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興國縣城有一家“黃隆順飯莊",論規(guī)模、論名氣,黃隆順要是第二,沒人敢排第一。臨街的紅色大招牌上“黃隆順”三個金色大字,百米外即清晰可見。這家飯店開了多少年,沒人能說清楚,只知解放前是興國最大的姓氏之一黃姓家族祠堂的飯莊。紅軍時期,毛澤東和這個飯莊還發(fā)生了一件趣事。</h3><h3> 1929年4月,毛澤東第一次來興國縣城,在瀲江書院給農(nóng)民干部辦培訓(xùn)班講課。培訓(xùn)結(jié)束,興國縣蘇維埃政府的陳奇涵、胡燦等人,想表達一下對毛澤東的謝意,四個人湊了二塊銀元請毛澤東在黃隆順飯莊吃飯。飯莊主廚梅春鳳將一桌客家菜擺上了桌,中間擺的是客家傳統(tǒng)名菜蒸籠粉魚,一個尺余大小的竹蒸籠,掀開籠蓋,滿滿一屜粉蒸魚片,白里飄紅,又鮮又辣又香。蒸籠四邊是四碟小菜,梅菜扣肉、清炒雪豆、臘肉竹筍和興國特產(chǎn)拌魚絲。毛澤東問,這菜叫什么名字?胡燦答,這是我們的客家菜,叫籠蒸粉魚,就是粉蒸魚。毛澤東用手中竹筷比劃著,饒有風(fēng)趣地說:你看這個蒸籠,圓圓的、大大的,是個圓月嘛。這四個小盤子圍著個大蒸籠,就像星星圍著月亮,我看就叫‘四星望月’,好不好”。飯后,毛澤東又即興題聯(lián):上盤下盤,盤盤盤,盤盤裝好菜;主料配料,料料料,料料出佳肴。橫批:四星望月。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多次跟戰(zhàn)友們講過,興國有道名菜叫“四星望月"。全國解放后,毛主席只要去江西就要吃四星望月,廬山會議期間還請黃隆順的梅春鳳上山做了一桌四星望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請客人的菜譜也有這道菜。</h3><h3> 1972年,鄧小平來興國,午攴時,縣政府特意安排了興國特色菜瀲江鯽魚。用攴時,小平說,從前聽主席多次說過,興國有道名菜四星望月??h領(lǐng)導(dǎo)馬上說,晚歺就吃四星望月。哈哈……</h3><h3> 當(dāng)年參加培訓(xùn)班聽毛澤東講課的共40人,只有兩個人看到了新中國,其中一人名肖華,共和國上將。當(dāng)年請毛主席吃飯的四人中,有肖華的父親,1935年犧牲。興國縣當(dāng)年總?cè)丝?3萬人,其中9.3萬人參加紅軍作戰(zhàn),5.5萬人加入主力紅軍,能查到姓名的紅軍烈士2.3萬人,解放后活著的紅軍僅500余人。從這片鮮血染紅的土地上,走出了56位開國將軍,除肖華、陳奇涵兩上將外,還有吳法憲、邱會作等眾多名將。</h3><h3> 向紅軍致敬,向興國致敬!</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立新2019年10月28日于江西省興國縣國興賓館613房間</h3> <h3>將軍廣場</h3> <h3>將軍園</h3> <h3>將軍館</h3> <h3>英烈墻</h3> <h3>瀲江書院</h3> <h3>毛主席舉辦培訓(xùn)班,學(xué)員只有二人活到新中國成立,其中一人名肖華。</h3> <h3>陳奇涵在此請毛主席用膳,主席起名“四星望月”。</h3> <h3>四星望月</h3> <h3>位于興國縣城中心的黃隆順飯店現(xiàn)址</h3> <h3>飯店大門</h3> <h3>飯店大廳,有毛主席和同桌就攴的陳奇涵等四人的塑像。</h3> <h3>當(dāng)年為毛主席烹制四星望月的大廚梅春鳳</h3> <h3>瀲江浮橋</h3>