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活水流淌

王屋紅葉

<h3>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h3><h3> 今年是知青下鄉(xiāng)五十年,回想起當年生活勞動的點點滴滴,心中感慨萬千。</h3><h3> 我們是 1969年元月13日下鄉(xiāng)的。我們背上自己簡單的行 裝,坐上敞篷解放卡車,從鄭州十一中校門口一直到唐河縣湖陽公社,跟隨著生產(chǎn)隊拉行李的牛車到了活水張村。</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看一個好視頻</h3> <h3>  活水張村位于湖陽公社的東邊,村北是綿延起伏的山地,村東有個水庫,潺潺溪水從山上流下。天旱時節(jié)水庫里的水澆灌村南大片士地,確保莊稼豐收。村名活水張也就由此而來?;钏畯埓逵袃蓚€生產(chǎn)隊,我們五個人分配到東隊,另有其他的同學分配到西隊,我們班的王玉莉同學則到了更靠近山里的活水楊村,活水楊有兩條繞村而過的的溪流,順勢而下和活水張山上的水一起融入村東的水庫里?;钏畯埢钏畻疃家虼迮缘匿魉妹?lt;/h3> <h3> 身后是村東的水庫</h3> <h3> 下鄉(xiāng)后第一個生活考驗是挑水,吃水要到村后的山洼里去挑,來回有二里多地。第一次挑水那天天很冷刮著風下著雨,因路不熟悉也不好走我們五個人全都去了。村后翻過一個小山頭再往前走有個泉眼,水滴答滴答流進坑里,水桶裝滿水,晉鐵良挑著往回走,我們四個人兩個走在鐵良身后怕他滑到,兩個拉著水桶以防灑水,就這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回到家,水還是只剩下半桶,想想真感到這里生活的不易。春天干旱,隊里在村東的蓮池旁挖了一口井,水沒有山泉水清澈,但不用翻山越嶺去挑了。</h3><h3> 第一次磨面也記憶猶新。那天生產(chǎn)隊沒安排干活,我們準備磨面條面和蒸饃面。大家拿著糧食,紅薯干,牽著毛驢,拿著驢籠頭,借一套籮面的工具。套好磨糧食到上磨頂,驢子拉著開始轉(zhuǎn)圈,我們?nèi)藬n攏磨頂上糧食,互換著收面籮面,晉鐵良拿本書認真看起來,丙林拿個小棍跟著驢子轉(zhuǎn),此時此景他想起鐵拐李騎毛驢過東海的傳說,問鐵拐李的毛驢能坐著過大海,這毛驢就只能拉磨盤磨面嗎?</h3><h3> 當時生產(chǎn)隊對我們很照顧。給我們安排好住處,做飯用的炊具,寒冬臘月沒有菜吃,隊里種塊黑白菜讓我們隨吃隨撥,豆腐房磨的豆腐隨吃隨稱。鐵良請楚記得,修白馬堰水庫時保管員仁弟大哥悄悄給他塞饃的事,至今說起來充滿感激之情。我們的尹海蓮同學在家時就經(jīng)常做飯有老師現(xiàn)場指導,很快我們也都學會了趕面條蒸饃,煮稀飯,生活很快安定下來。</h3> <h3>  安頓好不到一個月就過年了。生產(chǎn)隊給我們準備了年貨,年三十那天飼養(yǎng)員大叔告訴我們,年初一洗臉水不能往外潑,潑水收麥子打場會下大雨。也不能倒垃圾,倒垃圾會倒掉家里的財寶。我們循規(guī)蹈矩地在農(nóng)村過了第一個春節(jié)。<br></h3> <h3> 第一次勞動是挑咯喳土墊牛圈。這里所謂的土是從山坡上挖下的碎石沙粒,加上天寒地凍很難挖,社員們照顧我們只讓我們用鐵锨鏟土裝土。大嬸親切的說著寬慰的話。。</h3> <h3>  這就是當年我們住的房子,三間很結實的石頭房。左邊是我們?nèi)俗》?,右邊是廚房,中間叫客廳吧。</h3><h3> 我們和生產(chǎn)隊長,會計,保管,大隊長一起合影。</h3> <h3>  男生的宿舍比較簡陋,他們說:累了能睡個安穩(wěn)覺就好。</h3> <h3>  下雪了,廣闊天地合個影</h3> <h3>  春天來了大地復蘇,到處桃紅柳綠。站在村頭望一望,走到村外看一看,無論走到哪里,身后總會響起小學生稚嫩的歌聲: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認識嗎?