在公元985年形成統(tǒng)一王國,8~11世紀進入維京時代的北歐海盜全盛時期,14世紀成為歐洲強國之一,1397年在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的主導(dǎo)下與瑞典、挪威組成卡爾馬聯(lián)盟, 并成為聯(lián)盟的領(lǐng)導(dǎo)者,世界上第一面國旗就是1219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h3> <h3>丹麥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北約創(chuàng)始國和歐盟成員國之一,該國擁有極其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貧富差距極小,國民享受極高的生活品質(zhì),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shù)丹麥排名第三。</h3> <h3>哥本哈根是丹麥王國的首都,是丹麥最大的城市,是丹麥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港口中心,也是北歐最大的城市和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h3> <h3>哥本哈根坐落于丹麥西蘭島東部,與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隔厄勒海峽相望。<br></h3><h3><br></h3> <h3>哥本哈根曾被聯(lián)合國人居署選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它既是現(xiàn)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中世紀特色,給予“最佳設(shè)計城市”的評價,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h3> <h3>路上的汽車等待讓行輪船。</h3> <h3>一路驅(qū)車來到我們在愛彼迎定的哥本哈根公寓附近,這里都是差不多款式1--2層的獨棟磚房,只有小街道上顯示幾號到幾號,房屋門口沒有編門牌號,來回兜了幾個圈,反復(fù)和房東溝通好不容易才找到公寓。</h3> <h3>原來房東是把她從自家花園里面拍的照片用來打廣告,我們按照她發(fā)的圖片特征去找這個公寓,所以就站在門口也不敢進入。<br></h3><h3><br></h3> <h3>按房東的提示,終于在她們家貓窩里的一個碗里拿到了門鑰匙,這里就是我們今晚的家了。</h3> <h3>這個公寓分2層,一樓是客廳、餐廳、廚房、洗手間,地下室是房間、洗手間,公寓709元人民幣一晚,屋外花園不錯,房子空間很大。</h3> <h3>我們晚餐后,6點多熱情的女房東回來了,告知我們哪里有買東西的小店和其它事項后就走了,趁著稍有的空閑時間,我定好了后天德國漢堡的住處。</h3> <h3>晚上9今點多開車來到哥本哈根水族館,水族館已經(jīng)不是對外開放的時間,游客散盡,外面除了我們2個也沒有其他人。</h3><h3><br></h3> <h3>水族館附近有自動收費停車場,但是我們不知道怎么操作也找不到一個人,只好將車停在這個位置。</h3> <h3>號稱“蘭色星球”的哥本哈根水族館是丹麥的國家水族館,也是北歐最大的水族館,在距離哥本哈根機場不遠處近郊的海邊,是游客們來到丹麥的必打卡景點之一。</h3> <h3>獨自俯臥在海邊的這個流線型金屬設(shè)計體,夕陽的光芒閃爍在金屬的墻壁上,恍惚它就是天外來客UFO降臨,“蘭色星球”名不虛傳,可惜沒時間一睹它豐富多姿的內(nèi)部海洋世界。<br></h3> <h3>正是夕陽西下時,一條郵輪從海面開過。</h3> <h3>回公寓的路上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情,遇到警察封路,只好又繞路回到公寓,司機說餓了,又煮面宵夜。<br></h3> <h3>2018年7月20號,周五、晴天,早上一早被敲門聲驚醒,原來是房東的女兒回來找媽媽的,告訴她媽媽昨晚不住這里后她就走了,我也睡意全無,于是開始準備早餐。</h3> <h3>早餐后直接開車來到“美人魚”雕像這里,這里沒有停車場,大巴司機告訴我們,可以在這個位置免費停車半小時。</h3> <h3>小美人魚銅像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她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是丹麥的象征。</h3> <h3>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雕像,坐在海邊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遠看她恬靜嫻雅,悠閑自得,近看卻是一個神情憂郁、冥思苦想的少女。<br></h3><h3><br></h3> <h3>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雕鑄的。</h3> <h3>這里也是來丹麥的一個必打卡景點,大巴車很多,游客走了一批又一批,中國游客也不少,和歐洲其它的景點一樣,無人管理和維持秩序,拍照也是全靠游客自覺排隊。</h3> <h3>我們來的這個時間點美人魚雕像正面逆光,怎么拍也沒拍出她清晰的正面表情。</h3> <h3>由于停車的時間問題,我們就在“美人魚”的側(cè)面合了個影。</h3> <h3>游覽完美人魚雕像后,驅(qū)車來到國王新廣場附近,但是國王新廣場附近正在維修,路面也被挖的坑坑洼洼,車和行人都無法進入,最后饒了一圈來到附近的運河邊。</h3> <h3>在運河的路邊有停車位,因為我們來的比較早,正是免費停車時段,而且空位也比較多,就在這個位置將車停好。