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東瀛,只為了京都的紅葉!<br> 京都的紅葉絕對是日本之最,京都也被稱為“紅葉之都”。京都有著濃郁的歷史厚重感,這緣起京都曾是日本的古都。京都的庭院典雅別致,而秋冬絢麗的紅葉,愈發(fā)使它的歷史韻味更加濃厚。<br> <h1><font color="#ff8a00"><b>永觀堂</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京都永觀堂禪林寺是日本凈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本山。每年的11月中下旬開始,是永觀堂紅葉最紅火的時候。永觀堂是京都紅葉季三大名 勝之一,因此來永觀堂觀賞紅葉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b>南禪寺</b></font></h1><h3>南禪寺離永觀堂很近,是京都名剎之一,為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站在巍峨聳立的三門樓上,更可俯瞰整個京都府。這里也是許多日劇的熱門取景地點。南禪寺位于東山地區(qū),春可賞櫻,秋天紅葉燦爛,因為游客較少,被譽為隱藏的寶地。</h3> <h1><font color="#ff8a00"><b>清水寺</b></font></h1><h3>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京都的地標性建筑,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對日本人來說,清水寺也如同國寶一般,這里不僅可以賞櫻花,到了秋季,楓葉紅透的時候,古樸的寺院加上紅葉相映襯,更是美不勝收。</h3> <h1><font color="#ff8a00"><b>嵐山</b></font></h1><h3>說起京都賞櫻花賞楓葉的地方,首先就會想到嵐山,每每到了春秋兩季的時候,嵐山上上下下就會擠滿了游客,前往這里的每輛車都是滿滿當當,嵐山不僅是賞楓葉的最佳地,這里還有許多的古剎和神社,這里的天龍寺古跡更是世界級遺產(chǎn),所以嵐山可謂是一個“寶藏山”。當嵐山上楓葉紅遍的時候,這里如同一片紅海,秋風吹來,紅葉隨著風向波動,在太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讓人沉醉。</h3> <h3>曹源池是室町幕府時,足利尊氏聘請夢窗國師在此開創(chuàng)天龍寺,并設(shè)計了曹源池庭園。自此天龍寺自成一派,成為該派的大本山,位居 京都 寺院五山之首。曹源池的名字源于夢窗國師清淤時,在池中發(fā)現(xiàn)有塊“曹源一滴”的石碑,故取此名??萆剿诤险嫔剿?,布置精細而考究。</h3> <h3>嵐山的大河內(nèi)山莊庭園是由昭和初期電影男演員──大河內(nèi)傳次郎,因感動于小倉山風光,花了30年,一草一木雕琢出來的庭院。</h3><h3>穿過嵐山嵯峨野竹林小徑,秋色如電影場景般出現(xiàn)在眼前。庭院可以眺望嵐山的保津川、比叡山和京都街景。四季風情各有千秋的京都,那驚艷的秋色,足以刻在腦海中鮮明一輩子。</h3> <h3>嵐山常寂光寺</h3><h3>光是名稱就讓人目眩神迷的常寂光寺,夏天能夠欣賞綠意盎然的苔蘚,秋季的楓紅又被稱為嵯峨野一帶第一的賞楓名景。從山門到仁王門再到本堂,石階上滿眼楓紅,美到令人屏息,楓葉落盡后的滿地楓紅地毯一樣令人驚艷。登上本堂至多寶塔一帶,更可以鳥瞰京都街景。常寂光寺很小,紅楓的種植卻很密集。寺內(nèi)大面積的厚實的苔蘚,在 高密 度楓林的遮蔽下,綠的稀奇。常寂光寺是嵐山區(qū)域最漂亮也可以說排名第一的紅葉名所了。</h3> <h1><b style=""><font color="#ff8a00">瑠璃光院</font></b></h1><h3>琉璃光院的原址是京都望族及政治人物田中源太郎所興建的別墅,由明治時期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命名為“喜鶴亭”。日本大正時期至昭和初期,別墅進行了大整修,并委請日本知名建筑師中村外二與造園師佐野藤右衛(wèi)門主理,至2005年正式轉(zhuǎn)為寺院,命名為“無量壽山光明寺琉璃光院”,屬凈土真宗東本愿寺派的寺院之一。因庭院中青苔的綠意、院內(nèi)光影繽紛,得名為“琉璃光院”。
瑠璃光院是歷代皇族、住持經(jīng)常訪問的地方。日式屋廊與五彩楓葉完美結(jié)合,層林盡染斑斕意,說是日本最美的賞楓之處也不為過。別處的紅葉只有紅黃兩色,這里卻有粉色,登上樓臺三色交映,看得人如在幻境之中。
琉璃光院的美,在于它四周被茂盛的植被所包圍,使其在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韻味。尤其是寺院中心的瑠璃庭,完全由瑠璃色的青苔覆蓋,表現(xiàn)出凈土世界的本寺主庭。穿過庭院青苔的涓涓細流,勾畫出一道優(yōu)美的曲線,當你置身于這優(yōu)美寧靜的自然環(huán)境,寺外的喧囂蕩然無存,瞬間便有忘記一切的暢然感。
琉璃光院的紅葉也絢麗奪目,令人心馳神往。光是拾級而上的參道兩側(cè),就長滿有100種以上的紅葉樹木,如果秋天來到這里,樹林編織出錦繡斑斕的紅葉美景,令人心馳神往。<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