不!但他們知道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h3> <h3> 麥子黃了!麥子熟了!!能吃白饃饃了!??!麥收是個興奮而緊張的大事,孩子們比過年都高興。隊長把磨好的鐮刀拿給我們,交代說:麥收上工早,天涼,多穿衣服。</h3> <h3>  凌晨三點多鐘,上工割麥的鐘聲敲響,我們急忙穿好衣服,拿起鐮刀,追隨著隊長的腳步趕往麥田。地頭上隊長教我們割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后,就彎下腰嚓嚓割起麥子來,我們緊隨其后一字排開,剛開始割還可以,后來越來越跟不上了,大爺交代我們穩(wěn)著勁慢慢來。我們割到一半時,隊長他們割著下一趟回來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割完這塊麥子,天大亮了太陽出來了!大片大片還沒收割的麥子在太陽照耀下金光閃閃!一派豐收景象!</h3> <h3> 隊長招呼回家做飯吃飯。走到地頭我們割了一把沒熟透的麥穗,到家在灶火上燒燒,揉揉,吹吹麥糠,吃吧,吃吧,嘗嘗鮮,那個麥香啊,以前沒吃過后來也沒再吃過,到現(xiàn)在想起來還流口水呢!</h3> <h3> 麥收后,縣里布置修唐河至湖北棗陽的公路,隊里安排人,我們?nèi)w參戰(zhàn)吃住在工地。都是年青人干活熱火朝天,挖土裝車推土填平全是人工干哪,那時要有臺挖土機我們也不會這么累呀。傍晚天邊的彩霞映紅了天,映紅了地,生產(chǎn)隊保管看著說:晚上瓦碴云,白天曬死人,明天是個大熱天哪。我們躺在自己露天的被褥上看著天上彎彎的月亮,數(shù)著天上無窮盡的星星,感受著從來沒有過的最美最美的享受。</h3> <h3> 湖陽公社在河南省唐河縣的最南邊,緊靠湖北省,沿著新修的公路往南走,到省界時,一座山峰拔地而起,登上山頂,南邊是湖北,北邊是河南。站在兩省的交界處看著遠處的村莊,腳下的士地,感覺我們身體健壯了許多,心胸寬厚了許多…,腦海里點點滴滴的迷茫的也漸漸清淅。</h3> <h3>  活水張村屬于楊寨大隊,大隊部旁有個一至六年級的全日制學校。當時農(nóng)村學校師資力量缺乏,曾有幾位知青先后擔任過代課老師。我們隊王秀英同學七O年秋季擔任四年級數(shù)學老師。她記得當時數(shù)學己學到小數(shù)點除法,她講課說,小數(shù)除法要記住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去掉小數(shù)點進行運算就可以啦。話一說完班里就亂成一鍋粥了,因為原來的老師說直接劃掉小數(shù)點計算就可以了。(后來了解到他們原來的老師小學都沒有畢業(yè),可能文革中課程學的也不全)在這種情況下,秀英反復講解了課本上小數(shù)點除法法則。為了讓學生更明白,她舉了一個簡單明了的例子,15÷3=5。1.5÷3=多少,如果直接劃掉小數(shù)點計算也等于5,那肯定是不對的。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倍15÷30=0.5,1.5÷3=0.5,同學們完全明白理解了。通過這堂課,秀英得到小同學們的信任和愛戴。我們也看到農(nóng)村孩子的老實率真,大家互相成了好朋友。</h3> <h3> 農(nóng)閑時節(jié),郭灘的同學們來看我們,大家聚在一起非常高興。</h3> <h3>  看看這里的山,看看這里的水,坐在山坡上水庫旁,盡情地說吧唱吧吹吧</h3> <h3>  棉花蟲害是普遍存在的難題,滅害蟲打農(nóng)藥的活是我們必干的,身背幾十斤的打藥桶,右手握打氣桿邊走邊加氣,左手拿噴霧器噴藥。