</h3> <h3>哥本哈根新港運河建于 1669年至1673年,該運河將海水直接引進國王新廣場,當時建造新港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將海上交通引進城市中心,從而促進哥本哈根的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在依然可以看到最早建在運河兩岸的各種古建筑。</h3> <h3>游覽哥本哈根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新港運河也很值得一游,走到運河邊,哥本哈根帶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燦爛的陽光、湛藍的天空、舒展的云彩、靜靜的河水、水中的游船、還有河邊古老的建筑,仿佛都在訴說著哥本哈根的閑逸人生,眼前的一切就是現(xiàn)實中的童話王國。</h3> <h3>從運河邊步行800多米,來到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h3> <h3>充滿童話氣質(zhì)的古堡與皇宮比鄰坐落在這個城市中,古老與神奇、藝術(shù)與現(xiàn)代交相輝映。</h3> <h3>廣場的中心位置就是建于1905年的市政廳,由建筑師馬丁·紐阿普設(shè)計,其建筑結(jié)合了古代丹麥與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風格。</h3><h3><br></h3> <h3>市政廳正門上方的鍍金塑像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h3> <h3>當時進入市政廳的時候,我們沒有搞清楚是什么地方,問門口的警衛(wèi),他的回答是:“國家隧道”。其實警衛(wèi)的回答也對哦,市政廳內(nèi)的陳列品和壁畫都在訴說著丹麥從古到今的發(fā)展歷史。</h3> <h3>市政廳一樓大廳面積1500平方米,二樓還有小教堂,主要用于結(jié)婚典禮和官方接待。<br></h3> <h3>市政廳內(nèi)每一張門的設(shè)計,都透露出她的古樸典雅而又不失高貴。</h3> <h3>市政廳教堂內(nèi)精美的壁畫,訴說著這個童話王國的先祖?zhèn)兪窃鯓拥姆毖苌ⅰ?lt;/h3> <h3>在市政廳旁的路邊,一位西裝革履、頭戴禮帽、一手柱拐杖、一手拿著書的男士銅像,他就是大名鼎鼎、名字與丹麥分不開的童話大王安徒生。</h3> <h3>安徒生全名為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1875年8月4日逝世,享年70歲。</h3> <h3>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最著名的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不但是丹麥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br></h3> <h3>盡管他生前一生未婚,窮困潦倒,但卻給世界人民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一生寫過《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160多篇不朽童話故事,為世界上千萬兒童編織了美麗的童年。</h3> <h3>來丹麥的游客可以不去皇宮、可以不去市政廳,但是必來安徒生銅像處敬仰一番。</h3> <h3>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很多很多,但是在我記憶深處也最打動我的是《買火柴的小女孩》,每每想起那個小女孩在大雪紛飛的冬天,舉著一根燃燒著的火柴,眼神里透著期盼和失望,我的心真的會疼會流淚……</h3> <h3>安徒生紀念館在市政廳廣場馬路對面。</h3> <h3>進入安徒生紀念館參觀。</h3> <h3>紀念館內(nèi)有安徒生鞋匠爸爸和女傭媽媽的塑像,還有各種動物標本和迷宮等。</h3> <h3>從進入瑞典后我們就沒住過郊外的露營地了,今晚決定離開城市住到丹麥的郊外去體驗一晚,在愛彼迎上閃定了這個離哥本哈根100多里的郊外木屋。</h3> <h3>看起來這個決定是對的,藍天白云下風吹麥浪黃澄澄一片,木屋掩映在田野的樹叢中,好一派北歐田園風光,真是美麗極了。</h3> <h3>大片大片的麥子正是豐收季節(jié),收割機在無邊無際的田野里忙著收割。</h3> <h3>途中景色太美。</h3> <h3>這么美的景色忍不住的停車拍攝。</h3> <h3>我們定的木屋就掩映在這片北歐的田園風光里,藍天白云襯的木屋的窗戶都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心情舒暢。</h3> <h3>房東家有3棟木屋,自己住一棟,我們這棟是出租的,還有一棟是放雜物等農(nóng)具的,前院是休閑的花園,后院是蔬菜果園,喂了雞還有一群兔子 ,北歐人家的田園生活也是令人羨慕呀……</h3> <h3>房東家的兔子。</h3> <h3>睡前我爬在窗邊想看看車,結(jié)果剛好日落時分,于是就站在一張椅子上呆呆的看了好久好久,想像著一些歐洲電影里,一個穿著長裙,長裙外扎條圍裙,頭上帶著有帽檐的帽子,面帶羞澀的歐洲少婦站在田野里遠首眺望的情景。直到老劉說:“是不是又想出去拍照呀”。我才反應(yīng)過來應(yīng)該要睡覺了……都快60歲的人了怎么還有這種好奇的少女心呢?? 今天住宿包停車才477元人民幣。</h3> <h3>今天是我們在北歐的最后一夜,我覺得夏季來到北歐是最好的,夏季的北歐白天長夜晚短,清晨4點左右就天明,夜晚11左右才天黑,尤其是北極圈正是極晝時間,24小時日不落,只要你有充分的體力和精神,從早到晚每天可以游覽很多的景點。</h3> <h3>最后在一首丹麥歌手翻唱的《吻別》中,吻別北歐、吻別丹麥、吻別哥本哈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