打棉花的藥毒性大,剛開始令人頭痛欲裂喘不過氣,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h3> <h3>  摘棉花這活雖說不重,一天彎著腰干下來也腰酸背痛,收工回來,躺下歇歇腿直直腰吧</h3> <h3> 70年國慶節(jié),他們?nèi)齻€都回鄭州了,留下我和秀英兩人,那天我們分到四百多斤用作燒火的棉花棵,我們兩個人硬是每人把二百余斤棉柴從二里地外一口氣挑到家。想想那時的我們也很棒哦!為自己點贊!</h3> <h3>  秋收過后,公社安排修白馬堰水庫。白馬堰水庫位于湖陽公社東邊是個中小型水庫,方圓有十幾平方公里,為湖陽公社的大片農(nóng)田灌溉立下了汗馬功勞。經(jīng)多年雨水沖刷導致淤泥多溝壑多,需要修整。</h3><h3> 全公社有三四百人參加了這一工程,我們隊兩男生晉鐵良王丙林和西隊兩男生韓大鵬孫鴻智和村里二十多人一起參加了修水庫工程。他們住工棚吃大伙,和廣大農(nóng)村兄弟一起,把坡底下和水底下的濕泥挖出來,裝進架子車里推到高處壩上填平溝壑,褲腿和鞋子經(jīng)常是濕的。但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工地上干活熱火朝天,勞動號子響徹整個工地,大家你追我趕就這樣提前半個月完成了任務。 </h3><h3> 修水庫勞動之余各生產(chǎn)隊知青匯合到一起談天說地互相借閱圖書學習,也有打樸克斗地主的,充分享受同學之間的情誼,感受了原計原味的大自然。</h3> <h3>  寒冬時節(jié),村里文藝宣傳隊在家門口空地上排演曲劇樣板戲: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那年代廣播天天播放,人人耳熟能祥。我們也都參予進來。有演技水平的演個人物,沒有的跟著跑場湊熱鬧,除了在本村排在本村演,還應邀到附近的村子演出兩三次,過的倒很充實。冰天雪地的寒冬,排練和演出驅(qū)趕了寒冷,驅(qū)散了無聊和迷茫。</h3> <h3> 1971年4月份以后,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走上了新的工作單位,離開了活水張活水楊,但這個地方永遠是我們懷念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母校建校五十周年,我們走到一起。</p> <p class="ql-block">當年上學時,我們班里的團支部書記和學習委員</p> <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五十周年</p> <h3> 2019年4月4日,活水張活水楊下鄉(xiāng)的我們團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br></h3> <h3> 時間過去了四十八年,一個鍋里攪勺子吃飯的同學終于又聚在一起</h3> <h3> 大家從幾個城市匯合到一起非常難得,尹海蓮給我們?nèi)慌魉鸵幻缎蒯樇o念,我給每人發(fā)壹角壹分的分幣收藏,只為實現(xiàn)熱鬧快樂的念想。</h3> <h3>  我們班的美女,活寶王玉莉,高興的手舞足蹈</h3> <h3>  四十多年了,再一起吃個飯吧</h3> <p class="ql-block">  半個世紀,同學們天各一方,能聚到一起實在不易,愿我們健康長壽,今后多多相聚!</p> <h3>  活水張,活水楊,我們下鄉(xiāng)生活了兩年多的地方,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钏肋h流淌在我們的心房。</h3> <p class="ql-block">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p> <p>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活動時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